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兵进九江,孙传庭的建议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5,419

  如今九江城中,实际兵力仍然还有十二万之众。

  分别是吴三桂手中的三万人马,虽然在黄浒河突围之后,沿途损失了数千人。

  但吴三桂却把刘芳名、李国翰手中的残部收编了。

  从而保证了手中兵力不减反增,而且战斗力反而略有提升。

  其次是尚可喜手中的五万人马。

  以及珠玛喇和原左良玉帐下总兵郝效忠帐下的四万人马。

  珠玛喇是调动不了尚可喜和吴三桂的人马。

  所以二人的意见很重要,他们要是说打,那就肯定要打。

  但他们要是说撤退,珠玛喇也不可能留下。

  “我同意保存实力,撤往武昌。”

  尚可喜言简意赅的说了句。

  吴三桂也点点头:“失去江西,九江根本四面受敌,已经不利于坚守。”

  “退守武昌,可保湖北,最不济也可以守住襄阳,确保河南、陕西。”

  “其次,湖广、武昌还有数万人马,加上我们手中兵马,大事尚有可为。”

  见这二位开口了,珠玛喇也就不再犹豫,当即拍板道。

  “那就立即撤退,平西王你部先走,智顺王你部断后,我率领各军,挟持城中百姓,把城中所有军需物资尽数搬空。”

  “即便要走,也决不能给南明留下一草一木。”

  ……

  两天之后,弘光元年的十一月初六。(既1645年)

  万骑军总兵崔定国,率领万骑军所部人马,从彭泽进入九江府附郭德化县城。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已经沦为废墟的城池。

  偌大的九江城,半年前就遭遇了金声桓,郝效忠下令放火烧了一次。

  这一次,清军撤离前,再次下令放火,把九江烧了个干净。

  九江旧城德化县之名,至此消失在历史之中。

  全县十几万百姓,也被清军裹挟而去。

  看着眼前废墟一般的城池,还有没有散去的灰烬和烟尘。

  崔定国表情难掩愤怒的骂道:“这帮建奴鞑子,真是死不足惜。”

  “崔总兵,现在怎么办?”

  陈德也是叹了口气,建奴的破坏力,他早已经见识过。

  “就地驻扎,加强戒备,搜救周边乡镇,看看有没有幸存的百姓吧。”

  “立即派人向大将军汇报情况,请示接下来,我们的作战任务。”

  崔定国翻身跨下马背,缓缓走向了废墟之中的九江城。

  而这个时候的韩烈,也已经率领神机军,神武军,亲卫营主力,撤回到了池州城休整。

  次日,接到崔定国的军报,得知清军已经全面撤出九江的消息。

  韩烈略作思考,便对孙思克吩咐道。

  “集合亲卫骑兵营,随我前往九江城。”

  “刘楗,让参军府所有人员,随军同行。”

  “吴六奇你留下来,继续整编亲卫营的工作,把这次战斗之中,收拢的降兵,编入亲卫营序列。”

  “同时传令张名振代管各军,就地休整,补充战备,等候下一步军令。”

  既然清军已经撤出九江,大军又刚刚经历过大战,正好休整一下。

  “大将军,文艺队的女兵,即将抵达池州参加慰问演出,这事是否要郑重安置一下?”

  刘楗在韩烈起身时,提醒了他一句。

  “那就通知张名振和罗平安,到城门口来见我。”

  韩烈想想认为这事确实事关重大,文艺队已经设立几个月,这是第一次上前线慰问演出。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这不仅关系到他韩烈的脸面。

  也关系到军队的威严,以及将士们思想转变的问题。

  文艺队不是营妓,这点必须严肃对待。

  要知道旧军队的习俗,可是有营妓的,绝对不能让将士们,产生误解,从而造成一场事变。

  韩烈换上行装,骑着白龙驹战马,来到城门口时,接到命令的张名振和罗平安,已经来到城门口。

  “参见大将军!”

  时值隆冬,即便是午后,明明太阳高挂,却依旧寒意袭人。

  二人都穿着盔甲,戴着镶嵌着皮毛的红缨铁盔,肩上披着厚厚的绒毛战袍。

  “不必多礼。”韩烈翻身下马,走向二人。

  孙思克率领亲兵营,缓缓开出城。

  “九江已经收复,不过是一座空城,清军主力已经全部撤往武昌。”

  “我需要过去主持江西防务,池州各军休整,补充事务,都交给你们二人负责。”

  韩烈面带微笑,介绍了情况。

  紧接着他收起笑容,严肃的看着二人说道。

  “我军的第一支娘子军,木兰文艺队即将前来池州慰问演出。”

  “估计两天就能够到,我必须严肃的告诉你们,文艺队隶属大将军府,那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娘子军。”

  “也是我军走向新思想,改变旧思想的新军队。”

  “在文艺队前来演出期间,你们必须保证她们每一个人的安全。”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我拿你们是问。”

  “告诉我们的将士们,文艺队的女兵是我们的袍泽,是我们的姐妹,无论是行动上,还是言语上,都必须予以尊重。”

  “谁敢以身试法,调戏文艺队的女兵,做出侮辱下流行为,军法从事,绝不容情。”

  “这是底线,我不管他身份地位高低,谁要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嘴,我就砍了他的手,剁了他的脑袋。”

  从未见过韩烈如此严肃的二人,无不是心头一凛,郑重的回道。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坚决执行军令,做好保护和迎接工作。”

  “辛苦你们了。”韩烈点点头,跨上战马,在王德、孙平率领的亲卫护卫下,追赶大队人马而去。

  十一月初八日上午。

  韩烈率领亲卫营的三千骑兵抵达废墟中的九江城。

  九江府作为江西建制最早的城池之一,西汉至汉末三国,都叫豫章郡。

  东晋时期豫章郡撤销更名为浔阳郡,到南朝刘宋时期又改名江州。

  至此江州之名,一直延用到元末明初。

  元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至此九江之名,延续到后世。

  至于为何朱元璋要改江州为九江府,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但普遍认为九江作为长江入江口,因为由江西九大水系汇入长江,从而有了九江一词。

  可无论是古豫章郡,还是古浔阳,亦或者江州之名。

  在韩烈看来,都要比九江这个地名更有韵味。

  “大将军,末将经过连日收拢,在城外收拢百姓一万六千五百三十二口。”

  “如今百姓多缺衣少粮,城池已经焚毁,不知百姓如何安置?”

  崔定国,陈德,张国柱,王遵坦诸将在城外迎到韩烈时,心念百姓的崔定国,第一时间向韩烈汇报了这个情况。

  “建立营棚安置百姓,同时向周边各县,以及南康府各县,抽调民夫前来营造城池。”

  “凡是前来的民夫,每日三餐管饱,每日发放二十文工钱。”

  “立即安排人马,把告示张贴出去。”

  “有手艺的泥瓦匠,每天工钱五十文。”

  韩烈看着眼前如废墟的城池,第一个念头就是重新建城。

  九江城作为江西北部门户,扼控长江咽喉的城池,必须重建起来。

  “末将这就去办。”崔定国当即拱手应道。

  “公愚,立即给江西巡抚衙门,布政司衙门,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等有司衙门下公文。”

  “让各司主官前来议事,另外让他们推荐府衙官吏。”

  “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南昌,五天之内,让他们必须赶来。”

  韩烈紧接着又对刘楗吩咐了一声。

  “是。”刘楗答应之下。

  顾不得歇息的韩烈,随后亲自来到安置百姓的营棚,看望了收拢的百姓,并亲切的与他们进行了交谈。

  在了解到百姓诉求之后,韩烈当众表示:“是朝廷没有保护好你们的家园,这是我等的失职。”

  “九江城即将在原址重建,你们失去的房子,官府会给你们建好,土地也会重新分发给你们。”

  “接下来城池重建,你们可以出工,每日不但有工钱,一日三餐保证吃饱肚子。”

  “将军,您说的话算数不?”面对韩烈画下的大饼,围观的百姓将信将疑,有胆大之人,在人群之中小心翼翼的问了句。

  “请乡亲们放心,也请大家认清楚我这张脸,我叫韩烈,当朝大将军,辅政大臣,陛下钦封的梁国公。”

  “如果我今日的承诺每年三月份没有兑现,你们可以上京城向皇帝告我,草菅人命,祸害百姓。”

  韩烈没有没有退缩,勇敢的站到台前的他,扬声发出了自己的承诺。

  “大将军的承诺,我等草民不敢不信,老朽代乡亲们谢过大将军了。”

  人群之中有乡老,士绅秀才听到韩烈是当朝大将军,连忙向韩烈叩拜感谢。

  百姓见状纷纷叩拜喊道:“谢大将军为我等草民做主。”

  时任江西巡抚的钱肃乐,巡按御史揭重熙,布政使万元吉,按察使郭维经,都司总兵郑鸿逵在接到韩烈军令时。

  众人没敢怠慢,在郑鸿逵率领的一营兵马护卫下,日夜兼程赶到了九江城下。

  不过相比起这些人,在安庆督师的孙传庭,却先一步不请而至。

  “伯雅先生,安庆攻守之战,打的不错,尤其是最后反击一战,打的更是漂亮啊。”

  见到孙传庭到来,韩烈甚是高兴,在迎接他进入大帐时,韩烈由衷的赞扬了他安庆守卫战的功绩。

  “大将军谬赞了,下官身为安池太徽宁督师,却导致各府沦陷,差点让建奴兵临京师城下,这是下官之大罪啊。”

  孙传庭今日前来,其实就是来请罪的。

  “伯雅先生不必自责,若说有罪,那也罪在于我,与先生何干?”

  韩烈却从来没有怪罪过孙传庭,要知道整场战役的策略制订,那都是他的一手定下的。

  而且他也已经给朝廷上了请罪折子,一人担下了这个责任。

  虽然朝廷目前没有处置方案下达,但韩烈基本可以确定。

  如今他重新收复失地,还歼灭了阿济格,并收复了江西布政司全境。

  朝廷断然不敢处罚他,顶多是功过相抵,甚至还会嘉奖一番。

  所以他也就没有必要把孙传庭再牵扯进来了。

  在韩烈的再说劝说下,孙传庭只得作罢。

  “大将军,九江战略位置重要,下官认为因为加强管理。”

  “我有个建议,如今九江残破,民生凋敝,不如撤销南康府,合并到九江府。”

  “这样也可以快速恢复九江府的繁荣经济,把南康府消减为康州,直属九江府管辖。”

  “而且据下官所知,经历这次建奴之祸,江西的南昌府,瑞州府,抚州府,建昌府,袁州府都受到不小的战火波及。”

  “至少有上百万百姓,在战火之中流离失所,数十万百姓死于战火。”

  “江西自宋代以来,号称江南圣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都是冠绝南国。”

  “全行省十三府,官员机构繁冗,这对于朝廷和百姓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正好趁机撤销瑞州,南康,建昌三府。”

  “那南康各县并入九江,把瑞州各县,并入南昌。”

  “把建昌府各县,并入抚州府。如此即可减少官府官员开支,也可以快速恢复战后损失。”

  孙传庭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作为安庆督师,兵部尚书,眼界早已经不局限一城一地。

  韩烈原本还在考虑,如何重建九江的问题。

  听完孙传庭的建议,他不由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伯雅先生不愧为智者也,你的提议很好,我喜欢一份章程,劳烦你写出来。”

  “这两天江西巡抚各司官吏,就会赶来九江,我们到时候再商议一下。”

  “若是可行的话,立即上报朝廷,就此把江西十三府,消减为十府府衙。”

  韩烈欣然点头,说起来南康府,本就是九江辖地。

  同样瑞州府也是南昌辖地,而建昌和抚州二府,虽然建昌历史更胜抚州,但从地理上看,处于盱江下游的抚州,更适合作为府治所在。

  抚州地势开阔,抚河环绕,土地肥沃,又比邻南昌,无论是交通,还是人口和经济,都比建昌府更有优势。

  反观建昌府地处山区,所辖的南城,南丰,广昌,新城各县,都是山区小县,原本就人口凋敝,土地贫瘠。

  经历了这次建奴入侵,人口更是锐减。

  在建昌府驻藩数百年的益王家族,也在战火之中焚毁,最后一代益王朱慈炲,也在金声桓年初带兵占领建昌府时,死在了战火之中。

  可以说这个时候,裁撤益王藩邸,合并建昌为抚州府,也是大势所趋。

  除了江西发展建议,孙传庭紧接着向韩烈继续说了第二个观点。

  “大将军,历史上的三国时代,魏蜀二国有句谚语,叫做得陇望蜀,亦或叫得蜀望陇。”

  “同样,在历朝历代的争霸之中,守长江就没有不守襄阳的道理。”

  “如今我军虽然占领了九江这座军事要地。”

  “但是,武昌必须拿下,襄阳必须收回。”

  “下官建议,趁清军新败,军心动荡,湖北民众反抗不断地情况下,至少要收复武昌,把清军赶回到襄阳,汉水以北才行。”

  关于孙传庭这个提议,韩烈不是没有考虑。

  只是最新的情况却是,清军征南大将军,豫亲王多铎,招抚大学士,兵部尚书,洪承畴二人统率的北方三十万大军。

  已经对河南归德府,也就是睢阳发起了冬季攻势。

  “伯雅先生,据我所知,武昌至少还有十五清军,而且武昌易守难攻,我军想要拿下武昌,至少需要抽调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对阵十五万,如果是正面交战,胜算肯定是有的。”

  “但武昌三镇,都是坚城,一旦我主力陷入其中,必然会是一场空日持久之战。”

  “若是这个时候,北方清军南下,睢阳守卫战一旦失败,江淮将难以挡住清军铁骑,后果不堪设想啊。”

  韩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同时,接着又说道。

  “目前我军在山东,睢阳,江淮有十几万大军,九江这边又有二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

  “两线长时间作战的话,我们的后勤保障,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如果这个时间,再晚上一年,拖到明年的冬季,来年春夏,我们可以稳定两广,湖南,江西的钱粮收入。”

  “那么局面就会好很多。”

  “几十万大军作战,不单单需要数以万计的钱粮,还需要百万人力来运输钱粮,这些我们都必须考虑啊。”

  韩烈何尝不想,率领百万大军,大举北伐,横扫建奴,来个犁庭扫穴,把建奴鞑子尽数消灭,恢复大明初年努尔干都司雄图伟业。

  可现实却是,如今的他养活三十万军队,已经捉襟见肘,要是再维持长时间两线作战。

  不但军队无法保证钱粮供应,百姓们也只能吃糠咽菜,甚至直接饿肚子。

  说到现实问题,孙传庭也深刻的体会到了韩烈的难处。

  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之贵。

  “大将军,您说的问题,下官也明白。”

  “但要是再等一年,武昌三镇,湖北想要收复,势必要付出数倍的精力。”

  “如果您担心江淮的战事,下官不才,愿意前往徐州坐镇,主持北方战事。”

  “三个月,在来年开春前,下官拼了老命,也要保住徐州,凤阳,济南,兖州四地不失。”

  “以确保大将军您,安心收复武昌三镇。”

  孙传庭咬了咬牙,却还是力主韩烈率军收复武昌。

  他的理由有三点,第一清军新败,军心士气不稳,正是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

  第二,不趁此机会收复武昌三镇,那么一旦清军在武昌站稳脚跟,想要再收复失地,那必然会困难重重。

  第三,湖北江汉平原,是著名的粮仓,足以养活十万大军,加上武昌和襄阳地形险要。

  不掌握武昌和襄阳,不单单九江,安庆,包括长江水路,以及湖南的岳州,还有巴蜀都会面临清军进攻。

  如果说九江是江西的门户咽喉,那武昌就是荆楚大地,南方各省的心脏,不拿下武昌,就好比把自己的心脏,暴露在敌人的尖刀之下。

  “伯雅先生,你的决心,让我动容啊。”韩烈看着面色坚定,目光炯炯的孙传庭,如此坚决的态度,也不由动容。

继续阅读:第451章 韩烈的为人处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