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死志
闻西2015-10-25 02:553,453

  韦修列一直冷眼旁观宇文亢的手下三人与三条隐在暗中的人影相斗,两方相斗的人马中并没有他的人手,也不怕有所死伤。

  宇文亢的人手退去,三条模糊的人影飘然而来,揭去身上所披的隐身衣,露出三张青年人的面孔来,韦修列略微一怔,道:“三们潜伏在暗中,既然击退了宇文亢的人,为何还要露出面目来呢?”身旁他的随从暗暗地警戒,被他眼神止住。

  刑在天道:“潜伏在暗中,没有脸面,如何可以落入韦大人的法眼?既是对大人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满。如果自己光明正大,又可需遮体掩行?”

  韦修列一笑,道:“似你等年少之人,也有如此胆见,的确不易。三位为何而来?”

  方牧道:“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为幽暗天平而来,顺手牵羊。”他脸上笑容戏虐,一看便知只是玩笑话,随即又听他正经道:“如果我们说不是为宝物而来,也不是为无越遗臣而来,韦大人是否相信?”

  韦修列眼中精光一扫而过,道:“那耳东还有什么吸引三位前来?”

  丛不弃道:“事实,真相。”

  韦修列眼露茫然,请三人坐下,道:“三位武功不俗,却不知是何来历?”

  “这一点目前不便相告,我们目前身在大信军中,但只是借此机会经历一下战争而已。我们并非崔远扬的人,也不是宇文亢的人。刚才那三个宇文亢的僚属就想置我们于死地,韦大人也是看见的。”刑在天道。

  “既如此,你们是……”韦修列眯起两眼,显然没有一下相信刑在天的话。以他的资历,也不是没有见过苦肉计,断然不能三言两语间便会相信他人。

  “也不是无越朝的人。”刑在天又补充道,“我们没有亲历过战争,所以想来看一看战争是什么?”

  “你们见到了吗?”

  “看到了家破,还有即将而来的人亡。”刑在天道。

  韦修列点点头,眉宇之间一股凝重之色。

  “我们心中有疑问,以耳东之力抗击大信,无异于以卵击石,韦人人是何意?”丛不弃问道。

  韦修列沉吟片刻,长叹一声道:“三位是否认为,我应该在二十二年前便应为无越战死,而不是苟活到现在才来求得一死?”

  “大人并不惧死,我想只是为了保全他人。”刑在天道。

  韦修列长叹一声,道:“以世人看来,我韦修列反复无常,是贪生怕死之徒,不料竟有三个奇怪的少年,来到我的面前,给了韦某一个不同的评价。”又大笑数声,声音震动月湖水面,像是忍在心中已经太久,终于在这一刻宣泄出来。

  他的随从向三人一礼,道:“三们虽然年少,但是比起一般人的见识却要高明得多。我家大人当年向大信现降,一个原因是不想让手下的兵士枉死,当年无数追随大人的兵士都愿与大人同生共死,视大信的大军如无物,大人珍惜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命;另一个原因,大人这些年来一直在苦寻无越朝的皇子,不负所望,终于是找到了。”

  与三人的第一次见面,这名随从就将这些年来藏在心中的阴郁道了出来,韦修列也不去阻止。而且这些也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一战过后一切都化为云烟了。

  “你们还要拥护前朝太子复辟?”方牧问道。

  “不,我找到他们,只是为无越朝留一点血脉,并非有所图谋。况且,太子年少之时就流落民间,只是一个安份之人,也没有复辟之心。这样反而更好。”韦修列道。

  “那你们把要顾全之人都安置好了?”刑在天道。

  那随从不语,只是点点头。

  丛不弃道:“那么现在跟随韦大人的兵士的性命便不用保全了吗?”

  随从又道:“我们之中,有一些从无越朝以来跟随韦大人的老兵,有一些是这些年来才跟随过来的,过了这么些年,仍然不肯舍弃韦大人,只愿生死相随。一半是因为身为前朝的兵士,一半是为了韦大人的厚待与知遇之恩。其实我们这些人,倒有一半并非真的兵士,而是当年的遗臣。”

  刑在天三人一楞,随即问道:“你们共有多少人留下来?”

  “两千一百五十四人。”随从道。

  刑在天望了这名随从一眼,见他约有四十多岁,两鬓已经有些花白,想来这二十二年来跟着韦修列也*劳不少,心中唏嘘,道:“无越朝灭亡了二十载,仍有这许多人愿意为它付出性命吗?”

  “再多活一二十年,也不过如此而已。既然家人已经安顿好了,便不愿再做大信的人了。”

  “那为何韦大人不带领着大家,一起远遁海外?非要一死吗?”

  韦修列仰天道:“以此告诉世人,我们已经苟活了这些年了,死就轰轰烈烈地死了。我们的家人可以远遁到海外,前朝太子也可以远遁到海外,但是我们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留下来的这些人都是自愿留下来的,甚至他们的名字我都一一记在心里,一个都不敢忘。”

  三人沉默了一阵。

  韦修列回头来看了一眼,道:“你们既然在大信军中,要参与这场战事之中吗?”

  刑在天道:“大信造出这种大势,以三万对两千,我们或许只是个看客。”

  韦修列缓一点头,道:“战争虽然惨烈,但是作为男人,将来都是要经历的。三位在我的眼中,都是将来可以成大事的人,参与,或目睹一下战事也是必要的。像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无越朝末期天下纷乱,已经经历过不少战事了。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来历,但是就以我们的鲜血,来让你们多这么一份见识吧。”

  三人又沉默了一阵,不知该说什么。

  丛不弃道:“你们都下定了决心,要一死以谢天下了吗?”

  韦修列望着月湖之中倒映出来的月光,缓缓地道:“一死而已。这些年来,见到大信的发展,比起无越朝之时,强盛不少。无越末期,虽然我皇有意改革,以图中兴,但是积重难返,它的灭亡,也是天意。如今天下富强,显武帝锐意改革成功,并有平天下四夷之意,实可说是千古帝王。按理说,追随这样的明君,是人臣的大幸,但是我受了前朝的大恩,死后到了地下,也会对他诉说。”

  随从嘴巴蠕动,似有话要说,踌躇片刻,终于忍不住道:“其实有流言说,嘉宣皇帝并没有死……”

  嘉宣皇帝便是无越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钱穆,早已在国破之时自尽而亡,不过密云也有截获传闻,说这位皇帝实际上并未自杀。不过这二十二年来也未露出脸,如果果真还活着,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韦修列不以为然道:“只不过是传闻而已,不足以信。”

  “如果他还活着,你们为他而死,他也不露一面,为他而死却不值得了。”方牧道。

  韦修列临湖而笑,笑中含着二十多年来的百般辛酸意味。

  大信军中大帐内,崔远扬与崔乐父子相对而坐,崔乐道:“父亲,这一战,大信动用三万兵马来对付一支仅有两千余人的无越的老兵老将,太大材小用了。虽然现在天下人还知道耳东的确切人数,但是这一战之后,恐怕为天下人所耻笑。”

  崔远扬道:“崔乐,你还没有看到大信朝的大势。显武大帝是自古以来少有的雄主,虽然之前各朝各代都有不少帝怀有大志,但是有能力实现这种雄心壮志的,却寥寥可数。你看到今天这三万人马,其实只是让他们历练一下,让他们有战争的心理经历。”

  “怪不得这三万人军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兵士,少有有战斗经验的,也只有从我们高凉州抽调出来的部分兵士在杀海盗的过程中有过历练。”

  “嗯。我高凉州的兵士都身经百战,不是那些处于安逸之地的兵士可以比的,这些人到了哪里,都可以作为各军的主力来用。像那秦振在,百战练出来的腰骨,军气,就算是修练有成的武者,也没有他身上的那般杀气。”

  “嗯,那刑在天也对他赞誉有加,还以浑厚的灵力为他的兵器润锋。”

  “刑在天……这三个年青人的来历不凡,我倒想查一查真相。我总感觉他们背后,李怀世身边,有一股力量,等到他们成长起来,这股力量更加不可小视。”

  “难道会成长为江湖之中八大派,五大世家那样的势力吗?”崔乐惊道。

  “难说。不过你先不要去查,查也是枉然,等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再查不迟。”

  “孩儿知道。”

  “还有,那宇文亢身为皇子,胸有大志,一直在私底下积蓄力量。他这次来,一为建立功业,有机会就将前朝的遗孤一网打尽;二来也为前朝留下的宝物,尤其是那幽暗天平,非同寻常。不过依我们这么多年的情报来看,这件东西并没有出现在耳东之中,也不在韦修列迁往海外诸岛的将士家眷之中。”

  “父亲,我们真的不要将这些人都抓回来吗?那也是功勋一件。”

  “不用。我早知韦修列有这个打算,这些人大多只是老弱妇孺,又何必拿他们的姓命来换取一件功劳,而且你以为,依显武帝的脾气,会对做出这种事情的臣子大加赞赏吗?”

  “父亲教训得是。”崔乐连连点头道。

  下章:赠衣

  ********************

  方牧:大家看明白了,我没有去过香港,也没有拍过电影,更没有出过唱片,所以,我不是Y。

  刑在天:我虽然风流,但是我不跟男的搞,我也不是Y。

  丛不弃:我沉默。

继续阅读:第123章 赠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丛天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