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误人子弟
紫羽午夜2015-10-25 03:104,284

  踏入大厅,韩风看见那皂袍纶巾的士子在发呆他想到:难道这是诸葛大大?

  这个观念持续不到一秒,就被否决。不是,按时间算诸葛大大现在也就八九岁小屁孩,不可能比自己还大。皂袍纶巾这身打扮也很正常,蜀中都见过不少文人这么穿,肯定是自己到了荆州才导致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这就是读过心理学的好处,会自我分析心理状态。

  他还在发呆的时候,跟在后面的童渊已经越过韩风,和司马徽行礼打过招呼。赵云来到韩风身边,轻轻撞了他一下,才醒悟过来。向着司马徽作揖行礼道:“风儿,拜见先生。”

  童渊自然被司马徽请在主席坐下,刚坐定,那两个士子出席向着童渊行礼道。

  疑似诸葛亮的年轻人,十分隆重的向童渊作揖行礼说道:“学生崔州平,拜见童先生。今日能够一见,实在是学生万幸。”那长相一般的年轻人也自报家门,向童渊行礼道:“晚辈庞倦,庞山民,拜见童先生。”

  礼毕,司马徽向童渊介绍起两年轻人。如历史记载一般,庞山民便是荆襄名士庞德公儿子,庞统的堂兄。而那崔州平也是年轻一代人才,日后和诸葛亮、徐庶、孟公威、石广元为好友被载入史册。

  司马徽来到荆州定居后,少不了和当地名人交流接触。司马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快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同,名声传扬出去后上门求学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虽然司马徽不想太过出名,也不愿和当地豪族有过多瓜葛,但考虑到自己客居在此,也不能完全不卖人家面子,在一大堆年轻人里面,选出了比较有潜质的庞山民和崔州平收为学生。

  大家互相认识、行礼后,韩风暗暗观察着面前两个人,他发现崔州平望向童渊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不应该出现在他眼中的神情。这情况在现代很容易可以看见,就是追星族见到偶像那种崇拜的表情,充满了激动和渴望。

  韩风正在那观察崔州平的举动,赵云碰了碰他说道:“你不是说要给大家做菜吗?现在不去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

  韩风和赵云向大家告一声罪,退出大厅在司马宗引路下向厨房走去。在蜀中已经见识过韩风这些‘新’煮法的周裴韩三仆,早已把一应工具材料准备好来等韩风处理。在炒菜的时候,他回想起刚刚崔州平的异常,百思不得其解。靠到充当助手的赵云旁边轻声问道:“老三,你看这崔州平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好像对师尊很有兴趣,很崇拜!”

  赵云还没答话,反而是司马宗笑吟吟的说道:“风弟这事你问我嘛……”

  “宗师兄这是怎么回事?告诉我嘛。”知道司马宗故意逗韩风,韩风使出了绝技,撒娇!

  自从184年张角病死,张宝、张梁接连战败战死,黄巾之乱告终。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大规模动乱被平息,却仍然有很大部分余党在北方山林继续作乱。相对来说,荆州一带自黄巾张曼城死后已再无大的黄巾势力,相对其他地方安全很多,因而陆续有人离乡别井来到荆襄。

  这些人里面有徐庶为首的一群颍川士子,他们来到之后不多不少提及到北方战乱的情况,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颍川书院下的黄巾一战,童渊当天神威被这些最爱‘适量夸大’的士子们无限神化。

  正所谓众口铄金,再加上童渊本来就是襄阳人。几年下来童渊‘奇谋妙计、神威无敌、士子保护神’等好几个版本的故事,使他的大名在荆襄家喻户晓无人不识。真正出谋划策的韩风倒是无人提起,可怜我们那并不优秀的穿越者韩风小朋友,来到这个时代‘盗版’无数。偏偏自己唯一一次原创战役就这样被自己师尊所‘盗版’。

  司马宗还说道,徐庶也成了司马徽的弟子,住在庄上。平日除了学习还会处理一些《美好居》方面,司马家和童家都不太方便出面的问题。今早刚好去南阳处理一些事务,应该能赶得及回来吃晚饭。他在外用的名字和历史记载一样,叫单福。

  晚上,司马徽、童渊、司马宗、赵云、徐庶、崔州平、庞山民,七个人围坐在大厅之中,韩风站在两老中间,给大家逐一介绍他精心炮制的‘葱爆羊肉’‘香煎豆腐’‘水煮活鱼’‘韭菜炒河虾’‘蒸水蛋’‘蒜香骨’‘宫保鹿脯’‘姜葱焖鸡’‘鱼头豆腐汤’,一共八菜一汤。

  每介绍一道菜,韩风都会很乖巧的夹给司马徽先尝试。韩风煮的菜和现代想必有多好吃?不太清楚。在缺少了辣椒(还在遥远的异国,没传入中国)这重要配料,韩风只能用有限的资源尽量做出相对理想的味道。幸好这些‘新奇’菜肴,最终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消灭一空。

  饭后,六个年轻人来到莲池中央的‘赏荷亭’赏月。

  经过一顿晚饭,已经和韩风开始熟络起来的崔州平说道:“小师弟,在之前我一直听宗师兄和元直称赞你天子聪敏,每有奇谋妙想,今日一见果然让愚兄大开眼界。”

  韩风被崔州平这么一赞,倒是小脸红红的觉得不好意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哪算什么,在现代比他会的多,做得好大有人在。

  “哈哈哈,据我说应该是大饱口福才是。”同是在水镜庄求学的徐庶,和崔州平关系非常好,他习惯性打趣道。

  崔州平白了徐庶一眼,想韩风说道:“可愚兄有一事不明,还请小师弟教我。”

  “崔师兄请讲,小弟必定知无不言。”韩风还以为他要问自己关于这个炒菜的事,心想反正这几天也要教会水镜庄的厨子怎么做,然后再让师尊带厨子去教导童家在南阳客栈的厨子。好让他们再开一条商路,自己也多赚些钱。

  崔州平真的想问韩风有关炒菜的是吗?非也,只见他说道:“天下士子、名士、乃至稍读史书之人都会用,远离庖厨,亲玉石,种植竹、莲,等行径自喻为君子,或者说让自己表面看着更像一个‘君子’。可今日愚兄观小师弟丝毫不以为然,即使我出言试你,你也可以一笑置之,更反其道而行视庖厨为乐,专研诸多奇技*巧之物……”

  崔州平一番之乎者也,韩风在这个古代已生活了五个多年头,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说话方式。废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搞明白,崔州平想问自己为什么喜欢搞这么多不入流的东西还以此为荣,还隐隐有一些责备自己给大贤司马徽丢脸的意思。

  “唉,怎么说呢……”韩风歪着头组织一下语言,才直接用最通俗的话说道:“天下人读的都是《圣贤书》,书中记录多数是为君之道,何为君子?我个人认为乃是君上和臣子的总称。

  君子是不愁温饱之人,他们不下厨,是因为有厨子家仆。君子好玉,他们有大把的金银用度。君子好竹,他们有大片田地。而我,只是一个山野孤儿,族人被害后,我不蔽体的生活在深山老林月余,这段时间终日和毒虫猛兽为伴与之争食。苟延残喘之人,哪有力气和闲空去想那君子之道呢?”

  真所谓有感而发,回想起最初穿越到三国,流落深山的那段日子。韩风越说声音越小,头也死死地看着水里的月亮,哀愁之情勾起了亭内众人的共鸣。

  “原来师弟有一番如此遭遇,但毕竟已经是过去之事。如今否极泰来,为何还乐于……啊!?”崔州平仿似见到什么恐怖的事情,最后变成一声惊呼!

  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正不慢不快的划向崔州平脖子。韩风有如实质的杀意散发开来,月亮照射在他脸上显得格外狰狞,这刻的韩风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他是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崔州平被吓的倒退了两步,也只能够退后两步,后面就被莲池的护栏木柱所阻隔,再也无路可退。

  崔州平万万没想到韩风会狂性大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难道是自己提及他的辛酸往事?还是言语上触怒了他?看着匕首一点点接近,在韩风身后的赵云、徐庶、司马宗也一时反应不过来,呆在当场。崔州平第一次觉得,死亡原来离自己如此接近,只是一秒,只是一眨眼。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闭上眼睛!

  索命的匕首,带着冷风吹掠过脸上,向着脖子而去。‘哆’以为自己将死于非命的崔州平听见了匕首插入实木的声音。

  “崔师兄对不起,吓到您了。我只想让你感受一下面对死亡的感觉,这种感觉小弟把它叫做‘明悟’。”看着崔州平脱力的身体,顺着柱子滑落跌坐在地面,韩风继续说道:“人生于世上到底为何?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以前一直找不到答案。

  直到那一次被猛虎追赶,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答案。人生苦短数十年,只要自己活的开心,别人爱怎么说管他呢?只要我不作那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之事,对的起天地良心,当不当君子又有什么所谓?我这样说崔师兄你懂吗?”

  韩风现在也是头昏脑胀,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忽然做出这样的举动。想解释什么,又说不清楚。

  崔州平在徐庶和司马宗帮助下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非但没有怪责韩风,反而十分开心的向着他作揖行礼说道:“谢谢小师弟!我懂了!”

  “你懂什么了?不会是被吓傻了吧!”徐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他们究竟懂什么了。

  “我刚也以为自己必死之际,出现了小师弟所说的‘明悟’。在那一刻,我先想的是小师弟和我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杀我?但只是一瞬间我便抛弃了这个想法,都要死了,管他为什么。继而马上想的便是,我的人究竟是为谁而活?我父亲为我铺垫好一切,假如我依父亲的家书,年后回到洛阳成为第二个大哥!?在父亲的协助下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当个尸位素餐的大官!?”

  “这不好吗?多少人盼着自己有个这样的出身,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徐庶深有感触的说道。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根本不想当官。官途太黑暗,即使你没有得罪别人,也要日日夜夜提防别人。我爹爹都算是个八面玲珑,不喜争权夺利的人,和朝廷上谁的关系都不错。但你可知,他经常会在深夜惊醒突然起身,为的竟然是那一份奏折好像写错了要改,否则便会得罪人招人怨恨,又或者是惹得皇上不乐。”这种感觉,让在场所有人的觉得压抑,每一言每一行,都要想过算过,这样活着多累?过了好一会,崔州平继续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会一直追问小师弟,为何他能够无视世俗眼观,以庖厨、奇技为乐还能活的如此潇洒,没半点负担的原因。”

  原来崔州平的家族大有来头,父亲崔烈乃是当朝新任太尉,太尉位列三公,地位何等尊崇,可想而知。他哥哥崔均也是西河太守,正如现代电视剧常常出现的情况一样,他便是那叛逆的贵公子,不希望生活在父亲和大哥的光环下。以游学为借口,来到荆襄拜于司马徽门下。

  过了这个冬天,崔州平已到弱冠之龄。他父亲连续发了几封家书,催促他早日回洛阳成家立室,入朝为官。可是他在荆襄这一年时间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没有勾心斗角不用日夜担忧官途命运,更喜欢上了在《水镜庄》学而不倦和庞山民庞家的‘悠闲躬耕’生活。

  崔州平最近一直在,父母之命和理想生活之间苦苦纠缠,烦恼不堪。直到韩风那‘致命’一击,才让他真正抛开了一切,下定决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韩风弄清楚这一切后,不禁摇头暗叹,自己这样算不算误人子弟呢?转头一想,不对,崔州平即使没自己也不回去洛阳当然,否则他怎么可以和诸葛大大成为好朋友呢?那他为什么走不成?韩风绞尽脑汁终于让他想起来,大事!!有天大的事要发生!!

继续阅读:三十六章 农夫山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流逐鹿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