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多铎败退城中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65,585

  眼看正面战场的骑兵冲锋受挫。

  多铎没有丝毫犹豫,抽刀在手的他,扬声吼道。

  “全军出击。”

  中军两万满清步卒,在各旗参领,佐领的率领下,蜂拥着冲上了战场。

  “吼!吼!吼!”

  高举着战刀的建奴士卒,发出狼嚎般的吼叫声,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就在中军人马冲上战场的刹那,左翼战场上突然响起的密集枪声。

  直接把多铎给打的懵圈了。

  “怎么回事?”

  一脸诧异的多铎,遥望着左翼战场,厉声吼道。

  “车尔布,速速前往查探情况。”

  护军参领车尔布,答应一声,领着一队骑兵飞奔而出。

  “殿下,看这阵势,左翼战场出现了大股明军。”

  另一名护军参领额尔德,举目遥望之下,神色有些凝重的说道。

  不用额尔德说,多铎也看出来了。

  但这个时候,出现的变故,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态。

  毕竟他手上拥有六万战兵。

  即便明军兵力有所隐瞒。

  在他看来应该不足以逆转局势。

  只要击溃正面之敌,他就可以挥兵转进左翼战场。

  到时候就可以与顾纳岱和巴什泰合兵围歼这股明军。

  然而,下一刻右翼战场上,突然响起的喊杀声,以及如潮水般冲出的明军,彻底击碎了他胜利的美梦。

  “不好,是明军伏兵,殿下还请速速回城。”

  额尔德扭头之际,看着右翼战场上,杀出的明军人马。

  顿时头皮有些发麻的吼道。

  因为那不是小股明军,而是旌旗林立,密密麻麻的人潮。

  方圆数里的平原上,日月赤色大旗,迎风招展。

  喊杀声惊天动地。

  冲锋的明军人马,放眼望去,根本一眼看不到头。

  就这声势,少说也有一两万人马。

  而这个时候,多铎的中军人马已经冲进战场。

  身边的护军仅剩下千余人。

  就算下令回援,也根本来不及。

  面对如此危局,身为护军参领的额尔德,只得厉声吼道。

  “快,护卫殿下回城。”

  多铎虽然很想阻止额尔德命令,但张了张口的他,最终一扯马缰,调转了方向朝着城门飞奔而去。

  “额尔德传本王命令,立即鸣金收兵。”

  虽然这个时候,下令撤退的后果,必然会形成溃败。

  但相比起全军覆灭,溃败的代价和损失,无疑有要小得多。

  “鸣金收兵!”

  额尔德打马飞奔,带领一队士卒,冲向战场,敲打着收兵的钟鸣声。

  而此刻城头之上的鄂拜,完全被战场上发生的情况,惊得目瞪口呆。

  站在城头上的他,居高临下。

  即便是在尘土飞扬的情况下,却依旧看了个清楚。

  明明只有两万人的明军,在这个时候,却从那些坑道壕沟之内,冒出了大量的人马。

  目测之下,至少有五六万人马,甚至可能更多。

  也就是说明军在他的眼皮底下,玩了一招神兵天降。

  把他骗了个团团转。

  两万人马变成六七万,这一手不但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也把多铎杀了个片甲不留。

  如果是两军正面交战,兵力相当的情况,胜算即便不是五五开。

  那也不会向现在这样,完全陷入了被动之中。

  当看到多铎一脸狼狈的冲上城头之时,预感大祸临头的鄂拜,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多铎面前。

  “请殿下砍了卑职脑袋,卑职失察,罪该万死。”

  怒火冲天的多铎,握着马刀,咬牙切齿的盯着鄂拜,高举的马刀终究没有落下。

  “废物,你个废物,本王砍了你的狗头,能够挽回眼前的失败吗?”

  一脸愤怒的多铎,抬脚踢在鄂拜胸口,直接把对方踢翻在地。

  倒地的鄂拜却是一声不敢吭的爬了起来,耷拉着脑袋继续跪在了那里。

  而这会,双目圆睁的多铎,快步冲到墙垛处。

  抬头看着战场上陷入明军重重围困之中的士卒。

  心痛的捂着胸口发出了一阵阵抽搐。

  “鄂拜,你个混蛋,数万将士啊,就因为你的不察,就要葬身于此啊。”

  捂着绞痛的心口,多铎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而这会的战场上毕力克图率领的前锋骑兵,在冲入坑道的战斗中,很不幸的遭到了吴六奇,徐信、傅长春率领的两万侍卫军的猛烈反击。

  毕力克图是蒙古人,隶属蒙古正蓝旗,出身科尔沁部落,姓氏叫做博尔济吉特氏。

  也就是他与太后大玉儿属于同族。

  论辈分他还是大玉儿的堂兄。

  此刻,冲入战壕的他,挥舞着战刀,连续砍杀了几名明军士兵后,便于吴六奇迎面撞上。

  毕力克图能够做到统领一职,可不是靠裙带关系。

  而是这厮手底下有真功夫。

  身高八尺,一米八出头的他,身形魁梧,满脸横肉,虎背熊腰的他,不但天生神力,一手刀法也是精湛至极。

  这样的人,显然是天生的猛将。

  不过,遇上吴六奇这样的猛人。

  他的优势,似乎荡然无存。

  手持棒槌的吴六奇,迎面冲了上来,手中长棍棒槌如旋风般横扫,锤击而来。

  “锵!锵!锵!”

  双手持刀的毕力克图,虽然拼尽全力挥刀反击。

  你来我往交战了十几个回合。

  一向以勇武著称的毕力克图,不但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反而被吴六奇的棍棒连续击中手臂,腿脚,逼得一阵手忙脚乱。

  尤其是被击中的手臂,虽然有护臂防护。

  却依旧传来刺骨的疼痛,让他手中的战刀,几乎脱手而出。

  “好个贼将,倒是有些能耐,再吃我一棍。”

  吴六奇见对方如此悍勇,倒是越打越来劲。

  手中棍棒槌抡起,又是连番砸下。

  毕力克图咬紧牙关,挥舞着手中的战刀,连续硬扛了几个回合下。

  最终被一棍扫在胸口,重击之下的毕力克图口吐鲜血,倒飞而出。

  手中的战刀也脱手而飞,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的他。

  眼看吴六奇一棍子就要砸下。

  “我命休矣……”

  闭目待死的毕力克图暗叫一声,却听到耳旁传来一声巨响。

  等他睁开双目时,却听到吴六奇吼声。

  “给我绑了,这厮是建奴大将,抓回去也是大功一件。”

  不等毕力克图做出反应,吴六奇身后的数名亲兵,早已经扑了上来,把他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杀了我,杀了我……”

  毕力克图愤怒的吼叫道。

  身为大将,战死沙场也能赢个身前身后名。

  可要是被生擒砍头,就算是死了,也是憋屈的很。

  “呱噪,堵上他的嘴,押下去。”

  吴六奇冷笑一声,挥舞着手中的棍棒槌,便再次冲上了战场。

  而这个时候,战场之上,随着沙尔虎达被炮火炸死身亡。

  毕力克图被生擒,建奴的骑兵早已经乱成一团。

  刚冲上战场的中军人马,还没来得及发威。

  又被忠义军的曹友义,杨威率领的人马,突然杀出,截断了后路。

  而这个时候,战场上又传来鸣金收兵的军令。

  这就导致进攻的清军人马,随之陷入了混乱之中。

  因为多铎的后退回城,中军大纛也撤了回去。

  战场之上的三军将士,冲锋陷阵,除了听令外,主要还是靠旗帜指挥行动。

  没有军旗,战旗作为引导。

  数万人马的战场上,光靠将领的喊声传达命令的话。

  那带兵的将领,首先得学会狮吼功才行。

  否则士兵们根本听不到将领的喊声了。

  但,此时的正面战场上。

  吴六奇,徐信率领的两万侍卫军,在忠义军炮火的支援打击下。

  先是压住了清军骑兵冲锋。

  接着又利用壕沟工事,遏制了清军骑兵冲锋。

  紧接着多铎率领的中军两万人马,冲上战场企图全面压倒明军之时。

  曹友义、杨威率领的忠义军一万六千将士突然杀出。

  而左翼战场上,齐翼龙,何其旻率领的忠义军左营和前营将士。

  又挡住了明军护军统领巴什泰,顾纳岱所部攻击。

  加上多铎率先撤回城中,下达后撤命令。

  从而让战场上的清军,彻底陷入了指挥混乱,士气衰竭,军心斗志丧失的局面。

  左翼战场上,当顾纳岱和巴什泰接到后退命令时。

  二将已经发行情况不对。

  “顾纳岱统领,你先集合人马退入城中,我来断后。”

  巴什泰是满洲镶黄旗人,现任梅勒章京之职,领护军统领。

  他的姓氏叫做伊尔根觉罗,巴什泰属于汉译名字。

  顾纳岱也没有跟对方争抢,毕竟他才是主将,因为他是满洲镶黄旗的都统,更是爱新觉罗的旁支。

  其父拜山是老奴努尔哈赤五服内的侄子。

  相当于一个祖宗,虽然到了顾纳岱这一代,已经快出五服了。

  但也是爱新觉罗皇室后人。

  身份地位都比巴什泰高一大截。

  自然也就用不了与巴什泰客气什么。

  “前队变后队,速速随我撤回城内。”

  清军变阵撤退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战场上的齐翼龙和何其旻二将。

  “吹响号角,全军攻击前进,随我杀啊!”

  齐翼龙和何其旻二人,都是老将了。

  虽然二人现在的军职,还都是参将。

  但勋职却都是从二品的四镇将军。

  因为忠义军之前驻扎在开封,故而二人都授予了从二品的镇北将军军衔。

  军职和军衔之前就解释过,也就不再赘述。

  齐翼龙和何其旻追随韩烈多年,又是韩烈发迹前的老将。

  从二品军衔显然不是他们的尽头。

  而忠义军上下将领,都是韩烈的狂热追随者。

  杨衍在军中,一直强调,将来天下一统。

  我等当誓死拥戴主公继承大统,到时候我等就是开国功臣。

  今日的军职官职,不过都是我等来日的阶梯。

  忠义军的将士,在听到冲锋军令,看到齐翼龙,何其旻一众将领,跃马扛着战旗冲出了战壕时。

  全军将士无不是嗷嗷叫的冲了上去。

  “冲啊!”

  “冲~啊!”

  手持火枪的士卒,在手持刀枪剑盾的士卒簇拥下,蜂拥着冲上了战场。

  “给我顶住,跟明军拼了!”

  巴什泰持刀策马立于军阵前,他率领的三千断后士卒。

  这一刻表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力。

  没有一人后退胆怯,在巴什泰的带领下,人人悍不畏死的迎头冲了上来。

  断后,本就是有死无生。

  掩护主力安全撤离,就是他们的使命。

  “吼!吼!吼!”

  一阵阵狼嚎般的吼叫声中,巴什泰率领的三千士卒,与一万五千明军狠狠地冲杀在了一起。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巴什泰在内的三千建奴鞑子,最后全部战死沙场。

  从而保全了顾纳岱率领的一万五千余将士,得以安全退回了霸州城。

  但正面战场上,被断了后路,加上失去统帅指挥的三万多清军。

  却没有这般幸运。

  随着左翼战场齐翼龙和何其旻取胜,率部切入战场。

  这支三万多人的清军人马,最后仅有额尔德拼死突围,带着三千余人撤回了霸州城。

  其中三万两千余人被围歼。

  这场激战从清晨持续到午后,足足三个多时辰才结束。

  午后的太阳照射在战后的战场之上,放眼所及,除了尸体还是尸体。

  霸州城西和城北战场上,战死的清军士卒,多达两万二千人。

  其中被俘投降者也有一万一千余人。

  同样,参战的忠义军四万人马,侍卫军两万人马。

  也付出了高达七千人的伤亡。

  其中战死四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

  那些轻伤人员,战后基本是不计入伤亡数字。

  战斗结束后,杨衍,杨朴一行将领,走出指挥所来到前沿阵地。

  看着满地的尸体,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杨衍、杨朴等人,也是面色沉重。

  “传令各营将领,我军阵亡的将士名字,户籍一定要登记造册,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战后要上报兵部、陆军部和朝廷,申报烈士抚恤金。”

  “受伤的将士,要妥善救治。”

  “首辅大人有句话说的好,咱们不能让咱们的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尸体运到后方,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入葬,将来要建造烈士陵园。”

  “至于建奴将士尸体,全部焚毁,入土为安吧。”

  “人死了,就没必要再折辱了。”

  在杨衍的吩咐下,众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仗,虽然伤亡不小,但总体战果不错。”

  “清军折损过半,军心士气受挫,退入城中之后,短时间肯定无法再战。”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消息。”

  “立即把捷报快马送往首辅大人行营。”

  “同时通报李岩总督,李过提督,罗平安提督处。”

  “以振奋三军将士士气。”

  杨朴紧接着补充道。

  “杨提督,接下来我们要不要围城?把清军困死在城中?”

  听到杨朴的询问,杨衍抬头看着霸州城头方向,想了想说道。

  “城中至少还有两万五千清军,若是他们拼死一战。”

  “我们必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围三阙一吧,让齐翼龙和何其旻,率部东门外挖掘壕沟,建立防线。”

  “你部留守北门,让曹友义、杨威率部镇守西门。”

  “留下一道口子,让多铎这个鞑子,看到一丝希望。”

  “这样他们就不会轻易拼命,而会想办法突围返回保定府。”

  “待他们突围之际,咱们再一路追击,来个痛打落水狗。”

  说到这里的杨衍,脸上露出一抹自信说道。

  “霸州城小,多铎又是急匆匆而来。”

  “数万人马粮草必然会太多,我料最多半个月,他们就会粮尽。”

  “正好咱们也休整一下。”

  “俘虏的一万多人马,汉军旗和蒙古旗的人马,可以做做思想工作,收编补充战损嘛。”

  “还有吴六奇擒获的那个蒙古统领毕力克图,也可以争取一下。”

  “若此人愿意归顺,这对于我们的收编工作。”

  “以及对城内守军,起到不小的打击。”

  杨衍本就是将门子弟出身。

  这些年来跟随在韩烈南征北战,做到如今忠义军提督军务总兵官。

  授上将军军衔的他。

  早已经脱胎换骨,再不能单纯的以一个武将来衡量。

  可以说在韩烈军中,一众将领之中。

  杨衍已经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至少不弱于李岩,远高于罗平安和张名振几个。

  霸州的捷报,当天下午发出,次日午后就送到了燕京东门外的韩烈行营。

  看到这封捷报,刘楗,黄锡衮,孙思克几个都是难掩兴奋。

  韩烈也是毫不吝啬的笑道。

  “杨衍兄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杨朴兄身残志坚,这一仗打得好啊。”

  “击溃多铎,拦住了他们北进京师。”

  “将会大大缩短,我们收复燕京的时间。”

  “首辅大人,是不是可以派人,把这个消息在京城散布出去?”

  黄锡衮笑着提醒道。

  “嗯,这个好消息,肯定要给留守的多尔衮分享一下。”

  “他的弟弟大败,咱们怎么能够不跟他汇报呢?”

  韩烈点点头,风趣的笑道。

  “哈哈哈……”

  屋内众人闻言,无不是开怀大笑了起来。

  “荩臣,传令我军炮兵大队,立即向燕京东门和南门展开炮击。”

  “从今天开始,每天三次,每次三轮射击。”

  “具体时间为清晨,正午、子夜时分。”

  “我要多尔衮,以及城头的守军,从现在开始,尝试一下什么叫做一日三惊。”

  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的韩烈,略作沉思便对孙思克吩咐了一句。

  “明白!”

  孙思克欣然应道。

  霸州大捷,对于韩烈来说,算是取得了打开燕京大门的钥匙。

  若是多铎率领五万大军进入燕京。

  那就意味着攻守易势。

  只有五万守军的燕京,那就只能被动防御。

  但有了十万大军的燕京守军,则可以随时组织反击。

  这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

  果然,当京城内的军民百姓,得知多铎溃败,已经无法入京增援的消息传出。

  原本就人心惶惶的京城军民百姓,逃跑和不满的情绪,瞬间便蔓延了开来。

  多尔衮强忍着身体的病痛,来到各门视察。

  为了稳定军心,多尔衮每到一座城门上,都会进行安抚并强调道。

  “大清的勇士们,本王可以肯定告诉大家。”

  “这是南明贼人的奸计,目的就是扰乱军心。”

  “豫亲王在保定府,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正在赶往京城,绝对没有溃败,更不会不来增援。”

  多尔衮的这番安抚军心的回应。

  虽然暂时安抚住了骚乱,但这话显然经不起时间推敲。

  保定府到燕京城,就算是爬,有半个月时间也能爬回来。

  可以说多尔衮这番话,无疑是饮鸩止渴。

  只要时间一到,多铎的援军未出现。

  哪怕城头守军的军心,必然会再次大乱,士气也会进一步衰竭。

  而这一切,也正是韩烈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战争,尤其是大型的战役,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一对一的拼杀。

  拼的是谋略,还有钱粮以及各项综合力量。

继续阅读:第578章 绝望的多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