曹*亲统2大军来到汝南,见刘表、张绣两军亦到,三支大军,共4万兵马,在城下扎下营寨,将汝南城围得水泄不通,却各自观望,不图进取,一晃数日。曹*见情形不妙,命人请张绣、贾诩、蔡瑁、蒯越前来己军营中相会。
张绣收到请柬,请来贾诩,问道:“先生,曹*请我等赴会,此为何意?”
贾诩笑道:“曹*欲取汝南,又恐我军与刘表军趁乱得利,故请主公和蔡瑁等人过去商议,说白了,谈条件罢了。”
张绣忧虑道:“曹*素无信义,面善而心狠,我此行不会有危险吧?”
贾诩笑道:“主公尽管放心,篡位逆贼袁术未灭,天下公敌犹在,曹*胆子再大,也不敢此时对主公、蔡瑁、蒯越等下毒手,为此不义之事。”
张绣点头道:“先生所见有理。曹*请先生于我一同前往,这······先生之见如何?”
贾诩笑道:“我一向深居简出,不多于人前露面,主公去了,就说我偶感风寒即可。”
张绣道:“也好,只是没有先生在旁,我不知该如何与曹*交涉。”
贾诩笑道:“主公勿忧,我写条陈一篇,主公熟记之,等曹*出言,主公依之应对,必能使主公得利。”
张绣大喜,待贾诩写完,将其背熟于心,领数十从人,策马来到曹军营寨。
曹*闻报张绣到来,亲自率众文武出营迎接,双方见礼毕,曹*笑问道:“久闻张将军大名,今日见之,荣幸之至!只是······不知贾诩先生为何没到?”
张绣答道:“贾诩先生微有小恙,不能前来,特请我向孟德公请罪。”曹*闻言大笑,请张绣入大帐,分宾主落坐,不多时,蔡瑁、蒯越亦到。
众人相互见礼毕,曹*笑道:“这次请诸位前来,是商议共破汝南之事。袁术贼子,篡位自立,大逆不道,天子震怒,发下讨贼诏书,我等皆是大汉臣子,统大军千里而来,上为陛下讨贼,下为百姓除害,现汝南近在眼前,该如何处置,请诸位一言。”
张绣、蔡瑁、蒯越三人相互看看,皆默默不语,等了片刻,曹*见无人应声,大怒而起,喝道:“逆贼在前,汝等不思为国家出力,而皆推诿敷衍,是何意图?汝等此为大失陛下之望,恐为天下人所笑也。”
蔡瑁、蒯越闻言骤然变色,欲出言争辩,张绣抢先答道:“孟德公所言是也,公乃大汉之忠臣,诸侯之楷模,必能勇往直前而讨伐逆贼,我等自愧不如也。何况公之军力在我等三路兵马之中实力也属最强,就请明日孟德公亲统大军猛攻汝南,我与德珪(蔡瑁,字德珪)、异度(蒯越,字异度)二位大人必然率军在旁为孟德公摇旗呐喊,助一臂之力也。”
曹*闻听此言愕然片刻,随即笑道:“我深知诸公皆为忠义之人,方才故出言相试耳,请诸公唔怪。”复又归座。
其时郭嘉在侧,见曹*之言未能唬住张绣等人,起身笑道:“汝南乃逆贼袁术之地,取之无碍,只是我等三路兵马在此,攻打汝南,以谁军为主,还需商议。”
张绣笑道:“孟德公麾下2万大军,猛将如云,谋士若雨,士卒精锐,远甚我等,当然应以孟德公之军为主。”
蔡瑁闻言,也出声附合。
郭嘉笑道:“以我军为主,当然也可,只是这汝南城若是破了,也理所应当归我军所有。”
张绣摇头道:“这却不可,同为天子万民讨贼,何有高下之分?再说我等两军也要出力,非只作壁上观耳,汝南归属嘛•••••••呵呵•••••••还需商议。”
曹*麾下大将典韦闻言勃然大怒,霍然出列道:“汝是何人?安敢出此妄言?!”说着拨出佩剑,欲上前斩杀张绣。
见典韦如此,曹*佯装怒道:“座上都是我请来的贵客,恶来(典韦,字恶来)你意欲如何?还不退下?”
典韦闻听曹*之言,不敢执拗,遂退出帐外,一路上余怒未消,频频回视张绣。张绣微微一笑,只作不见。
曹*对张绣施礼道:“麾下粗鄙,惊扰了张将军,还请恕罪。”
张绣还礼笑道:“无妨。但汝南之事,还需再议。”
曹*和郭嘉相视一眼,郭嘉使个眼色,曹*心中明了,笑道:“此事暂且不议了,请诸位稍等,我即命摆下酒宴,今日与诸位一醉方休。”
张绣、蔡瑁、蒯越皆施礼谢过。曹*命从人好好招待三人,自己则与郭嘉转到后堂,郭嘉笑道:“看起来张绣必然是有备而来,软硬不吃,不好对付啊。如我所料不错,此恐是出自贾诩的授意也。”
曹*笑道:“事情棘手了,汝南乃我军所必得,但张绣、刘表两军在此名为相助,实为掣肘干扰••••••灭不敢灭之,弃不能弃之,我若挥军攻破汝南,又恐为其等所趁,这••••••该如何是好?”
郭嘉笑道:“主公不必忧虑,以我之见,张绣、刘表两军,其实也并无占据汝南之心,恐别有所图罢了。”
曹*闻言奇道:“奉孝为何如此说?”
郭嘉笑道:“汝南之地与主公治下许昌城临近,而距离刘表之新野、张绣之宛城,皆甚为遥远。张绣、刘表若占据汝南,不得不分兵把守,等袁术被灭,其暴露在主公兵锋之下矣,汝南何能保万全乎?以贾诩、蒯越(蒯越与其兄蒯良,皆为刘表麾下主要谋士)之能,难道看不到这层?故做姿态,死咬汝南不放,非为真图汝南,而是欲从中赚取些好处而已。”
曹*大笑道:“奉孝真乃看破人之肺腑也。”
郭嘉笑道:“一会酒宴散去,我自去与张绣、蔡瑁、蒯越等商谈,必定保住汝南于主公手中。”曹*大喜应允。
张绣有贾诩的暗中指点,蒯越、郭嘉亦是当世少有的智谋之士,精于舌辨。几人宴罢的商谈,唇枪舌剑之间,屡有惊心动魄之处,最后则干脆成了*裸的讨价还价。
经过近一天的商谈,最终三方达成协议:汝南城由曹*之军独自攻打,刘表、张绣两军不加参与,攻下后,汝南城归曹*所有,城内缴获的辎重粮草归刘表军所有,俘获兵将降卒归张绣所有。
协议达成,三方皆心照不宣的满意,众人大笑,用罢晚饭,各自回营。曹*送出营门,对张绣道:“回去请代我致意文和先生(贾诩,字文和),并有一信,请代为转交。”
张绣应允,收好书信,回到己军大营,请贾诩相见,述说今日之事,并将曹*之信交于贾诩。
贾诩接过,见封皮未动,笑道:“曹*给我之信,主公为何不拆开一观?”
张绣笑道:“曹*给先生之信,我岂能擅自开启?”
贾诩笑道:“主公不怕我与曹*之间别有他意?”
张绣叹道:“我本一庸人也,能有今日成就,坐拥宛城、上庸二城,精兵数万,此全赖先生辅佐之力也。以先生之大才,何往而不利?我深知先生为我,耽误大好前程矣,心中常感惴惴不安。如先生别有高就,我决不敢阻拦,以报先生助我之大恩于万一也。”
贾诩闻言,见张绣十分真诚,万分感动,下拜道:“主公之言,折杀我也,我誓死扶保主公,成就大业。”
张绣忙将贾诩扶起,二人相视大笑,主臣皆欢。贾诩拆开曹*之信一看,上面只有曹*亲书的8个字:“先生不死,我不得安。”贾诩摇头苦笑,将信递给张绣。张绣览毕,赞叹道:“以曹*之势力、才能,亦忌惮先生甚矣。”
贾诩叹道:“被曹*这样的人惦记,可不是轻松之事啊。”
第二日,刘表、张绣两军拔营退后,曹*命李典、徐晃率5千精兵猛攻汝南城。汝南城中只有袁术麾下陈纪领2万余军守之,被曹*、张绣、刘表三路大军围困,军心早已散乱,略微抵挡1日,守军战死百余,陈纪便率军开城出降。
曹*领大军入城,将所缴获的辎重粮草送于蔡瑁、蒯越,将陈纪及其万余降卒送于张绣。曹军诸将见此,皆颇为不忿,推举曹*心腹爱将,也是其同族兄弟(曹*本姓夏侯,因其父为宦官曹节养子而姓曹)夏侯惇进谏道:“主公,我军出力死战,张绣、刘表这二军却坐享其成,白白得利,我等心中着实不甘也。”
曹*闻言大笑,拍夏侯惇之背道:“不给些好处,刘表、张绣两军岂会任由我军攻取汝南?汝南现在我之手中,一可截断刘表、张绣东向之路;二则困张绣、贾诩于一隅;三又壮大了我军实力;此一举三得之计,怎不可为?元让(夏侯惇,字元让),做大事,当有大气魄,心胸要开阔,不要只盯着些眼前之些许蝇头小利啊。”
夏侯惇闻言拜服曹*之高见,遂不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