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朝的臣民自认为比塞外人文明,吃食上也讲究,一般只用筷子或匙勺,轻易不会用手抓,省的被人说“野蛮”。
塞外人常吃的火烤羊牛肉一般都是直接上手去抓,在大顺朝眼里,这种行为简直“不堪入目”,可用火烤出来的牛羊肉的味道又实在诱人,有的人禁不住诱惑背地里也学着塞外人的样子,用火烤肉吃呢。
所以房世宁想过,不如学习前世,将肉切成块后用竹签穿起来烤着吃!加上她之前试制的辣椒酱,不信大顺朝的人不喜欢!
当然,若是有孜然这种东西最好,还能把烤肉串的味道再提升一个层次。不过,加上上世,目前为止,她还未见过、也为听过“孜然”这种调料的存在。
如果可以,看以后能否向西边打听打听,也许它有另外的名字也说不定。
对于房世宁说的她的方法,邓海山一百个相信!
他已经向主家请求说,希望找一个大地方开辟新的吃食,只是迄今还没有回信,他难免有些着急。
“房姑娘,既然你胸有成竹,难道你没打算自己做吗?”
房世宁撇嘴,“目前还不行,如果再过个三五年,那就说不定了。”
邓海山一想,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目前来看,房世宁只不过是个村姑,没有背景靠山,若是她说的吃食一炮而红,少不得会惹来麻烦,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等她自己真正有实力了再展开来做。
可邓海山等不及了!他不想错过!
房世宁看邓海山抓心挠肺的样子有些好笑,可她已经把主动权给他了,做不做都在他,反正她是不着急的。
天气尚好,房世宁打算四处看看,新买的铺子得重新布置一番,她要搜寻下是否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邓掌厨,这事不急,慢慢来。”
房世宁在宽阔的大街上信步游荡,四处瞧个不停,遇到好玩的好看的,也驻足停留一下,不过半个时辰,旁边跟着的冯沐暄两只手已经不够用了。
看离着乔坊主那里挺近,不如去蹭顿饭吃。
进了胡同口,远远的看见罗蜜娘的杂货铺里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再看从铺子里走出来的人,几乎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切丝器,有的还遗憾,“若是还有优惠卡就好了,可惜一早就被人给抢光了。”
“可不是!听说有人一下子定了十五个!也不知道买这么多干什么,害的我白跑一趟!”
“人罗姑娘不是说了吗,后天还会送来一批,到时候我们早去等着,就不信买不着……”
这意思就是切丝器卖的不错喽!
罢了,就不去打扰罗姑姑和乔坊主了。房世宁又转身离开。
冯沐暄看房世宁似乎还有兴头要逛,只得出声道:“再买你就自己拿!”
他是个保护她安全的,是个侍卫,不是跟班!
房世宁笑道:“我还以为你会一直不开口呢!真是,年纪也不大,怎么这么寡言少语!行了,既然你开口了,我也不为难你,回去铺子把东西放下,我们吃饭去!”
冯沐暄没好气瞪她一眼。寡言少语怎么了,多说多错不知道吗!
新铺子还是做绣品,可房世宁想尽量做的特别一些,那就只有在布局上改变一下了。
刚才她看似在胡乱逛街,可实际上却把另外两家做绣品的铺子都给摸了底。
花颜绣坊,上下两层楼,装饰的较为华贵,时不时的有坐轿的妇人进去购买,看来它的定位就是针对有钱人。
相比之下,丁记绣坊就略显寒酸,出来进去的多是麻衣妇人,也有挑着担子的货郎。
花颜绣坊和丁记绣坊,分别满足了上层人和下层人,那空出来的自然就是县城里的一般人家。
乔坊主当家时候的金针绣坊也多是针对这些人,可惜养子心气高,硬是拔高了绣坊针对的层次,想要和花颜绣坊分一杯羹。
花颜绣坊都是上层人家去久了的,她们自然不会降低身份到针对平民的金针绣坊,加上金针绣坊的绣品又不太出众,恶性循环,金针绣坊可不就经营不下去了。
房世宁接手,还是要继续乔坊主的路子,把平民这一块做好的同时,有了好口碑了,再往上层去,赚大富大贵之家的钱财!
她相信,凭着乔水芸的手艺,以后若是再有曹明琴嫡传弟子的名头,再贵的绣品也会有人买!
吃饱喝足,房世宁招呼冯沐暄打盆水来,“回去时间还早,把铺子里的灰尘打扫打扫。”
冯沐暄却站着不动。
房世宁知道人家武艺高强,要他干杂活有些委屈他了,可她这个主人不是都动手了吗,哼,休想再吃到她做的香椿炒鸡蛋!
冯沐暄见房世宁真的要亲自动手,只得说道:“这么大的铺子,你打算一个人经营?”
房世宁莫名的看他,“房契是我的名字,当然是我一个人经营。”
“那你是要村里县里来回跑?还要兼任伙计、账房?”
“当然不是了!——哦,对了,我还得雇人!”房世宁后知后觉的才明白他的意思。
“直接去买人!用着踏实!”
买人?房世宁还真没想过买人。
前世,不用说,那是不允许的。上世,她总归也是个“主子”,身边的丫环、婆子都是当家主母给分配好的,买人的事她也凑不上手。就是后来到了二皇子府,府里的下人也都是二皇子或者宫里早就安排的,她也从未买过下人。
要说买人,也就是乔水芸一个了,可她买下乔水芸后立即就把她的卖身契给毁了,所以“买人”这件事,对房世宁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如今冯沐暄一提,她倒是觉得应该顺势而为,买人还是很恰当的。
买了铺子,得有人打理,若是从外面招,既花费时间又不一定稳当,若是买人,只要得当就能买来立即用,加上卖身契在手,谁也翻不了天。
房世宁当即决定买人去!
刚把铺子门关好,邓海山又来了。
“我得了主家的准信儿,预备再另外买地方做你说的那个什么‘烧烤’!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方,我准备这去找中人,房姑娘你也一起跟着帮忙看看,若是地方合适,我今天就买下来!”邓海山兴冲冲道:“若真买了合适的地方,以后还得请房姑娘多多指点啊!主家说了,若是买卖兴旺,就分给房姑娘两成的利润!”
这件事是邓海山一手张罗的,他极力劝说主家相信房世宁,主家看重邓海山的为人,也相信他的眼光,稍加思索也就答应了,但也是个心胸宽阔的,提出,“烧烤”这件事若是做好了,邓海山和房世宁各得两成的利润。
真的赶巧了!
“邓掌厨,我这铺子人手不够,也正要去买人呢,还想着去找你问问哪个人牙子合适呢!”
“找什么人牙子啊,都是些黑心肝的,找中人!”邓海山拍拍胸脯,“你放心,我给你找的中人保管能买到合你心意的人!”
人牙子和中人还是有区别的。人牙子多是专指贩卖人口的低级小贩,价格便宜,但人口来路多数不正,有些人家愿意找人牙子买人,因为多能买到容貌姣好的丫头。中人却不一样,是官府认可的,除了可买卖人口,还能买卖田地、铺子,人口来路一般有保证,但就价格较高,有的还是犯官家眷。
邓海山熟门熟路的领着房世宁找到一处中人,姓刘,是县城里口碑最好的。
邓海山让房世宁先买人。
刘中人看邓海山领了个年岁不大的姑娘来,而且看样子还颇为尊重,心中不由得也郑重起来。
“请问姑娘,您买人是买活契的还是买死契的?”活契和死契,价格可不一样。
邓海山听房世宁说是第一次买人,于是就多解释两句,“死契就是终身为奴为婢,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生老病死婚嫁都由主家说了算,哪怕以后生了孩子,那也还是主家的奴婢下人,就是俗称的‘家生子’。除非主家主动到官府衙门放契他才能获得自由,若是私逃的话,打死不论。活契就好说了,类似于雇人,以两方商量的时间为限,主家不能随意打骂,但若是被雇佣方做的不好,主家有权提前解除契约。”
刘中人又补充道:“签了死契,大致每月主家还得发放月钱,毕竟就算是奴婢也得自己有个花销不是?若是签了活契,月钱可以一月一给,也可以按年给。”
房世宁不好说自己懂死契活契,但思及自己如今的身份,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听着。
若是买人,死契当然最好,对方的一切都在自己手里,不怕他翻出天去。但价格也高些。
“刘中人,我能先看看人再决定买死契还是活契,行吗?”
“当然可以!”刘中人什么事没见过,“那您想要什么样的人?”
房世宁说了说自己的要求,她要开一个绣坊,缺个掌事的和干活的。因为绣坊里来往的多是女眷,那掌事的就得是个女的,得能识字算账,她不在的时候帮着打理铺子;至于干活的,一男一女最好,男的做力气活儿,帮着搬搬扛扛,女的得招呼来往进去的人,得是机灵的,有眼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