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能否同意啊?”
可汗身旁的使者有些挑衅地说:“一个卑劣的女人,换十几座城池。如此的美意,还是我们可汗仁慈了。”
太子的手紧握着龙椅的扶手。
这是一个近乎于把他按在地上踩着脸的侮辱性-要求了。
“本王……”
他犹豫了。因为嫁给自己的,并不是江采莲。
如果是江采莲,他兴许会同意。那样坚强的人,到了突厥去也能好好活着。
本来这就是一件极为羞辱的事情,民心震荡,皇威扫地。
要是让自己的太子妃去,恐怕不出月余,就承受不住了。
太子妃同自己一同来到了殿中,她一直躲在后面听着。
她肯定很战栗吧?光是来的路上,她就颤抖到说不出一句话了。
这个胆小的女子,没有和众人一起奔走藏匿,而是堂堂正正地走在路上。
即使不停地颤抖着。
“你为什么要跟着本王?本王没有把握能活着走出宫殿了。”
太子问着身旁陌生又熟悉的女人,这个人陪伴了自己一年。
纵然自己没有正眼看过这个女人,也没有在夜晚进过她的房间。
她为什么如此相信自己?
太子捉摸不透她。
正如现在,他坐在龙椅上,面对着狮子大开口般可汗的要挟。
那个女人依旧站在自己的身后,没有离开。
他又如何忍心把她交出去呢?
但城池与她这一介草民,孰轻孰重,女子心里自有判断。
“本王……”
她看出来了,太子犹豫了。
“太子殿下啊,这是你一生唯一一次,为我犹豫吧。”
她就要鼓起勇气,从后边走出来了。
只听轰然一声,沉重的殿门被打开了。
残阳努力地穿过说四处弥漫的黑烟,从缝隙里洒落到了殿中。
“臣女来迟了。”
只见一女子风尘仆仆地赶来,她身着一袭殷红的衣,墨发垂在脸颊旁。
未经修饰,也出落得一个美人胚子样。
“太子,我来了。”
“江采莲!”
太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
站在阴影中的女人眼神突然黯然下去,但又长舒一口气,背过身去。
“你是谁?”可汗饶有趣味地看着眼前的不速之客,拦住了一旁想要动手的手下。
“中原竟有如此清丽的女子!”
可汗转头看向太子:“不要王妃,这位女子,随我回西域。我就答应和解的事情。”
“江采莲,你可愿意?”
既然她会来到这里,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
“好,臣女愿为了和平,与突厥和亲。”
江采莲微微合上眼睛,也算是为这个她日夜忧虑的地方,做了最后一点贡献。
无论自己如何后悔,季长卿也回不来了。
那,去哪里都不重要了吧。
“可汗,这女子都不知道是什么出身,太不合算了……”
一旁的手下依然在叠叠不休地说着。
“臣女,名江采莲。江氏巡抚之女,是太子妃。”
江采莲勾起嘴角,低声地说:“仅在这一刻,是太子妃。”
可汗和随从带走了她,在经过殿门的那一刻,太子听到了一声江采莲的笑声。
“江采莲,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
门后的女子轻叹一声。
“我终究是比正牌的江采莲差了不少啊。”
看到突厥的可汗走出去后,躲在宫殿里的重臣们都现身了,装得一幅忠心耿耿,从未离开的样子。
当然,这些都不是萧氏的人。萧氏的人,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圣上,您要出来主持啊!城门那里,已然是血海……”
随着太子的一声声发号施令,一切似乎变得有序了起来。
这些事情,他在心里已经预先演练了许多遍许多遍了。
殿上的众臣,无人敢问刚刚随着可汗走出去的人是谁。
“出来吧。”太子说,他似乎在命令着站在自己身后的人。
众臣们傻眼了,都窃窃私语着。
“议论者,格杀勿论。本王的正妃,就在身旁。”
无人敢问,也无人敢发出声音。
除了跪在殿前,长久不起的江巡抚。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穿着一袭红衣,随着可汗走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采莲!……”
他无能为力,他什么也做不了,连劝女儿都做不到。
在擦肩而过的那一刹那,江采莲对着自己说:“不要自责,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那一刻,江巡抚觉得自己一败涂地。
城门口的旌旗撕得粉碎,已然成为了血海般的骇人景象。
身着盔甲,肩带羽饰的将军,静静地躺在地上。
黑烟四起、身边寂静的可怕。
这位为了朝廷效忠了一生一世的将军,微微眯起了眼睛。
太阳不是很烈,是黑烟呛的,还是自己就在弥留之际了?
他不知道,他有些后悔。还没能看到自己的外孙出生,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
效忠了一生一世的朝廷,在事变之前才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从长史变成了将军。
“只可惜,我这一辈子,一开始犯了大错……”
他剧烈地咳嗽着,好像身边的大地都在震颤。
“对不起,良妃……”
他眯着眼睛,这是他最后悔的事情。
为什么要替萧氏做事呢?是为了贪求一些荣华富贵,让妻女更加幸福吗?
与其在刀尖上跳舞,不如要一个安稳的生活。
这位将军,后来是选对了。
良妃不该死,更不应该死在自己的手下。
“我这一生啊……”
他痛苦地合上眼睛,身边有脚步声传来。
“姜将军,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是谁……”
他虚弱地说着,已经睁不开眼睛了。难道这就是弥留之际的声音吗……
“我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刺杀了良妃……”
说罢,这位将军就合上了眼睛。
“安息吧。”
一袭白衣的男子蹲下,轻抚了一下老将军的脸。
“或许……”
他没有径直离开。
数分钟后,城门处涌来了许多突厥铁骑,但他们是往撤退的方向去的。
虽然很惨烈,但城门处羽林军的誓死守卫,让京城大多数地方都幸免于难了。
“这是,哪里……”
老将军睁开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