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排十二位衙役见状,赶忙响应,更是齐齐扣响手中长棍,长棍敲击地面,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声响,似在为主子立威,想要以此震慑住侯铭轩。
他们个个身形魁梧,平日里仗着官府的权势狐假虎威,此刻脸上却也难掩紧张之色,目光时不时瞟向侯铭轩,手中的长棍微微颤抖。
侯铭轩本就因目睹这接二连三的荒唐判案而耐心耗尽,此刻眼中满是杀气腾腾,他冷冷开口,声音仿佛裹挟着冰碴:
“你问我是谁?那好,我告诉你。我是侯铭轩,京都正四品诗词总管,掌管着诗词总坛;是陛下钦定王爵,深受圣上荣宠,参与朝堂要事;是如今易儒城城主,这一城的百姓安危、兴衰荣辱尽在我肩头责任;还是准备要取了你这狗官性命之人!”
言辞激烈,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众人的心间,相当霸气。
一瞬间,方才受尽冤屈的十数人,眼中顿时有了光。
他们原本绝望地低垂着头,此刻却纷纷抬起,满是污垢与泪痕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却又欣喜若狂的神情。
侯铭轩如同英雄登场,他的出现,驱散了这公堂上长久以来的阴霾。
这一下,当场所有人震惊不已,有惊讶于侯铭轩身份的尊贵,更有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所震慑。
他们久闻侯铭轩大名,知晓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在京都文坛,他能凭一手妙笔掀起文学巨浪;在商界,天阙阁在他经营下日进斗金;沙场之上,亦有他出谋划策助军凯旋的传奇。
更晓得他当真敢杀人,那传闻中的果敢决绝可不是虚言。
一夜之间,害死他侍女的二十七条性命葬身他手,他却仍能全身而退!
吓得塞过钱的贵族、大户们全部下跪磕头求饶,他们的身体如同筛糠般颤抖,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
郑大户更是冷汗直流,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心脏狂跳不止,他心中哀嚎:刚才的一举一动,可都被侯铭轩看在眼里了,完了!此刻的他,懊悔万分,却也深知大难临头。
侯铭轩面色铁青,怒声斥责申宇及一干涉案人员,他向前踏出几步,手指颤抖地指向他们:“你们这些恶徒,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却不思报国为民,反倒行径龌龊,玷污官府公堂,罔顾百姓生死。你们的所作所为,天理难容,国法难恕!”
言罢,侯铭轩当即着手处理后续事宜,毫不手软。
他先命人将那三个胜诉的恶徒及其背后撑腰之人全部缉拿归案,衙役们领命而动,迅速将那些还妄图逃窜的家伙们一一擒住。
依据律法严惩,绝不姑息,该流放的流放,沉重的枷锁套在他们脖颈上,他们哭号着被押解远去。
该斩首的斩首,寒光一闪,利刃落下,血溅当场,以儆效尤,让在场众人皆心生畏惧,也让易儒城百姓知晓,正义终将来临。
他又责令申宇将近几年来做过的所有冤假错案全部重新处理,务必还百姓公道。
侯铭轩的声音冷硬如铁:“申宇,你若敢有半分隐瞒,我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申宇吓得连连点头,身体发软,几乎站立不稳。
同时,他严令申宇在三日内整理出详细的案件卷宗交给他审阅,若有任何隐瞒或懈怠,杀无赦!
那决绝的口吻,让申宇深知此次绝无侥幸。
随后,侯铭轩在易儒城发布告示,告示张贴在城门口、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黑字白纸,醒目刺眼。
广邀百姓前来申诉冤屈,承诺定当为他们主持正义。
百姓们看到告示,起初还有些犹豫,毕竟多年来受官府欺压,心有余悸。
但很快,有胆大之人率先前往,发现侯铭轩言出必行,于是众人纷纷响应。
申宇连续三日未曾合眼,在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中埋头苦干,他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双手颤抖地翻阅着一本本旧案。
最终卡着时限完成后累到昏厥,身体重重地倒在地上。
侯铭轩得知后,命人将他拖到城内广场,此时广场上早已聚集了众多百姓,大家听闻要处置申宇,都想来一吐心中怨气。
侯铭轩命人以冰水将他泼醒,冰冷的水泼在申宇脸上,他一个激灵,缓缓醒来,映入眼帘的是百姓们愤怒的面容。
百姓们无不手持香蕉皮、臭鸡蛋丢掷,申宇躲避不及,被砸得狼狈不堪,身上满是污渍,他蜷缩在地上,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后续,侯铭轩将申宇抄家,衙役们涌入申宇府邸,将一箱箱金银财宝、珍贵字画搬运出来。
所获巨额资产,均是他这些年来私加赋税,贪污受贿所得,后续全部分发给曾经受难的受害人及家属。
那些被害人拿到财物,泪流满面,对侯铭轩感恩戴德。
此外,他还对府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将那些渎职衙役全部革职,毫不留情。
重新选拔清正廉洁之人,经过层层筛选,一批年轻有抱负、品行端正的官员走马上任。
经此一事,易儒城官府风气焕然一新,百姓们奔走相告,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侯铭轩的功绩,对侯铭轩感恩戴德,侯铭轩的威名也在封地愈发响亮,成为百姓心中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