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整编后的侍卫军
明末逐鹿2025-07-28 18:123,500

  收到锦州收复的捷报的当天,韩烈上午在内阁衙门,处理了一个上午的政务。

  并向内阁一众阁臣,通报了锦州收复的消息。

  “诸位阁老,锦州的收复,这对于我们解决建奴问题,又推进了一大步。”

  “孤王决定四月中旬,正式发起灭建奴之战。”

  “到时候孤王将会亲征辽东,对建奴进行一次犁庭扫穴。”

  “一劳永逸的解决辽东的问题。”

  听到韩烈要亲征,虽然明知道劝不住。

  但史可法还是沉声劝说道:“大王乃万金之躯,辽东不毛之地,何必亲自出征呢?”

  “大王,史阁老所言有理,臣愿意亲自挂帅出征。”

  孙传庭有些跃跃欲试的请缨道。

  这些年来,他这个昔日的三军统帅,坐镇中枢,运筹帷幄。

  为韩烈解决了无数的明枪暗箭。

  若没有孙传庭在中枢压阵,路振飞,曾樱根本就压不住阵脚。

  “伯雅先生,真想要出征的话,来年对安南,暹罗用兵的话,孤王优先考虑你挂帅。”

  “至于辽东这最后一战,就不要跟本王抢了。”

  韩烈摆手说道。

  “孤王心意已决。”

  “在此孤王也表个态,解决完辽东回朝之日,也就是本王登基之日。”

  “到时候还希望诸位阁老,能够通力合作,把这事配合好。”

  这几个月来,每次大家说起拥立之事,韩烈都会表态,还不到时候。

  如今还都燕京已经几个月。

  大家私下里都在讨论,韩烈究竟是怎么想的。

  直到今日韩烈吐露心声,一众阁臣无不是松了口气。

  “大王,臣与您的关系,再任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实在不妥当。”

  “还请大王同意,臣辞去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一职。”

  “改任其它闲职,以正朝廷风气。”

  这已经是祁彪佳的第三次请辞。

  自从去年他的夫人商景兰,在南京夏王府,说了邀宠后宫一事后。

  韩烈就跟祁彪佳说了这事。

  向来家风严谨,为人正直清廉的祁彪佳,羞愧之余,当场就提出了辞职返回乡的请求。

  但却被韩烈给拒绝了。

  还都燕京后,祁彪佳第二次提出请辞时。

  依旧被韩烈所拒绝。

  理由是朝局初定,需要他这个刑部尚书来主持刑部大局。

  但如今还都燕京数月,朝局基本稳定。

  原礼部左侍郎黄毓祺,大将军府参军长史黄毓祺,调任刑部左侍郎一个多月。

  足以顶替他的职务。

  另外现任参军府长史魏象枢,也在刑部兼任了正五品郎中之职。

  黄毓祺跟随韩烈多年,劳苦功高。

  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虽说现今身体还算康健。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

  让他接替祁彪佳出任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也是对他的一种补偿。

  以礼部左侍郎退休,黄毓祺肯定是无法青史留名的。

  但是,他要是以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一职退休。

  加上韩烈一朝的开国功臣身份,那不单单是开国功臣,青史之上也是要单独立传留名。

  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

  至于祁彪佳即辞职,也不会影响他的声望。

  反而会提高的个人名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是韩烈的岳父,又出任过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

  韩烈称帝前,他主动避嫌辞职,这不单单是大公无私。

  也是让贤的美德。

  韩烈登基之后,身为国丈的祁彪佳,即便无法获得实职权利。

  封赏三公虚职,享受太师待遇,那也是至高无上的身份地位。

  “阁老既然去意已决,孤王就不多做挽留。”

  “你与黄毓祺交接一下,回绍兴老家休息一段时间。”

  “待孤王征伐辽东之后,再回京如何?”

  对于老丈人,韩烈还是很尊重的。

  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祁彪佳都称得上是完人。

  “臣谢大王恩准。”

  虽然是翁婿关系,但在朝堂之上,以官职为尊。

  祁彪佳作为臣子,韩烈身为夏王,他也得行臣子之礼。

  “岳丈大人既已辞去官职,就不要再大礼了。”

  韩烈连忙上前扶起对方,一脸温和的笑道。

  “岳丈大人先去交接手头事务,改日我与琼儿再去府上拜访,咱们不醉不归。”

  祁彪佳对于韩烈这个女婿,也是打心底欣赏。

  为官多年的他,自然深知朝廷的弊端。

  大明朝要没要韩烈,这会肯定早亡了。

  在内阁衙门吃过午饭后,韩烈稍作休息。

  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城外的丰台大营。

  眼下燕京的兵马,分为内外两大驻军。

  亲军卫驻扎在内城,原燕京守备营,扩编进了亲军卫。

  亲军卫五营改为五镇,下辖四万将士。

  侍卫军驻扎在外城,营地位于城东丰台镇。

  同时,侍卫军原各营人马,与杨衍的忠义军,已经合编为侍卫军十二镇。

  侍卫军提督由杨衍出任,杨朴,李来亨,马进忠三人担任副提督。

  同时,杨朴兼任第一镇总兵官,下辖一万人马。

  第二镇总兵官马进忠,第三镇总兵官李来亨。

  第四镇总兵官杨捷,第五镇总兵官郝永忠。

  第六镇总兵官吴六奇,第七镇总兵官徐信。

  第八镇总兵官余世忠,第九镇总兵官齐翼龙。

  第十镇总兵官杨威,第十一镇总兵官傅长春,第十二镇总兵官王辅臣。

  除第一镇下辖一万人马外,其余各镇下辖八千兵马。

  第一镇之所以兵马多两千人,是因为韩烈的卫队隶属第一镇。

  像已经升任参将的王德,孙平,王进宝等人,都是挂职在第一镇各营之中。

  侍卫军十二镇人马,近十万人马,配备了火炮,火枪,马车,以及战马等等行军作战装备。

  可以说重新编练成的侍卫军,已经有了新式军队的雏形。

  因为这支军队,每镇兵马,除了新式火器的配备外,战斗理念和思想,也有了新的改变。

  侍卫军的都监军使杜濬,副监军黄宗羲,率领的一支精干政工干部。

  负责全军的思想工作。

  为了加强军队思想工作,以及杜濬这些人的身份地位。

  韩烈直接提拔了杜濬兼任陆军部侍郎,正三品文官职。

  黄宗羲也兼任了陆军部郎中,正五品官职。

  侍卫军,亲军卫的改编,从去年年底推行,到现在已经三个月。

  下一步,韩烈的计划是整编神机军,万骑军,忠烈营三支队伍。

  正好这三支部队,现在打下锦州,韩烈准备给他们一个月休整时间。

  用来负责整编。

  韩烈制订的整编方案是,神机军,万骑军,忠烈营合编为神机军。

  同样下辖十二镇,由罗平安来担任提督,陈德,袁宗第,王遵坦三人担任副提督,兼任各镇总兵。

  各军营的参将,出任镇将总兵。

  而早在组建河西军团时,韩烈就有设想好了。

  那就是强干弱枝,地方组建总督,节制地方军团。

  朝廷中枢组建三大禁卫军团,负责天下征伐之事。

  亲军卫负责攻城宿卫安全。

  侍卫军,神机军负责镇压,讨伐叛乱,异族之战。

  地方军团配合作战,这样即可减小地方动乱,又可以减少兵源人数。

  从而节省军队开支,又能稳定朝局局势。

  最重要的一点是,韩烈决定把这三支禁卫军团,牢牢抓在手中,用来维护皇权之用。

  就像后世某东南亚某国家一样。

  皇室手握掌握兵权,谁来做内阁首辅,也撼动不了皇室的地位。

  未来的时代,皇帝政权肯定不可取。

  改革势在必行,但究竟是君主立宪制,还是联邦制度,韩烈还拿捏不准。

  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完善各项制度。

  不说千秋万代,起码也要保证子孙后代不败家,不亡国。

  毕竟华夏不是一家一姓的国家,而是无数祖辈们,用忠孝礼仪,血脉传承延续下来的国度。

  韩烈可以不做这个皇帝,但也要探索出一条长治久安的国策。

  以确保晚清末年,西方列强,瓜分华夏土地,掠夺华夏数千年的传承财富的机会。

  可以说,韩烈自始至终都没有被胜利冲昏头。

  皇位固然动人心,但走到他这个地步。

  一步走错,势必影响千秋万世。

  而设立拥护忠心皇权的军队,这是韩烈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策。

  亲军卫,侍卫军,神机军的合编扩充为各镇,禁卫中枢,就是韩烈军制改革的第一步。

  其次,地方上的七大总督,也是韩烈政务改革方案。

  总督务虚,巡抚务实,提督负责镇守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都司营这些部门,相互制衡监督。

  从而形成一条行之有效制度。

  这样哪怕是一个昏官坐上某个位置,只要按照制度执行,也不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依法治国,把权利关进笼子,接受各方监督,这是防范渎职,贪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当然,任何一个制度和方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所以,只有不但通过实践摸索,才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丰台大营,位于燕京东门外的丰台镇。

  也是目前侍卫军驻军大营。

  等平定辽东之后,神机军回京之后,将会设立昌平营。

  两大营一东一西,拱卫京城外围。

  亲军卫负责燕京内外防务安全,驻扎燕京九门。

  “末将等参见夏王殿下!”

  在王德,孙平,王进宝几位亲卫将领,率领的卫队护卫下,刚到丰台大营外的韩烈。

  就见到杨衍、杨朴,马进忠,李来亨一众将领,迎立在辕门外。

  “诸位将军免礼,入帐叙话!”

  马背上的韩烈,并没有下马,大手一挥的他,扬声下令道。

  “打开辕门,恭迎大王入营!”

  副将杨朴侧身礼让之下,扬声高喊道。

  随着队伍进入大营,众将紧随其后的进入了中军大帐。

  “诸位将军,不必紧张,都坐下说话。”

  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上的韩烈,面带微笑,目光扫过帐下众将说道。

  “今日孤王前来,有两件事要说。”

  “一是神机军,忠烈营,万骑军今日送来捷报,他们已经收复锦州。”

  “二是侍卫军各镇,要抓紧时间磨合。”

  “四月十五日前,孤王将带领你们,发起对建州建奴的灭国之战。”

  “孤王希望诸位将军,在接下来的辽东战事之中,再立新功。”

  “此战胜,孤王开元建国,诸位封侯拜爵。”

  “此战败,孤王归隐山林,诸位卸甲归田,终老山野。”

  面对韩烈说出的决绝之言。

  帐下众将无不是同仇敌忾,激愤的躬身作揖拜道。

  “愿为大王效死,不破建奴,死不旋踵!”

  “愿为大王效死,不破建奴,死不旋踵!”

  ……

继续阅读:第627章 进军辽东,攻击盛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