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我也。”
看罢罗平安送来的军报,韩烈开怀笑道。
“今日就先到这里,尔等下去休息,明日出发分宜。”
“杨兄,你留一下。”
在众将退下之后,韩烈对杨衍嘱托道。
“杨兄,分宜战事,由你全权负责,记住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我马上出发前往万载,万载守将宋奎光,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归降。”
“此人是抚州临川人,他提了一个要求,确保族人和帐下将士家属,不被牵连治罪。”
“而就在上午的时候,万元吉给我送了一封文书,内容就是请求,赦免江西户籍的清军将士家属之罪。”
“同时他还提出让那些家属,给在清军效力的将士写书信,招揽他们反正,重归我大明。”
……
“天佑大明,大将军洪福齐天。”杨衍在听完韩烈的叙述时,也是惊喜不已。
这个时候,如果万元吉处置不当,杀害了那些清军之中的江西将士家属。
后果不堪设想。
但现在嘛,局面却是截然不同。
“吴六奇,你率领四千步卒,留在杨总兵帐下效力。”
“孙思克率领亲卫骑兵,即刻随我出发,明早前务必赶到万载。”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韩烈这会却是毫无醉意,反而精神亢奋。
万载守将宋奎光,他虽然没有听过此人名讳。
但他手握一万人马,要是此人和平起义,加入到他的帐下,这对于金声桓来说,必然是一个沉重打击。
……
千里之外的武昌城。
也是在九月二十八日当天中午,被降爵的满清武英郡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返回了武昌城。
阿济格的车驾刚到城外,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平西王吴三桂,续顺公沈志祥,湖广总督罗绣锦,护军统领阿山,辅国公哈尔楚浑,湖广巡抚高士俊。
以及城中一众大将,便早早迎出了城。
“多罗贝勒,平西王,续顺公你们上车,其他人到行辕参见。”
坐在一辆豪华马车内的阿济格,并没有出面。
而是护卫车驾的巴牙纛章京佟佳阿拉密,策马宣达了阿济格的指示。
阿济格从京城出发,走了快一个月,才到武昌,这是他的无声抗争。
也是他对弟弟多尔衮,表达的不满情绪。
阿济格为人桀骜不驯,对于阿济格这个亲弟弟,他向来不服气。
在他看来无论是军功,还是出身,他都比多尔衮高一头。
凭什么多尔衮就是摄政王,总是压他一头?
而他这个做哥哥的,立下夺取关中,占领湖北,打垮李自成几十万大军的大功劳。
回一趟京城怎么了?
你多尔衮不封赏我在前线的军功就算了,还把他一个亲王,降爵为郡王,这在阿济格看来,分明是奇耻大辱。
由英亲王降爵为武英郡王,阿济格倒不是在乎爵位高第。
而是面子上过不去啊。
阿济格向来好面子,立下大功的他,就是私自回了一趟京城而已,功劳全消,爵位下降,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羞辱。
这让向来不满多尔衮的比自己高一头的阿济格,心中对多尔衮分外愤怒。
要不是他与豪格,彼此之间嫌隙更大,他都想跟豪格结盟,以反抗多尔衮的强势。
正是心中带着怨气,阿济格这次南下,拖延日久。
按照正常骑马赶路速度,半个月前他就应该抵达武昌了。
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他一路乘坐马车,游山玩水,这才耽误了行程。
但进入湖广时得知江西战事正酣,彭泽,望江,湖口都受到明军攻击的消息。
阿济格也立即收拾起了心情,并下令车马加快了速度。
并针对目前的战局,进行了全盘的推演。
虽然阿济格在政治上,比起多尔衮来,只能用幼稚来形容。
但在军事上的能力,他却不比多尔衮差,作为满清早期的亲王,他绝对称得上一代名将。
最起码四大亲王之中,他可以力压多铎,与豪格齐平,略逊全局战略把控的他,稍逊多尔衮一筹。
“平西王,你来说说看看,明军的战略意图,究竟是做到哪一步?”
躺在舒适软席上,身上披着丝绸披风的阿济格,顶着大半个光头,只有后脑勺有一根狗尾巴辫子。
这种金钱辫子,几乎把整个头发都剃光了,只剩下铜钱大小的一簇头发,故而称之为金钱辫子。
这个时期的建奴发型,就是这样难看,到了中后期才出现半个头发型辫子。
长着一张圆脸的阿济格,眉毛稀疏,一双吊眼,格外的锐利,给人一种冷淡严厉之感。
尤其是他那鹰钩鼻,更是增添了一份孤傲气质。
在阿济格的凌厉目光注视下,正襟危坐的吴三桂,一脸坚定的说道。
“回禀殿下,明军近日围绕江西的所有战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九江。”
“现在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明军主力至少有十万人马,进入了江西腹地。”
“彭泽,湖口,望江的兵马,不过是一支偏师。”
“但是,安庆督师孙传庭,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人物,此人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执政才能,都不在洪承畴之下。”
“本王现在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大军驻扎九江,按兵不动,等待明军决战。”
“中策是主力立即南下南昌,逼迫江西境内的明军,在南昌一线决战。”
“上策是派出两支支偏师,一支出南昌牵制江西的明军。”
“一支出安庆,牵制安庆明军。”
“殿下亲率主力大军,强攻池州府,沿长江南岸强势突进,只要拿下池州,太平府就在眼前。”
“到时候南京必然震动,即便明军不乱,朝堂必然大乱,以前明那些官吏贪生怕死的德行,即便不投降逃跑。”
“也必然会急忙调动江西各路兵马回援京师。”
“明军一旦动起来,殿下就掌握了主动权,到时候无论是围攻南京,还是挥师攻击回援兵马,我们都有绝对优势。”
吴三桂的这个汉奸,在军事上的指挥能力,绝对属于一流水准。
在如今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他之所以从容淡定,因为他早就看出了明军的意图。
也就是韩烈的战略目标。
“殿下,平西王上中下三策,我认为上策过于冒险,下策过于保守,可选中策,先稳定江西局面。”
“等征西大将军,豫亲王殿下在北方用兵,两军同时合围南京,这才是上策。”
多罗贝勒勒克德见阿济格看向自己,当即低头行礼回道。
“嗯。”阿济格点了点头,看向沈志祥问道。
“续顺公,你怎么看?”
沈志祥早年曾在皮岛总兵毛文龙帐下效力,因为其姐嫁给了毛文龙,从而深的毛文龙器重。
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皮岛群龙无首,众将各自自领总兵,从而拉开了登莱孔有德等人的叛乱。
进而牵连沈志祥被讨伐,这也才有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这帮人投奔满清的因果。
如果毛文龙不死,皮岛以及渤海之上的明军人马,完全能够抵抗住建奴,同时也能遏制建奴进攻半岛上的李朝王国。
从而导致皮岛大大小小的明军投奔满清,也让李朝王国倒向了满清。
从这一点上来看,袁崇焕犯下的罪过,被崇祯杀了一点都不冤枉。
更何况袁崇焕当时在金銮殿上,还夸下海口,三年平辽的目标。
结果却是自断臂膀,擅自处置毛文龙,从而彻底让建奴没有了后顾之忧。
直接发兵长途奔袭了京师,打到了京城脚下。
可以说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允许袁总督活下去。
至于野史上说袁崇焕养寇自重,与建奴互相贸易,这事就不提了。
沈志祥的军事能力,只能说是一般水准。
靠的无非是投降早,才获得公爵封赏。
“奴才认为平西王和贝勒都说的有理,还请殿下定夺。”沈志祥最大的长处就是听话,都是公爵的认了。
在阿济格面前,他还自称奴才,气节对于他来说,早已经抛之脑后去了。
“你呀啊。”阿济格与沈志祥共事多年,虽然沈志祥统兵能力确实一般。
但是沈志祥善于管理后勤,为人谦恭低调,故而阿济格反而很喜欢他。
反而是吴三桂这样的猛将,让他喜欢不上来。
毕竟二人在辽东可是老对手,阿济格一度恨不得宰了吴三桂。
虽说如今吴三桂成为他的手下,但能力出众,手握兵权的吴三桂,表面恭敬,内心明显不服他。
这点阿济格自然看得出来。
不过,阿济格也不是一个不顾全大局之人。
不得不说,他也认为吴三桂的上策,看似冒险,但一旦成功,那必然是奇功一件。
想到这里的阿济格,当即下达了决心。
“传令,武昌各部人马,立即集结,随时听我军令。”
马车外的巴牙纛章京阿拉密,护军参领董鄂雅星阿,立即拱手应道。
“喳!”
车马进入城池之后,径直来到靖远大将军行辕。
走下马车的阿济格,进入大帐之后,换了一身正白旗的布面甲,头戴着盔枪铁盔,披着一袭锦袍,出现在一众将领面前。
“传本王军令。”
“尚可喜率部五万,南下南昌,牵制江西之敌。”
“全权负责江西战事。”
“内大臣固山贝勒图伦,满洲正黄旗都统纳穆泰,率军五万,攻击望江,对安庆发起进攻。”
“靖南将军朱玛喇,汉军镶红旗都统柯永盛,节制九江各部人马,镇守九江,接应江西和安庆战事。”
“湖广总督罗绣锦,巡抚高士俊率领两万士卒,负责留守武昌,以及后勤补给事务。”
“武昌城内各部十三万人马,即刻出发,出城之后在江夏镇渡河,沿长江南岸行进,沿途哨骑清道,凡是大军所到之处,村郭乡集人丁,尽数斩杀。”
阿济格这话一出,整个大帐内的一众文武官吏,无不是心头一颤。
“喳!”
神情一震的众人一弹衣袖,跪倒在地应道。
……
九月二十九日清晨。
率领三千亲卫骑兵赶了一夜路的韩烈,抵达万载城外。
罗平安也没有想到,韩烈会亲自赶来,得知韩烈入营的消息,匆匆迎了出来时,韩烈在孙思克,李来亨,李师膺,邵苓芝一众亲卫将领的簇拥下,已经抵达帐外。
“参见大将军!”
罗平安拱手作揖:“不知大将军远来,未能迎接,还望恕罪。”
看着风尘仆仆而来的韩烈,身上的衣甲,眉眼之上还沾着露水,罗平安心中充满敬畏之情。
“老罗,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韩烈摆摆手:“李师膺,邵苓芝你二人安顿弟兄们吃饭去。”
孙思克和李来亨二人跟着韩烈进入了罗平安进入大帐。
“昨晚收到你的军报,万载守将宋奎光的信使何在?”
韩烈之所以连夜赶路来到万载,自然是宋奎光的有意投降,对于韩烈来说,事关重大,他怕罗平安无法取信对方。
故而亲自赶了过来,就是要给宋奎光一颗定心丸。
“来人啊,请使者入帐。”罗平安连忙开口吩咐帐下亲兵。
宋万前天夜里入营,至今在罗平安军中等候消息。
因为宋万提出的保全族人,军中子弟家属安全一事,罗平安一时也无法答复。
所以宋万也没有回城,一直在营地等候消息。
当然他也可以回城,但如今两军相隔不过五六里地,仍然属于敌对势力,宋万要是公开来回两军营地。
万一军中有金声桓的安排的监视细作,很容易走漏消息。
故而宋万选择在营地等候三天,而罗平安的回复也是三天之内,必然给他回复。
如今仅仅过去一天,宋万得知罗平安召见,也不由有些惊讶。
走进大帐的宋万,便见到端坐在主位上的韩烈。
罗平安只能坐在下首,见到他进来,罗平安连忙站了起来。
“宋将军,我来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当朝梁国公,太傅,先帝亲自任命的辅政大臣,征虏大将军,节制江北各省兵马督师。”
“我主韩公,名烈。”
“大将军得知你部愿意归顺,亲自从新喻连夜而来。”
宋万听到罗平安的介绍,迟疑的看着韩烈,有些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年轻英武的青年,竟然是当朝大将军。
“宋将军,是否要检查一下本将军的印绶官凭呢?”
韩烈淡淡一笑,示意孙思克把他的官凭印绶,展现在了宋万面前。
不认识韩烈不要紧,但官凭印绶不可能造假。
即便是要造假,一天之间也不可能找到这么多材料,把这些身份证明做出来。
“宋将军,你可看清楚了,这是大将军信物,看看是否作假。”
孙思克说话之间,随即解开了身上的鱼鳞甲,露出一身飞鱼服。
同时从腰袋之内,掏出一颗印绶说道。
“在下孙思克,是大将军行辕亲卫营指挥使,授锦衣卫指挥同知一职,这是我的印绶,衣袍銮带绣春刀。”
“你可以一并查验一番。”
孙思克为了打消宋万的疑虑,还把自己的身份亮了出来。
如果韩烈的官凭印绶,让他不敢相信的话。
但孙思克身上的飞鱼服,手中的印绶,他却百分百相信。
因为锦衣卫的东西,他是真见过,容不得他不相信。
“卑职参见梁国公,不知道国公驾临,冲撞冒犯之处,还请国公见谅。”
醒悟到眼前这位,真是如今南明朝廷大名鼎鼎的大将军,宋万再也绷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纳头便拜了起来。
“宋将军快快请起。”
韩烈亲自上前,扶起对方笑道:“不知者不罪,宋将军请坐下说话。”
“国公当面,卑职不敢。”有些拘谨的宋万,恭敬的回道。
“坐下说话,虽然在职位上有高低,在人格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嘛。”
韩烈拉着他在席子上坐下,并且直接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不知宋将军可吃过早饭了?”
韩烈亲切的态度,让宋万更是有些不安。
虽然他是游击将军,但跟他当面交谈过的将领,最高职务的也就是总兵金声桓。
在九江投降时,虽然他也远远见过满清的那些王爷贝勒。
可每次都只能跪在地上,连抬头都没有资格。
像韩烈这样当朝大将军,国公爷跟自己面对面而坐,促膝交谈,这如何不让他震惊。
“不饿,卑职刚起来,一点都不饿。”
宋万连忙回道。
“老罗,安排早饭,咱们边吃边聊。”
韩烈吩咐了罗平安一句,笑着说道:“宋将军不必拘谨,你是抚州临川人吧。”
“抚州那个地方可是才子之乡啊,王安石、汤显祖、刘同升可都是你的老乡。”
“现在你们抚州的父母官叫李永茂,那也是当朝进士出身。”
“新任的江西布政司万元吉,也是你们老乡,他是南昌人。”
“这是他昨天给我上的文书,他和李知府都认为,江西子弟都是忠义之人。”
“虽然一时加入了清军,但并不代表你们就愿意给建奴鞑子卖命。”
“所以他们一致认为,罪不及家人,要求赦免江西户籍的清军子弟家属。”
“包括你们这些将领家属,只要愿意拨乱反正,不但既往不咎,而且一切照旧。”
“官职照旧,兵马也由你们自己统领,朝廷保证你们的切身利益。”
“这些承诺,我可以写下来。”
“宋将军带回去,我韩烈可以与你歃血为盟,此誓苍天可鉴,日月为证。”
韩烈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宋万震惊不已。
“国公之言,卑职定会带给我家将军,还请国公静候佳音。”
激动不已的宋万,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带着韩烈的承诺书,便赶回了万载城。
见到才一天就返回的宋万,宋奎光惊讶之余,连忙问道。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谈判失败了?”
“奎光,不是失败,而是成功了,你看,这是当朝梁国公,大将军的亲笔书信。”
宋万难掩喜色的把信笺,递给宋奎光说道。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韩大将军,竟然如此平易近人,着实让人感动啊。”
这会宋奎光看罢书信,也是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
“你是说大将军就在城外营地?”
“是的,大将军昨夜从新喻赶了一夜路,今早来到城外大营,还亲自召见了我,并亲口承诺,家乡子弟包括你我家属,都平安无事。”
宋万一五一十的把韩烈说得好,尽数叙述了一遍。
“想不到大将军如此重视你我,这是我宋奎光的荣幸啊。”
感慨之余的宋奎光,当即扬声道。
“传我军令,全军集合,打开城门,出城向大将军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