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平舆渊有二龙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63,232

  汝南世家大族颇多,许家族人大部分居住在平舆城清河岛附近。所谓清河岛,其实只是一个小湖泊中多出的一块土地而已。面积不大,不过闻名四方的平阳楼便建在此处。

  几乎不用询问,便能很容易找到二许的住所。只是许靖、许劭二人只是堂兄弟,并没有住在一起,两家之间,还隔着几户人家。

  三人来到一处院落前。此处是许劭的住所。许家院外,车水马龙,绵延了百米之远,全都是慕名而来的仰慕者。有的还专门带有车子,上面用红布包裹的严严实实,俨然是些贵重的礼物。

  “在下已经等待多日了,还望小哥禀报一声。”不少人围着一个门童模样的少年,施礼拜求道。

  若是平日间,一个身份低微的门童,自然不值得这些世家大族子弟如此客气,只怕他们都不会正眼看上一眼。

  不过这许劭家的便又另当别论了。门童守着大门,便阻住了这些人拜见许劭的机会。

  “我们老爷说了,今日不见客,各位先生还是回去吧,莫要为难我等下人!”门童不住的拱手回礼。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告求。不过门童却是冷眼相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俨然是“久经战阵”,见惯了这等场面。

  “小哥,我三人从颍川远来到此,还望小哥行个方面,让我等见上子将先生一面。”孟昉三人拨开人群,挤进去说道。

  “颍川?”门童像看乡下人一般瞄了瞄三人几眼,鄙夷的说道:“你可知道,这些等待多日的访客,有不人更是从冀州、扬州远道而来,颍川也算是远处?”

  门童话音刚落,周围人群俱是哄堂大笑起来。

  “俺们兄弟不但远赴千里之外,更是携有重礼。似尔等这般两手空空,想要拜见先生,简直是痴心妄想!”一个公子哥模样的男子出声讥讽道。

  周围又响起一阵嘲笑声。

  不过早有准备的三人却是面色坦然,丝毫不以为意。

  “在下这里有一封书信,还望小哥交给子将先生,就说故人之徒特来拜访。”孟昉从怀中掏出蔡邕的手书,双手拿着,递了过去。

  门童接过书信,又看了孟昉一眼,又出声说道:“这信我倒可以拿进去,不过见不见的,我可不能保证。”

  “小哥只要拿进去,我等亦是感激不尽,那里还敢奢求这许多!”孟昉又是施了一礼,躬身说道。

  “好,你们在这稍等片刻。”门童拿着信件,推门而入。那一直紧闭的许家院门,只是开了一个缝,便再次将众人拒之门外。

  反正是拜见无望,不少人俱是聚在门前,想看看孟昉三人是如何进的了院门。

  “三位,我劝你们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一个文士模样的男子,朝孟昉三人说道。

  “哦,这却是为何?”

  “实不相瞒,这许多访客,又有何人不是精心准备,诚心结交?带有书信的又岂止你一人?似我等也曾随身带着几封知名之士的亲笔手书,还不是一样被拒之门外?”男子耐心的解释道。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俱是精华。这精华里有精品,自然也有糟粕。关系学,自然是其中之一。

  现如今,即便是登门拜访,也要靠关系。这让孟昉不得不感慨,古今中外,要想搞出些名堂,没有关系还真是不行。

  似曹*般,虽门第不高,被时人讥讽为“赘阉遗丑”,但好歹也是世代为官。最后也是乔玄推荐,才见的许劭一面。可是即便是见到许劭真容,许劭也不愿评论曹*,最后曹*用了强,这才求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论。

  后汉书中把此事记为“曹*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具体原话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孟昉也不得而知,不过至少从此能看的出,许劭之评论已是一字千金,如曹*般,都已到了为求一评,不择手段的地步。

  男子几句话,让孟昉顿时忐忑起来。虽然他自问,师尊蔡邕是天下知名之士,与许劭二人也有些交情,但是谁又能保证许劭会卖孟昉一个面子,送其一个评断?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也!

  “来了,来了!”正当孟昉踌躇之时,人群突然喧闹起来。

  孟昉抬头望去,门再次被打开了。门童走了出来,朝孟昉施了一礼,微笑着说道:“公子随我来,老爷有请!”

  周围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是或羡慕、或嫉妒、或惊讶的望着孟昉三人。

  不过此时的孟昉哪里还顾得这许多,早已疾步率先进了许府。

  后面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不是说先生今日不见客吗,为什么这几人能进去?”

  “就是,他们能见的,为何我等见不得?”

  “此三人是老爷故交,老爷要见,自然能见的。各位还是回去吧,若是有缘,明日平阳楼上自然能见到我家老爷。”门童提高了声调,劝慰道。

  不同一般的大族人家,贵为天下名士的许劭府上,却是非常朴实无华。显然,许劭并不是贪财之人。

  不然,随便见一个那些身带重礼的访客,便不会是这般光景。

  这让孟昉无实不心中叹服。能坚守节*,不为钱财所动,不得不说,这许劭还真可谓真正的道德楷模。

  三人随着门童一边走路,一边四下打量许府院落。却不想迎面遇到一位有些富态的中年文士。

  “老爷!”门童慌忙施礼喊道。

  “莫非是子将先生?”听门童喊来人老爷,孟昉看了看荀彧,又看了看来人,慌忙出声问道。

  文士这才注意到门童后面三人。连忙施礼应道:“小人许虔,许劭正是舍弟!”

  孟昉询问是否是许劭之时,荀彧并没有任何反应。他见过许劭,自然知晓此人不是许劭。不过一听到“许虔”二字,荀彧也有些动容,“汝南人氏常道‘平舆渊有二龙焉’,却不想见到子政先生。平日间,只听得子政先生品德高尚,志趣高雅,待人宽厚,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这平舆二龙之首,也算是恰如其分。”

  “不敢!舍弟品性高尚,明识人伦,小人不及也。”许虔谦虚的摆了摆手,接着问道:“不知三位高姓大名?”

  “在下颍川荀彧,这两位是好友上党孟昉、颍川郭嘉!”荀彧忙介绍道。

  “竟然是三位高士,小人愚钝,有失远迎,死罪!死罪!”许虔亦是惊叹连连的施礼道。

  此时的郭嘉还是籍籍无名,孟昉也只是刚有些名气,谈不上高士,唯有荀彧早已声名在外。许虔如此称呼,显然是碍于荀彧的面子。

  “先生客气了,我等三人今日特来拜访子将先生!”荀彧三人又是施了一礼。

  “舍弟正在书房,各位且随下人过去,待小人安排饭食,款待三位。”许虔让看一条道,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不得不说,这许虔不但没有丝毫的架子,更是把姿态放的极低。这一口一个“小人”,虽然是有些夸张,但是孟昉三人却是如沐春风,心中叹服。

  “先生先行!”孟昉三人不敢托大,忙出声说道。

  见三人如此恭敬,许虔心中也有些欣然。难得三人如此知书达礼,也不枉他费心安排。“即如此,小人先去准备,饭菜随后便到。”

  望着许虔远去的背影,荀彧又叹服的朝孟昉二人说道:“当年汝南谢子微有言:‘若许子政者,干国之器也。’子政先生贵为一郡功曹,竟然没有丝毫架子,如此善待我等,实属不易啊!”

  孟昉二人俱是郑重的点了点头。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但是良官的标准,几千年来却是丝毫未变。能放下官架,善待百姓的又有几人不是好官?

  “不是小的吹嘘,自从我家老爷上任至今,黜奸废恶,一郡肃然。如今的汝南,繁花似锦,民生安乐,全都是老爷之功!”见三人夸赞许虔,门童也是万分得意,顺便又夸赞道。

  虽然门童颇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但是三人却没有丝毫异议。一路上行程几百里,各地之情到底如何,三人早已看在眼里。像孟昉,从年初逃离常山,远赴京师,再到今日,赶赴汝南,经历数十郡县,无一处不是流民失所,饿殍遍野。即便是繁华如京师、颍川,也不免有乞讨的穷苦百姓。可惟独这汝南,夜不闭户,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虽然太守之优劣,占有很重要的关系,但是许虔身为一郡功曹,首当其冲,具体做事的自然还是他。

  “咳!三位,老爷还在书房等候,三位还是赶紧随我前去吧。”见三人愣在那里,门童微微一笑,轻咳一声,出声提醒道。

  此时孟昉的内心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许劭了。

  这许虔都已如此了得,这许劭又是怎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继续阅读:第80章 不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