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高陵之战,反败为胜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5,338

  刘治国虽然是武举人出身,他曾是高杰,李成栋等人帐下从军多年。

  开封一战被俘投降前,他也仅仅只是一个游击将军。

  这两年来他在近卫营任职,展现的统军能力,其实远远没有达到张煌言的预期。

  不过他的优点是够忠诚。

  简而言之就是听话,对于张煌言的命令,他一向都是绝无二话。

  但是,这一刻面对张勇挥舞着大枪,朝着杀奔而来。

  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把他给震慑住了。

  “快,拦住此贼!”

  心中恐惧的刘治国大吼一声,打马而逃。

  他这么一逃跑,却直接把前军士卒的斗志给击溃。

  眼看主将奔逃,原本就受挫的士卒,无不是四散而逃。

  “贼将休走!”

  张勇手中长枪一挥,把挡在面前的数名明军士卒扫飞而出。

  喝住战马的他,快速拿出开元弓,一箭射出。

  飞射而出的长箭,精准射击在刘治国后背之上。

  透甲而入的箭簇,入肉三寸,直抵内脏部位。

  剧烈的疼痛传来,马背上的刘治国惨叫一声,随之滚落马背死伤不明。

  “明军已败,众将士随我杀啊!”

  旗开得胜的张勇,高举开元弓,兴奋的大喊而起。

  左右众将齐声响应,率领帐下人马,一路高歌猛进,掩杀了上去。

  前营八千士卒,随着刘治国的中箭落马,彻底陷入溃败。

  “刘治国这个废物,竟然就这样败了?”

  前军营后方的王之纲,率领的右军营士卒,趁着这个时间,总算结下了攻守阵型。

  相比起刘治国,王之纲的履历和能力,可就要强得多。

  时年四十多岁的王之纲,早在投降清军之前,就曾出任过大明的参将,总兵等高级武官职。

  重新归降大明之后,鉴于他之前的投降经历。

  韩烈仅仅给了他一个参将衔,算是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对于这个机会,王之纲倒是心怀怨恨,而是深感机会难得。

  为此,在灵宝驻扎训练期间。

  以及攻打潼关战斗之中,他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悍勇。

  此刻,面对张勇率领的汉军营冲杀而来。

  横刀立马立于营旗下的他,环视已经结成圆形阵型的队列,沉声下令道。

  “火枪射击,弓箭攒射。”

  “刀盾枪兵防御,后退者斩!”

  王之纲率领的右军营八千士卒,已经装备了四千支神机火枪。

  还有四千士卒,分别配备了弓箭,刀盾和长枪长矛等制式武器。

  不是装备不起火枪,而是弹药供应不足,韩烈只能选择性填补火力补充。

  近卫营四万将士,左右中三营,一共配备了一万二千支火枪。

  二百门臼炮,三十六门红夷大炮。

  整体战斗力虽然与韩烈帐下的侍卫军,忠义,忠勇各军有些差距。

  但实际装备和战斗力,与清军八旗相比,只强不弱。

  更别提清军收编的汉军营。

  刘治国之所以败得这么快,还是轻敌大意,没有第一时间结下阵型。

  其次,张勇、陈福这汉军将领,个个都是初生牛犊。

  这种玩命的进攻,颇有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架势。

  可即便是如此,若是刘治国能够稳住阵型,也不至于一击溃败。

  “砰砰砰……”

  但下一刻张勇,陈福率领的骑兵队,却遭遇了滑铁卢。

  随着王之纲的一声令下,四千支火枪展开的三段射击。

  对于张勇率领的骑兵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张勇、陈福率领的这支千余人的骑兵,可不是重甲骑兵。

  他们即便是想,也没有金钱和资格打造一支重甲骑兵。

  所以,这支骑兵队伍,就是一支轻骑兵。

  全员一千一百余人,虽然都是精于骑射的西北汉子。

  但是他们身上穿的防具,却都是两档铠,也就是是只能护卫前后腹部心脏部位。

  头戴的铁盔,也是最常见的兜鍪。

  这样的甲胄,也就对于普通攻击武器有一定防御力。

  面对明军的涅式弹头,与一块破布没啥区别。

  仅仅一个照面,展开三段射击的明军,就发射出数以万计的子弹。

  密集的子弹,形成的枪林弹雨,别说这些轻骑兵,就是重骑兵也得死伤一片。

  “噗!”

  一颗飞射的子弹,击中马背上的陈福左肩,入肉三分的子弹,溅起一团血花。

  也给陈福带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唏律律!”

  紧接着他坐下的战马,也连中数弹。

  受伤悲鸣不已的战马,昂首发出一声嘶鸣,踉跄着倒了下去。

  俯身马背的陈福,跟着战马倒地而滚落在地。

  也正是这个举动,反而救了他一命。

  带队冲在前面的他,这会滚落在地,躲在战马身后,虽然被飞射的子弹,压制的抬不起头。

  却也躲过了那些飞射而来的子弹。

  骑兵队伍之中的张勇,眼看陈福落马,前队死伤殆尽,大吃一惊的他,也是第一时间喝住了战马。

  “传本将命令,盾牌手,弓箭手冲上去,展开反击。”

  四面八方蜂拥上来的汉军营士卒,迅速组成新的队形,举着盾牌在前防御。

  弓箭手组成攻击队形,快速朝着王之纲的队列发起了冲锋。

  “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随我杀啊!”

  左翼赵良栋,右翼王进宝各自率领数千士卒。

  身先士卒,手持盾牌,挥舞着战刀,悍然带队对王之纲的队列,恶狠狠的冲了上去。

  张勇率领的各部人马,足有一万人马。

  这会也是士气正盛,加上众将人人悍勇,士卒们备受鼓舞,个个悍不畏死。

  一时之间,双方人马,你来我往,竟然杀得难解难分。

  王之纲率领的右军营,虽然一开始占据上风。

  利用火枪优势,压制了张勇的轻骑兵,还击伤了带队的陈福。

  但随着赵良栋,王进宝二人率领的步卒,冲到跟前,加入战圈。

  火器反而失去优势,双方只能展开短兵交接。

  王之纲虽然冷静沉着,坐镇营旗下,不断指挥士卒展开反击。

  可正所谓猛虎挡不住群狼。

  眼下的王之纲,率领的明军结阵而守,可称得上是一头猛虎。

  尤其是年近五十岁的王之纲,也早不复当年之勇。

  要知道二十年前,他也曾经在宣府戍边,干策马持刀冲击来犯的鞑靼人。

  可如今的他,面对张勇,赵良栋,王进宝,甚至中了一枪,简单包扎了一下,便上马再次杀入战场陈福。

  无论是血气和勇气,亦或者单挑他显然力有未逮。

  王之纲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稳准队形。

  坚守待援,一旦阵势被打乱,等待他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

  之前急于立功,他和刘治国率领的前军,一路从临潼直扑高陵。

  多少有些不管不顾,大半天的急行军。

  导致将士们又累又饿,体力几乎消耗殆尽。

  这也是刘治国率领的前军,会在张勇的一波冲锋下,直接崩溃的原因。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又累又饿的时候。

  突然面对一个精神状态饱满,体力巅峰,还手握大刀敌人杀上来,你还会有还收之力吗?

  所以刘治国的前军溃败,还真是非战之罪。

  此刻,王之纲率领的右军营,能够坚守不败,完全是刘治国的溃败,给他争取了喘息机会。

  加上火枪的强大火力,给张勇的骑兵造成巨大伤亡。

  从而遏制了张勇的冲击之力,否则王之纲根本无法支撑这么久。

  “都给老子顶住,后退者斩!”

  营旗下的王之纲,吼声连连,挥舞着战刀的他,坐下战马原地不断转着圈圈。

  “大王和张提督率领的援军,即将抵达。”

  “只要咱们坚持住,胜利就一定是我们的。”

  王之纲那雄壮的喊声,屹立的身影,多少起到了鼓舞的作用。

  在他的督促和命令下,右营的各哨游击,各大队千总将官,无不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与进攻的满清汉军营士卒,展开了殊死拼杀。

  王之纲帐下的右营,前后左右四哨游击将军,加八名副将。

  以及每哨下辖的四名千总,八名副千总。

  这些中下层军官,绝大部分都是讲武堂毕业的军官生。

  他们入学之前,本就是各军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或者说有志青年。

  战斗意志毋庸置疑。

  只要王之纲不退,这些人就不会后退。

  这就是主将带来的凝聚力。

  高陵城外爆发的战斗,随着王之纲派出的快马。

  在一路飞奔了大半个时辰之后,送到了间隔十几里外的韩烈和张煌言手中。

  “高陵守将何许人也?”

  听到汇报的韩烈,吃惊之余,连忙询问起了高陵守将的消息。

  韩烈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一点也不奇怪。

  原本以为大军出征,高陵这样的小城,必然会望风而降。

  可结果守军不但没有投降。

  也没有后退。

  反而抢先发起了反击,这样的将领在韩烈看来,不是莽夫,必然是一员良将。

  “目前高陵守将,还不明确。”

  因为张勇也是临时奉命出征,这会张煌言没有明确消息,也不足为怪。

  “玄著,你率领中军和后军随后赶来。”

  “孤王率领骑兵营立即赶往支援。”

  虽然情况不明,但前军遭到攻击,不能不救。

  韩烈沉声下达完军令,扬声喊道:“王辅臣,骑兵营全速前进。”

  在韩烈的亲自率领下,骑兵营八千铁骑,一人驾驭双马,飞奔而起,直奔高陵城而来。

  当韩烈率领的铁骑赶到战场外围之际,王之纲率领的右军营人马,已然到了崩溃的边沿。

  在张勇、赵良栋一众满清汉军营将领的猛烈攻击下。

  战场之上早已经尸横遍野,八千人的右军营士卒,虽然没有一人奔逃。

  但死伤的士卒,却已经达到五六千之众。

  眼看包围圈越来越小,王之纲身边的亲兵,手持盾牌护卫在他左右。

  亲兵队率更是连声劝说道:“将军,卑职等留下来断后,您先撤退吧。”

  “给我老子冲上去,谁敢再言后退,老子第一个砍了他。”

  王之纲厉声的呵斥道。

  不是他不想退,而是他不能退。

  前军营参将刘治国战死,所部溃散而逃。

  他要是再退,即便活着回去,不死也免不了牢狱之灾。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

  毕竟他还有三个成年的儿子,还有两个女婿,现在他们都在河南布政司治下各府州,出任文武官吏。

  他这次要是跑了,那就死罪,还会连累子孙后代。

  反之,真要是战死了,那也是为国捐躯。

  以他对夏王韩烈的了解,少不了一个追封,到时候他的长子,至少能够获得一个正三品的四平将军军衔。

  所谓的忠诚,很多时候就是来自这份亲情羁绊。

  如果没有这份羁绊,在这生死时刻,王之纲或许就真的逃离了战场。

  “贼将吃我一箭。”

  王之纲在营旗下的身影,随着包围圈的缩小,彻底暴露在了张勇的视线之内。

  素来由百步穿杨箭术的张勇,锁定王之纲之后,快速举起开元弓,扣上箭矢,弓弦拉满,箭若流星射出。

  战场上的喊杀声,掩盖了这凌厉的一箭。

  “噗嗤!”

  马背上的王之纲,只感觉脖颈传来一股锥心的疼痛。

  下一刻那支凌厉的狼牙箭就穿透了他的脖子。

  透过箭矢滴落的血液,瞬间把王之纲的眼前染成了一片黑暗。

  “夏王,末将为国尽忠矣!”

  下意识的举起手捂着脖子上箭矢的王之纲,回头之际,看到后方的原野之上,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身影。

  嘴角露出一抹惨笑的他,充满不甘的跌落马背。

  百步之外的张勇,这一箭射出,还没有来得及高兴。

  便同样被远处的旷野上,如山崩地裂般冲杀来的骑兵所深深震撼。

  “不好,是明军骑兵杀过来了。”

  惊觉而起的张勇,一扯马缰,厉声厚道。

  “全军后撤,立即退回高陵城。”

  身为主将的张勇,在发现明军骑兵杀到时,他并没有率先奔逃。

  而是从容镇定的指挥队伍,撤离战场。

  他亲自带着帐下的数百骑兵,负责断后。

  “张总兵,你先走,末将来断后。”

  带伤的陈福,驱马来到跟前请求留下。

  “休要多言,立即撤退。”

  张勇一挥马鞭,扬声对靠拢过来的赵良栋,王进宝众将齐声下令道。

  这会战场上的满清汉军营士卒,在经历了半天的战斗后。

  实际上战斗力已经锐减,体力更是消耗殆尽。

  如果此时不退,一旦明军骑兵杀到,必然有败无胜。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同样,战场上这会已经处于崩溃边沿的右军营人马。

  在看到那耀眼的日月赤色大旗,出现在视线之中时,无不是激动的连声呐喊了起来。

  “撤,快跑起来,立即回城。”

  随着地面的震动越来越剧烈,韩烈、王辅臣率领的侍卫军骑兵营,犹如一道旋风一般,由远而近。

  骑兵营的将士,人人身穿玄甲,头戴黑色赤羽雕凌铁盔,脸上带着诡异彩色的面具。

  甚至连战马都披着玄色的布甲。

  每一个士卒手中,高举着马刀,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的寒光。

  “杀,一个不留!”

  一马当先的王辅臣,骑着高大的战马,挥舞着大刀,同样戴着面具的他,目光森冷的冲进了后撤的敌阵之中。

  “杀!杀~啊!”

  山呼海啸的骑兵营将士,怒吼连连,直冲断后的张勇队列。

  “嘭!”

  “嘭~”

  在飞奔的战马冲击下,后撤的敌军骑兵,无不是惨叫着跌落马背。

  “嘶!”

  “唏律律!”

  战马的悲鸣惨叫,更是彼此起伏。

  王辅臣率领的骑兵营,装备武器全面继承了原万骑军的制式装备。

  而骑兵营在霸州,保定之战后,扩编的人马,都是精锐的蒙古骑射手。

  王辅臣自从当上这个骑兵营的主将,也是如鱼得水一般。

  在他的率领下,这支骑兵队伍战斗力暴涨不说。

  如今更是成为全军第二支骑兵营。

  韩烈虽然在队伍之中,但看到王辅臣和明安达礼,率领骑兵冲了上去。

  他到没有跟着一道冲锋,不是他自持身份。

  而是他发现战场上,到处都是溃败的士兵。

  还有受伤等待救援的将士。

  现在这个时候冲上去杀敌,多他韩烈一个不多。

  反之,那些受伤的士卒,要是早一分钟救治,很有可能就能多一分活命机会。

  “王德,孙平,树立本王王旗,收拢溃兵,救治伤员。”

  王德和孙平作为韩烈的贴身侍卫将军,手下嫡系人马虽然只有一百多人。

  但这批侍卫可都是真正的贴身亲兵。

  随着韩烈的王旗立起来,侍卫队的亲兵策马传令下。

  战场上溃散的前军营,右军营士兵,很快聚拢了过来。

  在韩烈的命令下,这些溃兵迅速投入救治伤员的行动之中。

  另一边,王辅臣、明安达礼率领的骑兵营,则是一路穷追猛打。

  追着张勇率领的汉军营敌兵,一路掩杀。

  刚才还勇猛无敌的汉军营士卒,转眼就成为丧家之犬。

  大战了半天的汉军营士卒,虽然勇猛善战。

  面对王辅臣率领的骑兵,而且还是武装到牙齿的具装骑兵,他们是真不够看啊。

  别说这些普通士卒,就连张勇看到冲杀上来的明军骑兵,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就是羡慕。

  作为西北边军出身的将领,张勇做梦都想拥有一支这样强大的骑兵。

  双方人马一路追逃之下,赵良栋率先来到高陵东门外。

  “快快打开城门,让我等入城。”

  马背上的赵良栋,看着紧闭的城门,举枪朝着城头连声喊道。

  “赵良栋,你看看你身后的明军已经杀上来了。”

  “本将这个时候打开城门,岂不是放明军入城吗?”

  城头上留守的副将任珍,咬了咬牙指着杀奔上来的明军骑兵,冷声回了一句。

  “任珍,张总兵亲自为弟兄们断后,力保弟兄们回城,你个贼子胆敢拒绝开门,难道不怕张总兵治罪吗?”

  愤怒的赵良栋,眼看明军骑兵越来越近。

  身后的王进宝,陈福率领的溃兵,纷纷拥到了城墙下,气的连声骂道。

继续阅读:第604章 斩杀敌将,收降败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