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铭轩事无巨细地讲述着,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关键都不放过,众人也听得聚精会神,随着他的讲述,仿佛已置身寒疆国,对这个潜在的敌人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一场针对寒疆国的战略布局,也在营帐内悄然酝酿。
玄武将军浮屠骏则不时插话,粗犷的嗓音在营帐内回荡。
“依我看,寒疆国既想打咱左翼的主意,咱就给他来个硬碰硬!在那大峡谷周边多设几道防线,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一边说着,一边大手在空中挥舞,比划着防线的布局,言语间满是久经沙场的豪迈与果敢,那股子一往无前的劲头,让在场众人都不禁热血沸腾。
待侯铭轩讲完,三人及一众将领围坐于巨大的军事地图前,这地图绘制精细,山川河流、关隘城池一目了然,标注着双方兵力分布的小旗星罗棋布。
那代表东川国的红色小旗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将士们的热血凝聚;而代表寒疆国的蓝色小旗,虽透着股冷意,却也警示着对手的强劲。
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商议战略。
依据侯铭轩带回的情报,他们重新规划了兵力部署,针对寒疆国可能的主攻方向——东川左翼,决定加强防御工事。
工兵部队迅速行动起来,数以千计的士兵扛着工具奔赴前线,宛如一条钢铁洪流。
他们一到指定地点,便立刻挥锹破土,深挖战壕。
一锹锹泥土被翻出,战壕蜿蜒曲折,仿若大地的伤痕,底部还设置了尖桩、暗坑等重重障碍。
尖桩都是用最坚硬的木头削制而成,顶端被打磨得锋利无比,暗坑里面布满了尖锐的石块和铁蒺藜,用以阻挡敌军铁骑的冲锋。
士兵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挖掘,有的负责搬运泥土,还有的负责安置尖桩和暗坑,现场一片忙碌却又秩序井然。
又调配了东川国最精锐的弓箭手部队,他们拉弓搭箭一气呵成,埋伏于左翼的高坡之后,箭头寒光闪烁,蓄势待发,准备给敌军以迎头痛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提前在高坡上设置了简易的掩体,用沙袋和木头堆砌而成,既能遮挡敌军视线,又能为自己提供防护。
弓箭手们还趁着间隙,反复练习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射击,力求箭无虚发。
同时,为了应对寒疆国的刺猎铁骑,专门组建了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突击队。
从各营挑选出的精英骑手们齐聚校场,他们胯下的战马高大矫健,马蹄刨地,溅出阵阵尘土。
骑手们身着轻便却坚韧的铠甲,这铠甲是由东川国最好的铁匠精心打造,采用了特殊的锻造工艺,在轻便的同时保证了极强的防护力。他们手持最锋利的长枪,点之即伤,触之即亡,背负着坚韧的盾牌,盾牌上绘有狰狞的兽纹。
这些骑手们日夜操练冲锋、迂回、合击之术,每日破晓时分,便集合在校场,迎着朝阳开始一天的训练。
且他们的训练均是对于刺猎铁骑进行针对,而非寻常骑兵训练。
冲锋时,他们如闪电般疾驰而出,他们如闪电般疾驰而出,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迂回时,他们灵活地操控战马,身形矫健,宛如鬼魅;合击时,他们相互配合默契,长枪与盾牌相得益彰,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力求在战场能与之抗衡。
而侯铭轩带来的配备四把加特林的房车以及各类先进热武器,更是成为了北地将士们们手中的一张王牌。
沈凤清遣人秘密挑选并训练了一支精英操控小队,队员们均是对器械悟性极高的能工巧匠出身。
小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有擅长打造兵器的铁匠之子赵铁锤,他身形魁梧壮硕,力大无穷,从小跟着父亲在铁匠铺里摸爬滚打,对各类金属器具的构造了如指掌;有精通机关术的墨家传人墨轩,眼神中透着睿智,对复杂的机械原理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有常年维修战船的工匠林帆,他皮肤黝黑粗糙,双手满是老茧,对大型器械的维修和操作经验丰富。
训练间隙,赵铁锤走到侯铭轩面前,双手握拳,单膝跪地,瓮声瓮气地说道:“侯大人,您给咱们带来这些神兵利器,又不辞辛劳传授用法,往后战场上,我赵铁锤这条命就是您的!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定冲在最前头,用这打铁的膀子,为您挡下所有危险!”
墨轩也上前一步,微微拱手,神色坚定:“侯将军,墨某研习机关术多年,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热兵器。承蒙您看重,得以加入这精英小队,日后必倾尽所能,操控器械,助您破敌。若有违此誓,叫我墨轩愧对墨家列祖列宗!”
林帆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憨厚一笑,跟着说道:“侯大人,我林帆没什么文化,但知道您是为了咱东川国好。我修了大半辈子船,如今摆弄这些新玩意儿,虽说费了些劲儿,可也学得有模有样。打仗的时候,您放心,我一定保证这些武器不出岔子,跟您并肩作战!”
在侯铭轩的指导下,他们围绕房车,仔细研究每一个部件的操作,模拟战场环境反复演练,确保房车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威力。
在战时,侯铭轩会将车上的十几把步枪分配给他们,如此,方能在四把加特林咆哮时,给予更大的火力援助。
小队中的队员们认真研究这些热兵器,从弹药的装填速度、射击角度的精准调整,无一不做到烂熟于心。
他们反复练习装填弹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时候为了节省哪怕一秒钟的时间,他们会在黑暗中苦练,直到双手磨出茧子。
对于射击角度的调整,他们更是精益求精,利用不同的地形和目标,进行无数次的试验,直到能够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最精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