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娟到了婆婆的屋子里。
婆婆问:“那个叫少岭的小男孩来了?是来找齐军的?”
孙常娟说:“是来找齐军打听他爸爸的。”
“跟齐军打听他爸爸?他没有跟他爸爸在一起住?”老妇人有点纳闷。
孙常娟说:“他现在的爸爸是个起不来炕的人。”
“现在的爸爸?”老妇人问:“他还有另一个爸爸?”
孙常娟说:“这个小男孩的确有另一个爸爸,叫齐军。”
老妇人吃了一惊,看着儿媳:“你说啥?”
孙常娟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是说,这个小男孩还有一个爸爸,就是齐军!”
老妇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你是说,齐军有个儿子?”老妇人想,为什么齐军前些日子救了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今天这个小男孩找到家里来,齐军还把孙常娟支开?原来是那小男孩是齐军的孩子。怪不得与孙常娟结婚这么多年两个人没有孩子,是因为齐军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想再要第二个孩子。齐军是跟谁有的这个孩子?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孩子?老妇人把心中的疑问跟儿媳妇提了出来:“这孩子的妈是谁?”
孙常娟说:“妈,你还记得我从沙河小学调走没有几天,咱家来了一个妇女找齐军吗?她就是这个小男孩的妈。她叫高翠蓝。”
老妇人想起了这回事。很是气愤,说:“造孽呀!齐军怎么会做下这个不容天理的事情?”
孙常娟说:“妈,你误会了,我说的齐军不是你儿子。”话出口,孙常娟觉得自己的话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如果行署的齐军与她的丈夫真是同胞兄弟,她的丈夫是老妇人的儿子,那么,行署的齐军也一定是老妇人的儿子,怎么能说那样的话呢?忙改口:“我是说,小男孩的父亲也叫齐军,但不是这个齐军。”
老妇人终于听明白了:在什么地方,有个也叫齐军的人,跟那个叫高翠蓝的妇女生下了这个小男孩。再一想,不对,既然儿子齐军与那个与高翠蓝生了孩子的齐军不是一个人,那么,小男孩来找她的儿子干什么?老妇人把这个疑问向儿媳妇提了出来:“那,这个孩子为什么来找齐军?”
孙常娟说:“因为,小男孩的妈妈,也就是高翠蓝已经与那个齐军十几年没见了,见到了你的儿子齐军,与她先前的相好长得一模一样,年龄相当,名字也一样,就把你儿子齐军当成她年轻时的相好齐军了。肯定是高翠蓝有意无意中让小男孩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小男孩也就把你儿子齐军当成他生身父亲了。”孙常娟之所以这么说,是想从老妇人嘴里套出以往的真情。
老妇人果然上当。问:“你不是说,齐军不是这个小孩的亲爹,小孩的亲爹是另一个人吗?”
孙常娟说:“是啊,这事就连你儿子都感到奇怪,你儿子见过那个齐军,与你儿子长得真的一模一样,连高矮胖瘦都一样。简直比双胞台还双胞胎。”
老妇人看着儿媳妇:“你说的是真的?”
孙常娟说:“一点也不假。”
这个时候,齐军送走了马少岭,返回到堂屋,听到老妇人叫他:“军儿,你进来!”
齐军走进了母亲的房间。孙常娟朝他递了个眼色,齐军明白,孙常娟已经把有另一个齐军的事情跟母亲说了。果然,老母亲开口说话了:“你把另一个齐军的事情跟我说一说。”
齐军便把去行署办事,遇到高翠蓝到行署大院找齐军,把他当成了她要找的齐军,他详细解释他不是她要找的齐军,她相信了他的话,在他的帮助下,高翠蓝见到了她要找的齐军。他也见到了那一个齐军,两个人面对面时都愣了,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如此碰巧的事情:两个人都叫齐军,而且长得会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些天来他老是想,那个齐军是不是他的哥哥或者弟弟,想当面问问母亲,又不好张口。
老妇人半天没有言语。几十年前的事情重新浮现在她的脑海之中。
十九岁那年,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齐家营最富有的齐来顺。结婚多年他没有怀上孩子。有一天,外出串亲的丈夫带回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说是碰上了土匪,这小男孩跟爹娘走散了,先把这小男孩养着,什么时候找到他爹他娘再还给人家。齐来顺给这个小男孩起了个名叫齐军。从那天起,她把这个小男孩当亲儿子养着。一直没有打听到小男孩家人的下落。日本鬼子投降后,齐家营这地方成了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拉锯争夺的地盘。今天,齐家营被国民党的兵占领了,明天,国民党的兵又被共产党的兵打跑了,兵荒马乱,人心慌慌。齐来顺看清了形势,料定这天下早晚有一天会属于共产党的,把土地卖了,把卖地的钱支援了共产党。齐来顺卖地支持共产党的事情让伙会儿知道了。伙会儿抓走了齐来顺。就在齐来顺被伙会枪杀的第二天,齐家营解放了。那年,齐军才13岁。解放后,一打三反,四清,文革,那些解放前嫁了地主、伙会儿的女人都被揪了出来,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受尽了苦头,有的甚至丢了性命。而她,则没怎么受伤害。虽然,也有红卫兵要把她揪出来,说他是地主婆,但村里的乡亲们都为她说好话。说她的丈夫是让伙会儿杀死的,对革命有功,她才免于遭受被踏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灾难。她很谨慎,从不乱说话,身体不好,生产队也不要求她下地干活。好在儿子儿媳妇都是拿工资的,吃穿都不愁,更有齐来顺留下的这所院子,住到老死没有问题。她把齐军当成亲生骨肉待,带着齐军独自过日子,再也没有改嫁。既当娘,又当爹,变卖了家中能变成钱的东西,送齐军上了小学,中学,师范。齐军很争气,当了干部,还娶了同学孙常娟,成家立业。她很知足,唯一的遗憾就是齐军和孙常娟没有孩子。她以为日子会很平静地过下去,哪知道齐军会找到自己一奶同胞的兄弟。她压根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要跟齐军说她不是他的亲妈,可今天,看来是不说不行了。该来的总会来,躲是躲不过去的。
齐军和孙常娟看着老妇人的表情,知道他们提出的问题触动了妈的心事。齐军对老妇人说:“妈,其实也没啥事,我们就是好奇才提起这事的。算了,我们不再提他。”
老妇人拉过齐军,又拉过孙常娟,问:“孩子,你们觉得妈好不好?”
“妈好。”齐军与孙常娟异口同声。
“可妈不是你们的亲妈。”
老妇人的话,让齐军和孙常娟想起了当下正红的样板戏中李奶奶对李铁梅说的话:“爸爸不是你的亲爸爸,奶奶不是你的亲奶奶,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那!”难道戏中的情景会在生活中重现?“妈,你怎么啦?”孙常娟问。
老妇人告诉齐军和孙常娟:“来齐家那年十九岁,我家里穷,爸爸妈妈是想让我过上有吃有穿的日子,才把我嫁到齐家。结婚多年我没有怀上娃,齐军是抱养的。我们也打探过齐军的亲爹亲娘,可兵荒马乱,打听不到。反正我们也没孩子,就把齐军当亲儿子养吧。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儿个,听你们说还有一个齐军,我就明白了,那人肯定是齐军的兄弟,有他,就不愁找不到齐军的爹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