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力量角逐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62,896

  第二日,王枫找来术士,算过了生辰八字,便把日子定在了三月之后的五月底。到时孟昉再由晋阳迎娶如雪。

  上任的第一件事成了定亲,这让孟昉怎么也没有想到过。人生进展的迅速,让孟昉有一种恍如在梦中的感觉。

  众人在祁县待到三日之后,张懿派的来联络消息的人也到了祁县。原来,在孟昉一行走了之后,张懿又处理了一些事务,这才赶往晋阳。

  不过单人匹马的张懿无疑要快的多,他已经在半月之前便赶到了晋阳,待安定之后,满派人四下接应孟昉一行。

  王氏让来人先回晋阳告知张懿,又在娘家小住了几日,这才依依不舍的赶往晋阳。

  晋阳,并州第一大城,不仅是太原郡的首府,还是并州州府的治所。虽然比不上京师的繁荣雄壮,却也是大气磅礴,极为雄伟。与其他州郡的城池不同,并州多山,故而很多城池都是用巨石铸就而成,城墙异常坚固,易守难攻,而晋阳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朝时,晋阳城还因为有王气,被宋太宗下令,一把火烧了,由此可见晋阳之气势。

  历史上,从灵帝年间到曹魏建国,并州已由原来的九郡九十八县减少到六郡四十四县,土地面积减少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原本与冀州面积差不多的并州,彻底的沦为小州,后来更是微不足道的并入了冀州。

  此时的并州,不少郡县都已被羌胡所占,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并州地域面积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二左右。

  并州的上郡、九原、云中、朔方四郡皆已名存实亡。每每想到这里,孟昉都是义愤填膺,心中不服。虽然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是因为晋朝的衰败,不过此时已露端倪。且不说羌胡、鲜卑侵寇边境已成了惯例,但是这并州大片土地被吞,东汉朝廷却是素手无策,便能看出神州沦陷的前奏。

  孟昉想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未尝没有反击蛮夷,重振中华威严的想法。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原本想大肆扩军的孟昉,却不想被直接浇了一盆凉水。

  此话还得从太原郡的形势说起。太原有四大姓,分别是祁县的王家,中都的孙家,晋阳的王家还有令狐家。四家在太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祁县的王家、中都的孙家虽然势力不比晋阳两家弱,但是晋阳王家、令狐家却是近水楼台,往往对当地官员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每任太原太守,几乎都得到这两家的鼎力支持。

  而另外两家想插手晋阳的事务,无疑难比登天。

  可如今太原的形势却全因为张懿的到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懿是祁县王家的女婿,自然不可能投向晋阳两家。

  如此,两家想同时拉拢太守、刺史的计划便落了空。

  而地处中都的孙家,也嗅出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张懿上任一个月不到,孙家家主孙参便秘密到了晋阳,向张懿示好。

  如此便形成了晋阳王家、令狐家支持的太原太守与祁县王家、中都孙家支持的并州刺史之间,两种势力的角逐。

  并州刺史张懿上任两月之后,太原太守臧旻在太守府设宴,正式欢迎刺史张懿到任。

  如此大事,太原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全部到场。而这一顿看不见硝烟的晚宴,也成了各种势力角逐的角斗场。

  臧旻,广陵射阳人。历任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所在有名。多次打退羌胡的侵犯,在太原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

  并州上任刺史司马伦之所以辞官归隐,一方面因为羌胡、鲜卑侵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臧旻排挤之故。

  汉时,虽然刺史对地方政事,多有涉及,但是因其对地上官吏有监察之职,更甚者,刺史奏闻之事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故此一般郡守、县令对之颇为忌惮,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弃官之事。

  刺史、太守交恶,几乎成了各州的通病。《三国志太史慈传》中曾形象的描述过此事。太史慈所在郡守与刺史有隙。郡守与刺史争先往京师告状。只因州吏先行一步,郡守便派太史慈昼夜追赶,截取州章。

  故而,臧旻排挤司马伦是有先例的。如今张懿到任,臧旻接风是假,立威倒是真。

  臧旻将酒宴设在了院落之中。太原郡大小官吏、乡绅名士皆分列而坐。臧旻在靠北之位置,设了两个主位。

  左边是自己这边人,右边则是张懿那边。

  可以说,几排桌椅,不但分出了主客,更是把两家势力,泾渭分明的区分了开来。

  “张刺史,来,旻给你引见几个太原的豪杰之士。”臧旻对张懿招了招手,指着台下居于左边的众人,缓缓的说道。

  “有劳太守大人了。”张懿亦是满脸含笑,欣然应诺。

  若是旁人看来,二人如此亲近,俨然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哪里知道二人之间勾心斗角,充满了利益冲突。

  “这位是我太原郡功曹杨俊,杨功曹可是陈留名士边让之弟子。”臧旻得意的指着左边为首的一名中年文士说道。

  “见过刺史大人。”被称为杨俊的老者对张懿施礼道,而后又转身朝孟昉这边人施了一礼。

  “不想臧太守手下还有杨功曹这等人物。”张懿看着杨俊,出声赞叹道。

  “呵呵,张刺史是有所不知啊。杨功曹本是河内人士,只因年前张燕造反,杨功曹这才领家人移居到太原境内。在下听闻杨功曹之大名,几次相邀,杨功曹才答应出仕。”

  为官一放,一个太守的能力不禁体现在其治理政事的水平,还在于辟请属官的质量。可以说,所谓的名士本来就是那些为官一方的官吏的门面。

  臧旻率先介绍杨俊,不仅是因为杨俊位高权重,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杨俊边让之弟子的身份。此举无疑是向张懿暗示,他臧旻乃是人心所向。张懿若是想对付他,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臧旻又指了指杨俊旁边一位青年文士说道:“这位是我太原郡主簿令狐征。令狐主簿还是晋阳令狐家的大公子,此人不但文采风流,更兼一手好武艺,是我太原不可多得的人才。”

  听闻是令狐家大公子,孟昉也是放眼望去。从祁县来晋阳的路上,孟昉曾听王氏说过,令狐家多次上王家提亲,想让如雪嫁于他家大公子,现在看来,定然是此人无疑。

  只见那令狐征生的面红齿白,面色俊美,浑身流露着一股阴柔之美。连孟昉也不得不感叹,若是放在后世,此人简直是天生的小白脸的样板。

  令狐征朝张懿拱了拱手,又似是无意的往孟昉这边望了望。那双凌厉的眼神,突然放大开来,一丝怨毒的神色一闪而逝,瞬间化作一丝和蔼的微笑。

  那转瞬即逝的怨念,虽然旁人看不得,但是却被紧盯着令狐征的孟昉看在眼里。

  孟昉举起酒樽,不经意的抿了一口,嘴角轻微上扬,露出一副无视的笑容。

  难道是嫉恨我抢了你的女人吗?

  乳臭未干的小子,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就你,还不是我的对手。

  臧旻一连介绍了近十位属吏,这些人中有文士、有武将。其中还有一位,竟然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的魏续。

  说来,这魏续还是吕布的小舅子,在吕布那极为吃的开。因为是亲近之人,吕布还曾将高顺的部队拨到他手下。只可惜正是此人后来出卖吕布,与侯成、宋宪二人投降了曹*,赚了吕布的性命。

  如今毫无忠义之心的人,孟昉几乎不愿正眼看他一眼。只是没想到,魏续在投奔吕布之前,还曾是臧旻的属下。

  “张刺史,这两位分别是令狐家家主令狐良,王家家主王琨。令狐良先生还是令狐主簿的父亲。”臧旻又指了指后排首位的二人说道。

  孟昉不仅细细打量起这二人来。可以说,臧旻能在太原站稳脚跟,这二人出力甚大。日后,此二人无疑会是臧旻对抗张懿的排头兵。

  看来,臧旻那边的重要人物已经全部到场了!

继续阅读:第95章 让谁难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