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攻进浚县,追击逃敌
明末逐鹿2025-07-29 08:585,395

  “郡王殿下,明军杀过来了。”

  一入城就倒头睡下的瓦克达,在听到号角声时,也是猛然惊醒了过来。

  “来了多少明军?”腾身而起的瓦克达,看着面前汇报的护军参领阿思哈问道。

  “不下两万人马,而且主要是骑兵。”

  “快,准备战斗,依托城墙,先把敌人击退,然后组织人马突围。”

  瓦克达这会倒是十分冷静。

  很显然他也知道,以浚县这样的残破小城,根本无法坚守。

  现如今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郡王殿下有令,各旗准备战斗。”

  这边军令刚刚下达,北门城头的战斗,已然正式打响。

  此刻出现在北门外的明军,正是韩烈亲率领的万骑军全军,以及亲卫右营,忠贞军前军营。

  万骑军一万两千名骑兵,全员到齐。

  亲卫右营八千士卒,忠贞军前营八千士卒,一共两万八千人马。

  而在这支军队后面,大概三四十里外,杨衍率领的忠义军各营,也在快速向浚县急行军途中。

  “郝摇旗,张名扬听令,率部发起冲锋,向城中之敌展开攻击前进。”

  “陈德,你率领四千骑兵,从左侧包围上去,王遵坦你率领四千骑兵,从右侧包围上去。”

  “崔定国你率领剩下的四千骑兵,作为预备队,随我在此压阵。”

  虽然奔走了一夜,将士们相对都十分疲惫。

  但在天亮前,韩烈率领的这支部队,在靠近城池前,吃了一顿干粮。

  稍稍休息了一会,这会体力倒是恢复大半。

  加上眼前各营都是军中精锐,这会在韩烈的亲自带领下,将士们无不是士气如虹,战意昂扬。

  “忠贞军的将士们,随我冲啊!”

  郝摇旗策马来到军阵前,亲自扛着战旗,身先士卒的冲向了面前残破的城墙。

  低矮的城墙,加上多处坍塌,根本无法冲锋的步伐。

  城墙之上的清军士卒,这会又是匆匆登城,根本来不及布置有效防御。

  最重要的是这些建奴人马,奔逃了一夜,眼看早饭煮熟,却来不及吃上一口。

  又累又饿的士卒们,见到城下蜂拥杀来的明军,不说吓得仓皇而逃。

  却也是士气低落,军心不振。

  尤其是饿着肚子的他们,这会真是饥肠辘辘,手脚无力。

  平日里弓马娴熟的建奴鞑子,这会挽起弓弦的手,都明显有些吃力。

  “大清的勇士们,都振作起来,把明蛮打下去。”

  城头之上的镇国将军杜尔祜,前锋统领塔尔尼,汉军正蓝旗都统李率泰等一众满清大将,纷纷高呼而起。

  人人身先士卒,鼓舞着三军将士。

  “砰!砰!砰!”

  率先响起的枪声,是亲卫右营的八千将士,展开的攻击步伐。

  “弟兄们,火力掩护,给我狠狠地打啊!”

  张名扬手持一杆神机火枪,徒步跟随在队列战旗下的他,熟练的扣动着扳机,快速的瞄准城头的清军,不断地发射出一颗颗子弹。

  八千士卒,排列城三段射击队形,举着手中的火枪,朝着城头方向,不间断的发射出了猛烈的火力。

  “噗嗤!噗嗤!”

  密集的子弹射击下,城头抬头的建奴鞑子,不时中弹跌落城墙。

  更多的士卒,被压得头都抬不起。

  神机火枪的射程,足有一百五十米,比弓弩百米射程,虽然仅仅多出几十米。

  但展现的射速和威力,却远比弓弩更快更大。

  低矮的城墙之上,被火力完全压制的建奴鞑子,只能被动躲在女墙下,完全施展不出手脚。

  “忠贞军的将士们,随我冲啊!”

  看到城头守军被压制,郝摇旗纵马挥舞着大旗,大吼一声,率领帐下八千将士。

  挥舞着刀枪剑盾,犹如一群下山的猛虎,恶狠狠的冲了上去。

  手持丈二长的旗杆,跃马冲到城墙豁口处的郝摇旗,以旗杆作为武器,横扫向城墙上的敌兵。

  “嘭!”

  巨大的力量横扫下,数名敌兵被郝摇旗扫落城墙。

  借着这个空挡,郝摇旗一跃下马,健步如飞的冲上了城墙。

  “大清的勇士们,随我冲杀去,宰了此贼。”

  塔尔尼见到挥舞着旗杆,冲了上来的郝摇旗,挥舞着马刀,带着一队士卒就冲了上来。

  “杀!”

  面对数十人冲锋而来,郝摇旗怡然不惧,大吼一声的他,手中旗杆犹如出水蛟龙,一个横扫劈砍之下。

  冲在最前面的数名敌兵,无不被他扫落下了城墙,摔得惨叫连连。

  就这空挡机会,更多的明军士卒,蜂拥着冲上了城头。

  “杀!”

  怒吼连连的明军士卒,争先恐后的冲杀了上去。

  双方一场肉搏战下来,脚下的城墙之上,除了留下满地的尸体,还有空气之中那弥漫的血腥味,站着的更多是则是满身血迹的明军将士。

  这个时候敌将塔尔尼,满都等一众将领,无不是惨死当场。

  至于究竟是被谁所杀,早已经杀红眼的明军将士,根本没有人在乎。

  杜尔祜和李率泰眼看北门守不住,在一队亲卫戈什哈的护卫下,狼狈往城内撤退。

  “弟兄们,随我杀进城,杀光这些建奴鞑子。”

  随着北门城门被郝摇旗率领的人马打开,城外的张名扬高举手中火枪,率领将士们一路蜂拥着冲入了城池。

  北门五六千人马,仅仅半个时辰不到,就被明军杀得节节败逃。

  这让匆忙扒了几口饭菜的瓦克达,以及范文程等一众清军高级将领,再也吃不下去了。

  “吴喇禅,阿哈尼堪,速速集合人马,往南门突围。”

  “齐尔格申你率领一队人马从东门杀出去,伊尔都齐你率一队人马从西门杀出去,吸引明军注意力。”

  “李率泰,田雄你二人,各自率领本部人马,负责断后,拖住入城的明军步伐。”

  “其余各旗人马,随我杀出去。”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瓦克达也顾不了别人死活。

  现在的他只想带着帐下最精锐的两红旗八旗骑兵,先逃出再说。

  “喳!”

  帐下一众满清将领,这个时候也都知道,生死存亡在即。

  现在想要活命,那就只能去拼命。

  李率泰和田雄率领的本部人马,以及军中大部分步卒,接到命令下令,并没有立即一头杀回城北。

  “田总兵,明军已经入城,这个时候城防优势已经失去。”

  “你我各率本部人马,依托城内的建筑,展开守卫,拖住明军步伐,为郡王殿下突围,争取更多时间。”

  李率泰是汉军正蓝旗的都统,此人原名李延龄。

  其父则是大名鼎鼎的辽东叛将,大明汉奸李永芳。

  此人十二岁就成为努尔哈赤的随从侍卫。

  作为满清的忠实走狗汉奸,李率泰对于满清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李都统说的是,我军疲惫,士气低落,明军士气如虹,战意高昂。”

  “正面迎战,我军胜算不大,依托城中建筑物,采取巷战掩护,乃是上策。”

  田雄昨夜带着弟弟田豹,副将常进功带着千余亲卫,跟着瓦克达一路突围而出。

  却把帐下数万汉军营兄弟给坑了。

  可见这厮为了荣华富贵,根本没有什么忠孝节义可言。

  二人商议完毕,各自排兵布防之际,郝摇旗,张名扬率领的明军人马,已经一路杀了过来。

  而城外的陈德,王遵坦率领的两翼骑兵,这会也在东西二门外,与杀出来的清军交上了火。

  清军左翼统领齐尔格申,率领的五千马步兵马,刚冲出东门,就遭到陈德的突袭。

  同样,右翼统领伊尔都齐,率领的五千马步兵马,刚从西门冒头,早就严阵以待的王遵坦,就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狭小的城门口,数千人马冲出城门,根本来不及排列开阵势。

  大家拥挤在一起,加上有些仓惶出逃。

  面对突然发起进攻的万骑军铁骑冲阵,这些平日里精锐的八旗人马,一时也是措手不及。

  万骑军之所以多年来,兵马一直没有扩编。

  不是缺少战马,而是择选士卒过于严格。

  导致兵源困难,无法扩充人数。

  入选万骑军的士卒,必须要弓马娴熟,其次要身强体壮,能够上马冲阵,下马能够肉搏战。

  所谓的弓马娴熟,就是能够在马背上,快速精准射击目标。

  其次要一人驾驭双马,有着超强的骑术能力。

  如此多项严苛的要求下,能够凑足一万二千骑兵,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别说扩充了。

  “嗖!嗖!嗖!”

  东西城门外,发起冲锋的万骑军八千人马,在飞速的冲锋之下,娴熟的挽弓搭箭射出了一轮箭矢。

  飞射的箭矢犹如漫天箭雨般,从天而降落在拥挤在城门口的建奴队列之中。

  仅仅一个瞬间,就造成数以千计士卒的伤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清军两翼统领齐尔格申,伊尔都齐也是措手不及。

  “都不要乱,速速展开反击。”

  军阵之中的齐尔格申,策马挥舞着手中战刀,厉声指挥军士奋力抵抗。

  然而,这会率军冲到跟前的陈德,见到敌阵之中的齐尔格申,当即挽弓搭箭,在百步开外射出一箭。

  “嗖”的一声,手持强弓的陈德一箭封喉,直接射中对方脖子。

  马背上的齐尔格申惨叫一声,跌落马背,死在了军阵之中。

  原本就乱作一团的建奴将士,见到主将被射杀,顿时四散而逃。

  西门外的右翼统领伊尔都齐,率领的人马,在王遵坦率领的万骑军攻击下。

  背靠城门墙体,快速展开了一轮反击。

  “放箭,放箭!”

  马背上的伊尔都齐,手持大弓,连连高喊,手中箭矢连珠射出。

  一连射杀了多名明军骑兵。

  帐下将士见到主将的武勇,也是备受鼓舞,纷纷稳住步伐,朝着万骑军的将士射出了一轮箭矢。

  但双方人马这时距离已经拉近。

  远程射击的箭矢,早已经失去威力。

  冲到跟前的万骑军将士,早就把弓矢挂在了肩上,从腰间抽出了明晃晃的战刀。

  “杀!”

  怒吼声中,飞马冲锋明军骑兵,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朝着建奴人马,就是一阵劈砍。

  在战马的加持下,冲锋的骑兵,很快就冲乱了城墙下的建奴人马。

  伊尔都齐虽然极力想要稳住阵势,但奈何明军的骑兵战意高昂,完全是势不可挡。

  被堵在在军阵之中的伊尔都齐,连连挥刀,在万骑军将士的包围砍杀下,身上的衣甲很快就出现了数道口子。

  “此乃建奴大将也,杀之功升三等。”

  军阵之中的王遵坦,眼见敌将悍勇,向来不以武勇著称的他,只得指挥帐下人马,向对方发起攻击。

  伊尔都齐是蒙古察哈尔部出身,隶属蒙古正黄旗旗籍。

  他帐下的人马,也大多数察哈尔部落的蒙古人。

  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察哈尔部可是前朝大元皇室后裔。

  自从被后金征服后,蒙古各部落大部分遭到女真人的奴役。

  他们不但被编成蒙古八旗,成为建奴的主力骑兵不说。

  还要为女真人贡献战马,牛羊等军需物资。

  相比起与明朝仇恨,明清交替这个时期,普通的蒙古各部落百姓,其实更恨女真人。

  因为明末时期,明朝与漠南蒙古各部落,虽然有摩擦争端,但双方却一直保持着茶马互市。

  明朝的边军基本不会掠夺蒙古人,反倒是蒙古骑兵,经常劫掠宣大,陕甘宁边区。

  伊尔都齐是察哈尔部落的贵族出身,而且他与前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还是他的族叔。

  但林丹汗被女真人打败,病死他乡。

  林丹汗的汗妃娜木钟,也就是婶婶,在林丹汗死后,投奔了皇台极。

  当时刚刚成年的伊尔都齐,就是那个时候,跟着娜木钟投奔后金朝廷。

  这些年凭借作战勇猛,他一步步做到蒙古正黄旗的梅勒章京。

  在这次出征时,升任正黄旗副都统,兼右翼统领。

  所谓的右翼统领,就是单独率领一支偏师协助作战。

  此刻的伊尔都齐,在万骑军的连番攻击下,虽然奋力搏杀了十几人,却最终被一名千总飞身扑下马背。

  “都不许动,谁上来咱就抹了他的脖子。”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被扑倒在地的伊尔都齐,竟然反客为主,拔出腰刀挟持了扑倒他的那名千总。

  眼见带队的千总被挟持,围上来的万骑军士卒,一时也是投鼠忌器。

  “放下你手中的武器,向我们投降,本将军可以饶你不死。”

  军阵之中的王遵坦,看到这个情况,驱马来到阵前,举着马鞭呵斥开出了条件。

  “自古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要么放咱走,要么我与你们的人同归于尽。”

  伊尔都齐说着一口不算流利的官话,盯着阵前的王遵坦,大声的吼道。

  “我看你的样子,应该是蒙古人,我大明的政策,只要不是建奴鞑子,其余各族之人,只要向我大明归降。”

  “不但可以活命,甚至还能优待。”

  “本将军劝你好好考虑一下,是要为建奴鞑子殉葬,还是要好好活下去。”

  王遵坦看着满脸胡须,大圆脸,虎背熊腰的伊尔都齐,基本可以判断此人应该是蒙古人。

  相比起女真人和蒙古人,亦或者汉人,彼此长相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汉人长相相对文弱,女真人则是脸型消瘦,身形健硕,蒙古人大多数圆脸,长相粗犷。

  “我给你一息时间考虑,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刀,本将军不但会保住你的性命,还会让你在帐下效力。”

  “不管你在建奴是何官职,我都可以保举你保留原职,这样的机会,你最好珍惜。”

  “否则,我定会让你帐下的人马,跟你一起陪葬。”

  “你看看你身后的几千兄弟,他们也愿意跟你一样去死吗?”

  王遵坦也是看到伊尔都齐,在军阵之中勇猛十足,加上这人看起来也就四十岁上下的年龄。

  这样年纪的勇猛将领,若是能够收降,对于万骑军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尤其是宁陵一战中,左营总兵张国柱受伤后,左营一直缺乏大将。

  都是陈德这个副将在统领左营的人马。

  若是能够收降此人,为万骑军所用,这显然是件大好事。

  面对王遵坦的劝说,伊尔都齐起初还不为所动,可当他回头看到身后数千弟兄。

  其中有近一千多人,都是察哈尔部的老兄弟,还有大部分是科尔沁,以及其它部落的蒙古族人。

  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去死。

  伊尔都齐一时也不由犹豫了。

  “大哥,大势已去,莫如降了吧。”

  敌阵之中的伊尔都齐的弟弟,伊勒格木看到这个情况,不由扬声喊道。

  其侄子玛哈也紧跟着扬声劝说道。

  “伯父,看在弟兄们的份上,降了吧。”

  伊尔都齐一脸胡须,看起来像四十多岁,实际上他今年才三十九岁。

  他的胞弟伊勒格木比他小两岁,却有一个十八岁的儿子。

  而伊尔都齐虽然妻妾不少,却只有两个女儿,如今已经出嫁,并没有一个儿子。

  这让他多少有些遗憾。

  故而在他的心中,侄子玛哈被他视作儿子般亲近。

  如今听到侄子的喊话,伊尔都齐叹了口气,丢掉手中的腰刀,看着王遵坦道。

  “这位将军,要杀要剐,悉随尊便,还请您放过我手下这帮弟兄们。”

  眼见对方投降,王遵坦扬声喊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将军尽管放心,请你收拢兵马,随我前往大将军。”

  “我王遵坦必以性命担保,保证尔等能够顺利活命。”

  西门外的战斗,随着伊尔都齐的投降而结束。

  这时,瓦克达率领的七八千骑兵,从南门再次杀出去的消息,被探马汇报到了韩烈耳中。

  得知这个消息的韩烈,当即跃马而起。

  面向身后崔定国所部的四千万骑军将士,扬声喊道。

  “万骑军的将士们,刚刚接到消息。”

  “一股建奴鞑子从南门再次突围了出去。”

  “现在我命令你们,随我率军追击,绝对不能让建奴鞑子跑了。”

  “全营随我追击!”

  阵前的崔定国大吼一声,率先跃马而起。

  众将士齐声高呼,跟随韩烈,崔定国飞马从城外穿插而过,直奔南门方向追了下去。

继续阅读:第539章 阵斩瓦克达,擒获范文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