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蓝田之败,应对之策
明末逐鹿2025-07-29 12:065,179

  “末将李岩,近卫营提督张煌言联名上报。”

  “二月二十八日,我部神武军在蓝天境内,遭到清军伏击。”

  “神武军前营,右营全军覆灭。”

  “前营参将李友,右营参将王光泰战死。”

  “左营参将郭天才,中军营参将李世英皆重伤。”

  “提督张名振,副将李之芳,后营参将马世耀,都监军使孙奇逢率领残部,退守武关。”

  “全军战死一万五千将士,伤一万一千余人,全军伤亡惨重。”

  “蓝田之败,末将(李岩)有不可推卸责任。”

  “是末将轻敌冒进,没有查清敌军情况,导致神武军进入蓝田关。”

  “遭到敌军伏击而战败。”

  李岩的奏报之中,开头就汇报了战损结果。

  后面这汇报了战斗的具体过程。

  说起来这次神武军的惨败,虽然有轻敌大意的问题。

  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敌情。

  关中现在的清军,虽然有两股人马,但总兵力也就六七万人马。

  其中以洪承畴和镇国将军汉岱,率领的三万清军算得上精锐。

  另外一部则是陕甘宁总督孟乔芳接旨的地方汉军营。

  兵力虽然有四万余人,但其中有一万五千人马,分散在宁夏和甘肃各地。

  孟乔芳在长安只有一万五千士卒。

  其余一万人马由武关道都统佟图赖,率领驻防在武关。

  除了这部分人马外,还有原南阳守军李国翰,柯永盛率领的一万多人马,滞留在商州驻防。

  但张名振率领神武军,攻下武关之时。

  虽然历时了一个多月,还是凭借着强大的火力。

  歼灭佟图赖所部大部分人马,并攻占了武关。

  佟图赖率领残部,与李国翰,柯永盛会合后,在商州进行了一番抵抗。

  但在张煌言率领近卫营,攻陷潼关后。

  佟图赖,李国翰,柯永盛被迫放弃商州,退往长安。

  就在他们抵达蓝天时,却意外见到了吴三桂。

  没错,原本在成都驻防的吴三桂,竟然在这个时候,率领帐下最精锐的三万关宁铁骑,出现在了蓝田关。

  吴三桂突然出现在蓝田关,别说明军。

  就是佟图赖和李国翰他们都不知道。

  但吴三桂的出现,却直接收编了李国翰,柯永盛,佟图赖三人手中的两万人马。

  并且利用蓝田关的地理优势,对尾随追击而来的神武军,展开了伏击。

  关宁铁骑本就是精锐部队。

  吴三桂加上李国翰等人,总兵力五万人马,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

  对神武军前军,右军发起的伏击,几乎全歼这两营人马。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会出现在蓝田呢?

  原因是他接到消息,京城失守,摄政王多尔衮被俘而死。

  多铎率领残部逃回了辽东。

  而这个时候,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又对成都步步紧逼。

  吴三桂意识到四川待不下去。

  遂假借勤王名义,丢下四川总督蔡士英,率部留守成都。

  他在二月初旬的时候,就率军悄悄撤离了成都,回到了汉中。

  回到汉中不久的吴三桂,便接到武关,商州失守。

  紧接着潼关和华州失守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吴三桂从成都撤到汉中的本意,原本是打算以平西王的名义,接管关中的兵马大权。

  从而控制陕甘宁三地,做个关中之王。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长安即将失守,他的关中王梦想,即将破碎。

  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吴三桂再也坐不住。

  这才亲率精兵直扑蓝田关,他本意是回长安,与孟乔芳,洪承畴商讨应对之策。

  结果来到蓝田关,就与佟图赖,李国翰,柯永盛三人残部遇上。

  虽说打了败仗,但作为清初名将的李国翰,柯永盛,佟图赖可不是软柿子。

  在见到吴三桂后,三人立马以他为尊,在蓝田关展开了一场伏击战。

  张名振、李之芳虽然都有战将之名。

  但毕竟不是神仙,这样巧合的事情,他们万万没有料到。

  从而遭遇这场伏击,形成大溃败的局面。

  没有全军覆灭,就足以说明张名振、李之芳,郭天才三人统兵有方,临危不惧的能力。

  否则在那样的劣势下,是很难保全一半兵马突围而出。

  “战争嘛,总会有成败。”

  看完手中的战报,韩烈叹了口气,他不是为了因为神武军战败而失望。

  而是因为王光泰,李友的战死,以及一万五千将士的血洒战场而难过。

  强忍着发酸的眼眶,强作欢颜的韩烈,看着孙思克吩咐道。

  “你亲自率领中军营将士,前往武关增援。”

  “今天就出发,抵达武关之后,代表孤王,好生抚慰将士们。”

  “告诉武关的弟兄们,他们虽败犹荣。”

  “因为他们拿下了武关,并守住了武关。”

  “失去武关,潼关,还有同州、华州的长安,就好比一个折断双臂的成年人。”

  “下一次我军出击长安,定可一举攻陷长安,为死难得弟兄们报仇雪恨。”

  在韩烈的叮嘱下,孙思克连连点头把他的话,尽数记了下来。

  “请大王放心,末将这就出发。”

  孙思克没有丝毫迟疑,拱手一拜的他,随即跨下马车,直奔军营而去。

  眼下开封城内,侍卫军中军营一万将士。

  已经休整了一个多月,早已经是养精蓄锐多时,随时可以出发。

  “看来又有战事发生,不知道这次王爷,会不会亲自出征。”

  见到祁德琼和陈圆圆上车,马车车厢内的李香君,有些担忧的说道。

  “以王爷的秉性,他要是不参加,肯定吃喝都不香,睡觉也不会踏实。”

  柳如是微微一笑,看着围坐在一起的祁德琼,陈圆圆,李香君,顾媚几女说道。

  “如今燕京都收复了,天下的战事,只剩下关中,巴蜀还未平定。”

  “此去洛阳,潼关不过数百里。”

  “王爷即便出征,这次也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姐妹们不必担心,我们要做的是,支持王爷的一切决策,与他共进退。”

  “绝不能给他拖后腿,更不要让他受到我们的情绪影响。”

  “大丈夫在外打天下,咱们作为女人,就该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如是姐姐说的好。”

  柳如是这番话一出,立即得到众女的齐声响应。

  车马很快就回到夏王府,韩烈下车时,并没有急匆匆离开。

  而是耐心的等候着众女下车后,他才微笑的对大家说道。

  “今天累了,夫人们先回去休息,我还有个军事会议,晚上若不回来吃饭。”

  “我会让孙平告知一声,省的你们等候。”

  “是王爷,臣妾等告退。”

  祁德琼,柳如是众人纷纷欠身行礼而退。

  在众女回府后,韩烈这才走向议事厅。

  孙思克这会已经赶去军营,奉命率领侍卫军中军营赶赴武关坐镇。

  夏王府议事厅内,主薄刘楗,长史魏象枢,参军主事汤文斌,魏裔讷,梁清标等人,则早已经在议事厅等候多时。

  “参见大王。”

  当韩烈在王德,孙平的跟随下,前脚刚进议事厅,刘楗等人纷纷起身作揖拜道。

  “免礼,都坐下吧。”

  韩烈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后,沉声说道。

  “事情孤王已经知道,长安的战事,不能因为一场失败就退缩。”

  “刚才在路上,孤王看到军报,并派孙思克率领侍卫军中军营,亲自赶赴武关支援。”

  “接下来我做几个布置。”

  “魏象枢,梁清标听令。”

  “卑职在。”

  在二人起身应道后,韩烈下令道。

  “魏象枢由你出任临清关转运使,梁清标出任转运副使。”

  “全权负责黄河,运河,南北转运事务。”

  “接替张阁老的职务,并转告张阁老,请他回朝与户部,财政衙门想办法,再筹措一个月的军需物资。”

  “告诉张阁老,给孤王一个月时间,我军定可收复关中失地。”

  “卑职遵命!”

  魏象枢,梁清标连忙拱手应道。

  韩烈点点头,挥手示意二人入座后,最终下了一个决心。

  “魏裔讷,你持我军令,前往燕京,向神机军,万骑军,忠义军,以及侍卫军各营传达命令。”

  “就地在顺天府,山海关各州县,展开屯田驻防。”

  “今年入冬前,进军辽东的计划暂时搁置。”

  “卑职遵命!”

  魏裔讷或许不知道韩烈下这道命令,内心是做了再三权衡的。

  原本韩烈的计划,是在三月前拿下长安,平定关中之乱。

  然后,在六月份,冬小麦和南方早稻夏收后,发兵辽东,直捣建奴老巢盛京。

  可现在关中的一场失败,导致他的部署破产。

  不是他的兵马打不下去,而是钱粮后勤供给不足。

  燕京现在各军云集,加上海军各营几十万人马。

  以及关中各军兵马,这仗要是继续打下去,那就是穷兵黩武。

  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即便是胜利,那也是劳民伤财。

  可一旦失败,如蓝田之败,一次伤亡两三万人马。

  多来几次这样的失败,那绝对是伤筋动骨。

  即便是韩烈现在的实力,也无法连续承受这样的伤亡。

  “汤文斌,你去一趟大同,传令原忠贞军提督李过,率军准备西进渡河。”

  “由李过率领陕西都司营,贺珍率领甘肃都司营,牛万才率领宁夏都司营。”

  “全面向延安府进军,拿下延安府后,继续向宁夏,甘肃进攻,全面向河西地区推进。”

  “至于后勤问题,我给他们一个便宜行事的军令。”

  “那就是就地筹措和解决。”

  李过率领的忠贞军,年前就被韩烈宣布在宣府解散。

  忠贞军四万人马,加上攻占宣府,收编的一万多降兵。

  五万多人马,整编为宣府镇总兵高一功,大同镇总兵冯雄。

  监军使祁熊佳也改任宣府知府。

  李过出任陕西提督军务总兵官。

  贺珍,牛万才二人出任宁夏和甘肃二镇总兵。

  这支人马,前段时间一直在大同休整。

  原本韩烈的计划是李岩拿下长安后,让李过率军入延安,负责西征河西走廊,再次树立大明在河西走廊的版图。

  但现在吴三桂和洪承畴,孟乔芳各部会合在长安。

  那就一劳永逸的解决关中战事。

  给汤文斌传达完军令,韩烈又对王德吩咐道。

  “安排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往重庆府。”

  “督促李定国,率领各部人马,尽快拿下成都,收复汉中。”

  既然吴三桂率领主力回到了长安,那成都府,以及川中的清军实力,必然大减。

  李定国这个时候再不发力,更待何时呢?

  “末将遵命!”

  “孙平,你去传令王辅臣,骑兵营今天准备一下,明早随孤王出发,前往长安。”

  在韩烈下达完最后一道命令时,堂下一众文武官吏,纷纷接令而退。

  至于为何没有从燕京调兵,那是目前关中的兵马。

  在韩烈看来是足够用的。

  神武军即便战斗力废了。

  但忠勇军,近卫营两军就有八万人马。

  加上李过率领的各镇人马,兵力也高达三万余人。

  这支人马一旦渡河黄河,进入陕北地区。

  随时可以支援长安战事。

  而韩烈之所以下令,李过率部入陕北,先拿下延安府,既有这方面的考虑。

  也有另一方面的考虑。

  那就是防止长安无法全歼吴三桂,洪承畴。

  若他们逃出长安的话,必然会向陇西逃窜。

  一旦发生这个情况,李过率领的这支人马,就可以从陕北直插平凉地区,从侧面拦截或者追击溃逃之敌。

  同时,侍卫军中军营一万人马,由孙思克率领从武关进入关中。

  也可以防止清军向湖广逃窜。

  让李定国在川中发力,也是堵住吴三桂、洪承畴再次进入巴蜀地区。

  而韩烈则率领侍卫军骑兵营,由中路直击长安。

  与李岩和张煌言会合,则是跟吴三桂,洪承畴这两个大汉奸,打最后一仗。

  会议结束后,眼看时间还早,留在议事厅内的韩烈。

  坐在地形图前,仔细的进行了一番战略战术推演。

  这一待就是一个时辰,直到王德来掌灯,韩烈才反应天色已经黑了。

  “你也下去休息吧,我回后院吃饭,今晚早些休息,明日还要出征。”

  韩烈跟王德打了个招呼,起身朝着后院家中而去。

  “王爷回来啦,准备上菜吧。”

  韩烈前脚刚迈入家门,接到消息的顾媚,连忙安排侍女,开始上菜。

  已经知道韩烈明早要出征的消息。

  众女虽然不舍,但回到家中的众女,还是决定为韩烈准备一顿饯行饭菜。

  韩烈的母亲谢氏,亲自在厨房,为韩烈做了一道红烧鸡。

  在卞玉京的伺候下,韩烈换下袍服,洗漱完来到客厅时,发现饭菜已经上桌。

  “今天好丰盛啊。”

  看着一大桌子的菜肴,韩烈笑着说道。

  “爹,娘坐下吃饭,德琼,如是大家都坐啊。”

  “难得聚在一起这么久,明日出征后,又有一段时间,无法聚在一起。”

  “今天咱们一家人吃个团圆饭,等这次凯旋之后。”

  “爹娘,还有夫人们一起,去燕京住一段时间。”

  “领略燕京的风土人情,还有燕京的烤鸭滋味。”

  要说燕京烤鸭的历史,可是追溯的南北朝时期。

  北宋时期的开封炙鸭,就是烤鸭的一种。

  而在明朝南京烤鸭,同样有名。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每天都要吃一只烤鸭,可见这道菜的魅力。

  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后,烤鸭在燕京发阳光大,逐渐成为燕京乃至华夏的一道名菜。

  听到韩烈轻松的话语,原本还有些离别之感的氛围,顿时轻松了不少。

  “说起来,臣妾还没有去过燕京呢。”

  李香君有些向往的说道。

  “燕京那个地方嘛,短住还行,长住不如南京舒适。”

  “冬天太冷,夏天和秋天风沙大,也就春天还可以。”

  顾媚在京城住过两年,对于燕京的感观,她还真不太好。

  其实这也能理解,从小在江南长大的顾媚,喜欢家乡的风土人情,显然是人之常情。

  “横波,你这话小妹不认同,燕京有燕京的美,江南有江南的美。”

  “就像济南,徐州,还有开封,其实都各有它的独特之处。”

  “家乡之所以记忆深刻,更多是一种情怀,或者叫做乡愁吧。”

  “就拿臣妾的家乡绍兴府来说,虽然他没有杭州的富丽堂皇,可在臣妾心中,绍兴山阴的山山水水,却始终在心中记忆尤深。”

  祁德琼这个书香门第的世家之女,别看文弱秀气,但却有一股大家风范之气。

  说起家乡这个话题,虽然众女都来自江南。

  可却来自不同的地方,比如陈圆圆和李香君,都是从小在苏州府长大。

  再比如柳如是,家世凄凉,出身嘉兴的她,从小卖到苏州吴江,后来又在松江府成名。

  之后又在南京漂泊多年,早年的经历,铸造了她坚韧的性格。

  “说到宜居之地,要我说啊,南京也好,燕京也罢,都不是最佳之地。”

  韩烈笑着接过话题道。

  “你们印象之中,流放之地的琼州府,四季如春,冬天的最低气温也堪比夏天。”

  “那才是冬季最佳居住圣地。”

  “除了琼州府外,成都府也是吃喝玩乐的好去处。”

  “还有西域的天山城,戈壁沙漠,异域风味,可都是我华夏无与伦比的瑰宝。”

  “等天下平定之后,我一定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

  “亲眼看看我华夏大地的万里山河,是多么的辽阔壮丽。”

  家中这些才女们,在听完韩烈的描绘后,无不是心向往之。

  以至于这段饯行饭,最后倒也是吃的其乐融融。

继续阅读:第602章 进军长安,高陵之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