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遂绝地反冲锋 段越平地起抄杀
风行歌者2015-10-25 03:373,717

  丁锋看向了卢植,这位大汉的三大兵家之一现在面含微笑,对于整个战场的残酷杀戮熟视无睹。是因为见惯了杀戮么?还是对于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亦或者因为见了韩遂而十分高兴?丁锋想不出答案。

  这是丁锋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会战,如果不是有卢植在旁边帮忙,很多事情自己都没有头绪。现在的情形就像当初自己跟着在自己老师皇甫嵩学习时一样,往往是卢植的一句话点醒了自己,使自己豁然开朗。

  在自己的观点中,骑兵有着先天的机动性和强大的攻击力,最适合于长途奔袭,破袭与偷袭。但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只有骑兵与骑兵进行对决的时候,只有骑兵的攻击力还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一切计谋已经不再适用。

  但卢植的到来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拿出了他自己在和黄巾军交战的时候,所使用的阵法,并说服丁锋布下了一个防守的虎翼阵势。

  这个虎翼阵势在鲜卑人试探性攻击的时候,给鲜卑人狠狠的打击,并给鲜卑人造成了一种假象,那就是汉人和匈奴人并不想首先进攻。自己部队的目的是防御,防御鲜卑人的攻击,并明确地告诉鲜卑人,汉人的布阵中规中距,没有任何机会。

  想要撕开汉人的战阵,鲜卑人需要分散兵力做牵制行的攻击,这同样给了汉人重击鲜卑军的机会。只要鲜卑人分兵,汉军的机会就来了。汉军有兵力的优势。

  但现在局势有发生了新的变化。鲜卑人增兵了。

  鲜卑人的单兵战力高于汉人,也高于匈奴人,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们从小生活在马背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体型和他们的战马。

  鲜卑人生活在更加苦寒的燕山以北,在更加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孕育出了更加优秀的士兵和战马,鲜卑人比匈奴人和西凉人要来得高大,也更有力量。他们的战马体型更加壮阔,冲击力更加强悍。这也是和连率先发动攻击的原因。他有这样的自信。

  西凉人千里迢迢来到九原郡,背井离乡,同时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战斗,战力自然打了折扣。西凉的一万五千人被西部鲜卑的一万人打了反冲锋,溃不成军。如果不是韩遂地适时出现,西凉人可能就会败北。

  韩遂的到来,爆发了西凉人心底的力量,让他们知道为了什么在战斗,从而再次反冲锋,利用兵力的优势,反击了西部鲜卑的主将和西部鲜卑的精锐。

  但现在的形势再次不同了,鲜卑人的总体战力开始超过汉人和匈奴人的联军,卢植为什么还在微笑?

  自己开解袁绍和曹*他们所说的,即使决战输了,战略上也取得了成功的说法,与其是说给袁绍他们听的,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的。

  今日的大汉已经沉沦,这十几万骑兵已经是大汉的全部,如果输了,鲜卑人几年后还是可以打入中原,汉人却没有了与之抗衡的力量。

  鲜卑人和汉人的生活习性不同,汉人要培养一个骑兵,需要的花费要远远超过鲜卑人,以大汉现在的国力,几年内再凑个十万骑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骑兵,和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鲜卑人相比,战力还是差了些。几年后的大汉国还是鲜卑人的对手么?好在鲜卑人现在四分五裂,无法聚集他们所有的力量,否则以现在的大汉兵力,岂是鲜卑的对手?

  大汉只剩下了一个优势,那就是大汉的凝聚力。

  这便是有文化传承和没有文化传承的区别。大汉民族之所以在几千年内,一直可以成功抵御外地的侵略,便是民族凝聚力的真是写照。

  丁锋轻轻抒了一口气,转眼看向了战场。

  鲜卑人再次发起了集团冲锋,是和连的直属部队飞鹰铁骑,目标正是公孙瓒和胡子带领的两万骑兵。

  战场上的公孙瓒一袭白袍,卓尔不群,十分显眼,他背后的大縤比别人的都高些,大些。当初公孙瓒被围在肥如,进行的是守城战,战马并没有损伤,在加上丁锋在燕山大捷,缴获了很多鲜卑的战马,如今的实力更加强大。在加上幽州人久经战火的洗礼,弓马也十分娴熟,这便是大汉北疆的精锐了。

  卢植显然对公孙瓒十分有信心。现在丁锋知道卢植开心的原因了。卢植的微笑是因为公孙瓒和刘备,他的两个得意弟子。

  大汉三大兵家,皇甫嵩,卢植和朱俊。皇甫嵩的弟子有丁锋,朱俊的弟子有孙坚和洛阳的一大帮人,尤其是朱俊的几个儿子都十分有韬略,与之相对的卢植则培养出了公孙瓒和刘备。

  刘备的兄弟关羽和张飞勇冠三军,一战成名,想必刘备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刘备的仪表确实不凡。

  大汉后继有人,卢植自然开心。何况守卫大汉北疆的是自己建立累累功勋的弟子。

  皇甫嵩,朱俊和卢植的年龄都很大了。皇甫嵩是西汉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三月-末年135年)元年生人,也就是132年,和汉桓帝刘志同年,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已经算是高寿了。卢植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大汉一般人的寿命都不超过六十岁,卢植也即将老去。唯一可以支撑大汉的兵家还是有谁?朱俊。

  朱俊是建和(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元年147年三月-末年149年)三年生人,现在正值壮年,才四十一岁,和黄忠同年。可现在的洛阳离不开他,也离不开他坐下的弟子,朱俊没有机会参与对外的征战,展示他的杀伐攻略。

  洛阳是大汉的中枢,是大汉的根基。当初董卓留下朱俊,本就是想利用朱俊抵挡关东联军的攻击,因为他了解关东群雄就是一盘散沙,根本就不会听从朱俊的号召,更不是自己西凉骑兵的对手,所以董卓可以让让朱俊在洛阳放手干。

  谁可以压制关东群雄?谁可以保住洛阳?唯有朱俊。

  同样,朱俊离不开洛阳,一旦他离开,洛阳瞬间就被乱兵和土匪化为灰烬。在洛阳有无数的典籍,巍峨的宫殿,有中原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粹,保护这些都是朱俊的责任,朱俊一个人支撑得十分辛苦。只要大汉的兵危一天存在,朱俊便不能离开洛阳。

  卢植微笑的原因便是因为公孙瓒和刘备,他的出色的弟子。

  大汉这场决战输了又如何?只要丁锋在,只要公孙瓒在,鲜卑人就进不了西疆和北疆!即使皇甫嵩和自己即使有一天故去了,自己的弟子依然在保卫大汉,大汉依然不倒!

  丁锋突然对公孙瓒有了信心,就像当初自己的老师皇甫嵩相信自己会赢得决战一样。丁锋突然微笑了起来,开始注意公孙瓒的冲杀。

  飞鹰铁骑的士兵来自更加苦寒的大漠以北,靠近大鲜卑山,所以士兵更加骁勇,是鲜卑王庭的直属王牌部队。

  就在双方的军队开始接近的时候,飞鹰铁骑表演了一个让所有汉人都瞠目结舌的高难度动作:飞鹰铁骑集体转弯了。

  如同天际的飞鹰一般,任意飞翔,自由自在,又如同滔天洪水倾泻而下一样,任意奔腾般的挥洒自如,这两万人就像一个巨人的战斧一般,划出了一个精美的弧线,直接绕开了公孙瓒所要攻击的地点,直接向着须卜健所率领的匈奴骑兵攻杀而去。他们所有的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将自己的骑术展示得淋漓尽致。

  无可匹敌的速度,惊艳绝世的骑术。如同飞鹰般犀利,又如同飞鹰般轻盈。所有人在这一刻知道了飞鹰铁骑的真正来历。这些骑士其实来自上天的飞鹰,他们可以挥洒自如地作出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战斗姿势。

  鲜卑人的后阵发出了惊天的叫好声。放眼整个鲜卑,只有飞鹰铁骑可以做到。如果只是几十个人的转弯,找几十个骑术好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这是两万人的转弯,只要有一个骑兵不小心,没有*控好战马,必定会被后续的战马踩死,最重要的是后续的战马经此撞击,也失去了节奏,从而引发连锁反映,越来越多的士兵将死在自己兄弟的战马之下。

  这是密集进攻的阵势,没有多余的空间。还没有和敌人开打,自己就先损失惨重了,还打什么打。

  要想练成这样的绝技,需要付出多少汗水?恐怕不是人所能想象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两万名骑术高超,胆大心细,配合默契的骑士,只有从鲜卑山上走下的骑士有这样的本领,和连是真的有底气,怪不得敢于发起攻击,他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现在飞鹰铁骑所有的骑兵,身体几乎都悬空在战马的右侧,双手紧紧抓着马头,双脚紧紧扣住马腹,迫使战马也向另一边倾泻,从而实现了转向。

  决不允许有一个人出错。出错的代价就是自己身后的几千人都死在马蹄之下。更重要的是倾泻的角度要相同,只要有一匹战马与其它的不同,在高速疾驶的战阵中,同样会形成连锁撞击。

  段越行进在战阵的最前沿,他身后的披风指挥了前进的方向。

  卢植依然在微笑,丁锋却笑不起来。因为鲜卑人战阵的突然变化,使自己措手不及,决战的态势对自己大大的不利。

  现在的三个战场都是死战,须卜健统领的匈奴骑兵和中部鲜卑的骑兵斗了个旗鼓相当,高顺率领的匈奴兵和汉军正在和拓跋松各自发起了新的冲锋。只有韩遂的西凉兵正在略占上风,尚在激战正酣。

  段越率领的鲜卑王庭军队彻底改变了决战的态势。他们冲向了须卜健的匈奴兵。须卜健肯定经受不起段越和中部鲜卑骑兵的合击,必将损失惨重。

  任何一方突然形成了局部的优势兵力,就可以有效杀伤对方的军队,从而取得决战的胜利。鲜卑人却突然获得了两处具有优势兵力的战场。

  还有一处便是公孙瓒和胡子的军队。现在他们只能冲击鲜卑人的中军,那里有两万金鹰铁骑和两万多增援的鲜卑骑兵。公孙瓒和胡子所带领的骑兵,已经发起了一次冲锋,战马的体力已经开始在消耗,等他们冲到鲜卑中军的时候,将会遭遇鲜卑人的箭矢齐射和反冲锋。人数又处于绝对的劣势,这就是一场损失惨重的冲锋。

  现在丁锋就是想支援,也已经来不及。鲜卑人利用精湛的骑术,发起了抄杀,一举获得了有利的决战态势.

继续阅读:公孙依样画葫芦 徐荣豪言打精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风云之雪狼传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