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铁匠功劳
红心不老杨2015-10-25 03:283,112

  当顾同和大龙山的新头领把两万支铁箭头押运到龙台山前线的时候,柳下聪顾不上说什么感谢支持的话,立马就让士兵们把它装在了自己的箭杆上。

  这边阵地上刚刚把铁箭头装上去,那边秦军士兵就开始冲锋了。在这些天龙台山的拉锯战中,“战场之狼”总结了初来乍到的时候死伤三分之一的教训,让士兵们全部穿上了厚厚的作战铠甲,极大地避免了伤亡,让齐军士兵的箭矢射在铠甲上就象碰到石头一样纷纷弹落到地上。过了几天“战场之狼”再不见齐军有什么新花样新招数,于是就放心大胆地指挥士兵们朝上攻。齐军士兵本来依重的就是箭矢,可在箭矢射不进敌人身体的情况下,他们也就没了别的办法,只好凭着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与之周旋。就作战能力而言,齐军这支城防部队当然比不上秦军的生猛之师,每一次战场上的短暂接触和交锋,其优劣胜负的态势都是在一步步地朝着秦国方面倾斜。所以,“战场之狼”和他的士兵们就有点骄傲,就有点没把对方放在眼里,就过早地认为对方迟早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哪曾想到到过对方临死前还会咬自己一口呢。

  当秦军挥舞着刀枪仰面朝上离前沿阵地越来越近的时候,齐军阵地上却静悄悄地一点动静都没有。“战场之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对今天的这一次冲击,“战场之狼”是下定了决心要一举拿下的,他认为齐军经过这么多天的折磨,锐气斗志和实际战斗力都大打折扣了,他自己也不愿意在这龙台山耗下去了,他要尽快地占领龙台山以后乘势向齐国本土甚至向临淄进军,为秦王立一个天大的功劳。可就在他洋洋自得地做着进攻临淄的美梦时,齐军阵地上以及周边树林里却突然冒出了无数的弓箭手,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支支箭矢就飞到了秦军士兵的头上身上。

  经过大龙山小刘铁匠精心打造的这两万支铁箭头的长度大约只有三厘米左右,就长度本身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这批箭头却是经过了小刘铁匠精湛技术的精心打造,其锋利程度根本就不是一般铜箭头或者竹矢可比。加上铁箭头装在箭杆上,让箭矢本身的重量向箭头方向倾斜,箭矢飞行起来的速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锋利的箭头在箭杆加速度的推动下,任你什么再坚固的物体也是阻挡不住的。一眨眼的功夫,齐军就将两万支铁箭头射出了一半。这一半铁箭头射出去以后,那边冲上来的秦军士兵凡是处在射程范围内的,几乎没有一个逃过了这一场射杀。万把支铁箭头平均摊在冲上来的两千士兵身上,每个人应该享受到五支左右。如果算上马匹,每个人每匹马应该摊到三支以上。除去个别没有射中目标而飞到石头上树杆上的,至少也有七八千支铁箭头进入了士兵或者马匹的肉体。只见秦军队伍里一个个人仰马翻,有的当场就毙命而亡,有的则在那里呼天抢地的叫唤。人喊马嘶,一下子就把“战场之狼”搞得傻了眼,对方的箭矢不是对付不了自己的铠甲吗,自己的铠甲不是坚不可摧吗,怎么一眨眼功夫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更让“战场之狼”搞不懂的是自己的坐骑,这匹来自北方草原的极品骏马,跟着自己上过千百次战场,从来没有伤着一根毫毛,今天怎么仅仅挨了一箭就倒下了呢。从战马受伤的部位看,那箭矢是射在战马的屁股上,那地方根本就不是要害所在,咋就倒下去了呢。被甩在地上的“战场之狼”为了救自己的爱驹,也为了要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一把就将战马屁股上还颤悠悠栽起摇晃着的箭杆拔了下来。这一拔不要紧,那匹倒在地上的马却象是拼命一样从地上挣扎着就要爬起来,可因为屁股上的疼痛实在太厉害,只见那马在地上滚了几圈也没有能够站得起来,最后是滚着掉进了旁边的山沟里。马匹掉下去了,“战场之狼”还愣愣地望着刚刚从马屁股上拔出的箭头。他实在是搞不懂,拔箭头怎么会拔出一大砣肉来。看着箭头上那砣连筋带血的马肉,“战场之狼”的眼睛就象那血红的马肉一样开始充血了。

  “战场之狼”没搞明白的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小刘铁匠打造的箭头除了锋利无比穿透力强之外,还有一个让秦军士兵足以致命的装置,它有一个倒钩。现在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在鱼钩尖端上就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倒钩。设置这个倒钩的目的就是让鱼儿顺利地把钩子吞进去而吐不出来。如果非要吐出来,对不起,你得同时吐出一块嘴里的肉来。小刘铁匠的倒钩箭头就是仿照鱼钩的作法,让被箭矢射中的人没有办法拔出箭矢来,在战场上迅速地失去战斗力。

  与“战场之狼”拔马屁股上的箭头一样,被箭矢射中的秦军士兵们按照战场上的老习惯,一个个伸手就要拔掉那些栽在自己身上的箭矢。其结果要么是一个个在那里呲牙咧嘴呼天抢地的叫唤,要么是拔出一砣肉而痛得晕死在那里。

  这个时候,作为秦军后备队的另外两千人马在山脚下不知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眼看着自己的人吃了亏,连主帅“战场之狼”也掉落到马下,就发一声喊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冲上来的结果与前面两千人的命运差不多,全部倒在了前沿阵地上。

  一直在自己阵地上观察敌情的柳下聪一看敌军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就让人摇着指挥旗要士兵们上去活捉那些还在挣扎的秦军士兵。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的“战场之狼”从秦军士兵的尸体中一跃而起,直端端的就朝柳下聪奔过来了。

  “战场之狼”虽然没了战马,但在战场上飞跑起来却是让人瞠目结舌。只见他那一双象生风一样的大脚在死尸的缝隙里东挪西跳,在树林的荆棘之间展转飞旋。工事里的柳下聪还没看清楚来者是谁,他已经跳过齐军工事,接着几个大步就冲到了柳下聪面前,一把大刀抡着就朝柳下聪劈了过来。

  劈过来的这把大刀的刀叶足足有三尺来长,加上两米左右的刀柄,在如狼似虎的“战场之狼”手中自上而下劈下来,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任何人要想躲过这一刀,没有猿猴般柔软灵活的身手那就根本不可能。任何人要想接住这一刀,没有千钧之力也是绝对做不到的。柳下聪虽然有武功,但丢了杀手的行当已经多年,加上年龄的原因,其身段骨肉早已不是当年可比,其内功力道也大不如前。就在“战场之狼”举全身之力向他劈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刀的力量,他已经感觉到了对方的凶狠,于是他本能地想要躲开这致命的一劈。但已经晚了,他的意识到了而身体却没有跟上,情急之下他将手中的大龙宝剑向上横着一挡,只听铛啷咔嚓一声巨响,一团火花之后,他的大龙宝剑与“战场之狼”的大刀片子同时断作了两截。

  这一幕不仅让柳下聪和“战场之狼”两个人都感到意外,就连离柳下聪半步之遥的那个大龙山的新头领也感到吃惊。他与顾同一道将两万支铁箭头送到龙台山的同时,也将柳下聪曾经拜托他的大龙宝剑送到了柳下聪的手里。他是知道那大龙宝剑厉害的。没想到宝剑在柳下聪手里还不到几个时辰就派上了用场,更没想到它竟然能够接住对方那凶猛的一劈。其实除了那把大龙宝剑之外,谁都不明白一把小小的薄薄的宝剑何以能够挡住巨大的厚重的大刀的攻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战场之狼”的刀法有什么问题,也不是因为柳下聪的力量有多大,完全是因为大龙宝剑自身的质量占了上风。大刀再猛,终究是一般铁器。宝剑再小,毕竟是上好钢材所造。钢铁相交,孰优孰劣,一试便见分晓。铁皮大刀当然敌不过钢制宝剑,断为两截就是它注定的命运。而铁皮大刀再怎么不济,却因使它的力道太大,钢制宝剑再怎么坚韧也经不住冲击,断为两截也属必然。

  趁着“战场之狼”还在愣神的当口,那个新头领从柳下聪身边一下子扑过去要生擒这个凶猛的敌人。可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将那断掉一半刀片的残废大刀猛地一个横扫,那剩下的半截刀片不偏不倚正好从新头领的颈项之处划过,只听嚓地一响,新头领的头颅就滴溜溜地滚落到地上。随即,那半片带着血迹的大刀又朝柳下聪挥舞过来。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还在防御工事里叭着的顾同眼疾手快地将一支铁箭头射进了“战场之狼”的脸上,随着一声惨叫,五大上将之一的“战场之狼”蒙阿就轰然倒在了柳下聪的脚下

继续阅读:第109章 反间之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郭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