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举事消息泄露,战火燃起
明末逐鹿2025-07-29 11:295,506

  大明永历元年1647年九月二十五日。

  满清顺治四年。

  山西平阳府曲沃县,原大明东阁大学士,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李建泰,在家乡组织反清一事,被县令何斯美发现被告发。

  何斯美是举人出身,满清占领曲沃后,他因为主动投降有功。

  加上他的弟弟何斯盛,早先在宣府投降了满清,得以授予游击将军一职。

  何家自此在曲沃成为望族。

  李建泰为了拉拢何斯美,特意派出使者前往拜见。

  企图说服何斯美共同参与反清起义。

  结果何斯美不为所动,反而把李建泰密谋一事告发了平阳府。

  获悉消息的李建泰,连夜出逃,带着一起起事的将领李大猷,房其尾逃往翼城。

  同时一边派人,向邯郸的魏象枢联系,告知起事失败。

  于此同时,满清平阳知府何塞,守备参将莫和托。

  则是积极派出兵马围剿,同时快马向山西巡抚祝世昌,以及率领大军屯驻在潞安府的尼堪进行了汇报。

  仅仅一天之后,祝世昌和尼堪就分别接到了消息。

  “这帮汉人奸贼,实在该死至极。”

  接到消息的固山贝勒,定远大将军尼堪,愤怒的拍案而起。

  “来人啊,传令前锋统领冷格里,率领汉军旗都统刘良臣,马得功诸将,率领一万人马即刻围剿。”

  “务必把李建泰擒拿归来,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喳!”

  帐下护军参领喀喀木,一弹衣袖,躬身而退。

  李建泰率领的义军,仅有一千余人,多是临时征募的青壮。

  面对清军一万大军的围攻,退守翼城的他们,仅仅抵抗了一天。

  眼见城池守不住,李建泰再次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李将军,房将军开门投降吧。”

  李大猷和房其尾二人,原是闯军将领,李自成战败逃往南方之后。

  二人本是平阳府守将,担心被清廷清算的二人。

  这才投奔到了李建泰门下。

  这几年得到李建泰庇护,二人虽然出身草莽,却也颇为义气。

  听到李建泰准备投降,李大猷皱眉说道。

  “大人,此番起事,已经自绝生路了,哪有投降的道理。”

  “若是投降,必死无疑。”

  “还不如战死城头,亦或者趁夜我二人,护卫您杀出去。”

  “一旦投降,失节事小,图惹天下人笑话啊。”

  李大猷曾经在大顺军之中,做到了都尉一职。

  虽然职务不高,却也是中层将领,倒是有几分胆识。

  房其尾则是他的副将。

  有感李建泰这几年的照顾,故而皆以性命托付。

  “大人,李将军说的是,反正都是一死,何必把人头送上去让人砍呢?”

  “要么战死城头,要么拼死突围。”

  房其尾对于投降一说,也是厉声表示反对。

  看着二人坚决的态度,李建泰只得道。

  “就依二位之言,容我回城与家人告别。”

  匆匆下了城头的李建泰,回到城中的临时住处。

  此刻李建泰的住处内,早已经乱成一团粥。

  他的的五十房小妾,见到他回来,无不是哭哭戚戚的看向了李建泰。

  没错,你没有看错。

  李建泰作为前朝大学士,满清入关后,又投降了满清,做过几个月的大学士。

  身为官宦世家的李建泰,历史记载他真有五十个小妾。

  史载李建泰响应姜瓖反清,兵败之前逃回家中,看着满堂环肥燕瘦的五十个小妾,感慨的问道。

  “我今日必死,汝等可有一人愿随我而死吗?”

  至于有没有小妾追随他而死不知道。

  因为李建泰被擒获之后,被清廷押解去了燕京,处斩而死的。

  由此可见,这厮还真没有多少气节可言。

  反复投降也就罢了,临了明知道必死,却依旧不肯自杀。

  最后硬是逼迫满清下令处斩而死。

  可即便是这种死法,南明遗老们,还给他评了个八个大字。

  叫做“风骨峭拔”,“性情慷慨”。

  就这表现,李建泰泉下有知,看到这八个字评语,只怕也会脸红吧。

  可见在讲究忠孝礼仪的封建王朝,对于为国死难之人,是有多么的宽容。

  此刻的李建泰,看着满堂哭哭啼啼的一众小妾,脸上露出一抹悲戚问道。

  “城破在即,汝等可有随共赴国难而死之人吗?”

  免得李建泰的询问,一众小妾无不是低下了头。

  “罢了,你们把剩余的家产都分了,各自逃命去吧。”

  看着眼前这群环肥燕瘦,年轻貌美的小妾。

  李建泰没有太多的失望。

  毕竟这些小妾,都是他花钱买回来的,要说有什么真挚感情,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处理完家事的李建泰,正准备赶往城头,便听到城破了的消息。

  “大人,建奴入城了,李将军在城头拖住敌人,卑职护送您杀出去。”

  驱马赶了回来的房其尾,带着十几骑亲兵迎了上来。

  “既然逃无可逃,还是降了吧,也免得老百姓受苦。”

  李建泰举目四望,见城中火光四起。

  百姓惊慌失措,最终失去了拼搏的勇气。

  “大人……”

  房其尾还想再劝说,李建泰却摆手阻止了他的话头说道。

  “房将军,你若不想投降,速速逃出城去,把消息传播出去。”

  “以免我大明军队中了建奴计策。”

  “大人保重!”房其尾见状,也不在多说,打马带着手下亲兵,趁乱冲出了城。

  而这个时候,城门奋力抵抗的李大猷,被杀入城中的清军将领刘良臣所杀。

  退回家中的李建泰,在看到家人和小妾逃离后,咬了咬牙点燃自焚而死。

  随后,率军入城的清军前锋统领冷格里,以及汉军都统刘良臣等人,在翼城展开了一场烧杀抢掠。

  “全部给我杀光了,所有钱财物资尽数抢光,一颗粮食都不要留下。”

  冷格里那张黝黑的脸上,满是狰狞之色。

  这一刻,在他眼里,翼城的百姓,不过是一群肥美的羔羊而已。

  “统领大人,翼城知县胡献遥说是有重要情报禀告。”

  汉军旗总兵张杰,在搜刮县衙之时,救出被关押在大牢的满清知县胡献遥。

  “带上来。”马背上的冷格里,挥了挥马鞭,示意把人带了上来。

  “启禀统领大人,李建泰为了拉拢卑职,曾告诉卑职,大同总兵姜瓖,也参与叛乱阴谋。”

  “还请统领大人速速向尼堪贝勒汇报。”

  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冷格里,听到胡献遥的消息,脸上表情瞬间一变。

  “汝可说的是真的?”

  “断然不会有假,还请统领大人明鉴。”

  胡献遥坚定的点头回道。

  “快,立即派出快马,向尼堪贝勒汇报。”

  翼城距离潞安府约有三百余里。

  潞安府的治所就是后世的山西长治。

  冷格里虽然为人残暴嗜杀,但身为满清大将,对于这事的轻重缓急,还是十分清楚的。

  他派出的信使,一共三个人,各自驾驭三匹快马,几乎是一口气跑到了潞安府城。

  接到这个消息时,尼堪一时也有些拿捏不准。

  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接到任何姜瓖叛乱的风声。

  “谭泰,此事你怎么看?”

  惊疑不定的尼堪,连忙叫来帐下最得力的干将谭泰前来商议。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谭泰正色的说道。

  “不管真假,先汇报豫亲王,让他下令宣大总督耿敦,宣府都统都统根特,即刻解除姜瓖兵权。”

  “把他请到保定府安置,若事后调查是误会,再好生安抚便是。”

  这边二人刚刚商议好,派出的信使还没来得及出城。

  山西巡抚祝世昌派出的信使,就赶到了潞安府。

  “启禀贝勒爷,大事不好了,大同总兵姜瓖叛乱,如今大同镇的兵马,已经改弦易辙了。”

  “嘭!”

  尼堪一掌拍在桌案上,厉声吼道。

  “姜瓖这个贼子,实在是该死至极。”

  “立即传我军令,加强太原防务,吾要亲自出兵,砍下姜瓖狗头。”

  “贝勒爷,此事有蹊跷,姜瓖叛乱,李建泰叛乱,这显然是明军策划结果。”

  谭泰冷静的拉住尼堪说道。

  “卑职建议,当务之急加强潞安,平阳府的防务,以免明军钻了空子。”

  “姜瓖手中不过数千人马,山西总兵李岗,宣府都统根特,手下各有数千兵马。”

  “即便无法围剿姜瓖,也足以挡住对方。”

  尼堪闻言,也瞬间冷静了下来。

  “你说的是,吾几乎误了大事。”

  尼堪点点头,思虑之下立即道。

  “传令冷格里率部驻守平阳府,防止明军来攻。”

  “传令护军统领董山,佟泰汉,率领一万人马,火速进驻泽州府。”

  “以及泽州守备参将徐长春,副将张世忠,加强防务。”

  此刻的尼堪手握五万大军,分调两万人马驻防平阳和泽州,他手中还有三万兵马。

  而且平阳和泽州都是山城,易守难攻。

  他坐镇潞安统军负责接应,采取守势。

  在他看来足以挡住明军的来犯。

  翼城失守的当日,也就是九月二十九日。

  驻扎在怀庆府的神机军,向泽州发起了攻击。

  怀庆府的附郭为沁阳县。

  罗平安去年初率军收复怀庆府后,便把神机军左右二营,驻防在山阳县,也就是后世的焦作市。

  山阳距离泽州城,也就是后世的晋城,仅有一百二十里。

  罗平安是二十五日,接到李岩送来的韩烈军令。

  决定于九月二十九日对泽州发起攻击。

  配合李建泰在平阳府的曲沃发起的起义。

  平阳府在后世叫运城。

  这个时代的怀庆,泽州,平阳三地,相互接壤。

  接到军令的罗平安,为了打开局面,配合李建泰起义。

  做出的部署是他亲率神机军中军,沿着沁河北进,攻击泽州的阳城平阳府的垣曲城。

  从而立足泽州,支援李建泰收复平阳府。

  只是李建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竟然提前泄露起义消息。

  导致功败垂成,身死翼城。

  但这个时候,罗平安并不知道李建泰战败身死的消息。

  故而按照原计划,罗平安于九月二十九日,率领神机军中军营和前军营,攻占了阳城。

  神机军副将宋奎光,率领左右二营,以及后军营的炮兵大队,对泽州城展开了进攻。

  后军营留守怀庆府,负责军需供应事宜。

  阳城县是一座小城,城中并没有兵马驻防。

  罗平安率领的人马,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城池。

  按照计划,拿下阳城的罗平安,立即下令前军营参将姚成。

  时姚成虽然军中职务,仍然为参将。

  但却加授为正三品的平北将军衔。

  事实上现在神武军各营参将,军衔皆为正三品的平北将军军衔。

  副将宋奎光,则为从二品的镇北将军。

  罗平安为从一品上将军军衔。

  军衔制度是韩烈五月份入阁之后,才开始执行的制度。

  除了明确了军衔制度外,也明确了军职制度。

  凡一军主将,皆为提督军务总兵官。

  副将为总兵官,营一级为参将,哨一级为游击将军。

  军职无定员,无品级,属于差遣职务。

  也就是提督和总兵虽然是将军,但不设定名额和品阶。

  属于临时代理职务。

  一旦没有战事,他们就要交回兵马和印绶,从而失去调动兵马的权利。

  只享受军衔带来的俸禄待遇。

  韩烈这一手安排,属于进一步削弱将领职权的手段。

  从而杜绝各军将领,在驻地拥兵自重。

  “姚成,你率领前军营立即向垣曲发起进攻。”

  “随后向闻喜,绛县展开攻击前进,制造声势。”

  “与曲沃的义军取得联系,为攻取平阳府做好准备。”

  顺利拿下阳城县后,罗平安叫来姚成,对其下达了作战命令。

  “末将遵命。”姚成帐下有八千精兵,对于攻打县城这样的任务,他自是信心十足。

  而罗平安则率领中军,继续留守阳城。

  因为他需要等候宋奎光,率领的左右二营,和炮兵大队拿下泽州。

  只有宋奎光拿下泽州,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继续对平阳府推进。

  九月二十九日这一天,作为约定起义之日。

  不单单怀庆府的罗平安,率领的神机军展开军事行动。

  邯郸的忠勇军中军营和左右二营,在李岩的率领下,对潞安府治下的平顺县,展开了攻击。

  同时,临清关的忠贞军全军人马,由李过、高一功率领。

  对真定府治下的冀州,突然发起了攻势。

  也就是在二十九日当天,黄河北岸的神机军,忠勇军,忠贞军十二万人马。

  从三个方向对清军驻防地区,发起了军事进攻。

  然而,这个时候世人不知道的是,韩烈率领的侍卫军五万五千人马。

  经过连日的日夜兼程,已经抵达济南府。

  万骑军的两万六千人马,也有灵宝驻地,于十日前接到军令,抵达了沧州城。

  以及沧州城盐山港的海军镇海营,平海营六万将士。

  现在都已经整戈待发,只等韩烈率领侍卫军一到沧州,就可以对天津卫发起攻击。

  沧州距离天津卫也就一地之隔。

  一旦拿下天津卫,京师燕京城,也就彻底暴露在明军的炮火之下。

  保定城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府邸。

  十月初一的凌晨时分,寂静的城区之内,一路飞马冲入城中的信使。

  犹如暮鼓晨钟一般,把睡梦之中的多铎给惊醒。

  内秘院大学士祁充格,护军参领额尔德,护送着信使,径直敲开了多铎的房门。

  “何事如此惊慌?”

  从被窝内爬了起来的多铎,有些不快的催促身边侍寝的小妾打开了房门。

  一脸疲惫的多铎,昨晚搂着娇滴滴的小妾,可是奋战了大半夜。

  此刻,看着走进来的祁充格和额尔德,打了个哈欠的他,不满的看着二人问道。

  “亲王殿下,明军于九月二十九日,对泽州、潞安,冀州发起了攻势。”

  “泽州和冀州先后失守,尼堪贝勒率军困守潞安府,发起紧急求救书。”

  “还有,大同镇总兵姜瓖,确实反了。”

  面对如此紧急的失态,祁充格也没有在乎多铎的态度和眼神,而是快速把刚刚收到的各路情报,向他汇报了一遍。

  听闻了消息的多铎,走到一旁的水盆前,用毛巾洗了把脸。

  让自己快速的冷静了下来。

  时年也就三十多岁的多铎,虽然脾气火爆,但他并不是一个莽夫。

  对于如此紧急的军情,他不但没有慌乱,反而表现的异常冷静。

  “额尔德,把地形图摊开。”多铎想了想吩咐了一句,看着一脸焦急的祁充格笑道。

  “不要急,容我想想。”

  站在桌前的多铎,看着面前的地形图,神情专注,目光炯炯的看了好一会,这才缓缓开口道。

  “情况有些不对劲,明军矛头直指山西不假。”

  “但显然没有用尽全力啊。”

  祁充格是内秘院大学士,虽然此人博学多才,学识渊博。

  但军事之上的造诣却并不深,听到多铎这么一说,他有些不解的问道。

  “亲王殿下的意思何意?”

  多铎这会脸上也没有了笑容,眉头紧锁的他,神情凝重的说道。

  “根据我们手中的情报显示,明军在黄河北岸,现在的兵力超过二十万大军。”

  “怀庆府的神机军,邯郸的忠勇军,临清关的忠贞军,这三支兵马是明军主力。”

  “总兵力高达十二万之众。”

  “其次是河北都司营,这支人马有一万五千人马,虽然战斗力不强,但却是一支重要的辎重保障部队。”

  “还有就是七月份入驻德州和沧州的两支人马。”

  “根据我们探子打探到的消息,这两支人马多达十二万之众,是从福建调拨上来的军队。”

  “但是有些奇怪的是,这支人马最近出现了重大变故。”

  “德州的人马被裁撤,沧州的人马被整编。”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想必是权利之争吧。”

  “如今明军三支主力,两支盯上山西,一支对冀州发起了攻击。”

  “沧州方向的那支明军,会做出什么举动呢?”

  多铎这话看似询问,实际是对自己的反问。

  “亲王殿下,沧州的明军,会不会突袭京师?”

  祁充格虽然不懂军事,但他也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如果这个时候,沧州的明军,突然大举进攻京师。

  而山西,保定的清军主力,要是陷入河北和山西战场,那就无法驰援京师。

  “本王也是这么认为。”多铎点了点头,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神闪过一道厉色。

  浑身气势散发而出的他,沉声说道。

  “额尔德,召集军中各旗将领,前来大堂听令。”

  “喳!”

  额尔德一弹衣袖,躬身退了出去。

继续阅读:第571章 多铎出招,全面反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