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毕懋康递来的燧发枪,韩烈看着擦拭的油光滑亮的枪管和木质枪托。
有些期待的说道:“弹丸,给我一颗弹丸。”
“韩大人,这是按你的要求,改进的弹丸。”
筷子头大小的弹丸,虽然达不到后世锥形铜壳弹要求。
但锡铁皮包裹的小弹丸,因为弹头后方,设计了一个圆锥凹槽,从而使得装弹更加方便。
威力和准头也得到提升,就是生产工艺更复杂了一些。
接过毕熙志递来的子弹,韩烈熟练的把子弹,从枪口装填了进去。
燧发枪无论是滑膛枪,还是线膛枪,那都是前装枪。
至于后装步枪,目前的工业技术,可远远达不到。
即便是全世界列国,后装步枪的发明,也在二百年之后才研究制造出来。
装好子弹的韩烈,举枪做了瞄准射击动作,朝着一百米外的靶心,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砰!”
一声枪响,枪口一阵烟雾散开,飞射而出的子弹,直接命中射击靶。
燧发枪可没有瞄准器,精度瞄准肯定做不到。
一百米的距离,能够射中射击靶,足以说明枪支的命中率。
并且还能击穿一寸厚度的实木,这个威力,足以击穿布甲。
“子弹!”
一枪射完,韩烈迅速装弹,再次举枪,又射击了一枪。
第二枪再次命中射击靶。
“老米,从现在开始,你按我说的速度,数六十个数。”
发射完第二颗子弹,韩烈转头对米继宗,教导了他控制速度,开始数数。
因为这个时代并没秒针,也就无法计算一分钟的效率。
所以韩烈只能通过数数来计算时间。
“子弹给我。”
韩烈接着抓过一把子弹,放入腰间腰袋之内。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之中,韩烈沉声道。
“老米,开始数数。”
在米继宗点头之下,韩烈迅速装弹,举枪,瞄准,扣动扳机,一气呵成。
当米继宗数到六十的时候,也就是一分钟时间。
韩烈连续射击出五发子弹。
一分钟五发子弹,对于前装滑膛枪来说,已然是射速的巅峰。
之所以有这样的射击速度,主要是韩烈之前,每次实验都经过反复射击。
这才熟练的掌握了枪支的性能和速度。
普通士卒,想要达到的速度,几乎不大可能。
但是通过训练,一分钟射出两到三发子弹,还是能够做到的。
虽然这个射击速度,依旧无法完全克制骑兵的冲锋。
但要是配合火炮,以及一些拒马阵,比如移动的铁甲车,作为阻挡。
士兵站在铁甲车之后,形成密集的三段式射击。
那就完全能够阻挡骑兵的冲击。
事实上明初的神机营,以及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就利用铁甲车为掩体,以火绳枪射击。
就曾多次打败过蒙古骑兵。
而滑膛燧发枪的优势,比火绳枪无论是射击条件,还是射击速度,以及精确度和威力,都要大得多。
之前的火绳枪,也就是大明的火铳,一旦遇上下雨天,就会彻底哑火。
根本无法进行点火射击。
滑膛燧发枪就不同,随时随地,无论是刮风下雨,都能展开射击作战。
虽然滑膛燧发枪,已经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先进武器。
但对于了解枪械历史的韩烈来说,也仅仅是火器的起步。
要知道两百年后,随着战争的的发展和需求,击发枪,后膛步枪,半自动步枪,以及冲锋枪,机关枪重火力,那才是战场的大杀器。
“二老,这把枪很不错,比之前的几款,有了很大的改进。”
收枪的韩烈,满意的说道。
“就按这个标准,开始大规模生产吧。”
虽然韩烈嘴上说满意,但毕懋康还是听出来了,这款枪显然还没有达到韩烈心中的预期。
这几个月韩烈跟在他们身边,一起研究枪支改良方案。
韩烈提出的滑膛线膛枪管理念,甚至后装装弹等想法。
犹如天马行空一般,让穷尽毕生所学的毕懋康,都惊叹不已。
若不是韩烈,在油脂之中提炼出甘油,组成的硝化甘油配方,制造出炸药这种爆炸威力巨大的火药。
毕懋康和毕懋良兄弟,肯定会认为韩烈是异想天开。
但事实证明的想法,显然有一定可行性。
只是受限于科技和工业的能力,他们无法实现罢了。
比如韩烈提出的纸火帽引火,雷管,硅藻土等名词。
研究了一辈子火药的毕懋康和毕懋良,那都是闻所未闻。
“庆之,可惜老夫老了,否则定要把那后装枪研制出来。”
时年已经七十岁的毕懋康,虽然身体状态还不错。
但毕竟年岁已高,精力有限。
而他兄长毕懋良,更是已经达到七十三岁高龄。
这几个月的火器研制,二老没日没夜的操劳,脸上的老年斑,明显又增加了不少。
“二老,身体重要,你们健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今后生产研究之事,你们就别操心了。”
韩烈看着须发皆白,面容憔悴的二老,由衷的说道。
毕家二老的儿子毕熙志,毕登辅,毕登翰,还有一众弟子,在旁也纷纷附和。
“熙志,登辅,今后生产的事情,你们要抓紧。”
毕懋康摆摆手,对着儿子和侄子说道。
“庆之不但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更是为国出力,你们却不可懈怠。”
“是,父亲,叔父。”毕熙志和毕登辅一帮后辈,连忙恭声应道。
“庆之啊,火器局现在一应设备齐全,每天至少可以生产一百支燧发枪。”
“弹药一天也少于三千发。”
“至于火炮,红夷大炮你嫌弃太笨重,而且费用过大,我们就不生产了。”
“但小型的臼炮,经过改良,移动携带方便,确实可以大量投产。”
“这事,你怎么看?”
毕懋康就像一个谦谦长者,对于韩烈解释了生产情况。
其实这些事情韩烈都知道,但听到毕懋康如此负责态度。
韩烈内心之中,还是充满感动。
“毕老,这些事情,您就别操心了,接下来啊,你们二老九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韩烈诚挚的握着二老的手,扬声宣布道。
“火器局从今天起,着重生产枪支弹药,臼炮,炸药减缓生产。”
“告诉工匠们,每一道程序,都必须严格执行,质量好了,每人都有奖赏,偷工减料者,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