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老天爷要发火,朕先知道了
小杨2025-10-05 09:213,077

夜深了,御书房里还亮着灯。

项川伸了个懒腰,靠在宽大的龙椅里,随手翻着钱尚书呈上来的财政报告。

一排排清晰的数字,看得人心头舒坦。

钱袋子鼓了,腰杆子才能硬,办什么事都有底气。

他随手点开脑海里的系统界面,查看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咸鱼点。

【当前咸鱼点余额:6500点。】

不错,离下一个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他目光扫过系统商城,看到一个许久未用的功能。

【短期天灾预测(范围:全国,时限:三个月),消耗咸鱼点:20点。】

这玩意便宜,权当是抽个奖,看看未来三个月有没有哪里要下大雨,或者闹个旱灾,提前准备一下,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兑换。”项川心里默念。

【兑换成功,消耗20点,余额6480点。预测报告生成中……】

一行小字闪过,一份虚拟的报告瞬间在项川眼前展开。

他本来端着茶杯,准备随便扫一眼,可当他看清报告上第一行字时,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预警等级:灭国级。】

【灾害类型:大地震。】

【预测发生时间:开元二年,秋,八月十七日,午时。】

【震中:豫州与兖州交界,伏牛山脉东麓。】

【影响范围:豫州、兖州、徐州、青州……波及全国近半数省份。】

项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几个字,脸上的轻松惬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把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茶水溅了出来,打湿了那份写满喜人数字的财政报告。

“来人!”项川的声音带着一股寒意,“即刻传内阁首辅李青、国防部尚书张远、工业部尚书王正、财政部尚书钱谦,入宫见朕!立刻!马上!”

不到半个时辰,四位新朝的核心重臣,睡眼惺忪地赶到了御书房。

他们看着皇帝铁青的脸,心里都咯噔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

“都坐。”项川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开门见山。

“朕今晚夜观天象,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隐患。”

他走到墙边的巨幅地图前,拿起一根朱红色的炭笔。

“三个月后,八月十七日,午时。”

项川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用炭笔在地图上豫州和兖州的交界处,画了一个刺目的红圈。

“这里,会发生一场大地震。朕称之为‘地龙翻身’。”

他又用炭笔,从那个红圈向外,划出了一大片触目惊心的区域。

“这几个州,都会是重灾区。房屋会倒塌,百姓会死伤无数。”

御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钱尚书张了张嘴,脸上的肉都在抖。

“陛……陛下……这……这地龙翻身,乃是天威……如何能……能预测?”

王正扶了扶眼镜,他更偏向于格物致知,但预测地震这种事,还是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陛下,此事可有依据?”

只有李青和张远,盯着项川的眼睛,没有说话。

他们知道,他们的皇帝,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项川转过身,看着他们一张张震惊的脸。

“你们不必问朕是如何知道的。你们只需要知道,朕说它会来,它就一定会来。”

他走到王正面前:“王正,朕问你,什么样的房子最结实?”

王正一愣,下意识地回答:“自然是……根基深,用料足的。”

“错!”项川摇头,“是三角形的房子。从今天起,工业部放下手上的一切活计。朕给你一份新的建筑图纸,上面有钢筋、水泥和木材结合的法子。你们的任务,就是以‘全国建筑安全排查’为名,对所有灾区内的官府、学堂、医院、军营,进行加固!朕要让这些地方,成为百姓的避难所!”

“张远!”

“末将在!”张远一步跨出。

“国防部立即成立‘救灾总署’!以秋季大拉练为名,调集十万大军,携带帐篷、粮食、药品,提前一个月,进驻到这片区域的外围。记住,是救人,不是打仗!所有士兵,都要学习如何包扎,如何救护!”

“李青!”

“臣在。”

“你总领全局。内阁下令,以朝廷的名义,向所有灾区的百姓发布一份《防灾手册》。告诉他们,当地龙翻身时,要躲在结实的桌子下,要远离墙壁,要往空旷的地方跑。让所有蒙学的先生,每天都教孩子们这件事!把这当成一门课来上!”

“钱谦!”

“臣……臣在……”钱尚书已经听傻了。

“国库的钱,敞开了用!朕不要金山银山,朕只要活人!从现在起,救灾预算,没有上限!谁敢在这个时候给朕省钱,朕就让他全家去给地龙陪葬!”

项-川一番话说完,整个御书房落针可闻。

四位大臣,额头上全是冷汗。

这不是在商量,这是在下达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青最先反应过来,他跪倒在地:“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张远、王正、钱谦也立刻跪下。

“臣等,遵旨!”

凤仪宫。

唐玉音听完项川的话,手里的毛笔轻轻放下。

“这么大的事,百姓会恐慌的。”

“所以才要用排查和演习的名义。”项川揉了揉眉心,“但光靠官府,不够。”

唐玉音站起身,走到他身边。

“陛下,臣妾的女学,或许能帮上忙。”

她目光明亮:“女人的心思更细,也更信这些。让女学的先生们去教,从妇人孩童入手,一传十,十传百,效果比官府的告示好得多。”

“还有,”唐玉音眼睛一亮,“陛下之前提过的,那个能把声音传到很远地方的‘大喇叭’,是不是该用上了?”

项川笑了:“朕就知道,皇后跟朕想到一块去了。”

“朕这就让王正去造。就安在每个城镇的钟楼上,每天定时广播。不光讲防灾,也讲讲朝廷的新政,讲讲天下的趣闻。让百姓们,先习惯它的存在。”

接下来的三个月,整个大新朝廷,像一台精密而疯狂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无数的钢材、水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各州。

百姓们好奇地看着工匠们在官府和学堂的墙角,加装了许多奇特的三角形支架。

官员们的解释是:“奉陛下旨意,提升房屋稳固度,防备大风大雨。”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出京城,奔赴各地“拉练”,在各个交通要道附近安营扎寨。

军中的解释是:“为应对北方蛮族可能的异动,进行战略预备。”

最奇怪的,是各个城镇中心新竖起来的“大喇叭”。

每天早中晚,都会有清脆的女声从里面传出来。

“各位乡亲,下面播报一条防灾小知识。当地面开始摇晃时,请大家不要惊慌,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底下,或者跑到屋外空旷的地方……”

一开始,大家只当是听个新鲜。

听得多了,连三岁的孩童都会念叨:“地动山摇,快往外跑。”

八月十七,午时。

豫州,南阳城。

一个刚从蒙学放学的男孩,正拉着娘亲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嘴里还哼着学堂里新教的歌谣:“小桌子,真牢固,地龙翻身我不哭……”

突然,他脚下的石板路猛地一跳。

“娘!地龙!”男孩尖叫一声,撒腿就往旁边的广场中央跑。

他娘还没反应过来,整个世界就开始剧烈地摇晃。

天旋地转,耳边是房屋垮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惊叫。

她被吓得腿都软了,却看见儿子已经熟练地抱头蹲在了广场上。

她脑子里瞬间闪过“大喇叭”里念了无数遍的话,也连滚带爬地跑了过去。

震动持续了足足一分多钟。

当一切平息下来,南阳城内,已是一片狼藉。

无数房屋化为废墟,哭喊声响成一片。

但人们很快发现,官府衙门、城里的学堂、还有那座新建的医院,都只是墙皮脱落,主体完好无损。

无数百姓,正是因为听了“大喇叭”的话,提前跑到了这些建筑周围的空地上,才躲过一劫。

还没等他们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城外就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

张远麾下的救灾大军,如同神兵天降,第一时间冲进了城里。

“一组,清理道路!”

“二组,搜救伤员!”

“医疗队,在广场搭建临时救护站!”

……

京城,御书房。

项川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上面插满了代表各地上报情况的小旗子。

一个通讯兵冲了进来:“报!陛下!南阳急电!城中房屋倒塌过半,但因疏散及时,加固有效,伤亡人数……不足千人!”

“报!徐州急电!震感强烈,无大规模伤亡!”

“报!兖州急电!……”

听着一份份与预测中“尸横遍野”截然不同的报告,项川紧绷了三个月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李青站在他身后,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受灾区,再看看那低到不可思议的伤亡报告,声音都在颤抖。

“陛下……您……救了这天下万民啊!”

他“扑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

“陛下,真乃在世圣人!”

项川没有回头,他只是看着地图,轻轻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仅仅是开国皇帝项川。

在天下百姓心中,他多了一个新的身份。

继续阅读:第199章 科学研究创新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