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魏藻德骤擢东阁大学士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3,097

  崇祯十六年七月一日,新任山东巡抚刘汉儒,山东都司总兵马宁,抵达济南府赴任。

  刘汉儒是北直隶大城县人,天启二年进士及第。

  时年五十三岁的他,早在十年前便担任了四川巡抚。

  但是在四川巡抚任上,他因为抵抗张献忠不力,加上上奏皇帝,提出蜀人治蜀的条陈,惹怒崇祯皇帝,遭到免职。

  罢官多年的刘汉儒,在家中做了三年冷板凳,踩在前年复职,在都察院降职启用为佥事一职。

  这一次他重新坐上巡抚的位置,走的是老乡,也就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魏藻德的门路。

  魏藻德是三年前高中的状元,短短三年的时间,他一个翰林院修撰,因为上了几封关于兵事的条陈。

  于今年五月初一,擢升为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

  一跃成为内阁宰相,这一步的跨度,当真是跌破了满朝文武官吏的眼睛。

  魏藻德的升迁,堪比坐火箭,而且是历史真实事件。

  而魏藻德有什么功劳呢?

  根据历史记载,他就是上书建议了几条,关于平乱的建议,便获得了崇祯的赏识。

  从一个从六品一跃升任礼部右侍郎,还入阁辅政,成为宰相。

  这一年的魏藻德年仅三十五岁。

  可以说魏藻德的升迁,比之韩烈升官还快。

  毕竟韩烈封候拜将,可是实打实的功绩,斩杀了饶余贝勒阿巴泰,歼灭入侵的建奴三万余人,收复济南府失地。

  这份功绩,在任何一个朝代,那也就是天大的功劳,封候拜将一点不为过。

  可魏藻德呢?

  仅仅上奏了几条建议,就入阁拜相,故而在史书上,都用了“骤擢”二字来形容,他的升迁速度。

  从崇祯十六年五月入阁,到次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正月。

  魏藻德再次升迁,史书记载皇帝亲自下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授任内阁首辅。

  三十多岁的年龄,做到内阁首辅,魏藻德成为崇祯一朝,最年轻的首辅。

  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大明亡国,魏藻德被俘投降,因为不舍得交出赎金,被大顺权将军刘宗敏,下令拷打而死。

  而魏藻德也成为大明第一个被俘,最后被杀的内阁首辅。

  可以说在魏藻德身上,当真是应了左传之中一句典故,其亡也忽焉,其兴也勃焉。

  魏藻德突然入阁拜相,自然需要拉拢人手。

  对于同为河北老乡的刘汉儒,主动向自己靠拢,他自是很高兴。

  故而在崇祯否决了山东巡抚人选时,他随即推举了刘汉儒。

  除了刘汉儒外,河南总兵许定国,也是他推举的。

  至于为何推荐许定国,则不得不说另一个人,那就是李栖凤。

  李栖凤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进士,但因为攀附阉党,崇祯继位后受到清算,一直未能启用。

  魏藻德机缘巧合下,早年与李栖凤相识,私交甚笃。

  而李栖凤做过山西按察使,许定国担任过山西副总兵,二人彼此也算是有些交情。

  不过,许定国这几年因为作战不力,也被免官,一直在京城寻找复职机会。

  魏藻德的突然入阁拜相,李栖凤和许定国这样罢官之人,就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一头扎进了魏家,成为了魏藻德追随者。

  当朝会之上,陈演为首的老官吏,弹劾韩烈之时。

  善于察言观色的魏藻德,敏锐的察觉到皇帝,对于韩烈并没有严惩之意。

  但又警告惩戒之意,他当即选择了沉默不语。

  事后他求见了崇祯皇帝,表达了韩烈年轻气盛,理应派得力干臣约束的建议。

  从而获得崇祯的赞赏,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魏藻德推举了刘汉儒出任山东巡抚,李栖凤出任河南巡抚,许定国出任河南总兵。

  马宁这个山东都司总兵,则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推荐的人选。

  魏藻德一个新晋入阁的阁臣,借着满朝文武打压韩烈的机会,来了一个渔翁得利。

  一下子推举了两个投靠他的人,出任巡抚之职。

  这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要知道大明总共就两京十三省,正二品的巡抚满打满算就十三个,魏藻德略施手段,就谋取了两个巡抚要职。

  这让他的名声瞬间在京城打响,原本一些不看好他的人,纷纷投奔到了他的门下。

  以至于魏藻德的名声,在京城一时无两,连首辅陈演也难望其背。

  刘汉儒,李栖凤,许定国三人虽然是分别出京的,但三人离京不久后,便在霸州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霸州城一间不起眼的客栈内。

  已经年过六十岁的李栖凤,对于这次赴任河南巡抚,说不上有多少惊喜。

  毕竟他年龄已经不年轻,而且早在十五年前,他就做过湖广巡抚。

  当时的湖广可是江南富裕之地,大明也处于和平时期,加上他当时背靠阉党集团,在湖广巡抚任上,那绝对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

  而如今的河南巡抚,与当初的湖广巡抚,那可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河南不如湖广富裕,而是如今的河南,大半地区,都沦为叛军手中。

  首府开封,沦为泽国,重镇洛阳,南阳都在叛军手中。

  他这个河南巡抚赴任,只能屯驻卫辉府,因为现在河南行省,除了归德府外,仅剩下黄河北岸的怀庆,卫辉,彰德府三地。

  他与许定国赴任河南,都只能在卫辉府落脚。

  相比起来如今的山东,起码全境都在大明掌控之中。

  不过,李栖凤对于这个职务也还是满意的,毕竟现在他的身体还硬朗,有了魏藻德这棵大树在。

  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返回朝中,毕竟资历摆在那里。

  魏藻德在朝中也需要人手,这次算是下来镀金,为下一步回到六部造势,完全是可能的。

  李栖凤年龄和资历最大,坐在主位,刘汉儒坐在下首,许定国是武将,身份地位都比不上二人。

  只能陪坐下首,负责给二老倒茶。

  “定国,不要忙活了,此次履新,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

  “卫辉,怀庆,彰德都与叛军交界,谁也保不准,叛军何时会渡河。”

  “一旦叛军渡河,我等挡得住,那就是机遇,要是挡不住,那就是危险。”

  李栖凤作为一个老臣,对于眼下河南的局势,他还是十分了解。

  “请抚台大人放心,平阳府提督卜从善,与我相熟,卑职抵达卫辉之日,向他先借三千人马。”

  “定可稳住黄河北岸局面,同时再把沿岸各路义军招安了,足以确保卫辉无虞。”

  许定国可不是一个阿猫阿狗,时年已经五十岁的他,从军已经三十年。

  早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就以守备身份,从辽东巡抚杨镐参加了萨尔浒之战。

  别看他如今已经五十岁,但身形健壮高大的他,依旧能够骑烈马,挽强弓,绝对算得上一号猛将。

  满脸大胡子的他,容貌粗犷,说话中气十足,但你要是认为他是个莽夫,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人沙场血战,宦海沉浮几十年,早已经历练出满怀心机。

  历史之上,明亡之后,他以河南总兵身份,屯兵归德府,也就是睢阳城。

  眼见清军势大,心生投降的他,担心徐州镇的高杰,会对他产生威胁。

  心生一计的他,在睢阳城内摆了一个鸿门宴,宴请高杰。

  不知其计的高杰赴宴时,被许定国斩杀,从而导致南明小朝廷设立的江北四镇,随之土崩瓦解。

  可以说要没要这厮的叛变,诱杀了高杰。

  南明小朝廷在江北的兵力,即便挡不住建奴鞑子,但至少可以支撑一段时日。

  可以说许定国在睢阳城叛变,对于当时的南明小朝廷来说,不亚于当初山海关吴三桂叛变投清。

  许定国的对答,让李栖凤颇为满意。

  “许总兵运筹帷幄之中,倒是让本抚佩服。”

  接着刘汉儒开口道:“出京之前,魏阁老嘱咐过下官,长平侯这次虽然被免了总兵官职,还被收回了尚方宝剑。”

  “但是陛下对他依旧信任有加,李抚台,许总兵到任后,表面上的尊重,还是要给长平侯,切莫与之撕破脸。”

  “毕竟他现在还是河南,山东两镇提督,陛下的驸马,这个关系处好了,对于我等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魏阁老在朝中根基尚浅,若能够得到长平侯支持。”

  “就等于得到皇后和公主的支持,还有太子的认可。”

  “你们二人到任之后,屯兵屯田的政策,可以执行起来,现在河南这一块事务,是临清关兵备道孙传庭在负责。”

  “此人可不是善茬,都说卢象升是卢阎王。”

  “可世人却称孙传庭为孙屠夫,你们最好不要轻易招惹此人。”

  在刘汉儒的告诫下,李栖凤和许定国都虚心的点了点头。

  三人一番密议之后,随即各自分道离去。

  刘汉儒赴任山东巡抚,马宁赴任山东都司总兵,韩烈被免去总兵,收回尚方宝剑的消息,在济南府传开之后。

  认为韩烈即将失宠的右布政使郑楚勋,济南知府王宏祚,心中立马就打起了小九九。

  左布政使龚鼎孳,也是心中五味杂陈,想到被他惩治的前任御史房可壮,他不由的又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

继续阅读:第137章 为了权势地位龚大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