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众星云集”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62,718

  见场面有些尴尬,王匡忙出来打圆场,“景玄,这位是袁公路袁尚书!”

  袁公路?

  竟然是袁术那个冢中枯骨!

  果真是一脸奸相,典型的反派人物。

  像袁术这般,喜怒完全表现在面上,虽然让人极为反感,但是这种人却是极易防范,至少不用去费心思猜测他的心思。从此也可以看出,袁术的政治水平。难怪乱世之中,袁术占据淮南大片土地,拥甲十万,却没有一个顶级人才投奔他。

  孟昉虽然鄙夷袁术,但是碍于情面,他还是笑着施了一礼,“失敬,失敬!”

  袁术抬起下巴,侧脸望了望孟昉,身也不动,当下只是拱了拱手,算是认识了。

  可以说袁术此为颇有些无礼,但是人家家世官职在那,孟昉即便心中不快,也只能干看着。

  “景玄,这位是侍御史袁绍袁本初!”王匡又指着另一位一直默不作声的魁梧男子说道。

  袁绍袁本初,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站在众人之中,似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好一个仪表堂堂的袁本初!

  凭袁绍的出身,加上他的样貌,若是放在后世,定是“富二代”之中的佼佼者。

  “景玄之名如雷贯耳,在下只恨不得早识。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袁绍率先施礼道。

  那恭敬的模样,让熟知袁绍性格的孟昉亦不得不心中赞叹。且不说,袁绍的恭维有几分真情实意,单就他这份表现,便能让很多人心生感动了。

  看来,袁绍能雄踞河北,拥有四州之地,手下谋士、猛将如云,还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

  与同父异母的袁术相比,袁绍无论是样貌、谈吐、还是心胸,无疑都要高上一筹,难怪兄弟二人,袁绍无论何时都压袁术一头,都有着客观原因的。

  “本初客气了!月前,昉慕名前往,只可惜贵府守卫森严,昉只得怏怏而回。”孟昉笑着回礼道。

  “哦?有此等事?定是那些下人有眼无珠,识不得真神!景玄下次再去,在下让那些下人给你赔罪!”袁绍面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当下便正色说道。

  “哎,怨不得他们,只怪昉当时没有透露真实身份。”孟昉忙摆手说道。

  孟昉又不是三岁孩子,人家说几句客气话,怎么可能当真。更何况,袁绍不像曹*,侵*诗中日久,知晓孟昉的本事,他对孟昉和气,不过是因为蔡邕的作用罢了!

  因此既然人家给自己面子,自己也得识趣,不然惹得袁绍不高兴,对孟昉百害而无一利。

  果然,袁绍闻言,脸色顿时好看了很多,连笑容都变的有些亲切了。

  “景玄,这位是大将军长史王谦王伯恭。”王匡又指着另一位带着孩子的男子说道。

  “见过王大人!”孟昉又是拱手说道。

  王谦虽然贵为大将军长史,但是孟昉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当下也只是礼貌的招呼了一声,同时指着王谦身旁的小孩说道,“王大人,这位莫非是贵公子?”

  “正是犬子王粲!”一提到自己儿子,王谦顿时来了兴趣,双手更是往前推了推孩子,“粲儿,快去拜见孟先生!”

  王粲?莫非是被称为“建安七子之冠冕”,有爱听驴叫之嗜好的王仲宣?孟昉心中暗道。

  小王粲瞪大了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孟昉,抬起小手,对孟昉拜了一拜,“拜见孟先生!”

  孟昉欣慰的点了点头,古人的家教真是没的说的,像这般只有七八岁的孩子,都是如此知书达理。

  “王长史,传闻贵公子举笔成文、过目成诵,不知是真是假?”一旁曹*盯着小王粲,诧异的问道。

  “实不相瞒,犬子却有此能耐!”见王粲成了众人的焦点,王谦自然万分高兴,这也是他为何要带王粲到这样的场合的原因。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在这个社会,名声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

  只要王粲在这些高官显贵中打开了知名度,以后谋得一官半职、光耀门楣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传言又岂能当真?如此黄口小儿,字又能识得几个,王长史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王谦话音刚落,旁边便传来一声极为不和谐的冷哼,正是让人极为不见待的袁术。

  这袁术是不是吃呛药了,怎么见谁都要咬一口?孟昉对袁术的评判瞬间又低了一级。

  “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当场一试。”幼小的王粲见袁术看不起自己,顿时要强的叫起真来。

  看着小王粲那争强好胜的样子,孟昉心中亦是极为赞赏。英雄出少年,王粲小小年纪,能让蔡邕倒屣相迎,果然有些资本。

  “公路好大的官威,与一个始龀少年争势,你也不怕坏了名声!”袁术正要答应,却不想被一直冷眼相观的袁绍出言讽刺道。

  可以说袁绍讽刺的不但直接,而去露骨,袁术即便是脸皮再厚,也没有了继续纠缠下去的勇气。

  不过从兄弟二人这简单的几句话中,孟昉也听出了其微妙之处。

  无论刚才袁术斥责曹*还是对孟昉无礼,袁绍都是一言不发,冷眼相观,为何会为一个孩子,不惜与袁术直接交锋?

  难道袁绍也看到了王粲了得之处?

  孟昉想了想,便否决了这一判断。

  即便王粲再过了得,但此时毕竟年幼,无论名气还是能力都不可能与曹*与孟昉相比。

  问题的关键便在于王谦身上。

  袁绍在就任侍御史之前,曾辟大将军府,自然与身为大将军长史的王谦关系匪浅。

  看来,王谦是袁绍这方的人了。

  难怪袁术会如此的不给王谦面子!

  与其说袁术是想让王谦难堪,还不如说,是在对袁绍示威。

  这样说来,袁绍有此反应也就合乎情理了。

  想明白这个原因,孟昉心中也是极为感慨。

  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关系竟然紧张到如此地步。

  袁家四世三公,人脉之广,大汉朝无人能出其右,若是袁绍兄弟二人能鼎力协作,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又有谁能与其争锋?

  可惜兄弟二人,彼此之间皆是容不得对方,最后白白便宜了曹*。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袁氏兄弟便是证明此理的存在。

  “咳,南容,景玄应是识得的!”王匡轻咳了一声,指了指最后一位,笑道。

  孟昉与傅燮俱是相视一笑,拱拱手,没有说话。

  “呵呵,家师忙于琐事,无法亲自接待各位,还望各位见谅!”蔡邕不在,孟昉自然责无旁贷的承担了接待的任务。

  “哪里,哪里!有劳景玄了!”众人又是寒暄了几句。

  “景玄,文姬大婚,何以见不到元瑜的身影?”曹*环顾了下四周,得确定之后,便对孟昉说道。

  曹*口中元瑜,指的便是阮瑀。

  可以说阮瑀诗歌琴艺颇得蔡邕真传,年仅二十便已声名在外。

  曹*与蔡邕亦师亦友,曾见过阮瑀多次,对其文采颇为爱惜。

  只可惜此人无心做官,后来,曹*权倾朝野,为*迫阮瑀出来做官,曹*曾放火烧山,以*出躲在山中的阮瑀。

  曹*此时问起,显然与阮瑀关系匪浅。

  “家师月前曾令人去陈留告知阮瑀兄,只可惜元瑜兄神龙见首不见尾,彼时不在家中,连他府中之人,亦不得知晓。无奈之下,只得留下家师的书信,只待元瑜兄回来之后,能及时看到!”孟昉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阮先生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也!其人平生只好名山大川,端是自在逍遥,我等自是拍马不及啊!”王谦乐呵呵的说道。

  众人闻言,俱是不置可否的放声大笑起来。

  场上之人几乎是大族子弟,自然知晓想要维持家族久盛不衰,必然要手握大权,在官场上混个风生水起,不然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族败亡。

  即便是辞官归隐,很多也只是避祸自保或者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要他们像阮瑀这般无心于官场,根本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与这些人相比,孟昉无疑要稚嫩的多,但是谁又能保证,十年之后,孟昉不会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继续阅读:第70章 被人发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