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进取扬州
鹰羽2015-10-25 02:153,515

  曹*兵不血刃拿下许昌,大喜,欲挥军直向宛城,郭嘉阻道:“不可,宛城乃张绣根基,我军若攻,张绣必然死战,加之其有贾诩相助,我军恐难速胜,一旦我军主力被拖在宛城城下,洛阳马超、小沛吕布、徐州刘备等恐会有所异动,真若如此,我军数面受敌,兖州将不保矣。”

  曹*道:“奉孝所言有理,我军方今之计该如何?”

  郭嘉道:“天下局势已入僵局,此时我军不可轻动,只得静观其变耳。我意主公可经营许昌、陈留、濮阳之地,消除匪患、劝进农桑、兴修水利,整备军力,等待时机,再图有所作为。”

  曹*点头,道:“就依奉孝之言。现我军四面受敌,此非长久之道,我意与刘备和解,无有刘备相助,吕布亦难犯兖州,如此可消除我军东面之威胁,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闻言,思索片刻,皆道可行。荀彧道:“此计甚妙,只是不知如何行之。”

  曹*笑道:“此事我已有定见。”命众人散去,召夏侯渊入后堂商议。

  在后堂,二人落座,曹*笑道:“妙才,此事恐怕还要落在令爱娟儿身上。听闻令爱流落徐州之时,被刘备义弟张飞所救,后经太史慈寻着告知,张飞并未为难令爱,而是将其送回兖州,可有此事?”

  夏侯渊叹道:“确有此事,张飞不忌讳与我为敌,太史慈不负我之托付,皆乃当世豪杰之士也。”

  曹*道:“听闻令爱归来,茶饭不思,闷闷不乐,一心只在那张飞身上,此事确实否?”

  夏侯渊点头长叹,曹*笑道:“张飞天下英杰也,当世虎将,令爱嫁之,也不算辱没吧?”

  夏侯渊愕然道:“主公之意,是要娟儿与张飞结亲?”

  曹*道:“正是,令爱嫁于张飞,一来成全二人相思之苦,二来可结好我与刘备,使我军再无东顾之忧,此两全之计也,不知妙才意下如何?”

  夏侯渊思索半晌,道:“也罢,作父亲的,还不是希望儿女幸福?!娟儿钟情于张飞,我也不想见她此生不快乐••••••听凭主公安排就是。”

  曹*大喜,命刘晔为使,前往徐州提亲。

  -------------------------------------------------------------------

  公元194年,“承平”二年二月,一日刘备正在府中处理公务,突闻报曰陈登、甘宁二人前来,刘备大喜,又不知二人所为何来,恐广陵水军有事,心中惊疑,连忙命请入,自己则亲自下阶迎之。

  陈登、甘宁入内,与刘备相见,见礼毕,陈登道:“主公,有大事,请立召集众将商议。”

  刘备不敢怠慢,马上命人传令,不久,徐州文武皆相继前来,众人落座后。陈登道:“得到‘岁月’细作线报,孙坚之子孙策,从寿春袁术处借得兵马三千,从庐江渡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现已攻下柴桑,江东士民多依附之,已成2万余众之势,下一步,其必图扬州也。此事重大,我遂与兴霸前来,与主公及诸位商议。”

  闻听此言,太史慈心中感叹:小霸王孙策、美周郎周瑜••••••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啊。

  徐庶道:“扬州乃我军所必取,孙策此来,我军多一对手也。”

  甘宁道:“现在扬州名义上在扬州刺史刘繇治下,孙策若取扬州之地,必与刘繇交战,不知此二人谁将获胜。”

  太史慈脱口道:“当然是孙策了。”

  刘备奇道:“不知子义为何如此肯定?”

  太史慈一怔,随即笑道:“我与刘繇乃同乡,多有交往,深知其人非天下英雄,乃庸才耳,固有此说。”

  众人恍然,太史慈则心中暗道: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知道历史吧?!以后说话行事必须小心谨慎啊,不能再出纰漏了。

  徐庶道:“若如此,我军则必须提前介入扬州战局,以防整个扬州被孙策所得,只是该以何种方式介入,还需商议。”

  陈登道:“路上我已思之,听闻子义与刘繇多有交情,一直有书信往来,可有此事?”

  太史慈点头道:“却有此事,原本刘繇想召我去扬州,但我已决意追随大哥,就没有答应,但一直与其保持联络。”

  陈登笑道:“如此甚好,我意请子义出面,给刘繇写一封书信,告知孙策之事,提醒其小心应对,并透漏出我军愿意相助其对抗孙策之意。刘繇与孙策交战,若胜,当不会理会我等,但如若其不敌,则应会请求子义相助,到那时,我军可名正言顺进取扬州矣。”

  刘备点头道:“元龙此计大妙,就依此行之。”

  陈登道:“战事多变,不能不提前准备,我意请子义等将军率军移驻广陵,以备不时之需。”

  刘备道:“甚是,只是派遣哪位将军与子义同往?调遣多少兵马马合适?”

  闻听此言,关羽、张飞、赵云等将一齐起身,要求前往,关羽道:“前些时候兖州大战,关某就没赶上,这次扬州之行,关某必往,否则,青龙刀久不见血,当生锈矣。”见关羽如此说,张飞、赵云等只得坐下,张飞不甘心,嘿嘿笑道:“要不这样吧,我与二哥同去如何?”

  众人闻言大笑,刘备笑道:“三弟不可争执,一切听从军师安排。”

  徐庶笑道:“我已有定见,此次派兵,不可太少,太少则不济事;亦不可太多,太多则刘繇心中不安。扬州地处江南水乡,不利于骑兵纵横驰骋,我意遣云长、周仓二位将军领3千丹阳步兵,子义、廖化二位将军领‘鹰羽’弓箭手1千,再加上广陵兴霸将军所统领的2千‘锦帆’水军,共6千人马,应足够用也。”

  刘备沉思一阵,道:“就依军师之言,但此次扬州之行,还需有一出谋划策之人总揽全局,我意请元龙主持此事。”

  陈登闻言欣喜,下拜道:“多谢主公厚爱,我必殚精竭虑,不负所托。还有一事,请主公恩准,糜家商会在扬州经营多年,深有根基,此战还要请子仲(糜竺字子仲)随行才好。”

  刘备准其所请,拜陈登为征南中郎将,主持扬州战事。命众将各自准备,即日启程前往广陵。太史慈则写就书信一封,着人送往建业刘繇。

  太史慈当晚回到家中,拜见过老母,与曹玲述说此事,曹玲面色黯然,有不舍之意,随即又勉强展颜笑道:“夫君为国征战,乃正事也,勿牵挂家里,我自会孝敬母亲,等候夫君平安归来。”太史慈闻言感动万分,心中一酸,将曹玲搂入怀中,轻声安慰••••••第二日太史慈拜别母亲,上马往校场而行,太史慈老母与曹玲相搀依门而立,洒泪送别。

  校场之上所点兵马皆已齐备,刘备与众文武前来送行,双方别过,关羽身着青龙袍,手持青龙刀,与周仓领3千丹阳步兵先行,太史慈、陈登、甘宁、廖化、糜竺率“鹰羽”弓箭手随后,刘备等人送出城外10余里方回。

  路上非止一日,这天到达广陵郡,陈登副手陈矫出城迎接,安顿好兵马,众人于太守府大堂落座。陈登对陈矫道:“扬州方面有何动向?”

  陈矫道:“孙策在柴桑招贤纳士,有庐江周瑜、临淮鲁肃、江东二张:张弘、张昭等名士相投,实力大张。孙策留其舅吴景与鲁肃、程普、黄盖等守柴桑,自领大军1万5千,战船百余,以周瑜为军师,沿江东下,直取秣陵,刘繇则自统兵2万余,与孙策相持与曲阿,现未分胜负。”

  陈登道:“目前情势如此,诸位有何高见?”

  太史慈听到周瑜的名字就头大,想到即将与周瑜为敌,心中实在没底,叹道:“周瑜乃天下大才,智计过人,久之刘繇必败。”

  陈登道:“听闻那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以精通音律著称,其还有从军破敌之计谋乎?”

  太史慈点头郑重道:“周瑜非常人也,用兵不下于孙武(春秋时名将,《孙子兵法》作者)、吴起(战国时名将),军师万不可轻敌。”

  陈登道:“若如此,我有一计,可令孙策首尾不能相顾也。孙策与荆州刘表有杀父之仇,我意可写书信与刘表,请其出兵攻取柴桑,以袭孙策之后,刘表必不乐意见孙策成事,定然允诺。”

  众将闻之,大喜,皆道:“此计大妙也。”

  陈登即命人写好书信,沉吟道:“谁可为使?”

  陈矫道:“刘表好结交文士,自命文章风流,名称‘八俊’(东汉时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与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之一,此去荆州,当遣一文臣,我意请糜竺大人一往。”

  陈登喜道:“此言甚是。”遂命糜竺携带书信往荆州而去。

  过了几日,刘繇遣人给太史慈带来回信,太史慈览毕,见信中言辞虽然客气,但无有请太史慈相助之意,不由心中不快,微怒道:“刘繇不信任我也。”

  陈登接过书信看过,笑道:“刘繇与孙策大战,胜负未分,故不愿召外人入扬州,此亦人之常情也。”

  太史慈皱眉道:“只恐刘繇大败时,其虽想让我军相助,但时机已失,我军恐无处着力也。”

  甘宁道:“我们不能这么在广陵干等,刘繇虽名为扬州刺史,但只能控制秣陵一城,其余吴郡、会稽两处,在严白虎、王郎二人手中,以我之见,可••••••”

  众人闻言大喜,陈登拍手笑道:“此计大妙,就依兴霸之见行之。”

继续阅读:第50章 袁吕密约(求收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