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农夫山田
紫羽午夜2015-10-25 03:104,088

  中平六年(189),这是一个不安的年份,动荡的开端。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后来因事情泄漏,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

  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并领何进所属部曲,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由此势力大盛,得以据兵擅政,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任职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郿侯,进位相国。又*走袁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曹孟德借献刀为名,刺杀董卓失败踉跄出走,拿着价值不菲的七星宝刀回到家乡沛国谯县,招兵买马等待良机。

  以上这些惊天动地的事情,都与韩风无关,因为他和赵云正被师傅督促,加紧练习《百兽降龙枪》。反倒是崔州平的太尉父亲再次来信,信中提及到,洛阳不定暂时莫归,且留在荆州静观局势。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自家孩儿。

  初平元年(190年)上演了十八路诸侯讨董的三国经典戏码,冀州牧韩馥与袁绍、孙坚等人联合关东各州郡兴兵声讨董卓。黄巾余部也陆续起兵关东。董卓挟持献帝西都长安,临行把洛阳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宫庙、官府和居家,并胁迫洛阳几百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室屋荡尽,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这事,依然跟韩风无关,他和赵云现在,基本上过着闭关的生活。除了每日两个时辰是司马徽的文学课,其它时间都属于童渊的。师尊童渊好像很急于赵云、韩风尽快把《百兽降龙枪》全部传与二人,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年中,洛阳余火终于波及到这人间乐土,荆州刺史王睿被讨董失败,暗藏玉玺向家乡江东撤回的孙坚所杀,孙坚兵少也无力占据荆襄九郡,权衡下还是准备先回江东老家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

  荆襄一时无人治理,董卓上书遣当时的北军中侯刘表继任。由于通往荆州的道路被强盗和袁术堵挡,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于是他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刘表初在荆州之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刘表至荆州,单马进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

  刘表用蒯越之谋,使蒯越遣人往诱宗贼,来者五十五人,皆斩之。并收编所有宗贼的士兵,士兵们见老大被杀,只好投降刘表。刘表把他们收编后让本土豪门的代表,同时也是他小舅的蔡瑁统领。当时仍有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两人见刘表兵多于是一起投降了事。刘表一仗未打,收复了荆州全境,坚定了人民留在此地的心,自此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同年年末,正是雄心勃勃的刘表派兵伏击日渐壮大,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孙坚成功,致使孙坚战死。小霸王孙策不得已投奔袁术帐下,自此刘表和孙家结下不解之仇。

  初平二年(191)年,韩风现在除了跟童渊练武,跟司马徽习文之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耕田!对的,没听错,耕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韩风当然不是闲的蛋疼,突发神经才做这事。

  而是有一次庞山民和大家抱怨今年雨水不足,分出去挑水灌溉的人太多,播种进度很缓慢。农耕是庞家,家里唯一收入来源。庞山民逐渐接手家务,所以在学习时常常唉声叹气,韩风听庞山民这么一说,大发感慨,这汉末就是天灾人祸多呀,本着能帮上一些是一些的态度,韩风让庞山民抽空带他去农田看了遭。

  韩风在田地里跑了一天,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司马徽,司马徽也觉得能为世人出一份力,不失为一件好事。从而大力支持韩风所想,还策动了所有十兄弟一起去做,韩风花费数个通宵画了几个晚上,终于把他在现代印象中的《水车》画了出来。

  他画出来的只是个大概,和众人一找来王双以前的部下,现在成为了《美好居》木匠的一众伤残研讨了几天,终于成功的做出了汉末时期第一个灌溉用翻水车。

  有了第一个,自然就会有第二个。在《美好居》的推动下,只用了一个春季,水车便遍布荆襄一带。《美好居》也趁机捞了一笔,当然收的是大户的钱。对穷苦山村他们是派出人指导当地农民,自行把水车搭建做好。这样《美好居》又落了一个,救民于水火的好名声。

  三月中旬,韩风终于闲了下来。庞山民见此为了报答众人,帮他家渡过难关,便约大家去他家附近的鹿门山踏青,这个提议得到了司马徽和刚回家过完年回来的童渊大力支持。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在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东汉光武帝与近臣习部在此梦见神庙,遂建寺纪念,后来山以寺名,得名鹿门山。

  这座日后因庞德公常驻,“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先生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治国之策,而出名的圣山。韩风早就向往已久,可惜前一阵时间太忙没抽出时间来。庞山民现在居然出言邀请自己,童渊也不反对下,韩风自然举脚赞成。

  临行前韩风心里还想着:‘以后历史介绍这鹿门山的时候,会不会带上我韩风的名字呢?庞德公、“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先生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发明家韩风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治国之策,而出名的圣山?汉朝有发明家这个名词了没有?’

  次日

  韩风拉着一个十二三岁,又黑又矮,下颚还有点地包天的小朋友,欢快的奔跑在景色迷人的山路上:“小统,累不累?”

  “我,我,我不累!”那个小孩已经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了,嘴上还死撑着说道。

  “那就好,加油,你哥说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汉江了。”韩风心里却坏坏的想道:你这小鸡还真好强。须知道,这样的性格日后会害死你自己呀。一心想提醒下年幼的庞统,可是又怕被跟在身后,十分宠爱他的这个侄儿的庞德公骂作神棍。唉可惜,诸葛亮小弟弟现在还没迁到襄阳,不然和他混熟一点,好让他以后让着点庞统,别让他那么逞强好胜。

  “风师兄,好,好漂亮啊。”

  “去死!我一个大男人,哪漂亮了?”

  “不,不是你,你虽然比我长的好看点。比起云师兄、崔师兄你差远了,我是说这里的风景。”

  心不在焉的韩风,闹了个自作多情,只好借观赏眼前的高山大江,以此遮丑。幸好,他们跑的比较快,后面的大部队还没赶上。

  过不多久,庞德公、司马徽等一种闲庭信步来到了山上。两老二话不说,寻一草坪摆下棋盘对弈起来。韩风和庞统两个最小的,只得充当书童,为两位老人家斟茶递水,兼任私人按摩师。庞山民、崔州平、司马宗、徐庶四个年轻人,则跑到一边望江作赋,卖弄风骚。

  韩风一向对围棋不怎么感冒,过的一会就觉得无聊了。对面的庞统却是坐在庞德公身边的小马扎上,看到聚精会神。左右无聊,韩风就问那边在烧火煮水的周仓道:“周仓,我家师尊和老三呢?”

  “童师和三少说久未入山,趁此机会到深处射猎,一会让你给大家烤野味吃。”周仓老实的说道。

  “晕,他们倒好,自己去爽了不带我,最后还得我来烤?”

  “哈哈哈,谁较小师弟你厨艺无双呢?现在除了你做的菜,大家都觉得世上无美味也。”远处徐庶插话道。

  庞山民也说道:“是啊,小师弟。你上次弄的涮羊肉,我至今还念着呢。”

  “好啊,给钱!童家酒楼现在一桌菜可贵着呢。”

  正和几个师兄闹得欢,一只小手轻轻拽了韩风几下道:““风哥哥,你也教我煮菜好不好?我想做给叔父吃。”

  韩风听的直冒冷汗,未来名动天下的‘凤雏’大军师居然要自己教他煮菜。赶紧瞟了庞德公几眼,幸好庞德公是个以‘耕田教后代活命’出名的思想开明、前卫的大贤隐士。他要是个什么‘穷酸腐乳’,非气得把自己一脚踹下山崖不可。

  临近午时,童渊和赵云带着丰富的猎物回来。一行人吃吃喝喝,游玩到临近傍晚才舍得离去。童渊看着山林深处,眼眸中尽是浓浓的不舍之情。再看一下自己两个徒弟,仿似做了什么决定。

  下山的时候走的是另一条比较宽敞好走的大路,沿途虽然没有了上山时那份寻幽探胜的感觉,却可以透过稀疏的树林欣赏美艳夕阳。

  韩风被那红彤彤的斜阳映照的好不舍意,很自然的念叨道:“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好,好意境!一句话道尽了我们兴致未尽,却不得不下山归家的心态。”庞山民首先反应过来说道。

  众人也是不断点头,回味着这优美又带着点点悲伤的意境。庞德公不忘提点后辈,慈爱的说道:“统儿,你有甚见解吗?”

  “统儿认为,夕阳映照,一片金光灿烂,十分好看;只是黄昏来的太快,美好时光终究短暂,让人有种舍不得,却也留不住的无奈之情。”庞统不愧为天才儿童,小小年纪已经能够说出如此高深的话语。

  再一次盗用了‘后人’名言,还被这些个大神们逐个分析,韩风,脸上红扑扑的,看不出是他不好意思,还是夕阳的映照。赶紧扯开话题,指着远处溪流说道:“咦?何故有如此多藤蔓和细木,泡在溪水里呢?”

  赵云说道:“老四,你忘了吗?在蜀中蒲叔父不是跟你说过‘积竹木柲’的技术么?”

  “云师兄果然见多识广,这里是专供荆襄军队长兵木柄的刘家‘积竹木柲’林区。”身为主人家的庞山民回道。

  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这种古代人智慧的技术,韩风兴致勃勃的说道:“师尊、先生,我能够去看一下吗?”说完,还用他那不甚大却黑白分明的小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三位老人家。回到小时候就是好,以前不会用的撒娇技巧都能一一尝试。要是能变成一个女孩子就更好了。呃,还是算了我不是RY,也不像当RY。口误,口误。

  童渊是拿韩风最没办法的一个,厚着脸皮向庞德公赔礼道:“风儿生性好动,专爱奇技*巧之物,不知会否阻碍德公?”童渊说的客气,脸上那表情却把他出卖了。

  庞德公点点头,再轻轻推了同样蠢蠢欲的庞统,让他追上韩风等人。微笑道:“风儿生性聪颖,学而不倦,又能学以致用,造福于民。此乃世间良才也,我也是十分喜爱。”

  “谢,德公抬举了,论聪颖风儿不如统儿十一也。”得到庞德公的赞许,童渊也是一脸笑意。

  “唉!我说庞老哥,童老弟你们俩这样夸来赞去的不累啊?要是喜欢,都收为徒得了,一人教文一人教武好了。”司马徽害怕童渊醒悟不过来,再不一句道:“论山川地貌、鉴人识人我略胜庞老哥,行军布阵,兵法谋略,老哥胜我百倍矣。”

继续阅读:三十七章 鹿门宝山(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流逐鹿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