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烈的中军人马,神机军三万将士,人手一杆燧发火枪,一柄轻刀,头戴铁盔,身穿皮甲,前后一面护心镜。
这次出征前,所有将士都换了冬装,脚上穿的靴子,也是千层底布靴。
小腿上都有绑腿,从而增加了行军速度。
所有的士卒,身上有两个背袋,一个装着五斤干粮,一个装着一百发子弹。
全身装备重量,加起来不超过三十斤。
全军前后左右中五营人马,除了后营配备了车马,托运火炮,粮食,弹药外。
其余各营都算得上是轻装简行。
万骑军七千骑兵,一人双马,同样设有左右后三营。
后营两千士卒,一人驾驭三马,其中一马主要为驮马,用来运输军需物资。
从徐州出发的第一天开始,韩烈率领的这支人马,每天的行军速度,都保持在一百二十里的行军速度。
十一月二日傍晚时分,经过八天的行军,韩烈率军抵达青州城北二十里外。
为了不打草惊蛇,韩烈并没有继续靠近城池。
而是在一个叫石槽的庄子内住了下来。
此次出征,韩烈的参军府参军,只有李之芳,刘楗,徐作霖三人随军。
贾开宗,吴伯裔,袁赋诚三人,协助史可法坐镇徐州城,协调后续粮草补给后勤问题。
其中原沂州守备杨彩,率部进驻徐州改任徐州守备,兰陵守备任继荣,改任邳州守备。
负责徐州和邳州的城防守卫之职。
至于漕运总督,凤阳总督的人选,韩烈并没有调换,现在主要任务,显然是对付建奴。
“李牟,立即安排人手,前往城中告知李岩,我军已经抵达城北的消息。”
“让他派人前来见我,商讨和说明城外敌情。”
进入十一月份,青州境内虽然没有下雪,但夜里的温度,却已经降到零度。
呼啸的寒风,不停地往衣领里灌,寒气逼人。
但为了不暴露行踪,韩烈严令军士生火做饭取暖。
所有的士卒只能挤靠在一起,靠着房子内的墙角,吃着干粮,喝着冷水休息。
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所有的士卒,却几乎见到人抱怨。
这就是韩烈帐下兵马严明的军纪。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
这是韩烈军中的一句口号,也是将士们必须遵守的军纪。
包括韩烈本人,现在也只是在庄子内,一座破庙之内,吃着干粮,喝着水壶的凉水。
也正是韩烈的以身作则,才有了神机军,万骑军以及各军严明的军纪。
“徐兄,可还坚持的住?”
坐在四面漏风的破庙内,韩烈吃着炒面,看着表情有些痛苦的徐作霖,关切的问了句。
“还行,就是双手有些不听使唤。”
脱了手套的徐作霖,手背和手指头都出现了冻疮。
“嘿嘿,徐参军第一次出征,满满就习惯了。”年轻的刘楗,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掌笑道。
去年他就跟随韩烈出征打过多次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是被折磨得不轻。
几人说笑之际,安顿好兵马的罗平安,崔定国也从外边走了进来。
虽然破庙四处漏风,起码还有一块屋顶,多少能够避点风。
“弟兄们士气如何?有没有怨言?”
韩烈挪了挪屁股,示意罗平安和崔定国坐到了左右。
“些许风寒,岂能挫败我们的士气?”崔定国一脸狂傲的笑道。
罗平安沉闷的说道:“怨言多少会有一点,但弟兄们士气很是旺盛。”
“大家都恨不得立即投入战斗,好博个前程。”
“这年头,底层的老百姓生活都不易,能够跟随大将军建功立业,弟兄们都愿意拼命。”
几人围坐在一起,闲聊了了一个多时辰。
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很快李岩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韩烈面前。
漆黑的破庙内,随着李岩的到来,点亮了一盏油灯。
“末将参见大将军。”
对于韩烈授封为征虏大将军,最高兴的就是李岩这些将领。
他们并没有称呼韩烈的爵位长平侯,也没有称呼韩烈太傅,总督等官职。
军中的将领显然更喜欢大将军这个称呼。
事实也是如此,军中将领,热血男儿,谁不想做大将军?
“李岩兄来啦,坐下说话,我这里简陋,可无法招待你。”
韩烈也没有动身,坐在地上靠着墙壁的他,笑着抬了抬手,示意他在跟前坐下。
坐在茅草之上的韩烈,身上披着羊绒围脖,还有厚厚的大氅,虽然并不是很冷,但要是一起一坐,好不容易暖和的身体,必然又要凉上几分。
“好嘞。”李岩也没有在意,趋步上前的他,笑着在韩烈面前坐了下来。
“你汇报的消息,我已经知晓,说说现在你手中掌握的敌情。”
韩烈看着李岩的脸,直入主题的问道。
“是。”李岩连忙正色回道。
“目前青州城外,建奴尚有两万四千余人,其中步卒一万五千余人,骑兵九千余人。”
“另外还有三四万裹挟的百姓,是建奴用来充当炮灰之用。”
“建奴的主将是昔日叛徒耿仲明,还有一名建奴贝子屯齐。”
李岩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
“绕城离开的建奴人马,约有两万六千余人,主将是叛徒孔有德,现在这支兵马,已经深入到莱州境内。”
“还好我们事先把潍州,胶州各地的百姓,迁往了莱州府。”
“虽然花费了不少钱财,但有力的保证了各州县百姓的安全。”
韩烈听到这里,不由点头称赞道:“这事办的不错,建奴鞑子要打,百姓的生命安全更要保障。”
“那你认为,青州城外之敌,能不能一战而歼灭?”
李岩听到韩烈的询问,没有丝毫迟钝的回道。
“两军夹攻,没有不胜的道理。”
“我忠勇军各营人马,士气高昂,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即可奔赴战场。”
“末将建议,明日清晨,由末将亲率城中兵马主动出击,正面发起攻击。”
“大将军率领主力,迂回敌军身后,趁敌不备,发动突袭,定可杀建奴人马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全歼敌军。”
李岩有些兴奋的补充道。
“建奴在城南十里外扎营,背靠乌水河扎营,大将军只需要率军从东西两面出击,末将率部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
“七万大军两倍于敌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我军都占尽优势。”
“末将有信心,此战必胜!”
李岩的自信与豪言壮语,不但获得韩烈的赞同。
在座的崔定国,罗平安以及参军徐作霖,李之芳等人,无不是面露振奋之情。
“那就按你说的办,现在你立即回城,做好战斗动员和准备。”
韩烈起身站了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表达着信任和鼓舞之情。
“末将告退。”李岩拱手一拜,转身走出破庙,跨上战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