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法这一耍小聪明给了周敏芝机会。
周敏芝做梦也没有想到董国才会推荐刘章法,并且还找出那样冠冕堂皇的理由。真应了董国才平日里批评他人的那句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刘章法有什么本事?除了耍点小聪明,给当官的溜须拍马,就是吹牛了。说是上到了初中毕业,还不是混天数混过来的?这样的人要真能上了大学,那岂不是开天大的玩笑?通过这件事情,周敏芝认识到,董国才其实是搞任人唯亲的,在沙河三村,比刘章法有能耐的年轻人多得是,凭啥推荐刘章法上大学?还不是因为刘章法是董国才妹妹董会洁的继子?董国才在社员大会上宣布推荐刘章法上大学,周敏芝暗中思谋好了,晚上就写一封信给公社党委,反映董国才任人唯亲,假公济私。真是上天有眼,会还没有散,警察来了,带走了刘章法。想到这几天来刘章法反常的举动,周敏芝意识到刘章法肯定是办了见不得人的事情。她跟着一些人到了公社,听到了一些人关于刘章法犯了什么事情的猜测,后又跟着警察回到了沙河三村,见到刘章法被扣在摩托车的车斗上,听到警察说刘章法牵扯到一桩杀人案,周敏芝心说,刘章法完了,彻底地完了,别说是上大学,命保住保不住都是个问题。
周敏芝在第二天早晨去了董国才家,跟董国才说刘章法被警察带走了,就是刘章法没有犯罪,警察抓错了,要调查清楚也得些日子,可大中专招生是不等人的,沙河三村不能因为刘章法出了事情就不推荐名额了吧?董国才自然知道周敏芝心里想得什么,加上因为刘章法的事情搅得他没有心思跟周敏芝多说,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几页纸,递给周敏芝,说:“你把它填好,盖上大队的公章,送到公社教育助理那里。”
周敏芝接过那几页纸,看了一眼封面,有点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了。那几页纸正是她朝思暮想的大学招生推荐表。
马少岭很为周敏芝不平。虽然,他明白,一旦周敏芝被保送上了大学,他和她就不可能建立起恋爱关系了,就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是乐意周敏芝被保送还是不被保送上去,但周敏芝落选了,这让他对周敏芝有了很深的同情。论各方面的条件,周敏芝都比刘章法强,董国才推荐刘章法而不推荐周敏芝,只能说明董国才办事不公。马少岭写了一篇《如此先天下之忧而忧》,他要把这篇稿子送给公社党委,揭露董国才的假公济私行为,为周敏芝讨回公道。但这样的事情得经周敏芝同意。所以,董国才宣布推荐刘章法上大学的第二天上午,马少岭到大队部来找周敏芝。他来找周敏芝,不光是要周敏芝看他写的那篇稿子,征求她的意见,要不要把这篇稿子交上去,还要给周敏芝出主意,刘章法被警察带走了,不管刘章法到底犯没犯事,对周敏芝来说,这是个机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去找董国才,要他改变推荐刘章法上大学的决定。
周敏芝在大队办公室里,没有干活,只是坐在椅子上发呆。马少岭知道,这个时候,周敏芝的心情一定很糟糕,是最需要安慰的时候。他坐在了周敏芝的对面,两个人之间隔着一张办公桌。见周敏芝老半天不说话,马少岭只好先说:“敏芝,你不能光难过,这件事情兴许还有转机。”
周敏芝看着马少岭,说:“是吗?你为什么这么说?”
马少岭说:“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促使董国才改变主意。”
“怎么个双管齐下法?”周敏芝问。
马少岭说:“一方面,刘章法不是出事了吗?就算他什么事也没有,公安局总会调查总会审讯,在事情弄清楚之前,他是不会放出来的。等他被放出来,大中专招生也就结束了。我们沙河三村那个推荐名额不能浪费了。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找董国才,跟他讲这个道理,争取让他改变决定,放弃刘章法,推荐你。你甚至可以吓唬他,说如果刘章法真的犯了事,作为党支部书记,推荐这样的人上大学,是失查,要负责任的;另一方面,我们让公社党委给董国才施加压力,迫使他改变决定。”马少岭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他写的那篇准备往公社党委交的稿子,递给周敏芝,说:“你先看看这个。”
周敏芝接过那篇稿子,很认真地看了,说:“真不愧是未来的作家,写的就是犀利。都赶上鲁迅了。”
马少岭问:“你觉得这双管齐下的方法怎么样?”
周敏芝问:“你真的希望我被保送上大学?”
马少岭点点头:“是啊。”
周敏芝问:“你真的喜欢我?”
马少岭说:“这难道还有可怀疑的吗?”
周敏芝说:“那你就不怕我上了大学,你还留在这里,我找到我更喜欢的人?”
马少岭说:“说心里话,我也有这个担心,因为,人的感情可变的,环境变了,追求的目标也会变。你说的那种可能完全存在。但是,爱情不是自私的,爱一个人,就应该为对方的幸福和前途着想。我也是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才想出这么个两管齐下的方法,目的就是帮你圆了大学梦。至于你上了大学后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你的终生伴侣,那是你的权利,不管怎样,我都会祝福你。”马少岭的这番话决不是言不由衷,而是发自肺腑。
周敏芝说:“如果你所喜欢的人被推荐上了大学,你也被推荐上了大学或者中专,你们的爱情是不是就是安全的,或者说是你所希望的?”
马少岭说:“那当然好,可现实毕竟是现实。”
周敏芝说:“马少岭,我真的很佩服你。我以前只是认为你有才华,现在,我对你的认识升格了,你不仅有才华,你还有谋略。”
马少岭以为周敏芝的这番话是因为他给他出的那双管齐下的主意,说:“还不是为了你?”
周敏芝说:“够了,别表演了,你让我恶心!”
马少岭一惊,问:“敏芝,你怎么了?”
周敏芝说:“我见过虚伪的人,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虚伪的人;我见过脸皮厚的人,但没有见过你这么脸皮厚的人。”
马少岭越发奇怪,周敏芝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呢?两个人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一度还曾经同桌,这半年多来又在一起共事,彼此是相互了解的呀,她为什么这么说他?就算他给她出的这个双管齐下的主意有点整人的成分,但也是为了她呀!就在这个时候,董国才进了大队会计室,他显然听到了周敏芝刚才说的那几句话,问:“怎么啦?”周敏芝就在这个时候说出了一句在那个年代足以毁灭一个人的话:“他,作风不正!”
马少岭听清了这四个字。仿佛是晴天里打了个霹雳,把他震懵了。董国才也听清楚了这四个字,对马少岭说:“年轻人,可不行学这个。”马少岭感觉到无地自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队会计室。
回到马家老院,马少岭躺在土炕上,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终于想明白了周敏芝为什么对他这个态度。很有可能,他给她出的双管齐下的主意是马后炮了,董国才已经答应推荐周敏芝上大学了。他进了大队会计室,让周敏芝想到了她曾经跟他说过的那些话,跟他表达的那心事,觉得后悔了。他们之间不可能有那么一层关系了,正好利用马少岭的这个双管齐下的主意借题发挥,从此也就断了马少岭对她的念想,马少岭还不能说她因为是上了大学而变心;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董国才还没有答应推荐她,她正想对策呢,马少岭给她出了这么个主意,更主要的,是马少岭还给公社党委写了那么一封检举信。周敏芝肯定是要把那封信交给董国才,以此换取董国才对他的信任,改变原来的决定,达到她被推荐上大学的目的。难怪古人说,最狠不过妇人心,看上去挺仁慈的周敏芝,竟然有着比蛇还毒的一颗心。
正如马少岭预料的那样。当天中午,刚在新院子里吃过午饭回到老院子,董国才派人把马少岭叫到他家。董国才开门见山,跟马少岭说:“村里设立通讯报道员这件事情,社员们一直有议论,不少人跟我反映,说老百姓花着工分雇一个吹鼓手,是糟蹋老百姓的血汗。所以,大队党支部研究,从明天起,不再设通讯报道员,你也不在大队记工分了,回生产队上班。”
马少岭的心里会明镜似的,肯定是周敏芝把他写给公社党委反映董国才假公济私的那封信交给了董国才,董国才确信马少岭与他不同心,没有利用价值了,才搬出老百姓说事。马少岭想说两句客套话,比如感谢大队党支部的培养,感谢董书记的关心之类,但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扭头离开了董国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