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棘手的陈年旧案
小杨2025-09-10 11:392,542

面对郑少游充满敌意的挑衅,整个宴会厅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个被郡守大人捧上天的年轻人,到底有几斤几两。是会当场发作,还是会忍气吞声。

李源的拳头已经握紧了,他正要站出来呵斥,却被项川一个眼神按住了。

项川脸上没有丝毫怒气,反而端起酒杯,朝着郑少游的方向,遥遥一敬,然后朗声笑道:“郑公子说得对,项川确实只是一个来自中原的流民,无根无萍,比起在座各位的百年基业,实在是不值一提。”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郑少游自己。他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干脆地就承认了,还顺带捧了他们这些世家一把。这让他准备好的一肚子嘲讽的话,一下子都堵在了喉咙里,不上不下。

项川抿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不过,我倒是觉得,出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其位,谋其政。我虽是流民,但既然蒙李县令和郡守大人不弃,忝为永安县丞,便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让永安县的百姓,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让永安县的府库,能多几两银子,好让郡守大人您,能少操一份心。”

他转过身,对着主位上的郡守陈望,深深一揖:“学生才疏学浅,所作所为,或许有不合规矩之处,但拳拳之心,皆是为了我河谷郡的繁荣,为了大人的政绩。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大人和诸位海涵。”

这番话说得,简直是滴水不漏,又充满了以退为进的智慧。

他先是自降身份,满足了那些世家子弟的优越感,让他们没法再揪着他的出身不放。然后,他立刻拔高自己的立意,把自己做的一切,都和“为民请命”、“为上分忧”联系在一起。最后,他直接把皮球踢给了郡守陈望。

意思很明显:我项川做事,可能手段不那么“规矩”,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你陈郡守的政绩。现在你的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质疑我,那你这个做老大的,是不是该表个态?

郑少游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他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攻击,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伤到对方,反而把自己给架了起来。他现在要是再纠缠不休,就显得他是在跟“为民请命”的好官过不去,是在给郡守大人的政绩添堵。

郡守陈望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他心里对项川的评价,又上了好几个台阶。这小子,不光会做事,这处理人际关系和突发状况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

他重重地把酒杯往桌上一放,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说得好!”陈望沉声开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脸色难看的郑少游和他爹,郡尉郑雄的身上。“我大楚祖制,唯才是举!项县丞虽非本地出身,但他为国为民之心,本官看得清清楚楚。他为永安县做的贡献,在座各位,也有目共睹。谁要是再拿他的出身说事,就是跟本官过不去,就是跟我河谷郡数十万百姓过不去!”

这话,说得极重。

郡尉郑雄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他狠狠地瞪了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一眼,连忙站起身,端着酒杯,走到堂中:“大人息怒!是下官教子无方,小儿无知,胡言乱语,冲撞了项大人。我代他,向项大人赔罪!”

说着,他就要拉着郑少游给项川行礼。

“郑郡尉,使不得,使不得。”项川赶紧上前一步,扶住他,“郑公子年轻气盛,心直口快,也是为了我河谷郡的规矩着想,并无恶意。大家都是同僚,一场误会,说开了就好。”

他这番大度的姿态,更是让在场的众人,对他高看了一眼。既打了郑家的脸,又卖了郑郡尉一个面子,还彰显了自己的气度。

一场风波,就这么被他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经此一事,再也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年轻的县丞了。那些原本还想看他笑话的世家子弟,也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宴会结束后,陈望单独留下了项川和李源。

“项川,你今天,做得很好。”陈望的语气里,满是赞赏。

“让大人见笑了。”

“不,你不是让我见笑,是让我开了眼界。”陈望摆了摆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你也看到了。望江城的水,比永安县要深。郑家只是其中之一。你想在这里站稳脚跟,光靠一张嘴,是不够的。”

项川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

“本官这里,正好有一件棘手的案子,放了快十年了,一直没人能解决。你,有没有胆子接?”陈望盯着项川的眼睛,缓缓问道。

“请大人吩咐。”项川没有丝毫犹豫。

“好,有胆色。”陈望从书案上,抽出一卷发黄的卷宗,递了过去。“河谷郡下辖的安南、平阳两县,为了一条‘白马河’的用水权,争斗了数十年。每年春耕,两县的百姓,都会因为抢水而发生大规模的械斗,死伤无数。前几任郡守,也派人去调解过,都无功而返。因为这背后,牵扯到两县的豪族,关系错综复杂,谁也不肯让步。”

陈望叹了口气:“这案子,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办好了,是大功一件,能让你在整个河谷郡,都树立起无人能及的威望。可要是办砸了,得罪了两县的豪族,激起更大的民变,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着项川:“现在,你还敢接吗?”

李源在一旁听得是心惊肉跳,他刚想开口劝说,却看到项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

“大人,这案子,我接了。”项川将卷宗收入怀中,语气坚定。

他心里清楚,这正是他完成“立足郡府”任务的绝佳机会。难度越高,风险越大,代表着完成之后,他在郡守心中的分量,就越重。

而且,他隐隐感觉到,这个案子,可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一条河的用水权,能让两个县斗上几十年,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很好。”陈望满意地点了点头,“本官给你便宜行事之权。两县的县令、县尉,皆听你调遣。你需要什么人手,什么资源,郡府全力支持。我只要一个结果:明年春耕,白马河两岸,我不想再看到一滴血。”

“学生,定不辱命!”项川深深一揖。

从郡守府出来,李源的后背都湿透了。

“项川,你……你太冲动了!”他拉着项川,急切地说,“这案子是块硬骨头,啃不好的!安南的张家,平阳的王家,都是当地的土皇帝,连郡守大人都要让他们三分。你一个外人去了,他们怎么会听你的?”

“大人放心。”项川拍了拍李源的肩膀,笑道,“骨头再硬,也有缝隙。只要找准了地方下刀,自然迎刃而解。”

他抬头看了一眼望江城璀璨的夜空,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而且,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来郡城之前,我就已经让人,去查过这两个县的底细了。”

李源愣住了。他看着项川那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他的目光,似乎永远比别人,看得更远一步。

第二天,项川就带着郡守的手令,以及张远,踏上了前往安南、平阳两县的路。他没有带郡府的一兵一卒,只带走了那卷发黄的案宗。

他知道,真正的调查,不是从案宗里看出来的,而是要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用眼睛,一点点看出来。

继续阅读:第141章 釜底抽薪之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