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箭双鸟(蒙的)
鹰羽2015-10-25 02:163,233

  孙策与刘繇在曲阿相持二十余日,用周瑜之谋,火烧刘繇军营战船,刘繇军大溃,孙策亲与刘繇部将于糜交战,战不三合,被孙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忽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其时有九江人周泰,字幼平,九江人蒋钦,字公奕,领数百人从后劫杀刘繇,周泰力斩刘繇部将张英,接应孙策入曲阿,孙策见周泰勇武过人,大喜,拜其为横江校尉,以为心腹。拜蒋钦为前军校尉。

  刘繇一路逃回秣陵,盘点军士,只余不足万人。刘繇长叹,召集众将商议,长史周昕道:“孙策势大,秣陵只恐不保,为今之计,也只好请刘备义弟,主公的同乡好友太史慈前来相助矣。”

  部将陈横叹道:“太史慈现在刘备麾下,又岂会真心实意帮助我军?只恐也是为图谋扬州而来。”

  刘繇叹道:“这我深知,只是••••••唉,刘备素有贤名,子义又与我相交多年,请子义前来,我总不至于失掉性命,好过将如此大好基业,皆入孙策小儿之手。”遂亲自做书,请太史慈领军来秣陵助战。

  接到刘繇书信,太史慈大喜,即刻同廖化领“鹰羽”弓箭手与1千丹阳步兵搭乘甘宁的“锦帆”水军船只往秣陵而来,陈登与关羽送到码头,陈登对太史慈道:“兴霸那边我还要接应,不能随子义前往,请子义务必小心,切记,秣陵要以坚守为上,只要拖到荆州刘表那边动手,孙策必退矣。”

  太史慈点头答应,登船而去,想到自己将担当重担,独自面对勇猛过人的孙策、智计殊绝的周瑜••••••心中不免忐忑••••••太史慈领兵到了秣陵,与刘繇相见,二人互道同乡之情,好友之谊,洒泪携手入城。到刘繇府中,分宾主落座毕,刘繇道:“能得子义相助,孙策小儿必败矣。”

  太史慈连忙谦逊道:“听闻孙策勇猛过人,其麾下周瑜,更是天下少有的智谋之士,善于用兵,正礼(刘繇字正礼)兄万不可轻敌,不过我已有退孙策之计,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坚守秣陵,孙策久后必退。”

  刘繇欣喜道:“子义有何妙计,请对为兄言之。”

  太史慈将荆州刘表一事述说一遍,刘繇大喜,传令众将做好准备,坚守城池,以待孙策之军。

  ------------------------------------------------------------------

  时有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据吴郡,遣部将守住乌程、嘉兴。这一日吴郡城外来了一队车马,数百人随行,守城士兵,拦住盘问,一为首大汉,赤脚短衫打扮,上前笑道:“我等是徐州糜家商会的伙计,前来吴郡贩卖货物,请军爷行个方便。”

  糜家商会在扬州经营已久,经常往来吴郡等地,守城军士见车辆上都插糜家商会之旗帜,并无破绽,那大汉又悄送数两白银贿赂,军士心满意足,遂放行。

  当夜,吴郡突然四处火起,城中大乱,严白虎在睡梦中警醒,匆忙着衣,领数百从人提刀出府,正遇一大汉双手各持钢刀,领数人而来,严白虎惊愕,问道:“你是何人?”

  那大汉不答,抖动腰中所悬铜铃,其身后一人扬起一块蜀锦,上书“锦帆”二字,严白虎大惊,道:“你••••••你是••••••‘锦帆贼’甘宁?”

  甘宁平生最恨人称其为“贼”,拨步上前,挥刀直取严白虎,不数合,将严白虎杀死,割下其头,掷之于地。甘宁在长江纵横日久,威名远播,闻其名,小儿不敢夜啼,严白虎所率之人见是甘宁,大半一哄逃走,少数跪地讨饶。

  甘宁领军趁夜在内袭取吴郡,打开城门,接应城外埋伏之刘备军入城。至天明,甘宁所率1千丹阳步兵和数百“锦帆”水军已完全控制吴郡城,严白虎之弟严舆颇有勇力,奋力杀出往会稽投王郎去了。

  原来甘宁献计,由其先取吴郡、会稽,纵使刘繇溃败,秣陵丢失,刘备军亦可据吴郡、会稽与孙策抗衡,不至于于扬州之地全无所得。陈登同意其计,遂命甘宁率军秘密而来,到了吴郡城下,甘宁利用糜家商会掩护,将军士分批接应入城,兵器则藏于商会车辆暗格中带入,等及夜深,众军一齐发作,甘宁亲自斩杀严白虎,奠定大局,吴郡于是一夜之间归刘备军所有。

  甘宁占据吴郡,一面分兵攻打乌程、嘉兴等县,一面急报陈登,请其派兵增援,好再图会稽。

  -------------------------------------------------------------------

  太史慈在秣陵候了几日,这日闻报孙策、周瑜统领近2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离秣陵30里下寨。第二日孙策、周瑜、周泰、蒋钦领兵5千,来到秣陵城下挑战。

  刘繇部下之将,已被孙策吓破肝胆,闻孙策之名色变,皆不敢出,太史慈本意坚守秣陵,不愿出战,但见孙策耀武扬威,秣陵城中刘繇军士士气大落,有不战而溃之苗头,心中暗道:如此情形,自己恐怕不能不与孙策一战以求鼓舞军心。遂单骑而出。

  与孙策对面,太史慈见孙策身长8尺,相貌堂堂,心中感慨,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神亭岭”大战,想到对面之人本应是自己效命的主公••••••这一切,却因为一场穿越,全都改变了。

  孙策打量太史慈一番,问到:“你非刘繇麾下之将,乃何人也?”

  太史慈抱拳道:“我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北海东莱人。现为左将军、徐州牧、宜城亭侯刘玄德麾下裨将军,因与刘繇将军有同乡之谊,特来相助。”

  孙策闻言,吃惊道:“原来你就是刘玄德义弟,天子亲口御封的‘神箭将军’太史慈!今日一见,真乃幸会。”

  太史慈笑道:“伯符(孙策字伯符)将军‘江东小霸王’之名,我亦甚为敬仰。”

  孙策笑道:“子义欲与我为敌乎?”

  太史慈笑道:“非也,只要伯符退军,我绝不敢与伯符为敌。”

  孙策仰天笑道:“江东我之必取也,看来今日一定是要与子义一战了。”说罢拨马欲出,周瑜道:“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易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道:“公瑾(周瑜字公瑾)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孙策亲出,挺枪与太史慈大战,观战众人只见战团之中,戟光闪闪,灿烂若群星,枪影霍霍,飞舞如彩蝶••••••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二人各自心惊,又战一百余合,依旧难分高下。战至红日西沉,孙策拨马退后,笑道:“今日一战,甚为痛快,现天色已晚,子义还欲战否?”

  太史慈笑道:“全听伯符一言。”

  孙策大笑道:“能与子义交手,我心甚慰,今日就先到这里吧,改日再与子义较量。只是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子义能不能让我等见识一下你的神射绝技?”

  太史慈闻听此言,心道:这正是一个振奋刘繇军士卒士气的好机会。于是笑道:“伯符有言,我敢不从命?”正巧此时天空有两只水鸟追逐嬉戏,上下翻飞,太史慈遂挂住铁戟,从背后摘下铁胎雕弓,抽出一支雕翎箭,双膀用力,将雕弓拉如满月,瞄准空中水鸟,一箭射去。箭去如同流星而过,电光石火之间,箭枝射穿一只水鸟脖颈,又直入另一只水鸟腹中,一箭双鸟,飘落于地。

  见此情景,众人目瞪口呆,一片寂静后,城下城上,几乎同时爆发出一阵喝彩之声,孙策、周泰、蒋钦等习武之人,不由暗自心惊,却又不得不衷心为之叫好。

  孙策大笑,随即又长叹道:“今日我真是大开眼界,子义神射,天下少有!不能与子义并肩作战,共成大业,我深为憾矣••••••”领军徐徐而回,不时回望太史慈。

  太史慈策马回到城中,刘繇及麾下诸将尽皆围上,夸赞不已,刘繇军兵士同声高呼:“箭神!箭神!••••••”喊声回荡天地,久久不息。

  太史慈当晚回到住所,廖化上前,满面敬佩之色,道:“将军真是神技,我甚为敬服!将军,你是怎么做到的?此技可否传授与我?”

  太史慈闻言苦笑道:“元俭(廖化字元俭)真想知道?实话实说,其实我本想就射一只水鸟,谁知道箭射过去恰好那只也飞过来••••••唉!凑巧而已,再让我射,我决计再射不出如此一箭矣,只能说这是天意••••••”

  廖化闻言一呆,随即大笑不止。

继续阅读:第52章 周郎用计(求收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