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两宫皇后的性情态度
明末逐鹿2025-07-28 17:302,365

  “魏大人,准备钱财,给大将军送去吧。”

  眼见众人争相离去,陈演心知大势已去。

  太子一旦南迁,京城断然没有可能守得住。

  陈演虽然是个昏庸之徒,但不是一个愚蠢之辈。

  他在京城为官大半生,身家性命都在京城,只有小儿子在四川老家。

  这些年来,他在京城郊外,置办了三座庄园,上千倾土地,京城九门之内,都有他的商铺。

  他的家产加起来,已经超过百万两银子。

  另外还的宅子内,钱财价值不少于五十万两白银。

  在四川老家,他手中的土地,就高达一千二百倾,还有矿产,盐场收益。

  眼下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走不了。

  谁让他是内阁首辅呢?

  但是他可以让儿女先走,他也愿意出这笔钱。

  之所以让魏藻德出钱,自然是认为魏藻德年轻有为,皇帝又器重他,肯定会允许他离开。

  只要出了路费,以魏藻德如今的年龄和地位。

  新皇帝登基,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位。

  “陛下哪里我去说,太子南迁,肯定需要朝中重臣辅佐。”

  “老朽是内阁首辅,年迈体衰,又树大招风,陛下不走,我肯定走不了。”

  陈演这一番话,足以说明他的精明。

  之所以给魏藻德说这些,自然是希望魏藻德承情,以后能够照顾他的二女。

  他的几个儿女,都没有什么才能,一旦他倒下去了。

  若没有人站台,陈家势必彻底没落。

  魏藻德作为一个聪明人,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对方意思。

  “陈阁老教诲,下官铭记于心,将来必有厚报。”

  魏藻德拱手一拜,当即迈步匆匆而去。

  各部尚书,左右侍郎,以及一众朝中重臣,这会也顾不得什么礼仪。

  无不是四散而走,赶回家中翻箱倒柜的收拾钱财。

  这个时候,守财奴当朝国丈,封爵嘉定侯的周奎,却一路哭哭啼啼来到坤宁宫。

  “皇后啊,为父年迈,家中穷困,实在没有路费可拿。”

  “请皇后看在父母的份上,向陛下,太子求情,让我们一家老小,返回苏州老家养老去吧。”

  周奎是皇后周氏生父,崇祯的岳父,太子的外公。

  可以说正宗的皇亲国戚,崇祯对于他一家,也是恩泽不断。

  周奎以白身晋封为侯爵。

  他的四个儿子周鉴、周铉、周镮、周钟,包括侄子周京,周皓等数十人,都封了将军。

  在宫城之中领着俸禄,却基本不用做事。

  前文之中也说过,周奎在崇祯募捐时,不但一直哭穷,后来皇后拿出五千两嫁妆钱给他,让他凑足两万两,捐给皇帝。

  结果这厮还贪污了两千两,只捐了三千两。

  就连司礼监太监徐高,面对吝啬的周奎时,也扼腕痛惜的说道。

  “国丈今日之荣华富贵,皆来自陛下,如今国难当头,却如此鄙吝,难道你与皇帝不是息息相关?一荣俱荣吗?”

  “朝廷大厦倾倒,必然赖与尔等之手,今日留下再多钱财,将来还有什么用呢?”

  对于徐高的指责,周奎一脸不屑,丝毫不以为意。

  以此类推,周皇后虽然颇有贤名,但却几乎没有主见,父亲兄弟只要哀求,她就碍于情面,主动帮衬。

  从而助涨了周国丈的私心。

  “父亲莫要忧虑,太子南迁,驸马韩庆之主持南下大局,哀家知道父亲贫苦,容我让长平去传句话。”

  “让驸马给父亲和家人,留一个位置。”

  周皇后至今还相信父亲贫寒,足见她识人不明。

  身为一国之后,耳根子软也就算了,还不辨是非,始终纵容着家人,秉持着帮亲不帮理的念头。

  可周皇后到死也不知道,他的父亲一点都不穷。

  当闯军入城之后,一番拷打之后,周奎献出了五十三万银子,另有价值十万两的珍宝匹缎。

  最最可恨的是,明亡之后,闯贼撤离京城,建奴入城,他把投奔他的太子朱慈烺献了出去,还说这是伪太子。

  最终朱慈烺被杀,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也就周奎这样的狼心狗肺之辈做的出来了。

  周皇后有这样的爹和家人,也难怪她会始终纵容家人,因为基因在那。

  相比起来,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如今被崇祯尊奉为懿安皇后的皇嫂,虽然出身寒微,却人品贵重。

  其父张国纪,同样身为国丈,却生活节俭,人品贵重。

  当崇祯募捐之时,张国纪毫不犹豫,拿出家中所有的两万两银子,尽数捐给了朝廷。

  张国纪堂堂一个国丈,家中仅有两万两银子。

  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闯贼入城之后,张国纪同样遭到拷打,闯军在他家挖地三尺,也没有搜出几百两银子。

  因为他存在的两万两银子,都全部捐出去了。

  同为国丈,周奎家中钱财多达数十万两之多。

  这事让刘宗敏大为恼怒,认为张国纪隐瞒欺骗,最后活活把他打死了。

  讽刺的是张国纪,一个贫穷的国丈,捐出的全部家产两万银子,却是满朝勋贵之中,捐献最多的一个人。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张国纪因为没钱,被叛军活活打死。

  周奎却活到建奴鞑子入京,还因为献出伪太子,获得建奴的赏赐,之后在京城过了几年安生日子才病逝。

  说来也巧,周奎刚离开宫城不久,张国纪也来到了后宫,在偏殿仁寿殿内,见到了寡居多年的懿安皇后。

  时年三十六岁的张嫣,入宫已经有二十多年。

  自丈夫天启帝病逝之后,她就在宫中吃斋念佛,鲜少走出宫门,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多年生活的自律,加上天生丽质,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她看起来就像二十多岁般艳丽秀美。

  柳眉凤目,俏鼻红唇,当真是明眸皓齿,肌肤如雪一般白皙。

  张嫣入宫时,就因为容颜秀美,差点被退了出去。

  因为当时宫中太妃,认为她过于妖艳,会惑乱后宫。

  历史上的张嫣,也有着艳冠后宫的美名。

  甚至,连太监都垂涎得美貌,从而发生了太监想要猥琐的事件,最后被宫女发现,这才避免了事态的发生。

  对于家人,张嫣更是时常叮嘱他们,要恪尽职守,不可违法乱纪。

  “祖娥,陛下下了中旨,晋封了长平侯为镇国大将军,全权负责太子南迁事宜。”

  “凡是朝中文武百官,想要南下者,交纳路费,方可随行。”

  “为父老迈,不走也罢,可你弟弟,还有我那几个孙子,都还年幼。”

  “咱们家中也没有余钱,你能不能跟周皇后说一下,向陛下求个恩典?”

  张国纪来到仁寿殿,与张嫣说了一些家常,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父亲,如今内忧外患,陛下国事繁重,我们怎么可以为了自己小家之事,却烦扰陛下呢?”

  张嫣虽然很想帮父亲,毕竟这些年来,父亲难得求自己一次。

  可她身为先帝皇后,若是一开口,皇帝一旦松了口,那周皇后一家人怎么办?

  皇宫之中的其她宾妃,也纷纷效仿求情,皇帝又该如何办呢?

继续阅读:第177章 搜刮京师勋贵财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