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守进组织炮队,准备对明军阵地展开炮击之际。
前军的董山,刘良臣一种清军将领。
也重新组织了队列,准备一等炮火展开,进行新一轮的攻势。
北门城头之上,韩烈、孙思克、杨衍,陈德等人。
手持千里镜,一个个脸色平静,神态从容的观察着战场情况。
眼前的战局,在他们看来,清军完全不占不点优势。
“建奴这点战斗力,别说攻城,我看他们连咱们的四道防御线也突破不了。”
在第一波攻势结束后。
看到战场上死伤大片的清军,灰溜溜退了下去。
杨衍面露讥讽的笑道。
“我是多铎,这会要么全军压上,要么就退回怀来去。”
孙思克闻言,笑着说道。
“杨提督,也别小觑了女真人。”
“他们在传统的战法上,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只是咱们没有适应我们的战略战术,这才处处被动。”
陈德想起这几年的战斗经历,也点头表示道。
“孙提督此言还是有几分道理。”
“若是单兵野外交战,我军胜算最多六成。”
“尤其是前几年的时候,顶多五五开的胜率。”
“就拿眼前的战况来说,我军采取的战壕工事防御,进行炮火,火器配合战斗。”
“可以说占尽地理上的绝对优势。”
“若是正要正面碰撞,即便取胜,将士们的死伤必然不小。”
“哈哈哈……”
杨衍听到二人辩驳之言,不怒反笑道。
“这就叫时过境迁,有句话叫做,寇以往吾亦可往。”
正在几人谈论之际,手持千里镜一直在关注战场局势的韩烈,突然抬手指向清军后方说道。
“你们快看看,清军中军之中,是不是有火炮在移动。”
咋一听到韩烈的话,杨衍几个连忙举起千里镜,朝着敌阵方向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不错,旌旗遮挡之下,确实有炮台身影。”
虽然清军中军四万多人马,队形严密,旌旗林立,遮挡了大片视线。
但通过千里镜的视线,仔细观察下,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光靠眼睛的视力,绝对看不清楚五六里外,敌军之中的情况。
“看来是建奴,是准备对我们的阵地展开炮火攻击了。”
孙思克和陈德先后开口说道。
“首辅,清军的大炮,射程不足我军大炮。”
“是不是下令炮台向前移动,来个先发制人。”
杨衍对于火器的运用,早已经炉火纯青。
当下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可以,立即下令炮队,向前推进三百米,锁定敌人炮台位置,展开炮火覆盖。”
在韩烈的命令下,杨衍立即把军令,传达到了城下。
杨珍在炮队阵地上,接到军令后,立即下令道。
“炮台向前移动三百米。”
明军的红夷大炮,虽然威力和射程大,但也有弊端。
那就是炮台重达千斤,移动并不方便。
不过,清军的炮台,同样也有这个问题。
要知道清军现在手中的火炮,也是近些年来中,从明军之中偷师铸造的。
技术没有丝毫改进,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铸造技术层面。
半个时辰后,清军的二十三门火炮,在吴守进的调配下,率先对明军阵地发起了炮击。
因为事先接到防炮军令,刘登瀛率领的一万将士。
这会早就散开趴在了壕沟之中,进行了防炮战备。
宽两米,深一米多的壕沟工事。
虽然不足以抵达炮火的轰击,但只要士卒散开匍匐在工事内。
炮火能够造成的爆炸和冲击波,威力无疑会大大减小。
“轰隆!轰隆!轰隆!”
一阵阵爆炸的炮弹在坑道四周炸响。
造成的声势可不小,仅仅一个瞬间,整个战场之上,尘土飞扬,烟尘滚滚。
一些落入坑道内的炮弹,虽然炸飞了不少躲避的士卒。
但基本没有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在炮火的掩护下,清军统领董山,总兵刘良臣、马得功众将,组织的进攻人马,再次发起了冲锋。
“冲啊!”
队伍后方的董山挥舞着马刀,厉声吼叫道。
“一鼓作气冲上去!”
刘良臣,马得功这些汉军旗总兵,不管是出于忠心,还是迫不得已。
这会一个个身先士卒,率军冲上了战场。
明军炮队阵地上,这会已经率队调整了炮口的杨珍。
举起千里镜,观察了一下清军炮队阵地情况后,随即下达了反击命令。
“西北方向,距离一千五百步,东西间距五百步。”
“校准炮口,一轮齐射。”
在杨珍的命令下,三十六门红夷大炮,炮弹上膛,引线点燃之下。
“轰!轰!轰!”
一声声沉闷的炮弹出膛响起。
飞射而出的炮弹,如流星一般划过半空,随之落在清军的炮队阵地上。
“轰隆隆!”
“轰隆隆……”
“不好,明军炮火来袭!”
大喊一声的吴守进,扬声吼道:“快,散开,趴下。”
吴守进虽然早就知道,明军的大炮射程比他们远。
但他没有想到,明军的炮火来的这般迅速和猛烈。
为了避开明军炮火,他特意下令把炮台排列在一处山林之中。
而且间距也摆的很开,可却还是没有料到。
明军的炮火会精准的击打在他的阵地上。
一轮炮火,就是每门炮台,发射十颗炮弹。
三十六门红夷大炮发射下来,就是三百六十颗炮弹落下。
而且时间不到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的时间。
威力巨大的炮弹,掀起的爆炸声,惊天动地。
瞬间就把吴守进的炮队吞没在了其中。
包括吴守进本人在内,直接在丧生在炮火之中。
“轰隆隆!”
被爆炸引爆的炮弹,引发的连番爆炸声,让整个大地都为之震颤不已。
距离不过几百步的清军中军人马,也被这场爆炸给波及。
边沿地带上的数百士卒,被冲击波震得耳鼻流血,头晕眼花的瘫倒在地上。
“炮队完了……”
尼堪脸色一变,极力安抚着坐下战马的他,喃喃的嘀咕了一句。
“苍天啊,萨满大神难道已经遗弃了我大清的子民吗?”
多铎看到这一幕,也是脸色惨白,眼神之中充满了绝望之色。
“豫亲王,让卑职带着人马,前去与明军拼了吧。”
看到多铎那满眼都是绝望的表情,尼堪胸中一股热血油然而生。
不等多铎答应,他便已经策马冲了出去。
“众将听令,随我冲啊!”
挥舞着马刀的尼堪,发出一声怒吼。
率领帐下的人马,奋不顾身的冲向了战场。
左右护军参领喀喀木,巴山,以及汉军旗总兵丘钺、张杰等一众将领,跃马紧随其后,率领帐下人马。
悍不畏死,前仆后继的发起了冲锋。
战场前方的董山,刘良臣、马得功率领的一万五千人马。
在见到炮队被炸毁时,军心士气多少有些受挫。
但看到尼堪率领的两万人马,如潮水般冲了上来时。
董山知道今日生死在所难免。
要么一鼓作气冲上去,击败面前的明军。
要么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冲啊!”
“杀~啊!”
战场上的喊杀声,响彻云霄。
奋不顾身的清军人马,迎着明军的枪炮,以血肉之躯,迎接着枪林弹雨,悍不畏死的冲进了明军的战壕。
第一道战壕内的侍卫军中军营一万将士。
在参将刘登瀛的率领下,在清军的冲锋下,趁着冷静的展开了奋力反击。
但随着清军越来越多的人马冲上来。
火枪的威力逐渐减弱,刘登瀛抽出腰刀,厉声吼道。
“众将士听我号令,随我杀奴!”
两军很快就进入短兵交战的肉搏战斗之中。
“杀!”
“杀~啊!”
双方人马你来我往,奋勇厮杀,一时之间,杀得难解难分。
城头之上的韩烈,眼见清军的攻势,如此猛烈和悍不畏死。
当即对杨衍吩咐道。
“传令第二道,第三道的各营人马冲上去。”
“给我把建奴压下去。”
“末将亲自去督战。”
杨衍拱手一拜,快步冲下城头,跨上战马的他,手中长枪高举过头喊道。
“传令中军营,前军营出击,把建奴人马压下去。”
随着城门打开,杨衍率领亲兵冲进了战场。
战场上的副将曹友义,前营参将何其旻,接到军令之时,当即跃出战壕,扬声喊道。
“全营出击,杀奴!”
“杀奴!”
喊杀震天的战场上,两军人马,前仆后继,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
向来机敏,滑溜的像条泥鳅的尼堪,在这一刻却展现出了女真鞑子的悍勇与无畏。
在他的亲自带队下,足足三万清军士卒,人人奋勇,悍不畏死的冲锋。
给刘登瀛率领的侍卫军中军营,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虽然,曹友义,何其旻率领忠义军人马,及时的增援而来。
却依旧未能占据压倒性的胜利。
“噗嗤!”
一支流矢突然射来,面目中箭的刘登瀛,惨叫一声。
鲜血从箭矢口喷涌而出,疼痛之下的刘登瀛,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
就被冲杀上来的建奴士卒,连砍数刀,最终惨死倒地。
刘登瀛的战死,并没有引起明军的混乱。
主要原因是此人是大名府投降的降将,在中军营担任参将,时日尚短。
而中军营前任参将是马进忠,再前任是孙思克。
杨朴也短暂代任过参将一职。
这就造成刘登瀛战死之后,全营各哨游击将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不过,最重要的是曹友义,何其旻率领的两营人马,这会也投入了战斗。
偌大的战场之上,敌我双方六万多人马,厮杀交战在一起。
一个人普通将领的死亡,自然无法影响到整个战局。
而且,杨衍这会率领亲卫队,以及后军营前哨两千士卒。
扛着忠义军的军旗,出现在战场后方。
更是极大的鼓舞了两军的军心士气。
“将士们,提督大人增援我们来了,杀啊!”
“把这些该死的建奴鞑子,统统杀光!”
曹友义挥舞着战刀,为了鼓舞士气,奋勇冲在队伍前头。
“杀!”
“杀!”
“杀~啊!”
明军的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何其旻同样冲锋在前,手持一杆长矛的他,健步如飞,左挑右刺,一口气连杀数十名敌兵。
“明蛮贼子敢尔。”
战场上的尼堪,看到何其旻那奋勇身影,怒吼道。
“随我斩杀此贼!”
左右喀喀木,巴山护军参领,双双驱马冲了上去。
这二人都是女真猛将,不然也不会成为尼堪的亲卫贴身护卫大将。
“挡我者死!”
何其旻因为之前在战壕内,所以冲入战场后,并没有骑马。
徒步手持长矛的他,面对冲杀上来的敌将,实际是不占优势。
但他却还是悍然冲了上去。
只是他低估了敌将的实力,长啸一声的他,长矛刺出的刹那。
就被喀喀木手中的马刀,重重砍飞了出去。
另一边的巴山,趁势一刀劈下。
刀锋从何其旻后腰划过,甲胄被撕裂的同时,冰冷的刀锋瞬间撕开了一道殷红的血口。
疼痛之下的何其旻,咬牙就地一个打滚,顾不得多想的他,从腰间掏出短枪,果断朝着再次纵马冲了上来的巴山就是一枪。
“砰!”
一声枪响,马背上的巴山,面目上血花飞溅,眼睛被击中的巴山,惨叫一声纵马从何其旻身上践踏而过。
受惊的战马,拖拽着跌落马背的巴山,奔跑出上百步才停下。
而这时的巴山也早已经咽气。
同样重伤的何其旻,在受了一刀,又被战马从身体踩踏而过。
撑着最后一口气,抬手给喀喀木发射出一颗子弹。
“砰!”
枪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却打偏了。
惊恐之下的喀喀木,双目圆睁,纵马挥刀朝着何其旻一刀砍下。
被砍中胸口的何其旻,惨叫一声,嘴角露出一抹惨笑而死。
何其旻战死沙场的一幕,犹如滚烫的热油之中,投入一团火花。
“何将军死了,为将军报仇!”
前军营的各哨游击将军,无不是爆发出一声声怒吼。
“报仇!报仇!”
前军营士卒的吼叫声,不但震动了曹友义,也惊动了杨衍。
“将士们跟建奴鞑子拼了。”
同样徒步在战场上率军厮杀的曹友义,抢过旗手的战旗,一往无前的朝进了敌阵之中。
忠义军征战多年,战功赫赫。
前军营第一任参将李赦斗战死沙场,还是几年前的事情。
这一次何其旻的战死,彻底激怒了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之心。
“杀!杀~啊!”
愤怒的将士们,在曹友义的率领下,玩命的朝着清军,展开了反扑。
军阵后方的杨衍,眼看到这个情况,脸色也变得无比阴沉。
“传令,西门阵地上的左右二营,立即向北门靠拢。”
“今日不灭建奴,誓不罢休。”
“杨珍!”
下达完军令的杨衍,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扬声朝着后营参将杨珍喊道。
“立即回城,向首辅大人汇报,请万骑军出西门接防。”
“末将遵命!”
杨珍调转马头,奔向城门之际。
城头上的韩烈,已经观察到战场的异常。
虽然此刻他并不知道,何其旻和刘登瀛先后战死的消息。
但他还是敏锐的做出了战术调整。
“陈德,该你们上场了。”
“万骑军出击吧,两翼发起进攻,此战我军必胜!”
提起靠在城墙上的虎头湛金枪,韩烈遥指战场,沉声喊道。
“王德,点燃烽火,通知王辅臣从后方发动突击!”
“末将遵命!”
陈德拱手一拜,健步如飞的下了城头。
王德也奔向烽火台,让士卒点燃了烽火。
“荩臣,随我出战!”
转身迈步而起的韩烈,趋步走下了城墙的台阶。
战场之上,曹友义的率众冲锋。
杨衍下令左右二营将士,切入战场的战斗。
再次把战场的主动权,给控制在了手中。
尤其是当韩烈策马冲上战场的刹那。
彻底点燃了明军的军心斗志。
“明军威武!”
银甲白袍的韩烈,胯下骑着披甲的白龙驹,在孙思克率领的一队亲卫骑兵护卫下,扛着那迎风招展的日月大纛旗帜。
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激起了三军将士的血气。
“明军威武!”
一声声山呼海啸的吼声,从将士们胸腔爆发而出。
冲在最前面的曹友义,率领的人马,一路势如破竹。
迅速的突破了清军的前锋防线。
敌将刘良臣,马得功在董山的严令下,组织队伍奋起反击。
却始终无法挽回溃败。
“随我冲上去,砍了南明贼将!”
董山发狠下,亲自督战,与刘良臣,马得功率领亲兵奋力一搏。
三人率领的三百骑亲卫,凶狠的冲向了曹友义。
杀疯了的曹友义,此刻也没有想到,他率领的人马,已经深入了敌阵。
当他发现危险之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贼将授死!”
董山一声大喝,手挽强弓,一箭射出,直取曹友义心脏。
刘良臣,马得功左右杀出,挥舞刀枪围杀而来。
面对三员大将的围攻,如果是韩烈,必然会杀出一个反杀。
哪怕是杨衍,张国柱也能够从容应对。
但曹友义的战斗力,即便是面对刘良臣一人,也最多打个平手。
同时面对三人的围杀,这对于他来说,已然成为必死的绝境。
“哐当!”
奋力砍飞射来的箭矢曹友义,还没来得及缓过来。
马得功和刘良臣率领的亲兵已经扑杀了上来。
“保护将军!”
这个时候,曹友义左右的亲兵,同样发现了危险,一个个士卒,悍然的冲了上来,以血肉之躯挡在曹友义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