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七月一日,新任山东巡抚刘汉儒,山东都司总兵马宁,抵达济南府赴任。
刘汉儒是北直隶大城县人,天启二年进士及第。
时年五十三岁的他,早在十年前便担任了四川巡抚。
但是在四川巡抚任上,他因为抵抗张献忠不力,加上上奏皇帝,提出蜀人治蜀的条陈,惹怒崇祯皇帝,遭到免职。
罢官多年的刘汉儒,在家中做了三年冷板凳,踩在前年复职,在都察院降职启用为佥事一职。
这一次他重新坐上巡抚的位置,走的是老乡,也就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魏藻德的门路。
魏藻德是三年前高中的状元,短短三年的时间,他一个翰林院修撰,因为上了几封关于兵事的条陈。
于今年五月初一,擢升为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
一跃成为内阁宰相,这一步的跨度,当真是跌破了满朝文武官吏的眼睛。
魏藻德的升迁,堪比坐火箭,而且是历史真实事件。
而魏藻德有什么功劳呢?
根据历史记载,他就是上书建议了几条,关于平乱的建议,便获得了崇祯的赏识。
从一个从六品一跃升任礼部右侍郎,还入阁辅政,成为宰相。
这一年的魏藻德年仅三十五岁。
可以说魏藻德的升迁,比之韩烈升官还快。
毕竟韩烈封候拜将,可是实打实的功绩,斩杀了饶余贝勒阿巴泰,歼灭入侵的建奴三万余人,收复济南府失地。
这份功绩,在任何一个朝代,那也就是天大的功劳,封候拜将一点不为过。
可魏藻德呢?
仅仅上奏了几条建议,就入阁拜相,故而在史书上,都用了“骤擢”二字来形容,他的升迁速度。
从崇祯十六年五月入阁,到次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正月。
魏藻德再次升迁,史书记载皇帝亲自下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授任内阁首辅。
三十多岁的年龄,做到内阁首辅,魏藻德成为崇祯一朝,最年轻的首辅。
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大明亡国,魏藻德被俘投降,因为不舍得交出赎金,被大顺权将军刘宗敏,下令拷打而死。
而魏藻德也成为大明第一个被俘,最后被杀的内阁首辅。
可以说在魏藻德身上,当真是应了左传之中一句典故,其亡也忽焉,其兴也勃焉。
魏藻德突然入阁拜相,自然需要拉拢人手。
对于同为河北老乡的刘汉儒,主动向自己靠拢,他自是很高兴。
故而在崇祯否决了山东巡抚人选时,他随即推举了刘汉儒。
除了刘汉儒外,河南总兵许定国,也是他推举的。
至于为何推荐许定国,则不得不说另一个人,那就是李栖凤。
李栖凤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进士,但因为攀附阉党,崇祯继位后受到清算,一直未能启用。
魏藻德机缘巧合下,早年与李栖凤相识,私交甚笃。
而李栖凤做过山西按察使,许定国担任过山西副总兵,二人彼此也算是有些交情。
不过,许定国这几年因为作战不力,也被免官,一直在京城寻找复职机会。
魏藻德的突然入阁拜相,李栖凤和许定国这样罢官之人,就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一头扎进了魏家,成为了魏藻德追随者。
当朝会之上,陈演为首的老官吏,弹劾韩烈之时。
善于察言观色的魏藻德,敏锐的察觉到皇帝,对于韩烈并没有严惩之意。
但又警告惩戒之意,他当即选择了沉默不语。
事后他求见了崇祯皇帝,表达了韩烈年轻气盛,理应派得力干臣约束的建议。
从而获得崇祯的赞赏,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魏藻德推举了刘汉儒出任山东巡抚,李栖凤出任河南巡抚,许定国出任河南总兵。
马宁这个山东都司总兵,则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推荐的人选。
魏藻德一个新晋入阁的阁臣,借着满朝文武打压韩烈的机会,来了一个渔翁得利。
一下子推举了两个投靠他的人,出任巡抚之职。
这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要知道大明总共就两京十三省,正二品的巡抚满打满算就十三个,魏藻德略施手段,就谋取了两个巡抚要职。
这让他的名声瞬间在京城打响,原本一些不看好他的人,纷纷投奔到了他的门下。
以至于魏藻德的名声,在京城一时无两,连首辅陈演也难望其背。
刘汉儒,李栖凤,许定国三人虽然是分别出京的,但三人离京不久后,便在霸州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霸州城一间不起眼的客栈内。
已经年过六十岁的李栖凤,对于这次赴任河南巡抚,说不上有多少惊喜。
毕竟他年龄已经不年轻,而且早在十五年前,他就做过湖广巡抚。
当时的湖广可是江南富裕之地,大明也处于和平时期,加上他当时背靠阉党集团,在湖广巡抚任上,那绝对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
而如今的河南巡抚,与当初的湖广巡抚,那可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河南不如湖广富裕,而是如今的河南,大半地区,都沦为叛军手中。
首府开封,沦为泽国,重镇洛阳,南阳都在叛军手中。
他这个河南巡抚赴任,只能屯驻卫辉府,因为现在河南行省,除了归德府外,仅剩下黄河北岸的怀庆,卫辉,彰德府三地。
他与许定国赴任河南,都只能在卫辉府落脚。
相比起来如今的山东,起码全境都在大明掌控之中。
不过,李栖凤对于这个职务也还是满意的,毕竟现在他的身体还硬朗,有了魏藻德这棵大树在。
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返回朝中,毕竟资历摆在那里。
魏藻德在朝中也需要人手,这次算是下来镀金,为下一步回到六部造势,完全是可能的。
李栖凤年龄和资历最大,坐在主位,刘汉儒坐在下首,许定国是武将,身份地位都比不上二人。
只能陪坐下首,负责给二老倒茶。
“定国,不要忙活了,此次履新,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
“卫辉,怀庆,彰德都与叛军交界,谁也保不准,叛军何时会渡河。”
“一旦叛军渡河,我等挡得住,那就是机遇,要是挡不住,那就是危险。”
李栖凤作为一个老臣,对于眼下河南的局势,他还是十分了解。
“请抚台大人放心,平阳府提督卜从善,与我相熟,卑职抵达卫辉之日,向他先借三千人马。”
“定可稳住黄河北岸局面,同时再把沿岸各路义军招安了,足以确保卫辉无虞。”
许定国可不是一个阿猫阿狗,时年已经五十岁的他,从军已经三十年。
早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就以守备身份,从辽东巡抚杨镐参加了萨尔浒之战。
别看他如今已经五十岁,但身形健壮高大的他,依旧能够骑烈马,挽强弓,绝对算得上一号猛将。
满脸大胡子的他,容貌粗犷,说话中气十足,但你要是认为他是个莽夫,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人沙场血战,宦海沉浮几十年,早已经历练出满怀心机。
历史之上,明亡之后,他以河南总兵身份,屯兵归德府,也就是睢阳城。
眼见清军势大,心生投降的他,担心徐州镇的高杰,会对他产生威胁。
心生一计的他,在睢阳城内摆了一个鸿门宴,宴请高杰。
不知其计的高杰赴宴时,被许定国斩杀,从而导致南明小朝廷设立的江北四镇,随之土崩瓦解。
可以说要没要这厮的叛变,诱杀了高杰。
南明小朝廷在江北的兵力,即便挡不住建奴鞑子,但至少可以支撑一段时日。
可以说许定国在睢阳城叛变,对于当时的南明小朝廷来说,不亚于当初山海关吴三桂叛变投清。
许定国的对答,让李栖凤颇为满意。
“许总兵运筹帷幄之中,倒是让本抚佩服。”
接着刘汉儒开口道:“出京之前,魏阁老嘱咐过下官,长平侯这次虽然被免了总兵官职,还被收回了尚方宝剑。”
“但是陛下对他依旧信任有加,李抚台,许总兵到任后,表面上的尊重,还是要给长平侯,切莫与之撕破脸。”
“毕竟他现在还是河南,山东两镇提督,陛下的驸马,这个关系处好了,对于我等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魏阁老在朝中根基尚浅,若能够得到长平侯支持。”
“就等于得到皇后和公主的支持,还有太子的认可。”
“你们二人到任之后,屯兵屯田的政策,可以执行起来,现在河南这一块事务,是临清关兵备道孙传庭在负责。”
“此人可不是善茬,都说卢象升是卢阎王。”
“可世人却称孙传庭为孙屠夫,你们最好不要轻易招惹此人。”
在刘汉儒的告诫下,李栖凤和许定国都虚心的点了点头。
三人一番密议之后,随即各自分道离去。
刘汉儒赴任山东巡抚,马宁赴任山东都司总兵,韩烈被免去总兵,收回尚方宝剑的消息,在济南府传开之后。
认为韩烈即将失宠的右布政使郑楚勋,济南知府王宏祚,心中立马就打起了小九九。
左布政使龚鼎孳,也是心中五味杂陈,想到被他惩治的前任御史房可壮,他不由的又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