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这帮南明蛮子,欺人太甚矣。”
黄浒河南岸,清军阵地上的八旗将领,以及数万士卒,看到自己的袍泽兄弟,就这样被明军射杀,无不是愤怒的咒骂了起来。
“拼了,跟南明蛮子拼了。”
正黄旗的甲喇额真戈奎,愤怒的抽刀吼道。
“大清的勇士们,我们要报仇。”
另一名正红旗的甲喇章京舒礼洪抽刀在手,紧跟着吼叫了起来。
相比起满洲八旗将领怒骂,汉军旗的将领,却要显得冷静的许多。
刘芳名,李国翰,左光先等一众汉军旗都统,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透着忧色。
因为他们发现,对岸的明军,要比自己想象的强大。
而且他们还修筑了奇怪的工事,明明是平原地形,可他们却出乎预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明军躲在壕沟之中,利用壕沟土墙作为掩护,以火器射击,发挥出威力,超乎他们的想象。
还有刚才的火炮轰击,虽然每一颗炮弹威力,都比红衣大炮要小。
可那些如雨点般的炮弹,不但密集,而且射速快,从而形成密集的火力覆盖。
这样的炮火加上火器形成的火力,让他们望而生畏。
李总兵国英率领的汉军营,因为还没有编入汉军旗,只能统称为汉军营。
这支人马全部都是原来左良玉的旧部,也就是真正的明军士卒。
但午后的第一波攻击中,徐恩盛,徐育贤两位总兵战死,上万士卒死伤,导致他们这支汉军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军心士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现在他们这支人马,栖息在战场外围,一个个无精打采,已经没有了半点锐气。
这会的吴三桂,已经回到繁昌县衙。
“郡王殿下,明军的强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正面取胜已经不可能。”
“如今只能执行第二套方案,待夜幕降临后,各军一起突围,能杀出多少算多少,先挺过眼前的难关吧。”
吴三桂回来前,阿济格在城头,已经接到探马汇报的情况。
直到攻击失利的他,并没有暴怒,反而冷静了下来。
战场之上,两军交战,愤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最愚蠢的行为。
原本阿济格在开战之前,就做好了突围的打算。
十一万大军,不能全部消耗在战场上,他阿济格是大清的亲王,是当代的王者,他绝不会就此束手就擒。
“那就按计划执行。”阿济格面色平静,强压着内心的躁动情绪。
“你立即返回前线,把汉军旗和汉军营整合成一队,让他们作为今晚突围的主力。”
“告诉刘芳名和李国翰几个,必要时可以丢下部队撤离。”
“但汉军旗和汉军营的人马,必须拖住明军步伐,为我们突围争取时间。”
“突围战斗打响,你率领关宁铁骑的三万人马,往东面走。”
“本王率领满洲和蒙古八旗的三万人马,往东面走。”
“咱们两军分别从南陵和铜官方向走,然后在石台或东流会合。”
“待突围出去,本王来日再重整旗鼓,定要报今日围困之耻。”
在阿济格的严令下,吴三桂一弹衣袖,躬身拜道:“郡王殿下保重。”
“平西王,咱们后会有期。”阿济格上前一步,扶起吴三桂点点头说道。
随着夜幕降临,突围的清军各支人马,也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
先是汉军旗都统刘芳名,李国翰,左光先,以及汉军营李总兵国英,率领的重新整合的三万汉军人马。
率先向韩烈军正面阵地,发起了猛攻。
紧接着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从战场东面神武军阵地侧翼,发起猛烈攻击。
与此同时,阿济格亲率满蒙八旗三万铁骑,从西面神机军侧翼,展开了凶猛的攻势。
漆黑的夜空下,新月如钩,繁星点点,视线受到严重阻碍。
面对清军强大的攻势,神机军,神武军两军依托阵地,并没有出现溃乱,反而展开了有序的反击。
很快,随着枪炮开火,正面战场之上,火光四起,冲锋的敌人身影,逐渐变得清晰。
阵地后方的韩烈,在接到通报,得知清军从三个方向展开攻击之时,他便知道这必然是敌人准备突围了。
十万对十万,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想要全歼敌人,必然会引起敌人的拼命反扑。
从而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考虑到这个原因,韩烈通过神武军和神机军汇报的敌情,敏锐察觉到西面突围的人马,应该是满清八旗精锐。
现在这个时候,歼灭敌军精锐主力,显然更有利于战场态势。
想到这里的韩烈立即扬声下令道:“李师膺,传令张名振,收缩兵力,放东面的敌军离去,然后向正面战场靠拢,与神机军合围正面之敌。”
“卑职遵命。”亲卫营指挥佥事李师膺,飞马传令而去。
“孙思克,吴六奇亲卫营集合,向阵地西面出发,就地利用地形,对敌人展开阻击。”
“王德,传令神机军,神武军火炮大队,向阵地西面黄浒河南北两岸,展开无差别炮击。”
“告诉炮队的兄弟们,只要炮管还受得住,就给我狠狠轰击。”
“孙平,牵我战马来。”
在韩烈的军令下,亲卫营两万五千人马,养精蓄锐多日下,迅速整装待发,在指挥使孙思克,指挥同知吴六奇,郭天才众人的率领下,迅速集合完毕。
漆黑夜幕之下,前方战场之上,早已经杀声震天。
后军阵地上,随着火把的光芒刺破这重重黑暗时,一道闪耀着银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只见韩烈身着一袭银盔白袍,胯下骏马如飞般疾驰而来,直至军阵前方才勒住缰绳停下。
他昂首挺胸地端坐在马背之上,目光炯炯地扫过眼前这群严阵以待的将士们。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运足气力大声吼道:“英勇无畏的将士们。”
“如今那些可恶的建奴鞑子已然被我们团团围住,胜利的曙光近在咫尺!请诸位紧跟我的脚步,紧紧握住手中的刀枪,随我一同奋勇杀敌,将这些该死的建奴鞑子,尽数消灭殆尽。”
伴随着韩烈这气吞山河的一声大吼,他手中那杆虎头湛金枪猛地高高举起,仿佛要刺穿头顶这片无尽的夜空。
而受到韩烈鼓舞的将士们,原本就高昂无比的士气更是如同火山一般瞬间喷发出来。
左右吴六奇,郭天才诸将齐声高呼:“杀奴!杀奴!杀奴!”
这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彻云霄,再次振奋了三军士气。
“全军出发!”见到军心士气高昂,韩烈手中长枪一挥,身下坐骑犹如离弦之箭一般率先冲了出去。
吴六奇和郭天才二人率领亲卫营的骑兵队,毫不犹豫地拍马跟上,紧紧追随在韩烈身后。
三千人的骑兵大队,如风驰电掣一般向着战场疾驰而去。
负责指挥中军步卒的孙思克,则率领着中军的大批人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战场。
一时间,人喊马嘶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起来。
就在亲卫营刚刚开始行动之际,位于后方的火炮大队,在接到韩烈军令下,也迅速做出反应。神机、神武两军阵地上,一百二十门红夷大炮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齐齐指向西边黄浒河两岸。
随着炮兵大队各千总军令下达,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一枚枚巨大的炮弹呼啸而出,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砸向敌人所在之处。
“轰隆!轰隆!轰隆!”
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接连不断地响起,整个黄浒河两岸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此时,率领满蒙八旗三万人马,正渡河而来的阿济格,纵马刚刚进入黄浒河,眼看着从天而降的火花炮弹,在四周炸响。
火光水花之中,无数的八旗人马,被炸得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不要恋战,不要停下脚步,冲过河去。”
阿济格纵马飞奔,挥舞着手中战刀,厉声怒吼。
前军都统纳穆泰,护军参领阿哈旦,塔瞻,以及各军巴牙纛章京纷纷策马飞奔,连声高喊。
“大清的勇士们,冲啊!”
“冲~啊!”
趁着炮火闪现的光耀,满蒙八旗三万骑兵,以牛录,甲喇为单位,在炮火之中争相逃命,虽然惊慌,却没有形成溃散局面。
相比起阿济格被韩烈盯上的命运。
此刻东面战场上的吴三桂,沈志祥二人,率领的关宁铁骑在经历了最初的神武军反击下,仅仅损失了千余人马,就顺利杀出了重围。
“平西王,郡王殿下那边,似乎遭到了炮击,我们要不要杀回去?”
杀出战场的沈志祥,听着西边传来的密集炮火之声,策马来到吴三桂面前。
“续顺公,郡王殿下的命令是,让我率部突围,在青阳或石台接应,现在杀回去,岂不是落入敌人圈套?”
吴三桂是何等之人,敏锐的他,已经察觉到明军,刚才明显收缩了兵力,这才让他顺利杀了出来。
这会要是再杀回去,无疑是冒险之举。
而且两军一东一西,相隔十余里,来回冲杀下,人困马乏不说,能不能起到救援效果,还有待商榷。
“报,汉军旗遭到明军猛烈攻击,刘芳名和李国翰都统,陷入重围……”
这时吴三桂帐下负责殿后的总兵吴国贵,派人驰马来报。
救援阿济格来不及,但阿济格在突围前,让他相机救援刘芳名和李国翰,这事是有命令的。
如果这次阿济格被明军包围歼灭,他要是没有救下刘芳名和李国翰,事后他必然会受到严惩。
想到这里的吴三桂,当即下令道:“胡心水,夏龙山你二人各率三千人马,与吴国贵救援刘芳名他们。”
“我在南陵等候你们,切记速战速决,不要恋战。”
“卑职领命。”胡心水和夏龙山二将,都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更是姻亲关系。
神武军西边阵地上,接到韩烈军令的张名振,当机立断,下令左右二营主动放弃阵地。
并向神机军靠拢,同时他亲自率领中军营和前军营,朝韩烈东面驰援而去。
只留下后军营的八千士卒,护卫着阵地的侧翼。
这也是吴三桂所部人马,能够轻易突围离去的原因。
正面神机军阵地上,刘芳名,李国翰等汉军旗三万人马,由左光先,李总兵国英为前部,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弃卒。
此刻,他们还在拼命的率部,朝着神机军的阵地发起攻击。
只有后队的刘芳名,李国翰几名将领,各自率领两千精骑,远远站在黄浒河南岸迟迟未动。
直到东面战场上吴三桂的人马杀了出去。
明军突然展开了反攻,刘芳名,李国翰等人,看了眼正在冲杀的将士,咬了咬牙的二人,对视一眼。
“往东面突围,撤!”
刘芳名因为知道突围计划,虽然对于眼前冲锋的两万多将士,成为炮灰感到愧疚,但为了突围成功,掩护主力突围。
他也只能狠心做出了抉择。
至于西边战场上,炮声隆隆的声势,刘芳名和李国翰不是没有看到。
但二人都相信,以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领的三万满蒙铁骑,只要是一心突围,明军根本是拦不住的。
即便真有危险,此时他们也无力救援。
因为他们现在手中,可用的兵力也就五千余骑兵。
夜幕下的战场之上,左光先和李总兵国英,率领的两万多汉军旗人马,在抢渡黄浒河之后,遭受到神机军左右中前四个营,以及臼炮大队的火力覆盖。
紧接着神武军左右二营,从侧翼杀奔而来。
被杀得晕头转向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刘芳名和李国翰已经跑路。
更不知道他们就是炮灰,在突围之前,就被阿济格和吴三桂抛弃了。
直到他们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而大明的军队,越来越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向前挤压上来时,他们才发现身后早没有了援军踪影。
“该死,这不是进攻,这是突围,我们被抛弃了。”
直到这时,战场上幸存的一众将领,才醒悟了过来。
汉军营的总兵瞿良才,余世忠,常登纷纷怒吼而起。
“好个建奴鞑子,欺人太甚,我等为之卖命,却陷我等于死地。”
左光先也是脸色惨白,他也是降将出身,但相比起刘芳名和李国翰出身辽东,早年就归顺不同。
他是年初的时候再大同投降的清廷,论亲近和血统,自然要差一筹,也就比眼前这帮左良玉部将多一层汉军旗身份而已。
李总兵国英也是面露戚色,他没有想到,自己剃发易服,一心侍奉新朝,却落得这个下场。
看着眼前信赖自己的一帮兄弟,看着自己凶狠的目光,他不由叹了口气。
“弟兄们,是我对不住大家,今日我愿以死谢罪,待我死后诸位拿下我头颅,向明军请降吧。”
说罢,李总兵一挥手中战刀,往脖子上重重划过。
一抹血花飞溅,面色如常的李总兵,身体抽搐着瘫软倒地而死。
左光先看到这一幕,心知自己即便投降也难以活命的他,惨淡一笑的他,扔掉手中的长矛,一把抽出腰间的佩剑。
坐在马背上的他,环视左右对他虎视眈眈的将领,提剑架在脖子上喊道。
“诸位将军,今日你我皆是受害者,我左光先没有对不起你们,但事已至此,已无活命理由,我当以死谢罪。”
发泄完心中苦闷的他,挥剑自刎而死。
战场上幸存的一众将领,常登,瞿良才,余世忠,吴学礼等人见状,也不在客气。
他们都是明军出身,是原左良玉帐下参将,总兵,说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总之是跟着左梦庚投降了建奴。
如今的他们,还存在摇摆状态,至少头发没有剃,身份官职也还没确定。
因为满清朝廷还没有给于他们汉军旗的身份和官职,只是按照投降明军待遇,划入汉军营调度。
随着李总兵国英和左光先两个自杀,众将一拥而上,砍下二人脑袋喊道。
“弟兄们,我等都是大明官军,自当效忠大明皇帝,现在有愿意回归大明的,站在我左手边。”
“不愿意回归大明的,站在原地不动。”
常登一声高呼,手拎着左光先那颗滴血的脑袋,高举过头顶。
战场之上一众汉军士卒,眼看明军合围而来,主将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无不是纷纷站在了常登左手旁。
“我等愿意归降!”
“我等愿意归降!”
……
就在罗平安率领神机军各营将士,以及王辅臣、李之芳率领神武军两营围了上来之时,战场上随之响起一阵阵投降之声。
见到这个情景的罗平安,自是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道:“投降免死,放下武器,双手抱头,原地不动。”
“宋副将,你率领前后二营,看守俘虏,留守营地。”
“其余各营,随我向东边战场支援。”
接到命令的宋奎光,带着前营人马进入战场,收降俘虏。
其余各营人马,包括王辅臣和李之芳率领的神武军左右二营人马,则迅速扑向了东面战场。
此时,韩烈率领亲卫营的人马,与冲上黄浒河北岸的阿济格所部人马,正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阿济格率领的三万满蒙八旗铁骑,在明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虽然死伤了三四千人马。
但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以及队形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群为了活命的八旗骑兵,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一路冲过去,不要恋战,冲啊!”
阿济格在左右巴牙纛章京阿哈旦,塔瞻的护卫下,纵马飞奔,悍不畏死的韩烈的亲卫营队列,展开了疯狂的冲击。
面对数万铁骑的冲锋,韩烈也没敢正面碰撞,而是果断的下令道。
“两翼散开,咬住敌人,不要放跑了敌人,随我追击。”
在韩烈的命令下,亲卫营各队人马,由孙思克,吴六奇,郭天才以及韩烈本人,各率数千人马,形成追击队伍,一路尾随突围的敌军追杀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