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店铺里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造型怪异的木雕,雕刻着似人非人的神像,神像面容神秘,让人望而生畏;还有用贝壳、鱼骨制成的精美饰品,贝壳经过精心打磨,呈现出奇异的光泽,鱼骨则被巧妙地雕琢成各种形状,卖相不错。
侯铭轩身着朴素衣衫,扮作普通行商,极力融入人群之中,暗暗留意四周的动静。
他微微弓着背,脚步不紧不慢,模仿着周围人走路的姿势,每一步都稳稳落下,不显得突兀,偶尔用手挠挠头,作出一副憨厚朴实的模样,眼神却时刻扫视着周围。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偶尔停下脚步,佯装对街边的货物感兴趣,眼睛却在观察着人群中的可疑人员以及防御设施的分布。
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满生活气息,有高亢激昂的呼喊自家货物品质绝佳的,有轻声细语招揽顾客的,还有和旁边摊主斗嘴打趣的,热闹非凡。
就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千岛惠子的年轻女子。
惠子生得温婉动人,眼眸清澈得如同春日里的湖水,波光粼粼中透着纯真,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她常穿着色彩鲜艳的和服,那和服的质地轻柔,随着她的走动沙沙作响,和服上的花纹精美细腻,或是绽放的樱花,或是飞舞的蝴蝶,栩栩如生。
腰系精致丝带,丝带选用的是上好的绸缎,触感光滑,每一步走动,丝带都会随风轻轻飘动,尽显婀娜多姿。
惠子是当地传统的渔家女,每日清晨,天色还未大亮,星辰尚在夜空闪烁,大海还笼罩在黑暗之中,只有海浪拍打着礁石的声音。
她便跟着父兄出海捕鱼,海风呼啸,吹乱她的发丝,冰冷的海水溅到脸上,她却毫不在意,熟练地撒网、收网,动作娴熟流畅,归来后便在集市上售卖新鲜海鱼。
她的鱼摊总是围满了顾客,皆因她的鱼不仅新鲜,而且价格公道。
惠子热情地向侯铭轩介绍着各类海鱼,手中熟练地拿起一条肥美的金枪鱼,那鱼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泽,鳞片完整而紧实。
她笑着说道:“您瞧,这金枪鱼可是咱这儿海域的宝贝,肉质紧实,您看这纹理,多漂亮,一条一条的,就像大海的波纹。用来做生鱼片那是再好不过啦,只需配上一点酱油和芥末,入口即化,那鲜美的滋味能在舌尖上跳舞呢!”
说着,她还亲自示范了如何片鱼,左手稳稳地按住鱼头,右手持刀,刀刃锋利无比,轻轻一划,薄如蝉翼的鱼片便纷纷落下,鱼片晶莹剔透,摆放整齐,动作娴熟优美,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接着,她又拿起一条鳗鱼,那鳗鱼还在微微扭动,身体表面黏滑,她眼睛放光地介绍:“还有这鳗鱼,烤着吃最香啦,先刷上一层特制的酱料,这酱料可是我们家祖传的秘方,里面有十几种香料呢,像小茴香、花椒、八角混合着海岛上特有的香料,味道独特极了。再用火慢慢烤,烤到外皮金黄酥脆,里面的鱼肉鲜嫩多汁,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侯铭轩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点头,脸上挂着看似憨厚的笑容,心里却在暗自盘算。
他留意到周围顾客购买鱼鲜后的去处,有的提着鱼篓匆匆往家赶,脚步急切,想必是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家中或许有翘首以盼的老人、欢呼雀跃的孩子;有的则带着鱼前往不远处的一座庙宇,那里香烟袅袅,不时有人进出,侯铭轩猜测诸多祭典都离不开鱼鲜供奉,这让他进一步了解到倭缅四岛沿海居民的饮食习惯,知晓他们对海鲜的偏爱近乎虔诚,甚至在一些重要节日,庙宇前的广场上会摆满各种鱼鲜祭品,人们身着盛装,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
在盛大的海神祭上,那场面可谓是庄重肃穆又热闹非凡。
整个祭典场地人声鼎沸,男女老少皆身着盛装,服饰上绣着象征海洋力量的波浪纹、神秘的海兽图案,色彩鲜艳夺目。
人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将捕获的最大最鲜美的鱼精心处理后,摆在祭坛中央,那鱼足有一人多长,鳞片在日光下闪烁着银色光辉,鱼身泛着新鲜的光泽,仿佛还带着大海的生命力。
周围摆满了各类新鲜果蔬、精心酿制的美酒,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带着众人的祈愿飘向天际,祈求海神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出海平安;在家族的祭祀仪式里,也必定会有精心烹制的鱼料理,从挑选食材开始便一丝不苟,必须是当日捕获的新鲜海鱼,经过清洗、切片、调味等一道道精细工序,以最诚挚的方式摆放在祖先牌位前,以缅怀祖先,家中晚辈们整齐跪地,磕头行礼,庄重非常。
随着交往渐多,惠子察觉到侯铭轩并非普通商人。
侯铭轩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沉稳气质与对周围环境过于敏锐的观察力,让惠子心中起了疑惑。
平日里,侯铭轩走在集市中,看似随意闲逛,可眼神却总会在一些关键之处停留,像是码头船只的停靠布局、武士巡逻的规律,这些细微动作都没能逃过惠子的眼睛。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天边被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
两人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湿气息,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惠子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心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