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操江水师营情况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2,635

  “让张国维来一趟内阁吧,我要与他谈谈。”

  左梦庚的投降,对于如今的局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十多万明军投降了建奴,这还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从此建奴占据了湖北和江西大片土地,以及获得水师之利。

  建奴以骑兵横行天下,水师是他们的短板。

  可左梦庚的投降,建奴就好获得一支强大的水师。

  而且九江位于上游,大军顺江而下,两三日就可以抵达南京城外。

  这就相当于,如今的南明朝廷,被人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下官这就去办。”吕大器立即起身,把军令传达了下去。

  张国维和左懋第这两天,刚刚接手操江水师营。

  同样忙得脚不沾地。

  操江水师营,虽然有三万人的编制,可这一年下来,早被徐允爵,赵之龙搞得乌烟瘴气。

  全军连船夫在内,确实有三万人马,可实际战兵,只有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马,主要是总兵贺大成,以及左右两营参将陈可立,张应梦手中的兵马。

  也就是说中军和前后三营,基本都是空额。

  原本操江水师营有大型苍山船一百五十艘,中型连环战船三百艘,小型鹰船,网梭船八百艘。

  可张国维和左懋第上任之后,经过两天巡查发现。

  战船十不存一。

  大型苍山船一艘没有,中型连环船大多年久失修,仅有鹰船,网梭船五百艘。

  值得一提的是左懋第是山东莱阳人,此人是崇祯四年的进士,曾担任过韩城县令,户科给事中。

  太常寺正卿等职,崇祯十四年升右佥都御史,督催漕运等职。

  他是左懋泰的堂兄,甲申之变之后,身在南京的他,得以幸免。

  历史上南明时期,他奉命北上与建奴议和,因为拒绝投降,最后被建奴所杀。

  “想不到京城戍卫部队,竟然糜烂至此,这样的部队,如何剿灭闯贼?如何与建奴作战呢?”

  水师营大帐内,身为操江御史的左懋第,视察过水师营后,不由发出了一声哀叹。

  “仲及莫要悲观,大将军派我们来,不就是为了整顿水师吗?”

  张国维倒是没有左懋第的悲观,因为他是做过地方督师大将的,大明的军队情况,他心里十分清楚。

  操江水师还有一万五千人马,这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当初他担任保定总督时,河北各镇人马,人员的空缺,比这还严重。

  “贺大成,陈可立,张应梦几人,都是大将军提拔的人,他们执掌的两营人马,我看就还不错。”

  张国维笑着夸赞了贺大成几人,正色的说道。

  “你之前一直是御史,不知道朝廷财政情况,现在我不担心兵马多寡。”

  “我担心的是钱粮的问题,水师招兵容易,可要建造战船,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大笔的钱财。”

  “一艘苍山船造价,需要一千两银子。”

  “一艘连环船造价,也要五百两银子。”

  “操江水师营想要恢复水战能力,至少制造五十艘苍山船,一百艘连环船,加上配备火炮,火器。”

  “没有一百万两银子,是根本无法恢复水上战斗力啊。”

  左懋第闻言,迟疑的看着张国维。

  “朝廷现在连一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

  “至少内阁不可能批复一百万两银子给水师营。”张国维肯定的说道。

  “如今先帝葬礼,新帝登基,都需要花钱,朝廷这一年来,收到的税赋银,只有江南八府,以及浙江的税赋。”

  “湖广,江西的银钱,都被左良玉截取了。”

  “两广的钱财,又被福建总兵郑芝龙拦截,云贵川远隔山河,情况不明,赋税根本送不上来。”

  “江北的漕运,盐务,还有山东的赋税,大将军收取留为了军用。”

  “这点你应该知道,大将军年初刚在归德府,兖州府打了一场大仗,朝廷一分钱军饷和封赏没有给。”

  “大将军若不能就地取财,他不可能养得起军队,挡住建奴南下。”

  左懋第担任的职务,一直都是言官,也就是御史之类的职务。

  虽然不懂军事,但他也还是懂军事开支。

  张国维这么一说,他才真正意识到,如今的朝廷,连半壁江山都没了。

  湖广和江西,是大明最重要的钱粮赋税之地,基本与南直隶,浙江福建持平。

  他在督催漕运期间,查阅过万历年间的赋税情况。

  湖广和江西在万历十五年,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收税有成后,两地的钱粮数据,基本与南直隶,浙江和福建持平。

  也就是说江南四省加南直隶。

  钱粮收入基本相当于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一半。

  没错,就是高达一半。

  不过,这里的江南四省加南直隶,相当于后世的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以及上海总和。

  即便搁在后世,这些省份的经济产量,也相当于全国的三分之一还有多。

  “内忧外患,若不能疏通各地官府的联系,以后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左懋第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本以为丢了京师,中原地区,大明好歹还有半壁江山。

  现在看来,仅剩下南直隶和浙江了。

  “唉,难啊,这一年来,先是周国丈,后是马士英,阉党和勋贵,与朝堂江南的东林党,浙党争得你死我活。”

  “若不是大将军在江北挡住了建奴,估计这会建奴的骑兵,已经饮马长江了。”

  张国维是东林党人,但也是浙党成员。

  但实际上他又两边都不靠,最起码在政治主张上,他与倪元璐的认识是一样的。

  那就是从朝廷实际利益出发,故而他鲜少站队。

  要说站队的话,他现在站的就是韩烈这一边。

  二人正在为朝局忧心之际,一骑飞马入营。

  “奉大将军之令,请张提督即刻入京,前往内阁议事。”

  随着信使入营,张国维也不敢怠慢,立即起身道。

  “仲及,你留守大营,继续整肃军队,我先回京。”

  “玉笥放心前去,营地交给下官便是。”左懋第连忙把他送出了营帐。

  玉笥是张国维的字,虽然是进士出身,时年已经五十岁的张国维,倒是身体康健,骑马射箭对于他来说,也不是难事。

  骑上快马的他,在数名亲随的护卫下,一路飞奔朝着京城进发。

  一个时辰后,张国维便赶到内阁衙门。

  “玉笥兄来啦,先喝口凉茶,歇歇脚。”

  史可法见到他到来,起身笑着他招呼了一句,指了指正在内堂与户部左右侍郎谈话的韩烈低声说道。

  “大将军要找你谈话。”

  张国维顶着烈日,一路飞马而来,虽然入宫前,整理了一下仪容,这会却也是大汗淋漓。

  “宪之,不知大将军所问何事?”张国维喝了口茶,看着史可法问道。

  “九江左梦庚投降了建奴,如今安庆,池州,庐州,太平四地,包括南京在内,随时会遭到攻击。”

  史可法这话一出,张国维也不由色变。

  “左梦庚手握几十万大军,怎会顷刻间就投降了呢?”

  “唉,多事之秋啊。”

  史可法随之把韩烈的推测,跟他说了一遍。

  二人说话间,韩烈已经把蒋臣和施邦曜送了出来。

  “大将军,下官等告退。”二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因为就在刚才的谈话时,韩烈给了他们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张提督,情况都知道了吧?”韩烈微笑的与张国维打了个招呼。

  没有过多弯弯绕绕,韩烈直接说道:“我与史阁老,吕阁老商议了一下,准备让你去安庆担任督师,兼任巡抚职。”

  “节制安庆,太平,庐州,池州各府军政事宜。”

  “同时操江水师营,调防安庆,你可有把握守住江防?”

  张国维在刚才与史可法的谈话之中,其实已经意识到韩烈叫自己来的目的。

  但这会面对这个重担,他却犹豫了。

继续阅读:第393章 孙传庭挂帅,赣南明军还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