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陛下,诸位大人。”
监正的到来,顿时让这以中老年为主的御书房中,又多了一抹青春气息。
于洋看着这个与自己同样年轻的监正,淡然问道:“不知监正此来,所谓何事?”
监正恭恭敬敬地说道:“回陛下,臣此来,是为了边关之事。”
于洋闻言,眼睛一眯,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真的是因为边关的事情赶来。
既如此,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对方真的有那等占卜之术,要么就是对方的眼线,已经遍布整个京城。
正当于洋思索之际,范闲已经开口问道:“监正此来可是因为天象有所预示?有话直言即可,还请不要遮掩。”
监正微微躬身,然后开口道:“臣来是想要告诉陛下,此番外敌来袭,只不过是他们的一次试探,镇守边关的诸位将军,尚且可以抵挡。
但是明年,西域诸国将会联合匈奴、倭寇,同时煽动南边尚未开化的蛮夷,共同进犯的大汉。
到了那时,若是大汉没有足够的准备,恐怕会有破国之祸!”
监正的语气有些平淡,但于洋却从中听出了一番恳切。
“荒唐!”
于洋尚未开口,一旁其他几位尚书已经是面露怒色。
哪怕是此前一直对监正信任有加的范闲,此时也是面露不悦之色,冷声道:“监正还请莫要胡言,这西域诸国与匈奴各部向来不和,更何况那倭寇尚在海外,他们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交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会联合起来攻打大汉?”
见到众人的反应,监正依旧是那副平淡的模样,他没有理会范闲等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于洋:“陛下,臣想要与陛下单独谈一谈。”
于洋迎着监正的目光,突然发现对方的眸子中,竟是他极少见到的清澈,而上一个有着这样眸子的,还是李子萱。
“好,朕便给你个机会。”
听见于洋开口,其他几人却是按捺不住,纷纷开口。
“陛下,此獠明显是在妖言惑众,还请陛下莫要上了他的当。”
“正是,此时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如今的麻烦,可他竟然说边关的几位将军能够自行解决,这莫不是再给那些蛮夷拖延时间?”
……
听着众人的反驳声,监正轻声说道:“诸位大人,不知你们可有看过兵部送来的文书?其中两位将军可有求援之语?”
众人闻言一怔,连于洋都将目光投向了王宽。
收到众人的目光,王宽将手中的奏章递了过去,同时开口道:“此前奴才曾经看过,其中并无求援之语。”
待众人传阅过奏章之后,看向监正的目光顿时变得惊疑不定起来,此前在于洋脑海中闪过的念头,如今也已经涌上他们心头。
范闲最为沉着,此时他深深地看了监正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于洋说道:“陛下,臣等在外面候着,若是有事,但请吩咐。”
于洋闻言,默默点头,此时他也想要知道这个监正,究竟想要干什么。
见范闲都已经离开,其余几位尚书见状,也随之从御书房中退去。
而王宽因为知晓于洋有武艺傍身,所以最后也在于洋的要求下,从御书房中退去。
很快,这御书房中就只剩下于洋和监正两人。
待众人离去后,于洋看着监正,淡然说道:“如今此处只剩你与朕两人,可以说了吧?”
监正点了点头,然后突然说道:“夏商周秦,汉隋唐宋。想来陛下对这八个王朝不陌生吧?”
于洋闻言,神色一凝,随后却是轻笑着说道:“监正所言,朕不明白,史书上有这些王朝吗?”
监正见状,接着说道:“那不知陛下可认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又或者是诗仙李白,东坡居士苏轼?”
听着监正的话,于洋看向对方的目光中也慢慢地充斥着杀意。
穿越而来是他最大的秘密,可眼前之人,却在将这个秘密道破。
见着于洋变了的眼色,监正却是表现得很淡然:“陛下,臣并没有恶意。”
“没有恶意?”
于洋闻言冷笑一声,可是随即却是想到此前对方送来的地契,顿感拿人家手短。
“既如此,那朕就听听监正究竟是何用意。”
于洋暂且压下心中杀意,不过若是对方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口依旧得灭!
“陛下,臣此前所言绝非虚妄。大汉有司天监,其余诸国也有类似的地方,陛下降临,这些关外蛮夷已经有所察觉,在经过今年的试探之后,明年秋冬之际,关外各族将会联合起来,一齐攻打大汉。
在此之前,若是大汉不做好准备,真的会有破国之祸。
臣之所以对陛下说出这些,也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像此前诸位帝王一般,相信监正。”
于洋眉头一皱,“此话何意?”
“陛下,其实在大汉的历届帝皇中,并不是只有您一人,来自那个世界。”
监正此语一出,于洋面色一变,“不止朕一人?”
监正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其实除陛下之外,另外还有六位先皇是异域之人,另有十二名异域来客,也是降生在王公贵胄之中。”
“十八人?”
于洋听见这个数字,却是忽然回想起一件事来,此前范闲曾和他提起过,在他之前,共有十八名帝皇御驾亲征过,而这十八人在国内的战绩,乃是全胜。
“这十八人,都与那十八次国内平乱之事有关?”
“正是!”
得到这个回复,于洋突然明白,前面那些皇帝为何打内战如此厉害,作为穿越者,哪怕是古代的穿越者,想来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这种情况下,战而胜之,有什么问题吗?
监正接着说道:“陛下,这占卜之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臣所能够通过星象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些大事发生前的征兆。
关于陛下,臣不过也只知道陛下来自于另一个世界,但那个世界究竟是何模样,却不是臣所能知晓的。
之前臣所说的那些,全都是历代异域者对历代监正所言,臣也是在得到传承后,方才从卷宗当中知晓此事。”
于洋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才看向监正说道:“朕之前的那些穿越者,来自于各个朝代?”
“没错。”
监正点了点头:“此前臣已经说过,历代异域者带来的关于那个世界的消息,其实也只到了宋朝。根据之前的规律,陛下想来应该自宋朝之后而来。”
说着,监正也是有些感慨:“虽然按照此前的发展进程,每位异域来客在陛下那个世界的时间间距都不止百年,可是那些前辈却没有一人像陛下这般,能够拿出如此多的工巧技艺。
臣想,这也是为何此番蛮夷会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于洋一怔:“等等,你刚刚不是说,每当有穿越者出现时,都会有外敌进犯吗?”
“是这样没错,”
监正点了点头,转而说道:“但此前王尚书说的并没有错,西域诸国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好,再加上此前虽然他们虽然能够察觉到异域者的到来,但却没有从中感受到致命的威胁。
可这一次不同,臣所看到的,是陛下将要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战乱,这也会是大汉自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动荡之局。
这不仅是关外诸国第一次一齐围攻大汉,也是他们仅有的一次机会。”
说到这儿,监正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其实最初臣在发觉陛下降临之时,尚有些疑惑。
因为陛下降临之时的天象太异乎寻常,而臣在历代监正留下来的文书中,并没有看到类似陛下降临时这般宏伟的天象。
可这些时日以来,陛下的各项举措,却是让臣有所感悟。
无论是水泥、无烟煤,又或者是火药、番薯,这都不是此前诸多异域来客所展示的。
虽然自上一代监正所留文书中,臣曾经见过火药之名,但先皇却没有留下这火药的制法,这也是为何陛下所造之物,并无人知晓的原因。
而陛下所展现出来的这些东西,让臣有一种预感,若是任由陛下这样发展下去,终有一天大汉可以制霸关外所有土地。
臣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蛮夷方才感到了畏惧,所以他们才会在一年之后,联合起来攻打大汉。他们一定是想要在陛下实现那些雄才伟略之前,将这一切扼杀在摇篮之中。”
听监正说完,于洋的思绪有些乱。
虽然此前他曾经想过,这个世界为什么在各种历史和自己所处世界都不同的情况下,依旧出现了汉族,而且这个种族的各种风土人情,总是与自己所认知的古代那么相似。
此时于洋方才知晓,原本这根本就是同一批人打造的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