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二叔
一帆小蜗2025-07-02 18:062,519

莫小雨的坚持,加上莫华的态度,莫山同意了,但同意的代价莫小雨是想象不到的。

张庆发跟莫小雨他们聊完,莫山其实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要变,改变传承了四百多年的大富春生产工艺。莫山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想要大富春重新回到公众视野里来,他就必须作出改变。

然而就想莫山预料的一样,他刚把这个想法告诉给车间里的师傅么,就引起了众人的反对。

在老人们看来,这不是改变而是违背组训,在传统师门关系中这种行为极其罕见。毕竟大富春从清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有快四百年的历史,四百年都没有改变过的规矩,莫山竟然想要便。

按说没人能阻挡莫山做这个决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最大的阻力来自车间的一名师傅:宋长河。

宋长河的年龄只比莫山打了十岁,从莫山父辈开始就一直在大富春工作。另外,在极其看重辈分的家族里,宋长河的地位很高,论起来,莫山得叫宋长河师叔。

宋长河的思想比莫山还要陈旧,一听莫山要改规矩立马就不同意了。

不光如此,宋长河振臂一会,一大半师傅都站在了宋长河这边。

变也行,他们走。如果明天莫山还要坚持改变规矩,那宋长河这帮人就会彻底离开大富春。

这件事在大富春造成的影响很大。

很多老师傅虽然已经不在大富春工作,但一直都是大富春的老人,得知莫山要坏规矩,也都纷纷站出来表达不满。

别看这些人中很多以为生计不得不选择离开大富春,但在他们心里大富春还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哪怕再困难,也不能让大富春变了味道。

就和张庆发说的一样,在他们这代人看来,任何改动都是对老祖宗的不尊重,都是在砸大富春的牌子,他们不允许。

看着一群人头也不回的离开大富春,莫小雨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莫山,也动摇了。

大富春没有了这些老师傅,工艺就彻底断了,而大富春也将不复存在。

面对这个结果,莫小雨显得很为难,她无法了解老一辈人在的所谓坚持会迂腐到这种程度。

张庆发摇了摇头,苦笑着告诉莫小雨:“我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老莫太冲动了。我去把人找回来,重新设计这事儿,以后就别提了。”

莫华叹着气,笑,笑的很狂妄:“看,小雨,这就是大富春,你说这样的企业不被淘汰可能么?可笑,可笑。”

看着莫华摇头叹气的回到楼上,莫小雨也终于意识到,这么多年父子俩的隔阂到底在在哪。

莫华不是不想继承大富春,而是大富春拒绝改变。

莫华满脑子的想法无法实现,最终也对大富春彻底失望。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似乎谁都没错,可问题在于,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大富春的销量不可能有所突破,想要视线大富春的复兴也只能是空谈。

转眼来到了第二天。

上午,莫小雨正在办公室坐着发愁,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

就在这时,莫华突然给莫小雨打了电话,让他现在就去龙安北郊一个叫华兴钢材加工厂的地方。

莫小雨问有什么事儿,莫华没说,只说让她赶紧去就好了。

到了地方,莫小雨明白了。

这是一家小型的钢材加工场,主要做日常用品,像锅具厨具道具之类,当然也包括剪刀。

华兴做的是机械流水线加工,并非手工,但在莫华的引导下,莫小雨还是注意到了一个不同的环节:手工钢雕工艺。

师傅们的手艺很精湛,在很薄的钢材上也能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图片,甚至还能做镂空雕刻。原本毫无观赏性的日常用品,外观上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

另外,他们不只做钢雕还做木雕,专门针对各种木质碗垫、把柄之类的配件做木雕,工艺同样让人惊艳。

“你的意思是,把钢雕跟大富春的产品结合?”莫小雨很快意识到了莫华的意思。

莫华点了点头,“这家工厂我早就来过,大富春的剪刀没有木柄,虽然是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老字号味道,但外观上也牺牲不少,如果加上木柄,在加上这样的木雕工艺,产品的外观一定能有所突破。”

对此,两人一拍即合。

但问题在于,莫山会不会同意,大富春的老人们会不会同意。

莫华显然已经看出了莫小雨点恶担忧,笑着说道:“你觉得这件事儿跟宋长河有多很大关系?说到底,他不过是大富春的一个老人而已,不管他说什么,最终拿主意的还是莫山。这件事能不能成,还得看莫山有多大的决心。”

“你什么意思?” 莫小雨一脸疑惑。

“别管了,你配合我就行,这事儿能不能成,就看今天了。”

说着,莫华跟工人要了几个木雕钢雕的样品,付了押金。

一开始工人还很不乐意,可一听对方是大富春老总的儿子,连押金也都没要。

“拿去吧,送不送回来都无所谓。”

可见,在某个圈子里,莫山的名声还是很响的。

回到大富春,宋长河他们已经回到车间,这会正安心的做着加工。

莫华把宋长河和莫山都叫到了档案室里,拿出借来的木雕钢雕样品给他们看。

“宋伯,我知道您不同意也是为了大富春考虑,我觉得不如这样,大富春所有的工艺流程还保持不变,但出厂之前咱们能不能也加点这样的工艺进去,这些钢雕木雕样品都是手工做的。老祖宗的东西没变,不过是加了些别人的工艺进去,这也算是老手艺融合了。”

宋长河一听就有点生气,起身就要走。

莫小雨看了一眼莫华,知道现在是自己改上场的时候了,赶忙走到宋长河旁边,按住宋长河。

“宋伯,您听我说。大富春现在虽然有了销量,但毕竟也只能维持正常的运转,说不上什么盈利。我觉得莫华的意思挺不错,大富春的所有工艺都没变,这样咱也算不上什么违背组训。”

觉得这样还不够,莫小雨继续说道:“我知道您是大富春的老人,最关心大富春的传承,不能让咱们这些老手艺失传了。可我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大富春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哪个年轻人愿意进来?没有年轻人进来,还说什么传承?您忍心看着大富春一步一步的没落下去?”

两人苦口婆心,但宋长河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根本听不进去。

坚持到最后,干脆直接把问题抛给了莫山:“莫山,这事儿我没法说什么,你们不能把大富春的存亡责任压在我头上。你们想做,我不反对,但有一点,得二叔同意才行,二叔只要同意,我绝不反对。”

听上去这件事已经有了突破口,但莫山和莫华的表情却变得更加凝重起来。

宋长河所说的二叔,就是莫山的亲二叔、莫小雨的二爷爷莫仓。

大富春传到莫山上一辈的时候,原本应该是二叔莫仓接手。可当时,太爷爷也是考虑到莫仓一辈子未婚,无儿无女,以后传承会成为大问题,便把大富春传到了莫小雨爷爷手上。

可当时,因为这件事,莫仓跟爷爷两家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因此两家断了联系。

莫仓之后自己开了个小作坊,靠着大富春的手艺自己加工,但没有大富春这个老字号,生意一直都很惨淡。

两家人渐渐也越走越远。

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 逆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老号新枝迎春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