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军令,火器营列阵,准备战斗!”
白龙驹战马上的韩烈,眼见闯军大队人马杀来,并没有丝毫慌张。
这个时候,他手中有一万多人马,装备精良,士气旺盛,闯军主力杀来,也不可能挡住他突围的步伐。
而且他手中现在还有人质,谷可成,赵盖,袁咬加上俘虏的两千多闯军士卒。
这些都是筹码,闯军要是敢冲锋,他就敢把这些俘虏,尽数杀光。
“陈德,把俘虏衣甲卸了,提溜到军阵前,听我号令。”
驱马而出的韩烈,手中长枪一挥,率领骑兵营的将士,把俘虏尽数押到了军阵前。
头戴银盔白缨头盔,身穿银甲白袍的韩烈,坐下的白龙驹,全身上下,披着银色布甲。
此刻的韩烈,一声大吼,抬手把一张白狼面具,戴在了脸上。
“覆面罩甲。”
在韩烈戴上面具之际,陈德抬手把一张诡异的彩色鬼脸面具,戴在了脸上。
身后的三千骑兵营将士,纷纷从怀中,把轨迹的彩色面具,戴在了脸上。
午后的阳光下,戴上面具的三千铁骑,人人目光冷冽,横刀立马,一字排开在阵前。
马前的俘虏,一个个被扒光了衣服,捆住手脚,被押在了战马前。
“吁!”
从南门外,率领中权亲军驰援而来的李过,身侧跟随的是左营制将军刘芳亮,以及左右威武将军白旺,刘汝魁等将领。
五百步外,李过喝住战马,远远看着明军的阵势,举目看着韩烈的军阵。
“刘将军,明军这是何意?”
刘芳亮也是第一次见到这阵势,皱眉不已的他,刚要开口。
韩烈率先驱马而出,来到两军阵前喊话道。
“我乃大明镇国大将军韩烈,对面统军将领,可否上前答话。”
听到韩烈的喊话,李过刚要上前,刘芳亮连忙劝阻道。
“将军,小心有诈,容我上前会会对方。”
李过犹豫了一下,看着阵前被俘的谷可成等将领,当即摆手道。
“我是主将,既然对方点名主将答话,自当由我上前。”
李过随即跃马而出,在距离韩烈五十步开外,勒马拱手行礼喊话道。
“某乃大顺权制将军李过,韩将军喊在下答话,莫非是要归顺我大顺不成?”
李过虽然是李自成的侄子,但实际也就比李自成小七八岁,时年已经三十出头的他,从李自成参加义军开始。
他便一直追随在李自成左右,成为李自成的得力臂膀之一。
李过又叫李锦,在李自成兵败而亡后,他矢志抗清,率部归顺了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键。
被赐名李赤心,并成为忠贞营主将。
其所部忠贞营将士,一直活跃在湖广川贵交界之处,对建奴鞑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一直坚持了五年之久,最终战死沙场。
而其子李来亨,在李过战死之后,继续竖起抗清大旗,一直坚持到康熙三年,才因为南明的永历朝的内乱,而彻底走上末路。
可以说李过,李来亨父子,在明亡之后的抗争,称得上是可歌可泣。
这也是后人来评价他们父子,抵抗建奴鞑子的英雄事迹时,会以‘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来评价他们父子的功绩。
“哈哈哈……”
戴着面具的韩烈,看了眼李过,仰天发出一连串的大笑声。
“李将军,我韩烈敬你是条汉子,怎么还大白天说起了梦话呢?”
大笑过后的韩烈,双目凌厉的看着对方,手中长枪朝着身后一指。
“看到没有,两千七百八十六名俘虏,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人头落地。”
“本将军之所以没有杀他们,是看在同为大明子民份上的。”
“如今大明京师虽然陷于尔等之手,然我朝皇帝,太子已经南下。”
“南京尚在,半壁江山尚在,我大明北伐中原之日,不过是朝夕之间。”
听到韩烈的喊话,李过冷着脸看着韩烈,心思也不由电转。
若崇祯父子南迁,那这大明江山,还就真的存在。
“哈哈哈……”
李过虽然心中惊疑,但这会为了表达内心的平静。
当下他也不由学着韩烈,装腔作势的大笑了起来。
“李将军,本将军请你观看一下,我大明火器的威力如何?”
不等李过答应,韩烈举枪一挥,扬声喊道。
“朝天鸣枪!”
随着韩烈一声令下,一万火器营的将士,快速举枪,朝着天空,发射出了一轮子弹。
“砰!砰!砰!”
一万支燧发枪发射出的子弹,掀起一片烟尘,响彻上空。
即便在刺眼的阳光下,飞射的子弹,形成的火星,犹如烟花一般璀璨。
“李将军,本将军可不怕你,今日京师让给你们便是。”
“我大明十万精锐火器营,如今在山东成军,来日定于尔等一较高下。”
韩烈眼见火器营的声势,震慑住了李过,遂傲然的笑道。
“有句话我要奉劝你,希望你带给李自成。”
“小心山海关的吴三桂,切莫轻易出兵辽东,遇上建奴鞑子,不可大意,否则必败无疑。”
在李过惊疑的目光下,韩烈一扯马缰,调转码头,返回本阵之际,再次扬声喊道。
“李过,咱们后会有期!”
随着韩烈返回本阵,罗平安,李元忠,米继宗随即率领火器营的将士,快速的转换了方向,排列着整齐的队形,飞奔着往北通州方向而退。
陈德,李牟率领骑兵营的将士,护卫着韩烈,徐徐而退。
“李将军,为何不下令追击?”
白旺,刘汝魁眼见明军开始撤退,赶忙看向回到阵前的李过问道。
“芳亮兄,你怎么看?”
李过转头看向一言不发的刘芳亮。
“明军队列整齐,井然有序,人数虽少,却装备精良,我们即便冲杀上去,最多只有三成胜算。”
刘芳亮身为大将,眼光自然更加独到。
“派人把谷可成将军救回来吧。”李过没有再说什么,吩咐了白旺一声,扬声下令道。
“全军进入东安门,扑灭城中大火,我要去见陛下。”
“遵命!”
左右众将齐声应道,三万大军将士,随之冲入东安门,对城区内的大火,展开了扑灭。
李过他们从南门而来,正是发现东安门城内大火,这才绕城而过前来救火。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会在城外遇到韩烈。
还救了谷可成他们一命。
如果他们没有出现,谷可成几人要么只能投降,要么被杀。
李过来到紫禁城内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这会李自成在投降大明官吏,以及帐下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正在乾清宫大殿内庆贺。
当李过走进大殿,看到端坐在龙椅上,头戴缴获的一顶九龙冠,戴在头上,身上披着黄袍的李自成。
不但没有惊喜可言,脑海之中反而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一只沐猴而冠的猴子。
此刻的李自成,与往日头戴范阳笠,肩披黄袍,身穿金甲的气势完全判若两人。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差,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头上的九龙冠,是宫中临时找到的,与他的头型大小不对称,身上的黄袍也不合身,而李自成身形魁梧,面容粗犷,又是独眼龙。
这样的装扮,着实不伦不类。
可这个时候,陷入胜利喜悦之中的李自成,在一众文武百官的吹捧下,早已经晕头转向,浑然没有了往日的冷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