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刑部尚书赵善守
清风莫语2025-07-28 17:272,012

  封赏结束,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回到城中,队列整齐,步伐有力,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

  侯铭轩等人自然是要回宫参加庆功宴,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也是整个东川国欢庆胜利的盛宴。

  侯铭轩先将那天涯行宫停回天阙阁。

  接着,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昂首阔步地走向沈皇的车驾。

  他与天子共乘一驾,回宫去。

  车内,沈皇面带微笑,两人一路交谈,回顾着战场上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路上,沈皇轻轻抬手,从袖中取出一枚序列为“五十五号”的窥天楼令牌,递给侯铭轩,同时说道:“朕先前答应过你的,此战过后,为你提升序列。”

  侯铭轩双手接过令牌,心中暗自感慨,自己的编号从最开始吊车尾的七十七,刺杀吴公爵后升为六十六,如今已是五十五号,每一步的晋升都饱含着艰辛与生死之危,更是圣上对他信任的递增。

  至于曾经五十五号的归属者,他也不去纠结过问,懂得了有些事情不必深究,他只是将令牌郑重地安置在身。

  夜宴之上,灯火辉煌,宫殿内宛如白昼。

  珍馐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酒香四溢,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梁舟钰、侯铭轩、沈虞迩同坐一桌,三人相谈甚欢。

  梁舟钰身着官服,面带春风,今日他也是满心欢喜,为东家的荣耀而自豪,不时举杯向侯铭轩祝贺。

  沈虞迩则笑语盈盈,眼中满是对侯铭轩的深情,她轻轻为侯铭轩夹菜,让不少人怀疑眼前此女是不是被夺舍了,曾经那个狠辣无比、刁蛮任性的二公主,就这么被收服了?

  看来这侯铭轩是个人物。

  尚且留在京都的皇子全部赴宴,宫殿内一时间皇子云集。

  太子及七皇子今夜表现得倒是老实,安静地坐在席间,没有像往常那般对侯铭轩提出刁难。

  他们虽然内心对侯铭轩不喜,甚至有些嫉妒与怨恨,毕竟侯铭轩的光芒太过耀眼,盖过了他们的风头。

  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属于侯铭轩的庆功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若是再挑起事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在天子的眼皮底下,那便是真正的找死。

  况且,上次沈兆轩在皇后寿宴上假借宫女自污来陷害侯铭轩,本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想到侯铭轩后手不断,将计就计,打了个猝不及防,险些将自己搭进去。

  自那以后,七皇子便谨慎低调了许多,至少知道自己不是这侯铭轩的对手,不敢再轻易挑衅,只能将满心的不甘深埋心底,强颜欢笑地坐在席间。

  众大臣与皇子们推杯换盏,无论是发自肺腑,还是做做样子,欢声笑语交织一片,气氛显得热烈非凡。

  酒过三巡,众人的脸庞都微微泛起红晕,兴致愈发高涨。

  此时,有一位大臣微微起身,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席间的喧闹,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

  原来是刑部尚书赵善守,此人平日里便颇好才学佳句,常于闲暇之余研读诗词典籍,以陶冶情操、增长学识,在朝堂之上,他又一贯秉持中立,不涉及太深的党争,不站队太子党,亦不同盟楚国公,仿若朝堂上的一股清流,故而平日里存在感不强,不过在这等文人雅事面前,他便率先开了口。

  只见他面带微笑,拱手向侯铭轩问道:“侯大人,此番您率兵支援沙暸国,历经诸多战事,想必对那亚平国与沙暸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如今我等身处东川国,对他国风貌知之甚少,不知那两国情况究竟如何?还望侯大人不吝赐教,为我等解解惑。”

  侯铭轩放下手中酒杯,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如实道出两国的现状。当侯铭轩谈及亚平国时,描述其民风剽悍,军队善战,只是近年来统治者野心膨胀,妄图扩张领土,才引发诸多战事,在座大臣们不禁微微皱眉,交头接耳起来。

  一位白发满头的官员面露忧色,轻声叹道:“如此悍勇之国,又有扩张之心,实乃我东川国之隐患,日后需多加提防啊。”

  一旁的户部尚书孙怀恒大人也点头附和:“听闻亚平国军队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我东川国边疆防务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的议论声虽低,却透着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提及沙暸国,侯铭轩说到那是个朴实之地,虽不富饶,但百姓安居乐业,只可惜遭逢战乱,苦不堪言。大臣们纷纷面露惋惜之色,翰林学士李大人摇头感慨:

  “沙暸国本是祥和之地,遭此劫难,百姓受苦,实在令人痛心。幸得侯大人率兵支援,解其危难,此乃大义之举啊。”

  众人皆点头称是,对侯铭轩投去钦佩的目光。

  随后,侯铭轩话锋一转,开始描述起两国的地理环境:“亚平国地势多山峦起伏,峻岭连绵,交通颇为不便,但其山谷之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沙暸国则南部濒临大海,海岸线狭长,渔业发达,然内陆又多为广袤沙地,不适合农耕,与我东川国的山川秀丽、沃野千里相较,当真无法相比。”

  侯铭轩的一番讲述,让在座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仿若身临其境,对那遥远的国度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兵部尚书朱权手抚胡须,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亚平国的地势于军事上有利有弊,其山谷易守难攻,矿产又可为军备提供支持,不可小觑;沙暸国的地理优势若能善加利用,战后恢复定能事半功倍。”

  话头一开,众人纷纷就着两国地理环境探讨起来,有的大臣结合东川国国情,思索着未来的外交与军事策略,一时间,席间气氛热烈而凝重。

  赵善守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接着又拱手说道:“侯大人既有诗仙之名,出口成诗,才思敏捷,可否将此行经历以诗词描述一番?让我等也领略一下大人的文采风流,开开眼界。”

继续阅读:第155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古代:我的加特林房车无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