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刺破东方的天际线。
“幽灵”分队,已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抗大的专属窑洞。
他们就像一群真正的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除了身上沾染的、属于黑石沟的尘土,和那股挥之不去的、血腥与硝烟混合的气味,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他们曾在那片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无声的屠杀。
没有欢呼。
没有庆祝。
二十九个人,包括刘嫣然在内,脸上都带着一种极致的疲惫。
那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被高度压缩后,骤然释放所带来的虚脱感。
成才站在窑洞的中央。
那副用沙土堆砌的沙盘,还维持着行动前的模样。
他没有说“休息”,也没有说“解散”。
他只是用那双在晨光中显得愈发深邃的眼睛,扫过每一个队员。
“复盘。”
两个字,让所有刚想松懈下来的队员,神经再次绷紧。
“王铁蛋,你先说。”
王铁蛋站了出来。
这个壮硕如牛的汉子,脸上没有一丝完成任务的喜悦,反而带着一种后怕的凝重。
“报告。”
“主地堡清理任务,完成。”
“迷药投放后十五秒,目标全部失去反抗能力。我带人进入,用时一分三十秒,完成补刀。”
“比预定时间,慢了五秒。”
他没有找任何借口。
“为什么慢了?”成才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让人心头发冷。
“第一次……第一次杀睡着的人。”王铁蛋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们的脸,很放松。有一个……年纪很小,看起来跟我弟弟差不多大。我……犹豫了半秒。”
窑洞内的空气,瞬间冷了下来。
“半秒。”
成才重复着这个词,像是在咀嚼一块冰。
“战场上,半秒钟,一颗子弹可以从三百米外,打穿你的脑袋。”
“半秒钟,一枚手榴弹可以在你脚下爆炸,把你撕成碎片。”
“你那半秒的仁慈,可能会让你所有兄弟,给你陪葬。”
王铁蛋的头,垂得更低了。
“我错了。”
“错在哪?”
“敌人,就是敌人。”王铁蛋一字一句地说道,“无论他是醒着,睡着,笑着,还是哭着。只要他还穿着那身皮,他就是该死的鬼子。”
成才没有再追究,目光转向下一个。
“李四。”
那个攀爬好手站了出来,他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哨塔清理,完成。用时两秒,绞杀目标。处理尸体,用时四十五秒。”
“过程中……出了一个纰漏。”
“说。”
“我往下放尸体的时候,绳索和哨塔的木头摩擦,发出了一声轻响。”李四的声音里带着懊悔,“虽然声音被风盖过去了,但如果当时风小一点,或者有鬼子恰好在附近,后果不堪设想。”
成才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接下来,每一个小组的负责人都站了出来。
他们说的,都不是自己的功劳。
而是自己在行动中,犯下的,或者险些犯下的错误。
巡逻兵的血,差点滴在石头上,被眼疾手快的队员用一把土盖住了。
毒杀篝火旁鬼子的时候,有一支弩箭的力道稍微大了点,差点穿透脖子,钉在前面的木桌上。
处理尸体时,一个鬼子军官口袋里的怀表掉了出来,发出了清脆的声响,惊得所有人出了一身冷汗。
这根本不是庆功会。
这是一场极其残酷的、自我批判的复盘会。
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
每一个失误,都被拎出来,放在所有人的面前,用最冰冷的语言进行解剖。
刘嫣然坐在一旁,手中的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她记录下的,不是一份请功的报告。
而是一份份带着血腥味的“错误集锦”。
她终于明白,成才为什么坚持要复盘。
对于“幽灵”来说,一场完美的胜利,价值远不如一次深刻的失败。
因为胜利会让人麻痹。
而失败,会让人清醒。
当所有小组都汇报完毕,成才的目光,落在了刘嫣然身上。
“你。”
刘嫣然的心一紧,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把你的记录,念一遍。”
“我?”刘嫣然有些错愕。
“念。”成才的语气不容置疑。
刘嫣然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几页被汗水浸得有些褶皱的笔记本。
她的声音,起初还有些微的颤抖,但很快,就变得平稳、清晰。
“目标哨所,常规编制三十二人。实际人数,三十二人,全部吻合。”
“外围固定哨,两座。哨塔,一人,配备九二式重机枪一挺,子弹三百发。主地堡,歪把子机枪一挺,守备兵力八人。”
“移动哨,两组,每组两人,沿固定路线巡逻。巡逻一圈,用时七分二十秒,误差不超过五秒。”
“篝火处,四人。有饮酒行为,警惕性为丙级。”
“指挥官帐篷,位于哨所中心,防御最严密,但其右后方三十度角,为探照灯扫射死角。”
“最大防御漏洞,位于哨所西南侧断崖,垂直高度约十五米,岩体脆弱,无任何人工防御设施,被判定为不可逾越地形。”
……
她念得很慢,很清晰。
将自己在那一百五十米外,用望远镜窥探到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一开始,那些桀骜不驯的兵王们还有些不以为然。
但听着听着,他们的表情,渐渐变了。
从不解,到惊讶,再到一丝……敬畏。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如此轻松地完成任务。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
而是因为,在他们动手之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已经用她的眼睛和大脑,将敌人的骨头,一根根全部拆解开来,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他们只是负责挥刀的屠夫。
而她,是那个画出屠宰路线图的,设计师。
当刘嫣然念完最后一个字,整个窑洞,落针可闻。
成才等了几秒钟,才缓缓开口。
“都听到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锥子一样,扎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你们能活着回来,不是因为你们的刀够快,箭够准。”
“是因为她。”
成才的手,指向了刘嫣然。
“是她的眼睛,为你们找到了最安全的路线。”
“是她的大脑,为你们计算出了最完美的动手时机。”
“是她手里的这支铅笔,在你们出发前,就已经杀死了所有的敌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刘嫣然身上。
刘嫣然的脸,“唰”的一下,红到了耳根。
她下意识地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那本已经写满了字的笔记本,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种在所有人面前,被成才用如此直白的方式点名表扬,比让她再爬一次断崖,还要让她感到无措。
“抬起头来。”
成才的声音响起。
刘嫣然的身体一僵,缓缓抬起头,对上了他的目光。
“从今天起,你要记住。”
“你不是非战斗人员。”
“你不是一个跟在队伍后面,负责记录的文书。”
成才看着她,一字一句,无比清晰地说道:
“你是‘幽灵’。”
“你的武器,不是枪,不是匕首。”
“是你的脑子,和这支铅笔。”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油纸包。
打开。
里面是几块风干的腊肉,和一小撮珍贵的盐。
这是他全部的存货。
他没有自己吃,而是用匕首,精准地分成了二十九份。
每一份,都大小均等,分毫不差。
“庆功。”
他将其中一份,递到刘嫣然面前。
刘嫣然看着那片薄薄的、透着油光的腊肉,再看看成才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鼻子猛地一酸。
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上来。
但她死死忍住了。
她知道,这个男人,最讨厌的,就是眼泪。
她伸出还在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那片腊肉。
“谢谢……教官。”
她第一次,用这个词来称呼他。
成才没有回应,只是将剩下的腊肉,分给了其他队员。
没有人说话。
所有人,都默默地接过自己的那一份“战利品”,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着。
这是他们用三十二条鬼子的命,换来的奖赏。
味道,咸,香。
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血腥。
刘嫣然吃完了那片肉,感觉一股暖流,从胃里,一直涌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