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月旦将近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63,149

  汝水之南谓之汝南,显然,汝南位于汝河之畔,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有此可见汝南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汝南人杰地灵,当世名士无数。前有士子之望陈蕃,今有大族榜样袁绍。汝南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文化发展,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三人走走停停,等赶到平舆之时,已是月末。

  虽然史阿业已远去。孟昉心中却仍是心有余悸,几日间,精神一直是高度紧张,不曾放松过,虽然危险已暂时远去。加上孟昉一直纠结于史阿的身份,与郭嘉二人说话时,便有些心不在焉。

  只是孟昉哪里知道,这史阿是大汉剑师王越之弟子,剑术名扬天下,被曹丕拜为老师。而那王越,不足弱冠之龄,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羌族勇士无数,却是无人敢当其锋;其人而立之年周游各州,打遍天下无敌手。灵帝闻得其名,拜其为帝师。

  如今的史阿还不曾拜得王越为师,还是默默无名之辈,孟昉自然不知其名。之所以有些印象。也是以前读野史,见过其名而已。

  “景玄兄,嘉见你这几日气色不是太好,莫非是身体有恙?”郭嘉望着低头沉思的孟昉,出声问道。一旁默然无语的荀彧亦是望了过来,显然,这个问题也让他纠结多日。

  “哦,为兄只是想到与恩师分开日久,不能侍奉他老人家,因此才有些抑郁。有劳贤弟挂念了!”孟昉拱拱手,扯谎说道。

  如今史阿已经放手,孟昉再提此事,不过是徒增二人担心。因此,便扯了个谎,把此事埋藏在内心深处。

  “我还以为何事!”听孟昉如此一说,郭嘉这才放下心来,“景玄兄与蔡大家日后自有相聚之时,景玄兄莫要烦恼。如今天色已晚,我等何不先找个落脚之处,明日再去拜访许劭兄弟二人不迟?”郭嘉出声提议道。

  “便依贤弟之言!”孟昉乐呵呵应道。

  此时繁华的平舆县热闹非凡,不少客栈已是人满为患,三人不好容易寻得一处客栈,安顿了下来。

  “想不到这平舆县如此繁华,寻个客栈,也是这般不易。即便是京师,也没有这般盛状!”孟昉边安放行囊,边心中感叹道。

  “平舆县虽是汝南治府所在,但是像这般热闹,却是不太正常,只怕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荀彧摸了摸胡须,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位公子说的在理!想我平舆若是每日都这般热闹,我等岂不乐哉?”一旁的小二接过话说道,“只因两日之后便是初一,届时许劭、许靖二位先生将在清河岛平阳楼组织月旦评。不少士子都是远赴而来,只为求得先生一评,如此才这般热闹。”

  “常听闻,月旦之评士子云集,颇为壮观。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荀彧愣了一下,摇头叹息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许家二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都将骤升百倍。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故而,每到月末,平舆县各处客栈都是人满为患。”小二得意的说道。似乎那许家二人便如他家的一般,让他如此骄傲。

  “评上几句,就能身价百倍?难道这二人只评得善,评不得恶?”孟昉惊呼道。若果真如此,自己还真是不虚此行。

  “这话从何说起!”被孟昉如此质问,小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二位先生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自然是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二人不但能辩人之好坏,还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此前所评之人,之后验证,无有不准,如此众人才会这般信服。二位先生所称者如龙之升,所贬者如坠于渊。不过,哪有恶人,专门去求恶评的?如此小人才会说,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都将骤升百倍。”

  “啧啧!看来这许家二位,我等是必须拜访了。”一旁的郭嘉瞪大了双眼,欣喜的说道。

  “拜访?”小二嗤之以鼻的望着郭嘉,鄙视的说道,“你还真以为这许家大门是好进的?”

  “这是何意?难道这二位,也是闭门谢客,非名不见之辈?”郭嘉不满的说道。

  看着郭嘉那吃人的表情,孟昉一阵偷笑,看来上次去拜访袁绍不成,让郭嘉很是挂怀。

  “不瞒三位,这许家大门早被踏破了门槛,全都是登门拜访、蓄意结交的。若是人人都见得,那两位还不得累死?别说你们这般空手而去的,即便是携有重礼,也不见得能见到先生真容!”小二瞟了瞟三人的行囊,自信的说道。

  “敢问小哥,如你这般说法,如何才能见到二位先生?”孟昉疑惑的望着小二,求教道。

  孟昉带有蔡邕的亲笔书信,倒不怕被许劭二人拒之门外。他有如此一问,一是因为好奇,还有便是想从中找些门路,如此以后去拜访他人,也不怕吃闭门羹。

  “我要是知道怎么能见到先生,还在这里受人使唤?那些求见不得的公子哥们,哪个随便掏些钱财,也够我花销的了。”被孟昉如此一问,刚才还洋洋得意的小二,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败下阵来。

  看到小二那趾高气扬的神色变成了苦瓜脸,郭嘉禁不住大笑起来,连不苟言笑的荀彧,也忍不住掩口而笑。

  孟昉本是虚心求教,如今听的这个回答,更是倍感意外,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他忍不住也笑出声来。

  “我好心提醒你们,竟然还这般嘲笑我。算了,算了,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被三人嘲笑一番,小二面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只见他憋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朝地上跺了一脚,这便要甩门而去。

  “小哥息怒,我三人怎敢嘲笑于你?只是小哥这般坦诚,我等一时接受不了,这才笑出声来。”见小二这便要走,孟昉忙喊住他。不过是拌几句嘴,孟昉也不想让小二如此郁闷,再说,他也只是好意劝解,反惹来几人哄堂大笑,换做旁人,也会心生不满。

  “算了!”小二见孟昉有道歉之意,咂咂嘴,极为“大度”的摆了摆手。便又朝门外而去。

  “小哥那里去?”郭嘉又喊住小二。

  “还有何事?”小二不好发作,只得又停下脚步,出声问道。

  “如今日暮来临,我等腹中空空,还望小哥准备些饭菜,让我等胡乱吃上一饱。”

  “知道了!”小二点了点头,这才逃也似的出了房门。由于出门心切,小二少走一步,转身之时,不小心撞在门栏之上。

  望着小二落荒而逃的背景,三人都是一阵哄笑。

  待到酒饱饭足,三人又聊了开来。

  “想不到这月旦评竟有如此魅力!原本昉还想只身前往,看来是昉托大了。还是家师想的周到。”孟昉朝怀中摸了摸信件,无限感慨的说道。

  “呵呵,虽然彧也曾与许劭先生有一面之缘,不过今日才发现,其人之能,还真令人匪夷所思。”荀彧抚须赞叹道。

  “文若见过许劭先生?”郭嘉难以置信的问道。

  “呵呵,不错。当年许劭先生尝到颍川,曾到拜访过彧的二位叔父!”荀彧笑着点了点头,“不错那时彧尚幼,还不知其人便是名闻天下的许劭先生。”

  郭嘉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怪不得从不曾听你提起过!”

  “当年许劭先生见过叔父之后,曾有人问其,我二位叔父,靖与爽孰贤?”

  “哦,许劭先生怎说?”郭嘉好奇的追问道。

  “其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慈明是荀爽之字,叔慈是荀靖之字)

  “慈明外朗,叔慈内润?”郭嘉默默念叨着这两句,眼神放光的叹道:“好一个二人皆玉!如此评判,假物为喻,形象鲜明。让听者默契于心,犹如恍然在目,真可谓神妙也!”

  “呵呵!的确如此。许劭先生之去颍川,多长者之游,唯独不候陈太丘,你可知为何?”荀彧又笑着,买个关子说道。

  “这却是为何?”郭嘉饶有兴趣的问道。

  “许劭先生有言:‘太丘道广,广则难周’,故此才不侯陈太丘。”

  “许劭先生眼光果真是如此毒辣。嘉也曾听闻,当年陈太傅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先生独不往。或问其故,先生答曰:‘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如今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郭嘉双手紧握,心悦诚服的说道。

  “听二位说来,明日这许府是不的不拜访了!”见荀彧二人把许劭传的如此玄乎,孟昉也是激动万分。若果真如此,自己何愁不能扬名立万,成就一番伟业?

  三人对了对眼神,俱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继续阅读:第79章 平舆渊有二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