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高唐大捷,敌将的应对
明末逐鹿2025-07-29 08:555,526

  “保护贝勒爷渡河,其余人马跟我上去,拖住南明贼军。”

  眼看明军追杀了上来,巴牙纛章京莫达尔,没有丝毫迟疑,率领一队人马,直接杀向了明军军阵。

  岳乐左右的戈什哈,护卫着岳乐,拍打着战马,想要冲入河水时,却遭到战马的抗拒。

  看着湍急的河流,那些气喘吁吁的战马,无不是挣扎着不肯下河。

  毕竟连续作战奔走了大半天,这些战马的体能也达到极限。

  再让它们下河,根本无法在河中立足。

  即便是牲口,也有畏惧感,同样也会害怕和惜命。

  此刻的岳乐身边,只剩下不到两千人。

  韩烈,王辅臣率领的亲卫铁骑,实际人更少。

  只有千余骑,这一路你追我逃下来,双方人马不断减员掉队,实际都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完全是凭借着一口气和战斗意志支撑着。

  就连韩烈坐下的白龙驹,在半路上也被韩烈换乘了火焰驹。

  白龙驹留在了半路上,让伤兵照顾休息。

  “明军威武!”

  相比起将士们的力竭,韩烈现在的精气神,却一直保持在旺盛的状态。

  一声大喝,双腿一夹马腹的韩烈,手持长枪直冲而出,抢先一步杀向了反扑上来的敌骑。

  “杀!”

  长枪如蛟龙出海般从韩烈手中挥舞而出,冲上来的敌骑,在韩烈的凌厉枪法攻击下,无不是惨叫跌落马背而死。

  “杀!”

  紧随而来的王辅臣,这会虽然体力还在,但座下换了两次的战马,明显处于力竭状态,步伐都有些凌乱。

  事实上这个时候,你我双方的骑兵,人马体力都消耗殆尽,冲锋的架势,显得混乱不堪。

  手中挥舞的战刀,更是软绵无力。

  “噗嗤!”

  保持着旺盛体力的韩烈,冲入敌阵,手中长枪连杀数人,一个俯冲,手中长枪闪电般刺在莫达尔身上。

  透体而入的锋利枪刃,让重达二百斤的大胖子莫达尔,疼痛的发出了一声哀嚎。

  “死!”双手握枪的韩烈,怒吼一声,奋力一挑,把莫达尔的身体,挑飞而起,重重砸落在他身后冲上来的敌骑身上。

  直接把冲上来的数名敌骑给砸飞了出去。

  “大将军威武!”

  左右亲卫铁骑的将士们,见到韩烈神勇表现,无不是精神一震,齐声高呼而起。

  “驾!”

  河岸上的岳乐,听到身后的欢呼声,回头之际,正好看到莫达尔被韩烈挑飞的一幕。

  莫达尔是他的巴牙纛章京,也就是亲卫将领。

  这可是一名天生神力,弓马娴熟的猛将,可却被明军大将一枪挑杀。

  岳乐虽然武艺也不弱,可单打独斗也不是莫达尔的对手。

  面对一枪刺死莫达尔的韩烈,他那里还有半点对抗之心,心慌之下的他,挥舞手中的战刀,重重拍打在战马的背上。

  驱使着战马跳了水中。

  此时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成功渡过眼前这条河流!

  站在一旁的众多戈什哈卫士们看到此景后,毫不犹豫地驱策着胯下骏马,纵身跃入河中。

  然而,令岳乐始料未及的是,这条被称为卫运河的河流竟有如此特殊之处。

  原来,它乃是运河的支流之一,经过人们精心的拓宽和清理,已然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人工河道。

  特别是此处河段,由于距离运河交汇处并不遥远,因此水流异常湍急。

  不仅如此,其水深更是令人咋舌,浅处约达两三米之深,而最深的地方甚至高达五六米之巨。正因为这样恶劣的条件,所以这一带附近都未曾修建任何渡桥。

  刚刚落入水中,岳乐就连同他所乘的马匹一起迅速沉没下去,只剩下一颗头颅还露在水面之上。在汹涌澎湃、急速奔腾的河水猛烈冲击之下,那匹战马不断地奋力挣扎并发出阵阵凄厉的嘶鸣声。

  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强大的水力,将背上的岳乐狠狠地掀翻下来。

  与此同时,同样的一幕正在那些一同跳入河中的数百名骑兵身上接连上演。

  寒冷刺骨且湍急无比的河水,别说是人了,即便是身强力壮的战马在此刻也根本无法站稳脚跟。

  “咕咕咕......”

  一阵闷响传来,落水后的岳乐猝不及防之间已连续灌进好几口河水,紧接着整个身躯便如石沉大海一般,瞬间消失在了滚滚浪花之中。

  反倒是他坐下的战马,却挣扎着逃回了岸边。

  “贝勒爷不见了……”

  岸上那些来不及跳下河的戈什哈,看到岳乐沉入水底,顿时惊叫的跳进了河水之中寻找。

  这一刻,所有的戈什哈卫士无不是如丧考批。

  岳乐是他们的主子,要是岳乐死了,他们也不可能独活。

  根据八旗制度,主子战死沙场,戈什哈卫士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殉葬。

  一百多名戈什哈卫士,前仆后继的跳入了河水之中,结果就是无一人生存,也没有再把岳乐给捞起来。

  而战场之上的韩烈,王辅臣率领的亲卫铁骑,经过一番冲杀下,把反抗的敌骑尽数击杀殆尽,来到河岸边上时,才发现除了一些空落落的战马外,再没有一个活人。

  “这帮建奴鞑子,倒是忠心,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啊。”

  韩烈在了解到情况后,感叹了一声,扬声下令道。

  “王辅臣,安排将士打扫战场,生活煮些马肉充饥,吃饱肚子再撤回高唐城。”

  “是。”王辅臣拱手答应一声,随即指挥士卒忙活了起来。

  从早上开始战斗,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时辰,时间已经来到下午。

  将士们早已经疲惫不堪,更是饥肠辘辘。

  眼下战场之上,虽然尸体遍地,血气弥漫,但对于长期厮杀的将士们来说。

  这样的环境,丝毫不影响大家的食欲。

  那些战死的战马尸体,显然是上好的食材。

  “大将军,这匹黄骠马,是那鞑子贝勒岳乐的坐骑,倒是颇为神骏灵性,请您处置。”

  席地而坐休息的韩烈,看着王辅臣牵来的黄骠马。

  起身上前摸了摸马头,查看了一些战马的牙口和蹄子,也不由点头赞道:“确实是一匹好马,毛发光亮,四蹄健壮有力。”

  “这一仗你表现着实出色,此等功劳值得嘉奖,这匹战马便赐予你罢!”

  韩烈目光如炬,又怎会瞧不出王辅臣眼中对这匹战马的渴望?

  然而,按照军中规矩,战场上所缴获之物皆需统一登记并予以分配。

  也就是说,唯有身为大将军的韩烈方拥有分配之权,旁人绝不可擅自私吞,否则一经查证落实,必遭军法严惩。

  王辅臣似是有意为之,竟将那战马径直牵引至韩烈跟前。

  其司马昭之心,可谓路人皆知。

  不过,面对如此良驹,韩烈倒也毫不吝啬。

  毕竟,王辅臣在此前数场战役中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实乃一员猛将。

  而对于这般勇将而言,一匹上好的骏马所能带来的助力堪称巨大。

  “多谢大将军厚赐!”王辅臣闻得此言,喜不自禁,赶忙拱手作揖,躬身拜谢。

  “哈哈,你这家伙倒是一点都不客气啊!得了好处还卖乖,往后可要悉心照料它哟!”

  韩烈见状,不禁摆了摆手,面带笑意地调侃起来。

  再观此批黄骠马,通体毛色金黄,犹如绸缎般光滑亮丽,四蹄矫健有力,奔跑时犹如疾风骤雨。更为难得的是,从其牙口判断,这匹骏马方才步入成年阶段,约莫仅有六岁上下,正值风华正茂之时。

  以战马年龄来看,只要战场上不折损,至少可以配备王辅臣十年之久。

  作为一名猛将,这样神骏的战马,相伴左右,不亚于一件稀世珍宝。

  经过一番休整,韩烈与王辅臣率军吃饱肚子,刚要撤回高唐城。

  李岩率领的人马,因为担心追赶的韩烈有失,带着两营人马,一路飞奔而来。

  “末将参见大将军!”伴随着一声高呼,只见李岩身跨骏马,身后紧跟着左右参将杨捷和田忠二人,他们三人如疾风般疾驰而来。

  待到近前,李岩急忙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他快步向前,率领着两位参将一同单膝跪地,恭敬地抱拳施礼后,沉声说道:“末将未能及时增援,致使大将军身陷险境,罪责深重,请大将军重重责罚!”

  听闻此言,韩烈面带微笑,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朗声道:“快快起身,此事怪不得尔等。你们一路奔波赶来,已是辛苦至极,何谈责罚之说。”

  说罢,韩烈上前一步,亲自扶起李岩等人。

  关切地问道:“城外战况究竟如何?”

  李岩不敢怠慢,连忙拱手回禀道:“启禀大将军,经过一番激战,东南二门以及北门的清军已悉数被歼。”

  “只是……西门外约有两三千骑兵趁乱突围而出,但其余敌军均已被我军彻底消灭。”

  韩烈微微颔首,缓声说道:“围歼五万之众,跑了区区几千人马,倒也是正常。”

  “今日一战,连那酋首岳乐亦命丧黄泉。如此战果,堪称辉煌。”

  心情大好的韩烈,转头看向众将士,高声下令道:“传本将军令,各部兵马即刻返回高唐城,休整三日。”

  说起来为了围歼岳乐,这些天来韩烈几乎没怎么合眼。

  全军将士日夜兼程,又经历一场浴血奋战,实在是辛苦。

  如今战事稍缓,正好返回高唐城,让将士们歇息调养,养精蓄锐一番。

  韩烈率军回到高唐城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会城外战场,经过将士们的打扫,已经见不到尸体,但染红了大地的血迹,却是弥漫在城头上空。

  在城北的营地内,韩烈听取了众将汇报战果后,笑着说道。

  “今日大家都辛苦了,我就不废话了,大家回去好好歇息,有事明日再议。”

  “末将等告退。”众将对于韩烈的体恤,自是心存感激,纷纷告退而出。

  高唐一战,全歼岳乐所部五万余人,确切数字是四万六千余人。

  其中斩杀的人数高达两万人,被俘的有两万六千人。

  包括岳乐在内的一众将领,尽数死于战场。

  只有顾纳岱和穆尔祜二人,带着三千余骑兵,一路逃离了出去,侥幸活了下来。

  参与战斗的韩烈帐下各军将士,虽然伤亡也不小。

  但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忠义军和忠贞军加起来,阵亡了四千六百人,伤了五千多人。

  除了人员伤亡外,这一仗缴获其实颇丰。

  光钱财就价值二百六十多万两银子。

  另有战马两万四千多匹,还有兵家器械无算。

  战马向来是战略物资,清军之中战马多也是正常。

  至于钱财嘛,则是岳乐撤出东昌府时,从沿途百姓手中搜刮所得。

  这笔钱财的主人,大部分都死于乱军之中。

  交还是不可能了。

  只能充当军费军饷,奖赏有功和抚恤牺牲的将士。

  岳乐从聊城撤离前,就先后给驻扎在临清关和德州的清军将领,包括大名府的瓦克达、尼堪发出过消息。

  如今几天过去,临清关守将左翼统领南褚,已经接到岳乐战败的消息。

  同时突围出去的顾纳岱,穆尔祜,也逃回了德州。

  与驻守在德州的右翼统领博尔辉会合。

  德州虽然在黄河北岸,仅靠河北的河间和沧州,但却是隶属济南府的散州。

  而临清关则是东昌府治下的临清州。

  因为运河在临清设立的税关出名。

  同样,高唐州也是东昌府治下的散州。

  明军占领东昌府,全歼岳乐所部人马的消息传开后,无论是德州的博尔辉,还是临清关的南褚。

  亦或者大名府的瓦克达和尼堪,都是充满了震惊。

  大名府隶属北直隶,自古都是北方重镇,附郭大名县,以及境内的邯郸,都是历史名城。

  扼守住大名府,就等于守住了北进的咽喉。

  这也是尼堪屯兵之处的原因。

  同样瓦克达率军南下之后,也在此屯兵的原因。

  随着岳乐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大名城内瓦克达的行辕内,暴躁的发了一通脾气。

  “尼堪贝勒,岳乐贝勒的覆灭,你要负主要责任。”

  “若不是你擅自撤出濮州,导致岳乐贝勒在东昌失去屏障,何至于如此惨败?”

  瓦克达身为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封爵谦郡王的他,如今更是三军统帅,抚远大将军。

  对于尼堪也是毫不留情面。

  “谦郡王指责的是,卑职难辞其咎。”尼堪低着头,拱手应道。

  “但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抵挡明军的攻势。”

  “下一步,明军会攻取临清关和德州。”

  “一旦两地失守,明军将可能长驱直入,沿着运河北上京师。”

  “若是真到了这一步,不但卑职万死莫辞,谦郡王您也无法向朝廷交代。”

  尼堪虽然承认了自己的罪责,但接下来他说的话,却也是现实问题。

  其实尼堪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当日他要是留在濮州,今日瓦克达接到的消息,就是濮州失守,尼堪战死的消息了。

  “郡王,贝勒爷说的没错,当务之急是应对,指责已经没有意义。”

  以内秘院大学士,兼内大臣身份的范文程,看出瓦克达和尼堪二人之间,彼此心中的不满的他。

  连忙开口说和道:“眼下根据情报显示,南明军队的意图,应该不会冒险北上。”

  “毕竟我们还有十几万大军在大名府,德州,临清关。”

  “此去京师千里之遥,没有二十万大军北进,也无济于事。”

  “若是明军倾巢北上,我军只需要斩断运河水路。”

  “明军粮草补给就会无法补充。”

  “明军统帅要是真北上了,那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范文程说到这里,帐内的瓦克达和尼堪也都冷静了下来。

  “范大人的意思,明军下一步的目标,会是我们?”尼堪神情凝重的看着范文程,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瓦克达也是吓了一跳,皱着眉头的他看着范文程说道。

  “大名府城高堑深,咱们十万大军在此,明军那什么攻城?”

  范文程没有回瓦克达,而是看向尼堪说道。

  “贝勒爷,您与明军多次交手,您认为明军有没有实力,对我们展开围攻呢?”

  尼堪叹了口气,沉重的说道。

  “范大人说的不错,如今的明军,早已经今非昔比,他们不但有强大的战斗意志,严明的军纪。”

  “还有强大的火炮和火枪,不得不说,真要对阵,我们胜算不大。”

  “尼堪,我看你是被明军吓跑了胆。”瓦克达见尼堪对明军,如此赞誉有嘉,不满的讥讽了对方一句。

  眼看二人又要闹别扭,范文程连忙劝说道。

  “二位是主帅,不可意气之争啊。”

  “哼。”二人彼此瞪了对方一眼,各自别过头了。

  说起来瓦克达和尼堪,可是堂兄弟,血缘关系十分相近。

  首先二人的爷爷都是努尔哈赤,瓦克达的父亲代善,和尼堪的父亲褚英,则是亲兄弟。

  瓦克达之所以瞧不起尼堪,自然是自视过高,认为尼堪作为被处死的褚英之子,根本不配与自己平起平坐。

  尼堪原本也无意跟对方对立,奈何瓦克达灼灼逼人。

  正当双方闹得不可交时,护军统领阿哈尼堪来报。

  “启禀郡王殿下,彰德府,相州等地遭到明军攻击,我方守军败逃而回。”

  阿哈尼堪的汇报声,当即打破了大堂上的平静。

  “可知明军有多少人马?”瓦克达和尼堪,几乎是同时开口问道。

  范文程也是目光炯炯的看向了阿哈尼堪。

  “五万余人。”听到这个回答,大堂上的三人都松了口气。

  “这必然是明军偏师,明军主力现在应该还在东昌府境内。”

  范文程率先开口说道:“卑职建议立即出兵,击退这支明军,重新夺回相州,同时打通冠县道路。”

  “与临清关保持战线一致,以防明军攻破临清关后,向大名府展开合围。”

  “咱请求率部出击相州,攻击这支明军偏师。”尼堪想了想,沉声请缨道。

  瓦克达看了眼尼堪,正好不想跟对方共事的他,当即点头道。

  “尼堪贝勒,我等你的好消息。”

  “告辞!”尼堪一弹衣袖,转身而去。

  “阿哈尼堪,传令前锋统领塔尔尼,前锋参领满都布二人,率领两万人马进驻冠县,保持对临清关的联系和支援。”

  瓦克达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喳!”阿哈尼堪可没有尼堪的身份地位,在瓦克达面前,他显得十分恭敬。

  阿哈尼堪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姓氏是富察氏,阿哈尼堪则是他的名字。

继续阅读:第530章 围攻临清关,偃师战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