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铭轩干脆躺下,摆了摆手,回答道:“皇宫那里对你来说就像个囚笼,你定不喜。你这性子,自由惯了,哪受得了那宫中的诸多规矩束缚。”
他一边说着,一边侧头看着华春风,眼中满是笃定。
“呦,你小子倒是了解我,”华春风笑意更浓,眼中满是赞赏,“那我住在这天阙阁雅间,你可能供我一日三餐啊?”
侯铭轩又惊又喜,立马坐起身来,兴奋地应下:“能,那太能了。不光供应餐食住宿,往后,你想要什么,便给什么。有您这位神医坐镇天阙阁,真是让小楼蓬荜生辉。”
华春风再次被侯铭轩逗乐,笑着嗔怪道:“少拍马屁。”
可那笑容却怎么也藏不住眼底的欣慰,仿若在这一瞬间,他也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
新年的钟声在京城上空悠悠回荡,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百姓们身着新衣,面带笑容,相互拜年问好,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就在这万象更新之时,天阙阁七楼正式开业,引得众人瞩目。
此一层众人可是集思广益,筹谋许久,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项规划都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踏入七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划分明确的两个区域。
其中一半面积开设为专门为科举应试学子准备的“精英”辅导班学堂。
梁舟钰作为曾经的科举第四甲,如今的三品朝官,才学渊博,经验丰富,每过七日便会前来授课半日。
他授课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总能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让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不仅如此,侯铭轩还不惜重金,将名声响彻京都的名师也汇聚于此。
这些名师们个个身负绝学,有的擅长经史子集,讲解时引经据典,让学子们仿若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话;有的精通诗词歌赋,出口成诗,用优美的诗句激发学子们的文学才情。
不过,由于场地有限,学堂中只有三十张桌椅,因而能够前来学习之人,均为大富大贵之家的子弟。
但侯铭轩并未忘记平民学子,他深知知识不应被阶层所限,于是还设置了相关产业,在朱雀街西坊买下十几间连着的宅子,用来打造“平民辅导班”。
这里虽然没有七楼那般华丽的装饰,却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桌椅虽旧,却擦拭得干干净净;墙壁虽斑驳,却贴满了学子们的笔记与心得。价格实惠亲民,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有了学习提升的机会,梁舟钰每隔两周前去授课,名师们也会每隔三日派遣一位前来,为学子们答疑解惑,传授知识。
天阙阁七层,既然一半化为辅导学堂,另一半则应华春风要求,设为医馆。侯铭轩为了打造这所医馆,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集合了京都赫赫有名的医馆之所长,博采众家之长,从诊疗流程到药材选用,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且将大部分名医悉数聘来,这些名医们有的擅长内科,把脉问诊精准无误,有的精通外科,手术技艺高超,可妙手回春,拯救重伤患者。
医馆内,药柜林立,一格格抽屉里装满了各类珍稀药材,散发着阵阵药香。侯铭轩更是高瞻远瞩,将潭西村一带的山头全部买下,悉心改造成药园。
他咨询过华春风后,亲自规划布局,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习性,划分区域,精心栽种。
从破土发芽到茁壮成长,每一株药材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一批批新鲜采摘的药材运往天阙阁中,供给华春风及其余医师调制药品,确保了药材的品质与药效。
也正是在新年当日,天阙阁内张灯结彩,红绸飘舞,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侯铭轩召集所有天阙阁员工,众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侯铭轩身着一袭华服,身姿挺拔,面带微笑,登上高台,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新年祝福。
“诸位同仁,过去一年,我们携手共进,历经风雨,天阙阁才有了今日之辉煌。这离不开每一位的辛勤付出,新的一年,愿我们继续砥砺前行,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言罢,他命人抬出一箱箱红包银票,人人发放面额不小的红包银票。
员工们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感激之情,纷纷表示定会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工作。
苏鹤寻到侯铭轩,提出些许建设性建议。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东家,如今京城百姓闲暇之余,最爱听书品茶,咱们天阙阁三楼既有酒坊、勾栏、茶馆、唱馆,若再聘请闻名天下的说书人名嘴入驻,必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侯铭轩听后,微微点头,考虑片刻,当即答应。
很快,几位声名远扬的说书人便入驻三楼。
他们个个口若悬河,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或讲述历史传奇,帝王将相的风云故事让听众仿若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或演绎江湖侠义,英雄豪杰的恩怨情仇扣人心弦。
如此一来,天阙阁三楼的买卖更是越发红火,日日一坐难求,宾客们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尚没出正月,侯铭轩便展现出非凡的商业魄力,包下朱雀街东西二坊所有市集的主导经营权。
他亲自勘察地形,根据不同商品的种类与需求,重新规划区域,将市集划分为果蔬区、服饰区、古玩区等,让顾客购物更加便捷。
同时,设置时限,规定开市闭市时间,确保市集的有序运营。
此后,他凭借异能种植出的种种有灵作物也陆续投入集市市场中。
这些有灵作物一经推出,便受到顾客们的热烈追捧,成为市集上的抢手货,不必再往专门供货铺子采购,倒也方便。
两大集市为天阙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益,也让天阙阁在京城商界的地位愈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