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心事已了,自是万分高兴,当下便放开胸怀陪众人狂饮起来,一时间众人喝的东倒西歪,完全没了平时的礼数。
孟昉却是没有一点醉态。笑话,孟昉的酒量可是有一斤之量,属于非常能喝的一类人。汉末时的酒,度数普遍较低,这点度数的酒,对孟昉来说,又算的了什么!
不过度数再低的酒,喝的多了,肚子也会撑,这尿意也随之而来。孟昉对张懿稍示歉意,便随着一员军士的引导,去方便了。
只是出来的孟昉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时候的人还真是有趣,撒尿就是撒尿,非要美其名曰更衣,真不知道这穿衣服跟上厕所怎么能扯到一块去。
汉王充《论衡•四讳》中有云:“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不以为忌;肴食腐鱼之肉,不以为讳。”拉尿这等粗俗的事用更衣来叙说,却也文雅很多,这让孟昉不得不感叹古人的礼仪文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从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出来。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孟昉方便完出来,抬头望天,望着满天的星斗,远处挂着一团明月,一时间有些痴了,这古代没有经过污染的天空,是那么清澈,那满天的星斗,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无法看到的。皎洁的月光,几乎照亮了整个大地。
“大哥,你说我说的对不对?这些狗官,没一个好东西。咱们兄弟立了多少功劳,打仗的时候,哪次不是冲在前面?到如今这喝酒吃肉却没咱们兄弟的份,这让俺如何不气?”
远远听见的孟昉心中暗笑,若是皇甫嵩得知因为自己设宴少邀几人,便被人称作狗官,不知如何感想。也不知道是谁如此有趣,声如洪钟,却偏偏是个大嘴巴?孟昉当下便寻声望去,这才发现南面不远处,有三人围着一团篝火相对而坐,此话便发自其中一人之口。
“三弟,不可造次。此次常山官吏俱来九门,都乡侯军中设宴款待,定有要事相商。不叫上我等,自有他的理由,又岂是你我可以随便议论的?”另外一人身材相对短小的人呵斥道。
“大哥,你老是为别人着想,可是别人什么时候为咱们兄弟着想过?俺就不信了,多请三人,又能多吃他多少酒。”刚才出声的人声音小了点,但是仍然不停嘟哝着。
“三弟,为将者岂可奢酒如命,你如此好酒,若我不在,又如何敢把大哥安危托付于你?”三人之中,一直没说话的那人张口呵斥道。
刚才离的较远,孟昉看不清三人样貌。待到快到三人身边时,孟昉愣住了——这三人的形象在篝火与月光的双重照耀下,几乎太明显了。为首的一人,留着短须,脸较一般人而言比较长,样貌倒是很一般,如果他的样子让你认不出来的话,他身边的另外两个人就好认的多了。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雄壮,皮肤黝黑,须发皆张,一双漆黑的眼睛炯炯有神,坐在那里,如一头蹲坐的黑熊;另外一人,身材修长健美,脸色枣红,一双颇有中国风的标准丹凤眼,更夸张的是他长达二尺的胡须,在这个时代也属另类。
孟昉不禁邪恶的揣测起来,此人“嘿咻”的时候,那么长的胡须怎么处理?
此三人正是三国演义的男主角,开创蜀汉江山的刘、关、张三兄弟。
以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孟昉还记得描述刘备样貌的那几句话,“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与众不同,简直把刘备写成了大猩猩。孟昉一直纳闷,老罗到底是想夸他呢,还是想讽刺他呢?不过现在看来,刘备除了脸长点以外,也没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见有人过来,刘备三人停止了交谈,同时抬头盯着靠近的孟昉。
“诸位莫非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孟昉被盯的浑身发毛,干笑了一声问道。
“足下何人?”刘备顿时警惕起来。刚才张飞说话声音那么大,他相信来人定然全部听见了。若是此人没有在意自然最好,若是个有心之人,跑到皇甫嵩那乱说一通,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见三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孟昉也是倍感尴尬。本来见到传说中的刘、关、张三兄弟,内心不免有点激动,刚想套套近乎,没想到热脸贴了冷屁股,“在下常山国门下书佐孟昉,因起更衣,路过此地,故而出声相问,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原来是孟书佐,失敬!”刘备忙躬身说到,全身的戒备似乎荡然无存,只是脸上仍没有一丝表情。
孟昉彻底愣住了,《三国志》所说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似乎还真有点这么个意思,到现在孟昉都说不出来刘备什么表情,无喜无忧、不卑不亢,似乎孟昉就是个死人一般,提不起刘备任何兴趣。
不过,对于刘备,孟昉还是比较好奇的。
此人不但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更是一个天字第一号的“超级扫把星”——他投奔陶谦,陶谦死了,他成了徐州牧;他投奔袁绍,袁绍完了,他全身而退;他投奔刘表,刘表死了,他占了荆州(虽然只是一部分);那个倒霉的刘璋,竟然看不出刘备扫把星的本质,兴冲冲的邀他入蜀,结果刘备抢了他的益州。
其实刘备出身卑微,家里穷的卖草鞋。虽然一生坎坷,但是仍屡败屡战,能三分天下有其一,说明刘备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古人提三国,首先想到的永远是曹*、刘备,连顺口溜都不提孙权,可见在普通百姓心中,只有刘备才能跟曹*相比。不过历史上刘备跟曹*的正面抗衡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很多时候听到曹*亲自来讨伐他,甚至是不战而逃。唯一一次胜利,还是后来的汉中之战,那时候曹、刘都已是英雄暮年。
不过即便刘备从来不敢与曹*正面抗衡,但是曹*仍然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可见很多时候,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识得英雄,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英雄惺惺相惜”吧。
曹*都不敢大意的枭雄刘备,城府之深自然不是初出茅庐的孟昉能看透的。不过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孟昉自然也会慢慢成熟,这也是人之常情。像《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刚出山,就如神人一般,无所不精,不过是老罗的艺术加工罢了。
此时的刘备自然不会知道自己以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不过现如今孟昉横空出世,到底是不是三分天下都不一定呢。当然,此时的孟昉还没有所谓问鼎天下的远大志向。毕竟现在的孟昉刚有“温饱”,还在想着怎么样让义父过上好日子,让他一统天下,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孟昉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曹*,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他最初的梦想“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来被征为都尉,梦想又随之而变,“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再后来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有人凭此令说曹*虚伪、奸诈,在孟昉看来是不客观的。
人的梦想会随着自身的地位、环境而改变,这是很正常的。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一样,经常会有老师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少儿无知,科学家、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经常会脱口而出。但是长大以后,再回过头来,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小时候的理想不现实或者不适合自己。所以曹*说他的理想一直在变,对此,孟昉一直深信不疑。
孟昉现在的梦想便是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供养他的义父。这个梦想现在他基本上达到了,之所以说是基本上达到了,自然是怕黄巾之乱平息之后,刘政卸磨杀驴。因此,只要有机会接触这个时代的优秀人物,孟昉都不会放过。能跟刘备、曹*这样的人打好关系,以后混个官做做,孟昉又何乐而不为?
不过,孟昉怎么也没想到,跟刘备的第一次见面竟是如此尴尬。
“咳,那就不打扰三位了,在下还有事,告辞!”孟昉清了清嗓子,只想赶紧撤了。
“孟书佐请便。”刘备拱身回道。
自始至终关羽、张飞二人都没有说话。
孟昉闻言,连忙风一般逃走了,这种压抑的感觉还真是不舒服。
“大哥,俺看这小子也不是什么好鸟。有事!有什么事?还不是去吃酒?”见孟昉离去,张飞又张嘴嘟哝道。
“三弟!说了你多少次,此地耳目众多,龙蛇混杂,不要乱说话。”刘备又一声呵斥。
等孟昉回到宴席处,众人仍在那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逃离“苦海”的孟昉此时仍是心有余悸,现在他才知道,想要结交豪杰也不是易事。
孟昉用力的晃了晃脑袋,奶奶的,美酒当前,还是喝酒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