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回 鱼目混珠
莽昆仑2015-10-25 03:072,838

  宋元经过几天的忙碌,借得银子十万之多。他把银子换成银票,把小额银票都换成一万两的银票。他看到这十万两的银票满足的笑了,这些钱足够我买官做了。

  一天,宋元换上他那身华贵的服装,怀揣银票来到太守的家里。太守看到宋元突然来访,感到吃惊。看到死去的宋太守的面上,便接待了他。

  两人见面,太守看见宋元的打扮和他丰满的面孔,便产生了几分的喜爱。两人见面客套了一番,然后,宋元拿出了银票说:“叔父,这几年我发了一点小财,来孝敬叔父的,请叔父收下。”

  太守接过银票看了看说:“宋元,你给叔父这么多银票有何事?”

  “叔父,我祖上也是仕族,来到我这里断了香火。我想,叔父为孩儿谋个一官半职的,来孝敬叔父。”

  “以你的才学,你能担任什么样的官职?”

  “叔父,若为孩儿谋个小小县令就足已。”

  “这县令官不大,可是事情太多。叔父我提拔你一下,做做捕头再说,干好了再去做县令。怎么样?”

  “谢谢叔父!”宋元虽然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也只好听从叔父的安排。

  第二天,公文就下达下来,宋元因为表现很好提升为捕头,原来的捕头为副捕头,协助宋元办案。宋元生为捕头有喜有悲,宋元以前的好友听了马上让宋元请客,宋元高兴的答应了。

  宋元知道原捕头由于自己的高升,很不愉快,这次请客一定带上他。宋元找到原捕头说:“捕头,你原先是我的捕头,现在还是我的捕头。我的官位高点,可是你在我的心中的位置是比我高。我刚上任,很多事情需要你帮助。今天我请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去乐一乐。”宋元好说歹说,他只好去了。

  宋元升了官就有好多提亲的,他的同事有的把他的妹妹许给他,有的把他的叔妹或妻妹或外甥女等等给他说亲。宋元忙得不亦乐乎。

  当地有一个富商,家中有一才女名慧娘,生的娇姿无双,琴诗书画无一不通。这个富商早就看中了宋元的长相,嫌他是个捕快。如今升捕头,感觉此人一定有前程,便来提亲。两人一见面,就一见钟情,立即就把眼前之人订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在富商的*办下,他们变成了一对夫妻。富商把他的一座楼房做嫁衣陪送给宋元。宋元为了显示自己,把他的伯父母和他的朋友请了来,喝了他的喜酒。

  他的好友阿宝提起给他找工作的事,宋元早就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这才想起他给的二百两银子,说:“我找过太守了,他说看看哪里缺人,等过几天再说。可是这几天我忙的要命,没有功夫再去。要不你先到我这里工作?做捕快先干着。太守要给你找到好差事再去。”

  阿宝听了高兴的答应下来,他知道在他手下当差不会被人欺负。从此宋元过上了美满的夫妻幸福生活。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就是半年了。宋元想起自己的债务,自己借的钱,该付息了。宋元盘算了一下,手下还有多少钱。自从做了捕头,收入增多了,还有些送礼的。虽然结了婚,消费多了些,可是丈人经常援助一些。宋元算来算去,剩下的银子也就刚够付息的。宋元问妻子道:“慧娘,这半年我们剩下多少银子?”

  “有七八千吧。”

  “这么少?”宋元想,要还利息就要一万多,还不够还利息的钱。

  “还少啊?要不是我娘家援助,也就剩下三千、两千的。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结婚半年了,还没有到家看看。我想多拿些钱到家风光风光。”

  “你嫌少,我到娘家给你借些去。”

  宋元想了想说:“不用了,有这些钱就可以。我抽个时间,我们回家看看。”

  这天,宋元带上他美丽的妻子怀揣账单坐着轿子回家了,回到家里,四邻八舍的人都围了上来,看看他那美丽的妻子。

  老乡们都知道宋元在城里发了财,升了官,还娶了一个富商的一个美丽的女儿。哪一个不感到好奇?都赶来看热闹,把他家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问寒问暖,好亲热!

  再说那些借给宋元钱的人,都知道宋元升官发财了,听说宋元回家了,都赶了过来。那些借给宋元钱少的人,还想多借给他一些,问问他还使不使钱?那些借给宋元钱多的人,要他还利息来。

  大家热闹一会,没事的走了。宋元把借过他钱的人招呼到屋里坐下,宋元客套一番后说:“我丈人又开了一个珠宝店,资本就占用几百万,我借的钱暂时还用着,今天我给你们把利息付了。我丈人说他还要扩大规模,需要些资金,谁要有闲钱就存在我这里。我年年按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付给你们。”

  那些试试看,借钱少的人高兴极了。一个说:“宋捕头,我这里还有一张两万两的银票,就存到你这里吧。”

  “大叔,你上次借给我两千,加半年的利息,两千二。你把银票给我,我给你两千二,再给你打一个两万两的借条,行吗?”

  “这钱我用不着,你就打一个两万两千二百两的借条吧。”

  “好吧。”宋元收起从前的借条,打了一个新借条说:“以后你们谁要有钱,就存在我这里。”

  那些借钱少的人,都掏出自己的银票借给宋元,那些借钱多的人领去自己的利息。宋元一一给他们办理了手续。

  那些借钱少的人看到到手的利息后悔当初没有多借给宋元。他们高兴的拿着宋元打的借条和利息回家了,有的高兴的奔走相告,旁观的人看到他们领到的利息都眼红起来,很多人回家拿银票借给宋元。

  众人都知道宋元是捕头,又开了酒楼,又娶了一个富商的女儿,借给他的钱一定黄不了。人家这么大的买卖,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所以众人看到这么高的利息都愿意借给他。

  宋元这一趟回来付息,自己带来的钱一两也没花,还带回来二十多万银票或银子。宋元看到这些银票高兴的不得了,而他的妻子慧娘看到他的行为很是纳闷,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做的事自己一概不知,当众人的面又不好意思问,只感觉宋元是再行骗。他们回到家里,慧娘一再追问,宋元才道出实情。慧娘听了道:“你的骗术真高,连我父亲也骗过了。我半年竟没有看出来。你又骗到这二十万想干什么?”

  “我想买一个生钱的官,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么高的利息还清。其实这种骗术,只要没有人揭开,要一直行骗下去,别人的钱就是我的钱。”

  “这样行骗总不是法子,要是暴露了我们就完了。”

  “所以我要用这些钱买个生钱的官。做了官,钱来的容易,这点钱不叫钱。我明天去太守家去一趟。”

  慧娘是个贤惠聪明的人,她知道宋元欺骗了自己,现在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也埋怨不得。只好支持他,叫他走向正路,做官发财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第二天,宋元带领慧娘怀揣二十万银票来到了雁城太守的家里。太守看了迎接出来。宋元道:“叔父,我带领贱妾来拜访太守大人。”宋元跪倒地上磕了一个头,慧娘道了一个万福。

  太守把宋元拉起来道:“快快请起,有话屋里说。”

  太守把宋元请到屋里,问长问短,十分热情。他们聊了一会,宋元把银票掏了出来说:“师父,孩儿来孝敬你来了。这些不多,不要嫌弃。”

  太守接过银票看了看说:“你给我这么多有何事?”

  “叔父,请你费费心,给我安排一个清闲的交差。这捕头太*心了,不如给我安排一个小小的县令。”

  太守想了想说:“这县令虽小,可不在我的职权之内。要上报朝廷,有皇上亲自批准。”

  宋元听了大吃一惊——

继续阅读:第一六七回 连生三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灵魔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