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韩烈提出的战略防御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2,073

  “韩爱卿,坚壁清野,费时一年,屯兵所需几何,你看有考虑?”

  崇祯现在最愁的就是军费问题。

  这个时候,若在各地屯兵,进行防御,别说百官不会同意,他这个皇帝也扛不住。

  “陛下,防御并不一定需要多少军费,可以采取屯田策略,集中兵力,重点防御。”

  韩烈既然这么说了,当然有他的考虑。

  “比如,山东,江淮方面,可以着重屯兵开封,归德府,江淮首重凤阳府。”

  “只要开封,归德,凤阳府连成一片,江淮山东,乃至整个南直隶都可以无恙。”

  “最重要的是,守住这三个府,运河通道就能畅通。”

  “运河通,南北钱货,赋税就可以源源不断送入京师。”

  “江南稳定,则我大明半壁江山就能稳固。”

  “微臣建议设立,山东总督,总管河南,山东,江淮漕运事务。”

  “这条线将是我大明最重要的生命线。”

  韩烈这条提议一出,崇祯也不由点头表示认同。

  现在大明最重要的赋税收入,就是山东,南直隶(江苏安徽两省),浙江,江西。

  “嗯,你接着说。”崇祯也不由提起了兴趣。

  “第二道防线,以山西平阳府,泽州,以及河南卫辉府为中心。”

  “在太原设立屯兵区,以保定总督总督军务。”

  “守住黄河北岸,采取守势,阻拦蚁贼渡河北上即可。”

  “第三道防线,以陕甘宁川设立总督府,陈兵潼关,武关,镇守长安。”

  “以天险为屏障,把蚁贼堵在关中之外。”

  “第四道防线,以湖广为中心,以荆州,武昌府为防御点,步步蚕食,拿下襄阳就是胜利。”

  “四道防线,四位总督,采取责任制度,各自为战,互不统属,谁要失责,就拿谁问罪。”

  “之前朝廷任命的各地督师,责任不清,相互掣肘,互相推诿,导致军令不一,最终让蚁贼一步步做大。”

  “现如今各省总督,以防务为主,将帅压力大减,军费开支反而可以削减。”

  “之前每一次围剿,各地兵马动则十几万,不但劳而无功,反而因为军令不统一,被蚁贼逐个击破。”

  “记下来,王承恩给朕记下来,朕要立即招兵部尚书,内阁阁臣商议可行性。”

  崇祯见韩烈说的头头是道,也不由隐隐认为,这条防守战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陛下,微臣这条坚壁清野的防御战术,切记一条,不可贪功冒进。”

  “唯有先困死蚁贼,使其粮草钱财断绝,穷途末路之际,再予以雷霆一击。”

  “方可彻底消灭蚁贼。”

  韩烈连忙补充道:“这是军事上的策略,想要成功,必须执行政治攻势。”

  “只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减轻赋税,招抚流民,安顿百姓,只有民心归附,方可让蚁贼,真正的成为死灰。”

  “若不能解决民生问题,即便来日功成,死灰亦会复燃啊!”

  韩烈说到最后一句是,双手作揖,躬身深深拜道。

  眼下大明的问题,其实根子烂在内部的吏治党争问题。

  还有庞大的勋贵俸禄之上。

  如果不能解决吏治党争和勋贵庞大的俸禄问题,即便灭了蚁贼,朝廷依旧会入不敷出。

  财政赋税一旦崩溃,大明帝国依旧难逃灭国一途。

  韩烈之所以没有提吏治,党争,勋贵问题。

  是他深知,这个时候提了也没用。

  崇祯皇帝不可能大刀阔斧去改革。

  甚至,作为提出问题的人,韩烈这个小小的武将,将会成为文武百官口诛笔伐的对象。

  成为那个被解决的问题的人。

  在那些腐败的官吏看来,有时候解决问题,远不如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来的更轻松。

  至于韩烈提出,四边防御,设立防线问题,本质上与那些官吏没有丝毫冲突。

  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好处。

  毕竟各省总督,那可是正二品大员,而且还是军政大权一把抓。

  作为一个重生的历史考古学者。

  韩烈对于崇祯,多少有些同情和敬佩。

  崇祯虽然算不上一代英明的皇帝,但他勤政节俭,这是毋庸置疑。

  身为末代皇帝,他能够恪守祖训,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勇气,在城破之际,自缢而死。

  光凭这两点,他就胜过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

  韩烈之所以在提出战略战术后,还要强调这事,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奏效。

  实际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因为根据历史走向,大明只有一年零三个月就会亡国。

  如果历史能够改变,韩烈提出的战略防御,获得成功,大明肯定不会灭亡。

  如此他自然是有功。

  反之,一年后大明灭亡了,他的战略防御策略失败,也没有人能够追究他的责任。

  “骆大人,安排长平侯,杨将军在京城驿馆住下。”

  “王大伴,立即召集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前来文华殿议事。”

  崇祯在韩烈进言之后,踌躇满志的站了起来。

  而这就是崇祯,但凡遇上决策大事,他就会立即去处理,而不是拖拖拉拉的考虑再三。

  事实正如韩烈所料。

  当崇祯召集在京的内阁大学士陈演,蒋德璟,范景文,吴甡,王应熊,黄景昉,李建泰以及兵部尚书张缙彦。

  商讨关于韩烈提出的四面防御,设立总督屯兵屯田,坚壁清野,围困蚁贼的战略时。

  虽然内阁次辅陈演,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

  但是吴甡,王应熊,范景文三位东阁大学士,包括兵部尚书张缙彦,却一致赞同。

  蒋德璟和黄景昉二人,表示可以试行。

  李建泰以新晋为由,放弃了表态。

  然而,崇祯却直接拍板道:“此时朕意已决,阁臣推举四面总督人选。”

  “年后大朝会上,朕要公布名单,执行这套方案。”

  “臣等领旨。”见崇祯态度坚定,素来以阿谀奉承为主的陈演,第一个表态支持。

  退出文华殿之后,陈演没有过多纠结这事,而是上了暖轿返回来了府邸。

  平日里私下交好的吴甡,王应熊,张缙彦三人,当晚却在吏部尚书李遇知府邸,碰头聚在了一起。

继续阅读:第72章 周延儒倒台,崇祯招驸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