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引发众怒,总兵被免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52,095

  韩烈这个做法,虽然方便了百姓,但无疑触动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尤其是韩烈在费县,杀了张四知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

  引起满朝文武百官的一致弹劾。

  此时,已经升任内阁首辅的陈演,也是一反常态的在朝会之上,当面弹劾了韩烈的做法。

  面对满朝文武的弹劾,耳根子软,猜忌之心又重的崇祯,随即否决了,原本已经定下的巡抚人员名单。

  韩烈推举袁枢,越其杰,陈潜夫,候恂四人,继任山东巡抚候选名单。

  陈万鼎继任山东都司,也就是都指挥使一职。

  本来这项任命,经过内阁商议,已经决定让袁枢出任巡抚,陈万鼎出任都司。

  但随着韩烈杀了张四知,龚鼎孳在青州,抓了房可壮,孙传庭在德州,缉拿了谢升。

  这几个人可都是山东籍的退休大员,这些人杀得杀,入狱的入狱,引起满朝文武的弹劾。

  面对满朝文武百官的口诛笔伐,崇祯当即下旨免了韩烈总兵衔,收回尚方宝剑,只让他挂提督河南,山东军务事。

  同时否定了韩烈推举的巡抚名单,改任了原四川巡抚刘汉儒,出任山东巡抚。

  还否决了陈万鼎升任都司,改任了原辽东副将马宁,出任山东都司总兵。

  没错,明确加授了马宁为总兵,都司不挂总兵,只有调动卫所兵马权利。

  挂了总兵衔,就有权指挥行省所有兵马。

  除了马宁外,在兵部的推举下,崇祯还同意了许定国,出任河南总兵。

  随着河南和山东两总兵赴任,不在兼任总兵的韩烈,实际就失去手中大半兵马指挥权。

  很显然崇祯这一手,目的就是夺取韩烈手中的兵马大权,以防韩烈生乱。

  “这个韩庆之啊,还是太年轻了。”

  这天朝会结束,正式下诏,安排完山东巡抚和都司总兵人选的崇祯,回到坤宁宫用午膳的时候。

  难掩失望的对周皇后,说起了满朝文武官吏,弹劾韩烈在山东做的事情。

  “陛下,韩庆之在山东到底做了何事?惹得众大臣纷纷弹劾他。”

  周皇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唉!你是不知道,韩庆之简直四胆大包天,竟然杀了前任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知一族。”

  “还把谢升,房可壮等一批退休官吏,投入了大牢。”

  “而且他还杀了都司万挺,吓疯了巡抚吴孳昌,诸多行径,简直是胆大包天。”

  “这不消息传到京城,满朝文武一片哗然,就连一向老实的陈阁老,都当堂奏对,向朕施压,要求严惩韩庆之。”

  说起这事,崇祯也是对韩烈颇为失望,这样毫无顾忌的行事,简直就是糊涂至极。

  “那陛下可曾接到庆之的奏折,他是如何说的呢?难道您真要严惩他吗?”周皇后有些忧虑的问道。

  韩烈与长平公主朱媺娖的婚事已经定下,来年正月就会完婚。

  这个时候要是严惩韩烈,那女儿婚事怎么办?

  皇家脸面还要不要?

  “朕也很为难啊!”崇祯叹了口气。

  “今日朝会之上,朕已经免了他总兵一职,留任提督一职,算是给他一个警告。”

  “毕竟要是不处罚,朝中百官之心难以安抚,如何平息众怒呢?”

  “至于他的折子,朕倒是还没收到,在朕看来,他呀也是急于表现,希望做出成绩,可官场朝堂之上的事情,又岂是他杀几个人,就能解决的?”

  崇祯眉头紧皱,想起如今朝中的局势,他也不由摇了摇头。

  见崇祯为韩烈的事情,愁眉不展,周皇后犹豫了一下,说道。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里是后宫,皇后有话尽管将来。”崇祯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周皇后微微笑道。

  周皇后也是丈母娘心疼女婿,当即说道。

  “臣妾以为,庆之毕竟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难免会犯错。但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法欠妥。陛下莫要过于处罚,以免打击了他的积极心。”

  “嗯……皇后所言不无道理,朕就给他一道密旨,让他不要有负担,用心办事吧。”

  崇祯思索片刻后,点头表示认可。

  “陛下,莫要怪罪臣妾多嘴,庆之毕竟是长平那丫头的驸马,对待自己人,还是要宽待一些。”

  “庆之也还年轻,犯错难免,我们作为长辈和自家人,不应该过多苛责。”

  见皇帝认同自己的话,向来疼爱女儿的周皇后,爱屋及乌之下,忍不住又多说了一句。

  “皇后说的是,看在长平的份上,朕一定会多给他几次机会。”

  崇祯笑着点点头,拿起筷子,也帮周皇后夹起了菜肴。

  “皇后吃菜,别关顾着说话。”

  与周皇后聊了聊心里话,崇祯原本烦闷的心情,也减轻了许多。

  朝廷的圣旨传达时,已经回到济南府的韩烈,到没有太过失落。

  这一次,在山东整治豪强,杀了张四知,抓捕了一大批豪强地主,查抄的钱财,高达六百万贯铜钱。

  原本韩烈还准备上奏,给皇帝送五百万贯钱财上去,也好为自己邀功一番。

  然而接到圣旨,得知总兵被免,尚方宝剑被收回的消息。

  韩烈当即把这笔钱财,直接存进了自己私库。

  总督衙门客厅内,曾樱看着一脸坦然的韩烈,苦笑的摇了摇头。

  “君恩难测啊,长平侯你这次做事太莽撞了。”

  “陛下免了你总兵官职,还把咱们推荐人的,全部否决了。”

  “这是对你的警告,以后你还需要韬光隐晦才行啊。”

  韩烈淡淡一笑,拱手说道:“曾大人说的是。”

  “不过我并不后悔,你是不知道,费县的百姓,过得有多难,能为百姓除恶,别说只是免了总兵职务。”

  “就是削了我的爵位,我也认为值得。”

  “而且通过这些事情,屯田屯兵之事,现在得以顺利推行,这难道不值得吗?”

  “接下来,咱们按部就班,把今年过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韩烈这话也是有感而发。

  如今已经是崇祯十六年的六月,现如今的历史大势,几乎没有大的改变。

  照这样下去,大明的的国祚,只剩下十个月,现今他手握数万一手建立的兵马。

  只要他韩烈在山东撑到年底,这个天下将无人能够左右他的命运。

继续阅读:第136章 魏藻德骤擢东阁大学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