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关将近,加上柳如是和寇湄分娩在即。
韩烈便没有前往潼关巡视军务,而是留在开封陪护家人。
刘楗在开封待了两天,带着韩烈的回复,再次返回了南京。
对于夏王这个爵位,韩烈本人十分满意。
原因很简单,华夏本来就是国之正统。
无论是晋爵夏王,还是将来建国称帝,大夏帝国,大夏王朝,那都是附和后世对中国的称谓。
韩烈的理念是推动华夏的工业革命。
让华夏提前迈入工业革命,从而开始海上霸权。
称帝统一这是必然趋势。
至于以后是废除帝制,还是走民主选举制度。
这就要看未来的发展道路来决定了。
一转眼时间,元日节来临。
虽然韩烈回到开封的次日,就派王德率领人马,前往徐州把国公夫人祁德琼,陈圆圆她们接来开封团聚。
但时间上还是没有赶上。
因为天气原因,连日的暴风雪。
王德赶到徐州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九日。
大年夜出门,也来不及。
加上风雪天气,祁德琼,陈圆圆,李香君诸女。
便决定过完年在出发。
而在此之前,董琼英,董小宛和长平公主朱媺娖等女,率领的文艺队因为参加慰问演出。
当初在燕京城内中,也是只是匆匆见了一面。
正月初七一大清早,刚从卞玉京被窝内起身的韩烈。
就听到柳芳儿前来汇报。
“国公,夫人肚子疼,好像要生了。”
听到这个消息,早已经有了经验的韩烈,倒是没有太过慌乱。
“立即通知稳婆,准备接生。”
披上衣服的韩烈,扬声回了句,也顾不得玉体横陈的卞玉京,便匆匆往柳如是房间走去。
虽然昨晚被折腾了一个晚上,这会躺在被窝内的卞玉京,浑身娇弱无力。
但得知柳如是要生了,她也强撑着爬出了被窝。
身材姣好的卞玉京,肌肤如雪,一头乌黑如瀑的秀发,披在白皙光滑的肩膀上,当真是秀美绝伦。
一手扶着酸痛的柳腰,秀眉微蹙的她,感受着身体带来的不适的她,忍不住嘀咕道。
“真是一头大蛮牛,真是要把人的骨架都推散了。”
嘴上虽然埋怨着,可满脸都是满足感的她,经过连日来的滋润。
那张俏脸上可是充满光泽,白里透红的脸颊,绝对是艳光四射。
柳如是的生产过程,十分的顺利。
稳婆进去仅仅半个多时辰,屋内就传来了一声婴儿哭声。
没过一会一名稳婆就抱着孩子打开了房门。
“恭喜国公,喜得麟儿,母子平安。”
韩烈连忙伸手接过孩子,满怀高兴的对卞玉京道。
“赏,二位稳婆,一人赏赐白银五十两,伺候的仆人,每人赏赐白银五两。”
说话之际的韩烈,眼睛一刻不离的看着怀中的孩子。
虽然刚出生的孩子,皱巴巴的,皮肤暗淡,小眼都没有睁开。
可这种血脉相连的亲近感,还是让韩烈倍感亲切温情。
抱着孩子的韩烈,说完便走进了屋内。
来到床前的他,看着脸色苍白,身体虚弱的柳如是,心疼的把孩子送到了她面前。
“如是姐姐,辛苦你了,快看看咱们的儿子。”
“国公,他、他怎么这么丑啊。”
柳如是也是第一次生孩子,之前也没有见过刚出生的孩子。
在她的想象之中,孩子都是白白胖胖的模样。
咋一见到自家的儿子,竟然这么皱巴巴的模样,着实让她有些吃惊。
倒不是她不喜欢这个孩子,而是担心自己生出一个丑儿子。
引来韩烈的不喜欢。
毕竟封建时代,对于颜值的要求,可是更高。
尤其是世家子弟,颜值丑陋的子女,向来都不受召见。
还有在科举考试之中,一个人要是长得太丑,哪怕是考试成绩第一。
也不可能取得状元,解元这样的名次。
这一点,身为花魁出身的柳如是,更是感同身受。
以至于看到自家儿子,这帮丑兮兮的样子,原本欣喜的心情,瞬间变得有些低落了起来。
“如是姐姐,亏你都做了母亲,难道不知道小孩子刚出生都是一个样子吗?”
“等过几天,他就张开了。”
“到时候肯定是个可爱帅气的宝贝儿子。”
“你也不想想,咱家儿子继承了你这么漂亮的脸蛋,还是他老爹我的容貌,岂能不帅气呢?”
韩烈看着柳如是一脸担忧表情,连忙把孩子放到她的臂弯,拿起一块毛巾,为她擦拭着额头和脸颊上的汗珠。
“国公,你没有骗妾身吧?”
柳如是有些迟疑的问道。
看着怀中那蠕动的孩子,柳如是怎么看都不敢相信。
“你呀,就是关心则乱,这事我怎么会骗你呢?”
“你忘了,圆圆和香君生孩子的时候,我就在她们身边。”
“现在那两小子,都长得白白胖胖,帅气的很,过些天他们就会来开封。”
“到时候你就看得到了。”
听到韩烈这么说,柳如是这才露出一抹笑容。
“国公说是那就是。”心情变好的柳如是,心疼的抱着孩子,有些虚弱的笑了起来。
“饿了吧,芳儿已经炖好了鸡汤,我来喂你喝点。”
女人生孩子的痛苦,韩烈是知道的。
感同身受的他,关切的说道。
“嗯,真有些饿了,肚子感觉扁扁的。”
柳如是摸了摸肚子,看着身边的孩子,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般。
这会卞玉京扶着寇湄走了进来。
“恭喜国公,贺喜姐姐喜得麟儿。”
一脸高兴的二女,看着孩子说着吉祥话。
对于孩子的模样,二女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即便心中好奇,这个时候显然也不会说出那些扫兴的话。
“国公,是不是该给孩子取个名字呀?”
卞玉京俯身捏了捏孩子的小鼻子,有些艳羡的笑问道。
“容我想想。”韩烈点点头,思虑片刻说道。
“圆圆的儿子叫韩煦,香君的儿子叫韩昭,姐姐的儿子就叫韩昀吧。”
“咱家的男儿,都该像阳光一般发光发热,茁壮成长。”
“国公说的是,这个名字取得好。”卞玉京想了想笑道。
寇白门这会坐在椅子上,抚摸着自己大肚子附和道。
“国公不愧是文采斐然的大才子。”
“儿子的名字都带着太阳的光芒。”
“女儿的名字,则都带着万物生长的草木。”
“琼英夫人的女儿采薇,德琼夫人的女儿蒹葭,横波夫人的女儿叫青棠,想想就特别美好。”
“妾身要是生个女儿,国公是不是也该给妾身的女儿,取个好听的名字呢?”
寇白门这么一说,柳如是和卞玉京想想也不由点头笑了起来。
“白门,可万一是个儿子呢?”
卞玉京揭着笑问道:“难道你不喜欢儿子吗?”
寇白门闻言,抿嘴说道:“没有啦,儿子女儿我都喜欢呢。”
“就是妾身觉得姐姐刚生了儿子,小妹腹中的孩子会是一个女儿。”
“湄儿说的对,不管儿子女儿,我都喜欢。”
韩烈点头表示赞同。
如今他有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无论寇白门生儿生女,他也都没有了遗憾。
自从柳如是生下孩子坐月子期间。
韩烈一连陪伴了她几天,直到正月十六日这天。
大清早的韩烈去巡视了城外的黄河堤坝。
等到黄昏时分,他从黄河堤坝上回到城中,才得知寇白门竟然生下了孩子。
“怎么不派人告知我一声呢?”
回到府邸的韩烈,得知消息赶到寇白门房内,看着抱着孩子,正在休息的李香君。
韩烈有些心疼的问道。
“正午的时候,突然就肚子疼,妾身都来不及说话呢。”
寇白门别看身材娇小,实际身体更为健康,加上年龄也更小,生产过程更为顺利。
生产过后的她喝了鸡汤,还睡了一会,这会精神头也是出奇的好。
“国公,他是个男孩子呢,平日里在肚子里,他都十分乖巧,妾身还以为是个女娃呢。”
对于躺在身边的儿子,寇白门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
作为女儿家出身,还是青楼出身,可是深知女孩的卑微。
如今自己的儿子,作为国公府的小公子。
即便没有资格继承国公爵位,但未来也一定会比女儿家更幸福。
“儿子好啊,将来长大了,可以戍边为国,挺好的。”
韩烈看着熟睡的孩子,想了想说道:“这小子以后就叫韩晃,你看怎么样?”
“韩晃?晃儿……”寇白门自语几下,不由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笑道。
“晃儿,你可记住了,这是你父亲给你的取得名字。”
随着寇白门生下小儿子,韩烈膝下就有了四个儿子。
这在古代来说,尤其是韩烈如今的身份地位。
有了几个儿子,也就意味着有了血脉延续。
这显然是一件大喜事。
连日来河南巡抚衙门的官吏,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对此,韩烈都让孙平给拦下了。
道贺可以,送礼一律退回。
元宵节后,刘楗再次从南京回到开封。
不过,这次他回来,不再是一个人。
同行的还有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路振飞。
以及内阁次辅,中极殿大学士史可法。
二人前来开封,是携带敕封晋爵的诏书而来。
封王晋爵的韩烈,本应该入京参加授封典礼。
但因为前方战事还未结束。
加上韩烈晋封夏王的爵位,封地一万三千户是开封府。
故而经过内阁的商议,决定把授封仪式,选择在了开封城。
这也是史可法和路振飞二人会前来的原因。
小皇帝对于韩烈晋爵夏王本来就不满。
只是无法抗衡,只得捏着鼻子答应封王之事。
既然朝臣认为下诏,在开封举行封王仪式可行。
他自是巴不得,甚至说恨不得韩烈永远待在开封封地。
这样自己这个皇帝,好歹还有几分帝王颜面。
要知道如今燕京收复已经一个多月。
可朝中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人上书,请皇帝移驾燕京。
虽说南京也是大明的京城。
可作为成祖朱棣一脉,很显然燕京才是真正的首都。
然而,满朝文武却连一句劝说返都得人都没有。
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无视了他这个皇帝。
为此小皇帝朱慈炤,在皇宫内可是连续发了几天的火。
对于小皇帝的不满,远在开封的韩烈,别说不知道。
知道也不会当一回事。
如今天下兵马大权都在他手中,朝中文武百官,至少有六成的人跟他站一条线上。
内阁宰辅连韩烈在内,一共八个人。
所有人都是他的人。
朝廷最重要的八部尚书大臣,以及侍郎都手握要职的官吏,也都是他一手提携任命的官员。
小皇帝就是他笼中之鸟,无论这么跳,也逃脱不出他的手掌心。
史可法和路振飞是正月二十六日,抵达的开封城。
早在五天前,也就是正月二十一日。
祁德琼,陈圆圆,李香君、顾媚四女,带着儿女在王德的护卫下,来到开封。
同行的韩烈的父母,韩怀山和谢氏二老。
虽然如今年岁大了一些,但因为韩烈的身份,他们的生活过得舒适安逸。
身体也是倍儿健康,不但没有变得苍老,反而精神抖擞,手脚麻利的帮忙照顾着孙子孙女。
这不董琼英带着文艺队在燕京慰问演出,女儿就是母亲谢氏在带。
董琼英的女儿韩蒹葭是去年二月出生的,到如今已经快满一周岁。
长相可爱的小丫头,如今已经会喊祖父、祖母,也会喊姨娘和爹。
走路虽然不稳,但摇摇晃晃的走路模样,倒是引人疼爱。
其他的几个孩子,如今都还在襁褓之中。
虽说孩子还小,但几女加上奶娘的贴身照顾,也都是身体健康。
一家人再次团聚,高兴是高兴。
但韩烈这个男主人,多少有些痛并快乐着。
没办法女人多了,想要雨露均沾,可不得卖力啊。
就是排队,一个晚上陪伴一个,这一圈下来也得七天。
这还是董琼英,董小宛,长平公主朱媺娖不在。
要不然排队都得排十天。
好在韩烈也是天赋异禀,得到穿越者的福利。
自带天生圣体,不然就现在这个情况,他不被榨干也会成为软脚虾不可。
都说女人是一块地,越耕种越肥沃。
男人就是一头牛,犁地多了,迟早都得累死。
想想历朝历代,那些短命早死的帝王。
从小养尊处优,体质本就差,后宫嫔妃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个。
而且还不知道节制,不短命那才叫怪事了。
就韩烈这样自带金手指的重生者。
家中女人数量达到十个数量时,他都有种恐惧之感。
这就好比吃肉一样。
你说红烧肉好吃,一天两天吃肯定没有问题。
可要是一个月,一年倒头天天吃,再好吃也非吃吐了不可。
不过,就目前的状态来说。
韩烈还是游刃有余的,毕竟大半年没有见到祁德琼和陈圆圆她们。
俗话说得好,小别胜小婚。
就这份新鲜感,至少也得保持一个月不是?
而且柳如是和寇湄也还没出月子,肯定不宜同房。
前些天韩烈又把卞玉京给喂饱了。
如此一来,他实际只要面对的人,只有祁德琼,陈圆圆,李香君和顾眉四个而已。
祁德琼大家闺秀,性格含蓄,韩烈随便勾勾手指,就能拿捏。
陈圆圆与韩烈感情最深厚,二人凑在一起,光在一起聊天说话,陈圆圆就能满足。
李香君善解人意,即便想要鱼水之欢,也会体谅韩烈。
只有顾眉这个浪蹄子,每次都会抵死缠绵,恨不得把韩烈吃干抹净。
可偏偏她花样百出,总能让韩烈欲罢不能。
对此韩烈自然不能认怂,每次都是铆足气力,把对方收拾的服服帖帖。
史可法和路振飞的到来,也让韩烈从家中给解脱了出来。
河南巡抚衙门大堂上。
手捧诏书的史可法,看着堂下一众官吏,面带微笑的说道。
“奉皇太后,皇帝旨意,本阁前来宣读诏书。”
“诸位大人,接旨吧。”
因为早就知道这封旨意的内容,以韩烈为首的一众巡抚衙门官吏,无不是心情轻松的跪倒在地。
“臣等恭请圣安。”
“圣恭安!”手捧圣旨的史可法,身穿麒麟袍服,头戴乌纱帽,身形挺拔,容貌雄伟的他,沉声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甲申之变,先帝父皇崇祯驾崩。”
“燕京陷落,流民叛军肆虐,建奴鞑子横行中原,国破山河碎,天下黎民流离失所。”
“国家有倒悬之危,朕与皇太子皇兄,被迫南巡南都。”
“幸得梁国公临危不惧,护卫从龙,经年累月,矢志不渝。”
“率领三军将士,收复江西、湖广失地。”
“北伐中原,战河南、光复河北、山西,恢复燕京旧都。”
“功勋卓著,实乃我大明中兴之臣。”
“朕心甚慰,特予以晋封封赏。”
“特晋爵梁国公卫大明夏王,实封开封一万三千户,作为夏王封地,夏王爵位,世袭罔替。”
“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荣!”
“钦此!”
这一封诏书,自然不是小皇帝朱慈炤写的。
而是路振飞亲手写的,由司礼监大太监李辅国誊抄,加授太后和皇帝印绶。
洋洋洒洒的诏书,把韩烈一生功绩,写了一个遍。
韩烈都听得有些脸红,虽说是实事,但也难免有些艺术加工。
以至于当初小皇帝朱慈炤在加盖玉玺时,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厚颜无耻至极,韩烈谋逆之心,犹如那司马昭之心,朕恨不得一身学那高贵乡候曹髦,死于长街之上。”
这话,如果韩烈听到,定然会自嘲的笑道。
“乃公请封王爵,确实有违君臣之礼,但又岂会如那司马家那般,背信弃义乎?”
“当街弑天子,这样的百世骂名,吾韩烈岂敢担之?”
此刻,巡抚衙门大堂上,随着史可法宣读完诏书。
韩烈带头拜道:“臣谢恩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王拜爵光有诏书,只是有了合法性。
按照礼仪,必须在城外筑坛,祭祀天地,以王命敕告封地的百姓。
韩烈这样的封王,可不是宗室亲王,那是真正拥有军政大权的藩王。
根本不是大明那些被圈禁一般的封王不同。
“臣等参见夏王千岁!”
在韩烈接下圣旨之际,满堂文武官吏,纷纷向韩烈行大礼参拜。
虽然还没进行祭祀大典,但此刻的韩烈,在众人眼中,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