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建奴援军,捷报频传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5,549

  十月二十八日,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冬雨。

  都说冬天的雨水是寒雨,一场大雨过后,陡然变得冷了许多。

  驻扎在睢州城内的神机军,亲卫营一部人马,还有睢州守备营的士卒,包括从宁陵整编结束的万骑军将士。

  也都换上了新的冬装。

  从鱼台运河通过单县,负责后期保障的水师营人马,护卫着钱粮,以及弹药衣物都物资,送达了睢州城。

  一道前来的还有文艺队的娘子军。

  得知文艺队的娘子军来了,驻扎在睢州城内将士们,无不是热情高涨。

  在这枯燥乏味的古代社会,文艺队的演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还有精神上的兴奋。

  这也是为何古代军队之中,要设立营妓的原因。

  将士们在前线作战,每天都要直面生死,精神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精神上长期得不到释放的话,是很容易把人逼疯,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韩烈的军中,没有营妓,但设立了监军司,负责思想工作。

  各军、各营,各哨、各队之中的监军使,在思想工作中,虽然极大缓解了将士们的精神压力。

  也解决了将士们心中的一些负面情绪,为军队的思想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但长期的行军打仗,将士们难免枯燥无味。

  文艺队的慰问演出,事实证明,深受将士们的欢迎和喜爱。

  这不,文艺队的娘子军刚到睢州的第一天,神机军主将罗平安,副将宋奎光,监军使顾炎武。

  万骑军的主将崔定国,副将陈德,监军使孙枝蔚。

  还有亲卫营的监军使张煌言,睢州守备营副将苏名榜,就先后来到韩烈的大帐,请求韩烈安排文艺队前往军中演出。

  仿佛这一刻,文艺队的娘子军们,成为了全军的香饽饽。

  对于大家的要求,韩烈能够理解,也都笑着答应了下来。

  这一次文艺队由柳如是带队,并且她还接替了顾媚,出任了文艺队的管队。

  卞玉京,寇白门二女,也升任了副管队。

  顾媚如今有了身孕,在徐州养胎。

  董小宛也留在了徐州大将军府,负责照看长平公主朱媺娖。

  文艺队的重任,只能交给柳如是来承担。

  相比起顾媚,柳如是的才能一点不输她,只是二女性格不同而已。

  顾媚性格好强,更贪婪权势。

  柳如是性格内敛,不喜争权夺利,做人做事都有一股大家风范。

  文艺队到达睢州的当天晚上,韩烈就亲自在营地内,设宴款待了全体成员。

  开宴之前,韩烈更是召集柳如是,卞玉京,寇白门等一众领队,进行了一番交谈。

  这一次她们来睢州,是跟着参军府主薄刘楗,参军将军杨朴等一众文官上来的。

  事先韩烈都不知道,她们会来睢州前线。

  为此,当韩烈询问她们怎么违抗军令,来到前线时,柳如是态度坚决的回道。

  “大将军常常鼓励我们,女人也可以当半边天。”

  “又常言谁说好女不如男。”

  “我们虽然不能追随大将军上阵杀敌,但我们既然是军中的一员,又岂能甘于人后呢?”

  寇白门也是铿锵有力的回道:“妾身手中虽然没有刀枪,但有锣鼓,也有琴瑟琵琶,也能够为将士们鼓舞助威。”

  身材高挑的卞玉京,柳腰纤细,媚眼如丝的眨眼笑道。

  “二位姐妹说的对,我们的歌喉,舞蹈,乐曲,就是振奋三军的武器。”

  面对这群牙尖嘴利的美人,韩烈也是招架不在,只得把她们来到前线之事,直接忽视不计。

  另一边,满清镇国将军汉岱,撤回考城之后,又回了一趟开封。

  这时,洪承畴,谭拜也因为博洛之死,归德府全面失守,而陷入苦思对策之中。

  “下一步南明的目标,必然是开封,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守城其实问题不大。”

  “但想要击退明军,却是几乎不可能。”

  坐在上首位置的洪承畴,面色严肃的分析着当前的情况。

  “洪大人所言有理,眼下要破局,必须把战场移到他处,比如济南府,亦或者襄阳府。”

  谭拜紧跟着说出了自己想法。

  “襄阳易守难攻,而且我们根本没有兵马可调度,前往攻打襄阳,这是不现实的。”

  洪承畴直接否决了谭泰这个想法。

  “若是这个时候,朝廷能够派遣一位亲王,率领大军南下,进驻东昌府,攻打济南府,东平州的话,那倒是完全可以解开封之围。”

  汉岱闻言开口道:“阿济格和豪格战死沙场,眼下朝廷能够派的亲王,只有豫亲王和郑亲王二人。”

  “郑亲王亲近太后和皇上,太后和皇上都不会轻易派他出京。”

  “英亲王阿济格战死后,摄政王身体多有抱恙,需要豫亲王协助署理政务。”

  “眼下只怕很难派他出京,这河南、河北之事,朝廷迟迟不决,怕也是有这些缘由在啊。”

  这话也就汉岱这个宗室的镇国将军,敢当众说出来。

  这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摄政王多尔衮,与郑亲王齐尔哈朗不合,二人都是辅政亲王,谁要是离开京城,那就等于被踢出了局。

  而礼亲王代善已经年过六旬,老而成精,自然更不可能领兵出征。

  那么朝中能够统领大军,还有资格封王的人,实际已经屈指可数。

  这也是一个多月过去,清军援军迟迟没有南下的重要原因。

  别看满清朝堂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之上内斗也是异常利害。

  皇太后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太后,以及小皇帝顺治福临,这对母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母子都想掌权,多尔衮又不想放权。

  代善、齐尔哈朗作为功勋级别的亲王,也各有小心思,自然是谁也不服谁。

  正当洪承畴、谭泰、汉岱为局势担忧之际,满清朝堂之上,经过一番角逐,终于做出了决议。

  “洪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十一月初二,谭泰接到朝廷公文。

  难掩兴奋的谭泰,随即把公文送到了洪承畴手中。

  “多罗贝勒瓦克达晋升谦郡王,授封抚远大将军,统领满蒙汉十二万大军南下,驰援河南、河北战事。”

  “固山贝子岳乐晋升多罗贝勒,授平南大将军,出任副将。”

  “内秘院大学士范文程,出任内大臣,随军赞画。”

  看完这份三天前,从京师下发的任命公文,洪承畴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欣喜之色。

  “真是太好了,看来皇上和摄政王,对于这次中原战事,也是十分重视啊。”

  洪承畴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他很清楚,现在京师,只有十七万兵马,一下子派出十二万,足见重视程度。

  “谭大人,劳烦你立即北上迎接二位大将军。”

  “把我们攻打济南府,东平州的建议,为两位大将军陈述一下。”

  “若是实在说不动的话,可以请二位大将军,在濮州渡河,攻取东明,甄城,威胁兖州府,夺取曹州,从侧面攻击明军。”

  “如此也可以攻击明军侧翼,迫使明军后退防御,无法放开手脚,向我开封攻击。”

  谭泰跟洪承畴共事这一年来,已经被洪承畴的才智和能力所折服。

  当下欣然应道:“洪大人放心,卑职这就出发北上,把大人的建议告知二位大将军。”

  清军援军南下的消息,韩烈比洪承畴虽然晚了三天,但这并不妨碍韩烈的应对。

  十一月初五下午,虽然这是一个湿冷的天气。

  但韩烈却受邀,来到亲卫营后军营,观看了文艺队的慰问演出。

  今天下午的演出节目,有受到广大将士喜爱的大明忠贞侯秦良玉,率领白杆军抗击建奴的节目。

  当节目演出之时,后军营全体八千将士,分成四个场地,同时观看了各个舞台的演出。

  然而,就在节目结束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把这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原来就在这时,秦良玉率领云南监察道御史陈荩,参将胡一清,赵印选所部人马,从贵州入境云南,先后收复了曲靖,昆明。

  并在昆明城下,斩杀了叛乱的土司沙定洲,结束了云南长达一年的叛乱。

  成功迎回了躲在楚雄的黔国公沐天波。

  这份捷报是秦良玉,收复昆明,迎回沐天波后,联名上奏给朝廷的捷报。

  当这封捷报传到京师时,内阁衙门,兵部衙门随即把消息,转呈到睢州的韩烈手中。

  “各位将士们,演出好不好看啊!”

  拿着捷报文书的韩烈,在扮演秦良玉的卞玉京,准备下台之时,他起身叫住了卞玉京,以及扮演秦良玉儿媳妇的柳如是。

  还有一众演员,走上舞台的他,挥手笑着询问着台下的一众将士。

  “好看,好看……”

  广场上的将士们,见到上台的韩烈,无不是齐声鼓掌回道。

  “现在,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的韩烈,紧接着扬声喊道。

  “大家看到我手中这份捷报没有?”

  “这封捷报的内容,来自刚才节目的主角,我们大明的忠贞侯,镇东将军,四川招讨使秦良玉老将军。”

  “就在前不久,她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率领五千云南王师,平定了云南叛乱的土司,迎回了被迫撤离昆明的黔国公,也就是当今陛下钦封的沐王爷。”

  “秦良玉老将军忠君爱国,耄耋之年,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为国而战,忠勇之心,可昭日月。”

  “我辈男儿,当以秦老将军为榜样,为国而战,驱逐建奴,复我河山,还都燕京。”

  韩烈这一番激昂的话语响起,瞬间点燃了演出会场。

  会场之上的八千将士,无不是热血沸腾,起身而起,振臂高呼。

  “为国而战,驱逐建奴,复我河山,还都燕京。”

  舞台上的柳如是,卞玉京,以及一众参与演出的文艺队队员,也是人人振奋不已,挥舞着拳头的她们,参与其中高声呐喊了起来。

  尤其是卞玉京,看向韩烈的眼神,犹如一团炽热的火焰,恨不得把韩烈给吃干抹净。

  当初在黄州那一夜,错过了韩烈的她,这一年都在悔恨之中。

  即便是性格内敛,含蓄的柳如是,看到站在台前的韩烈,那英武不凡的气质形象,也是心生爱慕之情。

  向韩烈这样身居高位,却温柔体贴,又俊朗帅气的伟男子,只要不是眼盲心瞎,怕是都会对他产生喜爱之心。

  看着会场上点燃的气氛,韩烈也是感同身受的振臂,发出一声声高呼。

  他之所以登台,当众宣布这个好消息,就是为了激励鼓舞三军士气。

  很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

  秦良玉在云南再立新功,这是韩烈没有想到的。

  但是,这对于韩烈来说,显然是件好事。

  因为他一直在树立秦良玉作为榜样力量。

  秦良玉越是立功,这份榜样的力量,就会无限放大。

  看完演出的韩烈,刚回到大帐,孙思克兴奋的走了进来。

  “大将军,睢阳传来捷报,杨总兵已经拿下攻陷睢阳,斩杀守军六千人,收降四千余人。”

  “建奴留守张存仁被擒,副将张学圣归降。”

  “哦,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啊。”

  韩烈闻言,笑着接过战报,观看之后,他随手递给刘楗道。

  “公愚,立即传令,改任忠贞军监军使王燮,出任河南巡抚,兼任归德知府。”

  “任命王昌出任归德守备,授参将衔。”

  “着其从王之纲和张学圣所部降兵中,收编五千士卒编入守备营。”

  “让姚启圣留在忠贞军出任都监军使一职,其余各军,原地休整,等候下一步指令。”

  下首的刘楗,连忙记录下命令,交给韩烈用印之后,由孙思克安排亲卫令兵,快马送往睢阳。

  “大将军,拿下睢阳,忠义军,忠贞军,与我们会师之后,是不是可以对开封发起攻势了呢?”

  孙思克有些振奋的问道。

  “开封作为中原的腹地,清廷不会这么容易拱手相让,我料清廷的援军,怕是要南下了。”

  韩烈算算时间,从开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虽然战果还不错,但时间却拖得有些久了。

  开战前夕,韩烈的计划是一个月内,拿下睢阳,兵进开封。

  但现在却多费了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清廷从京师,调派大军南下。

  “那现在怎么办?不打开封吗?”孙思克迟疑的问道。

  刘楗和杨朴也抬头看向韩烈,想知道韩烈的想法。

  起身走到地图前的韩烈,招呼几人上前说道。

  “我问你们,如果你们是洪承畴,亦或者清军援军统帅,从燕京南下,解开封之围的话,是直接奔赴开封。”

  “还是从东昌,濮州入东平,或者攻济南?”

  “大家想想,咱们现在主力暴露在开封一线,东平州和济南府的兵力,必然薄弱,这点也是事实。”

  被韩烈这么一问,孙思克,杨朴,刘楗三人一时都陷入沉思。

  杨朴是韩烈的老兄弟,在襄阳一战中,因为重伤断了左臂,经过十个月的休养,这才恢复过来。

  韩烈本意是想让他入京,去龙骧卫担任副将,留在京城养老。

  但是这小子不干,非要跟着韩烈身边。

  韩烈见此,只得安排他出任参军将军,负责参军府的护卫职责,直接听命于韩烈,不受其他人节制。

  并且韩烈还专门设立了参军营,调拨了一千骑兵由他节制。

  对于这种大的战略方针问题,杨朴因为出身问题,显然要弱于将门出身的孙思克,也要逊色官宦世家出身的刘楗。

  二人思考之际,杨朴则直接开口道。

  “我军二十万大军,猛攻开封,难道清军还能不救开封,而去攻打济南、东平?”

  刘楗摇了摇头,反驳道:“杨参军,兵法有云,围魏救赵,开封城高堑深,洪承畴手握雄兵数万,坚守不出,我们未必能够攻下城池。”

  “若是久攻不下,必然军心士气动摇。”

  “这个时候,要是济南府和东平州的忠勇军,山东都司营抵挡不住,导致府州陷落,山东各府州将会无兵可守,后果不堪设想。”

  “公愚兄说的有理,此战凶险,不可不慎。”孙思克点头附和,表示刘楗说的有理。

  “主公。”紧接着孙思克拱手说道。

  “末将以为,稳妥起见,可立即调动忠义军,忠贞军进驻兖州蛰伏,若清军援军攻打济南、东平,两军可以迅速增援。”

  “若清军直下开封,两军同样可以挥师西进,与我们配合,在开封境内,与清军来一次决战。”

  站在地图前的韩烈,听完几人的意见,并没有立即做出回应,而是目光炯炯的盯着开封府的地形图。

  几人见韩烈陷入沉思,也没有再开口打扰,而是静静站立一旁,看着地图陷入沉思之中。

  好一会之后,韩烈眼神精光一闪,沉声道:“荩臣,传令万骑军,立即向祥符开拔,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祥符,向开封逼近。”

  “命令神机军,亲卫中军营,向考城发起攻势,摆出强攻考城的架势。”

  “末将遵令。”孙思克立即拱手应道。

  “主公,考城现在有清军重兵把守,仅凭神机军,亲卫中军营怕是急切间,难以克城啊。”

  刘楗迟疑的看着韩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情报显示。

  目前清军在考城,至少有六七万人马。

  “拿下祥符,开封大门就向我军敞开了怀抱,洪承畴定然会下令考城的兵马,撤回开封固守。”

  “相比开封,考城的地位和战略位置,不值得一提。”

  韩烈自信的笑道。

  “拿下考城,我有大用,而且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用最快的时间,拿下开封。”

  刘楗和杨朴闻言,虽然好奇韩烈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但见他似乎没有解释的想法,二人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好奇。

  “公愚,拟令。”韩烈话语一起,刘楗立马返回坐位,提笔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命令,睢阳城内的杨衍率领忠义军,李过率领忠贞军,即刻前往兖州休整待命。”

  “亲卫各营,即刻返回睢州。”

  “传令护漕水师营,把军需物资,交给操江水师营督办,所部人马进入东平州待命。”

  “命令,曹州知州郝芳声,驻守曹州的严忠,率部拓宽通河渠。”

  “命令,睢州知州苏名榜,睢州守备高进库,率军拓宽考水,连通曹州通河渠,以及淮水,兰水河段,并加固堤坝。”

  “我給他们半个月时间,必须完成这条命令。”

  刘楗虽然不解韩烈为何,突然要拓宽水路,修筑提拔,但还是把命令如实的记录,并传达了下去。

继续阅读:第521章 大战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