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为父报仇,孝之所在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33,617

  贾开宗是参军府长史兼吏曹参军,实际就是参军府的一把手。

  吏曹就是管人事的官职,故而韩烈帐下的将领升迁,以及山东,凤阳,淮安各镇官吏名单,他也基本耳熟能详。

  韩烈提到的卢象观,正是崇祯年间的名臣名将,天雄军建立者卢象升之弟。

  卢象升兄弟三人,在他战死后,他的弟弟卢象观,卢象晋悲愤不已,在家致仕多年。

  直到杨廷麟在兵部担任郎中期间,卢象观才起复出任了海州知州。

  卢象晋也在淮安府治下的盐城,担任了盐城令一职。

  杨廷麟一生兵法韬略,都是跟随卢象升所学,算得上是卢象升的半个弟子。

  当年卢象升战死沙场,尸体还是杨廷麟收敛回来的。

  因为当初的杨廷麟,是卢象升帐下赞画,相当于参谋人员。

  此刻面对韩烈的询问,贾开宗若有所思之下。

  立即开口回道:“启禀主公,卢象观,卢象晋都在淮安府治下为官。”

  “而且卢公的三子卢以行,眼下也在彭城书院就读。”

  “卢公有三子,长子卢以载在家守孝,二子卢以谦现在跟随在杨郎中左右学习。”

  贾开宗以博闻强记闻名于世,他这个人记忆里超强,很多人和事他只要看一遍就能够完全记住。

  卢家的事情,他之所以记得这般清楚,是因为卢以行前来彭城书院入学时,曾拿过杨廷麟的举荐信拜访过他。

  杨廷麟如今在兵部担任职方司郎中,在兵部属于实权人员。

  而他又是韩烈的人,贾开宗自然要给几分薄面。

  “派人去把卢以行叫来,我要见见他。”

  韩烈原本看到越其杰和曹玑的请示公文,是想利用卢象观来解决高起潜的问题。

  但得知卢以行在徐州,他立马觉得这个人,用起来会更顺手。

  卢以行今年只有十九岁,作为卢象升的幼子,他从小受到的宠爱无疑更多。

  从小就跟着父亲长大的他,在父亲挂帅出征那几年,他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但五年前父亲战死沙场,对他打击不小,母亲也在之后抑郁病逝。

  这就导致卢以行到如今这个年龄,都没有考上秀才。

  甚至因为当年父亲战死沙场,因为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故意隐瞒不报,导致卢象升一度被崇祯怀疑是畏罪潜逃。

  以至于追谥和门荫卢家都没获得,甚至还背了一个罪犯家属的骂名。

  杨嗣昌如今也死了多年,可高起潜这个最大的罪魁祸首,却一直获得好好的。

  这对于卢家子弟来说,无疑是切肤之痛。

  卢以行而他二哥卢以谦一度想过刺杀高起潜,但都被他大哥卢以载制止了。

  怀着满腔的仇恨,卢以行根本无心读书,虽然他早年的底子不错,可只要想到父亲的仇恨,他就产生浓浓的厌学情绪。

  这些年来,他做的做多的事情就是骑射和练剑。

  他希望有一朝一日,能够亲手宰了仇人。

  这次来彭城书院读书,是他大哥,和杨廷麟说服他,让他静心读上一年,将来举荐他为大将军效力。

  卢以行这才心不甘情不愿来了彭城书院。

  入学这两个月来,卢以行对于宋应星讲授的自然科学,倍感兴趣。

  宋应星对于这个好学的青年,也是倍感欣赏,尤其是得知他是卢象升的儿子时,对他更是另眼相看。

  正在课堂上上课的卢以行,得知通知,有人要见他,车马已经在书院大门口。

  好奇之下的他,来到院门口,见到一辆马车,还有两匹马在。

  “敢问阁下是何人?不知何人要见在下。”见到马车旁的青年,身穿着靑袍,卢以行也不认识,但一旁的马匹,却是一匹战马。

  能够把他从课堂上叫出来,显然是有身份的人。

  “在下大将军参军府知事,奉命请卢公子去参军府一叙。”

  身穿靑袍的知事,拱手回礼之余,看着他问道。

  “卢公子是骑马还是坐车?”

  “骑马吧。”卢以行身长七尺,常年骑马射箭,练剑的他,倒是颇为健壮。

  在知事引路下,二人很快就入城,来到大将军府一侧的参军府。

  “学生见过贾长史。”卢以行入学前,见过贾开宗,见到人时,他自是不陌生。

  “卢公子不必多礼,坐下说话。”贾开宗热情的招呼着他入座,亲切的询问了一番学业问题。

  卢以行也认真的做了回答,一番闲聊之后。

  贾开宗话题一转:“前些时日朝廷派了高起潜出任,两淮提督盐运使,这个阉宦刚到任,就勾结盐商,把盐务一事搞成了私产。”

  “但他是首辅马士英的人,也就是陛下信任的宦官,大将军准备弹劾此人,但又担心无法一棍子把此人打死。”

  “故而贾某给大将军献了一计。”

  “安排一个人,去淮安杀了高起潜,而这个人必须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刺杀。”

  贾开宗这话一出口,卢以行腾身而起,一脸激动的拜道。

  “请贾长史学生去宰了这个阉贼。”

  “学生与那阉贼有杀父之仇,父仇不共戴天,学生去宰了这个阉贼,名正言顺,还请贾长史成全。”

  卢以行压抑心头多年的仇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而出。

  “说的好,为父报仇,孝义所在也。”

  贾开宗赞赏的起身,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不可单独行动,更不能因为报仇,而白白牺牲。”

  贾开宗这个计策,实际是韩烈安排的,但这事韩烈不能去做。

  他是堂堂大将军,当朝太傅,三镇总督,长平侯,要是搞阴谋刺杀,只会让天下人耻笑。

  也会乱了纲常法纪,对他的名声也会大受影响。

  所以,这事只能是贾开宗来安排和实施。

  在贾开宗的一番嘱咐下,卢以行这才告辞而去。

  离了徐州城的卢以行,骑上韩烈安排的战马,一路日夜兼程,直奔淮安淮扬巡抚衙门而来。

  淮安府附郭淮阴城,可是江北名城。

  也是漕运和盐业集散地,是整个江北地区,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仅次于扬州府。

  但是政治地位却远高于扬州府,因为淮安府在明末,不但是漕运总督所在地。

  也是两淮盐运转运司所在地,还是淮扬巡抚衙门所在地。

  可以说一座淮阴城内,正二品的官吏,就足有数人人之多,加上一些属官,淮阴城内的各级衙门,扬州府是拍马都不及。

  淮扬巡抚越其杰,以右佥都御使巡抚淮扬各府州事。

  越其杰是贵州贵阳府人氏,早在万历三十四年,他便高中乡试举人,后来多次参加会试不中,而入贵州巡抚朱燮元帐下参赞军务。

  因追随朱燮元平定奢崇明叛乱有功,升任贵州按察使佥事。

  之后二十余年间,他在官场也是屡屡升迁,至崇祯十五年时,已经做到河南巡抚。

  这几年山河破碎,他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奈何空有报国之心,却也无安邦定国之策。

  两年前他与好友陈潜夫,时任河南巡抚的陈潜夫,大梁兵备道的袁枢,与韩烈达成盟友关系。

  随着韩烈的升迁,他们三人,也成为韩烈帐下得力的干臣。

  三人都出任了巡抚一职,被公认为韩烈一派。

  卢以行来到淮安之前,他就接到贾开宗的密信,并见到韩烈亲卫营帐下千户吴六奇。

  看书贾开宗的密信,以及吴六奇带来的一队亲兵,他便明白了韩烈之意。

  “来人啊,今年夏收喜获丰收,我当设宴庆贺。”

  “五月二十五日,本抚将在揽月楼,举办宴席,宴请淮安五品以上官吏,以及盐帮,漕帮各大商会会长前来赴宴。”

  “这事要办的隆重,凡是宴请客人,不得缺席。”

  越其杰算了一下时间,还有五天时间准备,足够他从容布置。

  眼下淮安守备周仕凤,手握三千人马,镇守淮安城,虽然兵力并不多。

  但是,淮阴码头上,凤阳水师提督营的人马,却有一万水师在码头坐镇。

  负责指挥的是水师营的前军参将罗泰,这人是韩烈收服的原宿州守将,绝对是站在他这一方的。

  这两支人马,平日里他只有权调动守备营周仕凤的军队。

  但现在吴六奇携带韩烈军令而来,水师营的人马他可以全权指挥。

  有了这两支人马在,加上韩烈站台,高起潜这个提督盐运使,他也就丝毫不惧。

  在地方上,皇帝派来的太监,有叫镇守太监,也有叫分守太监。

  他们授命与皇帝,地方督抚都无权干预他们,更别说守备,总兵这些武将。

  尤其是高起潜这个阉贼,在前朝时期,就深受崇祯信任。

  当年卢象升在巨鹿战死,高起潜不但见死不救,还在关键时刻跑路,事后更是只字不提卢象升战死沙场。

  从而导致卢象升死后,一度被蒙冤,被崇祯皇帝怀疑畏战潜逃。

  而真正逃跑畏战的高起潜,却是屁事没有,还继续受到恩宠。

  去年燕京失守前,这货再次受到崇祯信任提拔,出任辽东监军使,但在离京不久,李自成杀到燕京。

  他就一路跑到天津,而来偷偷摸摸跑到了南都,走了马士英的门路,再次官复原职。

  这不史可法在淮安整顿漕运,盐务之事后,马士英眼馋漕运和盐务的钱财。

  不但在朝廷之上,提出重设漕运总督之事,还推荐投靠的田仰出任总督一事。

  但这事被朝堂上下一致反对,最后才罢休。

  然而,马士英又心生一计,派了高起潜来提督盐运使。

  目的就是摘桃子,抢夺漕运和盐务的银子。

  这事,马士英直接奏明的皇帝,并得到皇帝认可,从而朝堂之上虽有反对,却也没能阻止。

  高起潜以提督盐运使身份一到淮安府,便召见了盐帮,漕帮商会的人。

  把史可法在淮安整顿漕运,盐务的规矩尽数推翻。

  从而得到本地豪绅,以及盐帮,漕帮这些人的热烈拥戴。

  因为史可法定下的规矩,极大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

  基本上是断了他们的财富,为此这帮人可是对史可法狠的不行。

  但高起潜一来,召集他们商量后,定下的规矩一切照旧,有财大家一起发。

  史可法这个人书生气太重,在淮安整顿期间,基本没有杀人,所以盐帮,漕帮,当地豪绅官吏,都没有跟他撕破脸皮。

  高起潜监军十几年,对于捞钱的手段和办法,那是层出不穷。

  在他眼中越其杰,曹玑这些文官,根本奈何不了他。

  “越抚台设宴相邀,咱家一定准时到。”接到巡抚衙门送来的邀请,高起潜那张白皙惨白的脸上,挂着阴阴的笑容说道。

  赴任这半个月来,越其杰基本没敢招惹他,巡盐御史曹玑被他安排的人,堵在衙门天天闹事,搞得焦头烂额。

  这淮安府的财政大权,在他看来,早已经成为他囊中羞涩。

继续阅读:第377章 淮安府内的各大势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